第482章 窮途末路?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衍聖公府。
數米高的城垣內,入目盡是身著甲胄的士卒,手中緊握的刀劍已是出鞘,警惕的目光中還摻雜著一抹若有若無的興奮。
誰能想到,他們居然真的就在\"河道總督\"張九德的率領下,闖進了\"聖人\"的家中。
因為被曆代天子不斷修繕的緣故,這\"衍聖公府\"的規模遠勝於尋常郡王府邸,甚至就連一些親王的府邸都是遠遠不及,一座座亭台樓閣拔地而起,入目盡是奇珍異草,後花園中還飼養著不少走獸,可謂是窮兇極奢的很。
為此,這衍聖公府中的下人著實不少,尤其是\"衍聖公\"居住的內廷,盡是些年輕貌美的婢女。
往常衍聖公孔胤植最喜歡做的一件事,便是搬一把太師椅,於府中最高的角樓,眺望著府裏府外的一切,享受著大權在握的感覺。
但很顯然,眼下的衍聖公卻是沒有了如此興致,整個府邸內都能聽到其怒不可遏的咆哮聲。
...
...
\"張九德!\"
\"本公乃是聖人後裔,先帝冊封的衍聖公,爾等焉敢如此放肆!\"
一座金碧輝煌的樓閣中,特意換上了一身朝服的衍聖公孔胤植在幾名心腹家丁的簇擁下,聲嘶力竭的朝著眼前的幾名\"不速之客\"咆哮道,眼中滿是慌亂之色。
他怎麽也沒有料到,朝廷竟然敢真的對他動手,而且還是如此的果斷,沒有絲毫征兆。
難道天子就不擔心此舉會讓他在民間的聲望跌到穀底,從此失了民心嗎?那小皇帝焉敢如此?
\"聖人後裔?\"
\"嗬,你們這些不肖子孫也配終日將孔子掛在嘴邊?\"
麵對著狀若瘋癲的衍聖公孔胤植,身著紅袍的河道總督張九德沒有絲毫示弱,毫不猶豫的迴懟道,眼中滿是譏諷之色。
早先接到天子給予他的\"中旨\",勒令他秘密調查衍聖公府的時候,他還曾感到為難,擔心此舉會惹來全天下的非議。
甚至還萌生過要不要上奏天子,將全部的注意力及矛頭對準兗州的泰興王府,不要波及到衍聖公府的想法。
隻是隨著調查的深入,張九德對於衍聖公府的態度很快便從\"尊崇\"變成了\"唾棄\"和\"震怒\"。
一樁樁枯黃的卷宗,一個個聲淚俱下的證人,一道道銘心刻骨的疤痕,張九德心中的怒火已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但是作為沉淪宦海多年的\"老油條\",張九德知曉僅憑這些證據,莫說扳倒擁有超然地位的\"衍聖公府\",隻怕就連衍聖公孔胤植本人都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按照以來的經驗來看,至多也就是天子震怒,下旨叱責衍聖公府,勒令衍聖公看管好其\"家人\",並不痛不癢的褫奪其半年的俸祿,而衍聖公孔胤植則是會呈上一篇辭藻華麗的\"罪書\",向天子請罪。
用不了多久,如此\"插曲\"便會消失在時間的場合之中,而自己作為揭露真相的那個人,則會迎來衍聖公府最為淩厲的報複。
為此,張九德耐著性子,繼續搜羅衍聖公府的罪證。
終於,在其堅持不懈的努力及天子的幫助之下,他終是得到了一個令其錯愕不已甚至可以說是驚恐的消息。
作為聖人後裔的衍聖公孔胤植,不但私下裏與朝中大臣及宗室藩王相交莫逆,保持著書信往來,更與昔日的白蓮反賊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民間甚至有傳聞,正是因為正德年間被農民軍攻破了縣城的緣故,彼時的衍聖公在心有餘悸之下,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選擇開始暗中資助這些\"白蓮教\"的叛賊。
\"你,你什麽意思?\"
興許是被戳破了心事,本就心虛的衍聖公孔胤植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腳下更是一軟,朝著身後倒去,幸得身旁的家丁眼疾手快,這才沒有倒地。
\"你自己心中有數..\"
既然已是徹底的撕破了臉皮,張九德甚至連表麵功夫都懶得去做,毫不掩飾心中對於眼前孔胤植的鄙夷。
身為聖人後裔,不但背地裏與朝廷的反賊有所往來,還妄想通過其家族的影響力,蠱惑朝中的禦史言官們彈劾天子,以維係其家族超然的地位。
其所作所為,已然不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了。
\"泰興王已是盡數交代你們之間的勾當,並且禦馬監提督的押送迴京,這會已是在路上了。\"
見眼前的衍聖公孔胤植好似仍然沒有認清現實,河道總督張九德便是冷冷一笑,繼續打擊著其趨於絕望的心理。
眼下的形勢與昨日相似,再多的證據也不如眼前這衍聖公孔胤植親口認罪。
這樣才能讓朝中那些自詡為\"清流\"的禦史言官們徹底閉嘴,並且極大提升天子的威望。
若非如此,他早就下令強行抓人,何至於浪費時間到現在?
