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消息至(上)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不到十日便是\"正旦\"了,京中的氣氛愈發鬆散,就連前些時日\"鬥誌昂揚\"的六科言官們也逐漸放緩了攻勢。
在過去的幾天中,任憑朝中輿論紛飛,奏本如雪花一般送入宮中,但年輕氣盛的天子卻始終無動於衷,優哉遊哉的待在宮中。
天子這般態度,倒是令朝中的六道言官們有些手足無措,隻覺一身力氣,無處發泄。
與此同時,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仍是在終日待在北鎮撫司當中,片刻也不敢鬆懈,一向人跡罕至的錦衣衛衙門也是熱鬧了不少,不時便有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及手捧著厚厚一層信件的吏員魚貫而出。
若是放在尋常時候,錦衣衛這般大張旗鼓的行事,說不定便會有\"心虛\"的禦史言官們上書彈劾一番,但眼下年關將至,朝野中的\"輿論方向\"又是一邊倒,故而倒是沒有官員去理會這些錦衣衛,唯有偶爾路過的京師百姓會停下腳步,默默的駐足觀望片刻,心中琢磨著,眼瞅著都快過年了,這些錦衣衛提騎究竟是在忙些什麽。
錦衣衛衙門中,親自坐鎮的指揮使駱思恭可謂是\"焦頭爛額\",這錦衣衛領空餉的情況可不比大明\"名存實亡\"的衛所強上多少。
其中,京師的錦衣衛們因為處於天子腳下的緣故,在加上自己過去一年兢兢業業的整飭,多少倒是煥發了些許新的氣象,人手也多了不少。
但山東那地界,自古以來便是\"聖人故裏\",莫說他們這些本就不受待見的錦衣衛,就連出身\"寒門\"的尋常官員若沒有個靠山,都是難以在山東立足。
但天子已然吩咐下來,決意對就藩於山東兗州的魯王府下手,他自是要想盡辦法籌措人手。
但眼下正值年關,誰也不願意拋家舍業的,冒著事後被彈劾的風險去\"調查\"於山東兗州傳承了兩百餘年的魯王府。
故此,這幾日駱思恭幾乎是徹夜難眠,又是許以前途,又是好話說盡,終是令得些許骨幹順利出京,直撲兗州。
有的時候,駱思恭倒是格外羨慕朝中的那些官員們,若是無力維係,大不了辭官迴鄉。
但他作為\"天子鷹犬\",卻是不能一走了之,更何況自己的長子還跟著\"九千歲\"魏忠賢一同去了南京。
\"駱大人,您小心腳下。\"
耳畔旁響起的輕唿聲將駱思恭的思緒重新拉迴到現實之中,抬眼瞧去,他已是越過了偌大的皇極殿廣場,一座座巍峨的宮殿赫然映入眼簾當中。
\"多謝曹公公..\"反應過來的駱思恭忙是朝著身前引路的太監拱了拱手,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有些難看的笑容。
麵前這太監可是掌握騰驤四衛的禦馬監提督太監曹化淳,早在淺邸時期便是陪伴在天子身邊,地位絲毫不亞於有\"內相\"之稱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可是馬虎不得。
...
\"臣駱思恭,叩見陛下,吾皇聖躬金安。\"
\"起來吧。\"
聞聲,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緩緩起身,但心中卻是不由得咯噔一聲,唿吸也是為之急促了不少。
眼前的天子一向不喜鋪陳浪費,也不願意身邊有太多人伺候,但多多少少這暖閣當中也得有幾個隨侍宦官和宮娥婢女。
但眼下,這偌大的乾清宮暖閣,除了自己和端坐於案牘之後的天子,便是隻剩下了負手而立的司禮監秉筆以及剛剛引著自己進來的禦馬監提督。
除此之外,在沒有其餘人的身影。
\"朕前些時日交代下去的事情,辦的如何了。\"半晌,天子毫無漣漪的聲音輕輕響起,叫人猜不出其息怒。
\"迴稟陛下,\"聽聞天子問及此事,錦衣衛指揮使便是主動上前一步,臉上也是湧現了些許認真:\"敢叫陛下知曉,臣已然自錦衣衛中選派了數十名精銳,分別趕至兗州及曲阜等地。\"
\"料想再有一段時日,便會有確鑿的證據傳迴..\"
為了今日的奏對,駱思恭在過去幾天幾乎就沒怎麽合過眼,故而心中倒是頗有底氣,聲音也是不自覺的洪亮了許多。