咚咚咚!
正當局勢愈發緊張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於樓閣外響起,引得眾人下意識的朝著身後望去。
不多時,一位皮膚黝黑,身穿甲胄的武將便是出現於眾人的視線當中,並朝著張九德躬身行禮,朗聲道:\"啟稟大人,城中的曲阜縣令已是盡數交代,承認了其犯下的諸多罪行。\"
\"其中便包括收留於天啟二年兵敗,逃竄至曲阜的白蓮反賊。\"
嘩!
饒是張九德手中已是掌握了切實的證據,但眼下聽得此話,仍是心中一定,望向孔胤植的眼神也是愈發嘲諷。
據他所知,這曲阜縣令於孔家內部的地位雖然不比衍聖公,但也是所謂的\"嫡係血脈\",在族中同樣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左右,將亂臣賊子孔胤植給本官拿下!\"突然,張九德便是一聲厲嗬,宣告了衍聖公孔胤植的命運。
\"得令!\"
聞聲,山東總兵楊國柱便是咧嘴一笑,在幾名家丁驚恐的眼神中,輕而易舉的將早已癱軟在地的孔胤植抓起。
興許是士卒有些粗暴的動作弄疼了養尊處優數十年的孔胤植,使其重新恢複了些許理智,尖銳的哭喊聲也是隨之響起。
\"本公是聖人後裔!聖人後裔!\"
\"本公要去天子麵前,告你們的禦狀!\"
對此,無論是河道總督張九德,亦或者拘禁孔胤植的士卒都沒有理會,隻是冷冷一笑,絲毫沒有將他的威脅放在心上。
所有人都知曉,以當今天子那\"睚眥必報\"的性子,眼下還僅僅是個開始...
數米高的城垣內,入目盡是身著甲胄的士卒,手中緊握的刀劍已是出鞘,警惕的目光中還摻雜著一抹若有若無的興奮。
誰能想到,他們居然真的就在\"河道總督\"張九德的率領下,闖進了\"聖人\"的家中。
因為被曆代天子不斷修繕的緣故,這\"衍聖公府\"的規模遠勝於尋常郡王府邸,甚至就連一些親王的府邸都是遠遠不及,一座座亭台樓閣拔地而起,入目盡是奇珍異草,後花園中還飼養著不少走獸,可謂是窮兇極奢的很。
為此,這衍聖公府中的下人著實不少,尤其是\"衍聖公\"居住的內廷,盡是些年輕貌美的婢女。
往常衍聖公孔胤植最喜歡做的一件事,便是搬一把太師椅,於府中最高的角樓,眺望著府裏府外的一切,享受著大權在握的感覺。
但很顯然,眼下的衍聖公卻是沒有了如此興致,整個府邸內都能聽到其怒不可遏的咆哮聲。
...
...
\"張九德!\"
\"本公乃是聖人後裔,先帝冊封的衍聖公,爾等焉敢如此放肆!\"
一座金碧輝煌的樓閣中,特意換上了一身朝服的衍聖公孔胤植在幾名心腹家丁的簇擁下,聲嘶力竭的朝著眼前的幾名\"不速之客\"咆哮道,眼中滿是慌亂之色。
他怎麽也沒有料到,朝廷竟然敢真的對他動手,而且還是如此的果斷,沒有絲毫征兆。
難道天子就不擔心此舉會讓他在民間的聲望跌到穀底,從此失了民心嗎?那小皇帝焉敢如此?
\"聖人後裔?\"
\"嗬,你們這些不肖子孫也配終日將孔子掛在嘴邊?\"
麵對著狀若瘋癲的衍聖公孔胤植,身著紅袍的河道總督張九德沒有絲毫示弱,毫不猶豫的迴懟道,眼中滿是譏諷之色。
早先接到天子給予他的\"中旨\",勒令他秘密調查衍聖公府的時候,他還曾感到為難,擔心此舉會惹來全天下的非議。
甚至還萌生過要不要上奏天子,將全部的注意力及矛頭對準兗州的泰興王府,不要波及到衍聖公府的想法。
隻是隨著調查的深入,張九德對於衍聖公府的態度很快便從\"尊崇\"變成了\"唾棄\"和\"震怒\"。
一樁樁枯黃的卷宗,一個個聲淚俱下的證人,一道道銘心刻骨的疤痕,張九德心中的怒火已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但是作為沉淪宦海多年的\"老油條\",張九德知曉僅憑這些證據,莫說扳倒擁有超然地位的\"衍聖公府\",隻怕就連衍聖公孔胤植本人都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按照以來的經驗來看,至多也就是天子震怒,下旨叱責衍聖公府,勒令衍聖公看管好其\"家人\",並不痛不癢的褫奪其半年的俸祿,而衍聖公孔胤植則是會呈上一篇辭藻華麗的\"罪書\",向天子請罪。
用不了多久,如此\"插曲\"便會消失在時間的場合之中,而自己作為揭露真相的那個人,則會迎來衍聖公府最為淩厲的報複。
為此,張九德耐著性子,繼續搜羅衍聖公府的罪證。
終於,在其堅持不懈的努力及天子的幫助之下,他終是得到了一個令其錯愕不已甚至可以說是驚恐的消息。
作為聖人後裔的衍聖公孔胤植,不但私下裏與朝中大臣及宗室藩王相交莫逆,保持著書信往來,更與昔日的白蓮反賊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民間甚至有傳聞,正是因為正德年間被農民軍攻破了縣城的緣故,彼時的衍聖公在心有餘悸之下,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選擇開始暗中資助這些\"白蓮教\"的叛賊。
\"你,你什麽意思?\"
興許是被戳破了心事,本就心虛的衍聖公孔胤植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腳下更是一軟,朝著身後倒去,幸得身旁的家丁眼疾手快,這才沒有倒地。
\"你自己心中有數..\"
既然已是徹底的撕破了臉皮,張九德甚至連表麵功夫都懶得去做,毫不掩飾心中對於眼前孔胤植的鄙夷。
身為聖人後裔,不但背地裏與朝廷的反賊有所往來,還妄想通過其家族的影響力,蠱惑朝中的禦史言官們彈劾天子,以維係其家族超然的地位。
其所作所為,已然不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了。
\"泰興王已是盡數交代你們之間的勾當,並且禦馬監提督的押送迴京,這會已是在路上了。\"
見眼前的衍聖公孔胤植好似仍然沒有認清現實,河道總督張九德便是冷冷一笑,繼續打擊著其趨於絕望的心理。
眼下的形勢與昨日相似,再多的證據也不如眼前這衍聖公孔胤植親口認罪。
這樣才能讓朝中那些自詡為\"清流\"的禦史言官們徹底閉嘴,並且極大提升天子的威望。
若非如此,他早就下令強行抓人,何至於浪費時間到現在?
咚咚咚!
正當局勢愈發緊張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於樓閣外響起,引得眾人下意識的朝著身後望去。
不多時,一位皮膚黝黑,身穿甲胄的武將便是出現於眾人的視線當中,並朝著張九德躬身行禮,朗聲道:\"啟稟大人,城中的曲阜縣令已是盡數交代,承認了其犯下的諸多罪行。\"
\"其中便包括收留於天啟二年兵敗,逃竄至曲阜的白蓮反賊。\"
嘩!
饒是張九德手中已是掌握了切實的證據,但眼下聽得此話,仍是心中一定,望向孔胤植的眼神也是愈發嘲諷。
據他所知,這曲阜縣令於孔家內部的地位雖然不比衍聖公,但也是所謂的\"嫡係血脈\",在族中同樣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左右,將亂臣賊子孔胤植給本官拿下!\"突然,張九德便是一聲厲嗬,宣告了衍聖公孔胤植的命運。
\"得令!\"
聞聲,山東總兵楊國柱便是咧嘴一笑,在幾名家丁驚恐的眼神中,輕而易舉的將早已癱軟在地的孔胤植抓起。
興許是士卒有些粗暴的動作弄疼了養尊處優數十年的孔胤植,使其重新恢複了些許理智,尖銳的哭喊聲也是隨之響起。
\"本公是聖人後裔!聖人後裔!\"
\"本公要去天子麵前,告你們的禦狀!\"
對此,無論是河道總督張九德,亦或者拘禁孔胤植的士卒都沒有理會,隻是冷冷一笑,絲毫沒有將他的威脅放在心上。
所有人都知曉,以當今天子那\"睚眥必報\"的性子,眼下還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