瞧得出來,錦衣衛指揮使對自己的工作進度還是很滿意的。
\"不錯。\"
聞聽駱思恭不但將麾下的錦衣衛派遣至兗州,同時還派到了兗州,朱由檢的臉上也是湧現了一抹滿意之色,輕輕頷首。
這才是\"天子鷹犬\",知曉為君分憂,縱然衍聖公府勢大,短時間內無力針對,但手中多些其貪贓枉法的罪證總是好的。
又停頓了片刻,朱由檢將嘴角掛著的淡笑漸漸隱去,聲音也是頗為低沉的問道:\"朕聽說,有宗室餓死了?\"
事實上,朱由檢知曉的還不止這些,雖然魏忠賢已然去了南京,但並不意味著\"東廠\"就此沒落,已然由曹化淳執掌。
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東廠\"對於朱由檢的優先級甚至還要高於被駱思恭執掌了二十餘年的錦衣衛。
聽得此話,駱思恭心中便是一緊,對於天子知曉此事,他倒是沒有感到意外,畢竟\"東廠\"和\"錦衣衛\"本就是競爭關係。
但不管放在什麽時候,宗室被活活餓死的事情都有損皇室顏麵,遑論依著小旗李若漣發迴來的情報,此事的興致還要更加惡劣。
\"迴陛下,是兗州的一對父子...\"
\"其父因為討糧無果,被泰興王府的家丁毆打致死,其子則是在家中活活餓死...\"駱思恭盡量保持著聲音的平靜,但眸子中卻也湧現了些許不忍。
畢竟,此事實在是有些太過於駭人聽聞了。
\"嗬,同為魯藩宗室,有人窮奢極欲,有人窮困潦倒...\"幽幽一歎過後,朱由檢便是話鋒一轉,目光炯炯的吩咐道:\"這件事,可不能就這麽過去了...\"
嘶!
倒吸了一口涼氣,駱思恭便是不可思議的看向案牘之後的天子,心中揣摩著天子的言外之意。
依著錦衣衛小旗傳迴來的情報,山東兗州的那對父子雖是\"大明宗室\",但卻沒有入冊,明顯上倒是可以不用算作宗室。
反倒是泰興王朱壽鏞乃是貨真價實的宗室藩王,日後更有可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天子是打算追究到底嗎?
在過去的幾天中,任憑朝中輿論紛飛,奏本如雪花一般送入宮中,但年輕氣盛的天子卻始終無動於衷,優哉遊哉的待在宮中。
天子這般態度,倒是令朝中的六道言官們有些手足無措,隻覺一身力氣,無處發泄。
與此同時,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仍是在終日待在北鎮撫司當中,片刻也不敢鬆懈,一向人跡罕至的錦衣衛衙門也是熱鬧了不少,不時便有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及手捧著厚厚一層信件的吏員魚貫而出。
若是放在尋常時候,錦衣衛這般大張旗鼓的行事,說不定便會有\"心虛\"的禦史言官們上書彈劾一番,但眼下年關將至,朝野中的\"輿論方向\"又是一邊倒,故而倒是沒有官員去理會這些錦衣衛,唯有偶爾路過的京師百姓會停下腳步,默默的駐足觀望片刻,心中琢磨著,眼瞅著都快過年了,這些錦衣衛提騎究竟是在忙些什麽。
錦衣衛衙門中,親自坐鎮的指揮使駱思恭可謂是\"焦頭爛額\",這錦衣衛領空餉的情況可不比大明\"名存實亡\"的衛所強上多少。
其中,京師的錦衣衛們因為處於天子腳下的緣故,在加上自己過去一年兢兢業業的整飭,多少倒是煥發了些許新的氣象,人手也多了不少。
但山東那地界,自古以來便是\"聖人故裏\",莫說他們這些本就不受待見的錦衣衛,就連出身\"寒門\"的尋常官員若沒有個靠山,都是難以在山東立足。
但天子已然吩咐下來,決意對就藩於山東兗州的魯王府下手,他自是要想盡辦法籌措人手。
但眼下正值年關,誰也不願意拋家舍業的,冒著事後被彈劾的風險去\"調查\"於山東兗州傳承了兩百餘年的魯王府。
故此,這幾日駱思恭幾乎是徹夜難眠,又是許以前途,又是好話說盡,終是令得些許骨幹順利出京,直撲兗州。
有的時候,駱思恭倒是格外羨慕朝中的那些官員們,若是無力維係,大不了辭官迴鄉。
但他作為\"天子鷹犬\",卻是不能一走了之,更何況自己的長子還跟著\"九千歲\"魏忠賢一同去了南京。
\"駱大人,您小心腳下。\"
耳畔旁響起的輕唿聲將駱思恭的思緒重新拉迴到現實之中,抬眼瞧去,他已是越過了偌大的皇極殿廣場,一座座巍峨的宮殿赫然映入眼簾當中。
\"多謝曹公公..\"反應過來的駱思恭忙是朝著身前引路的太監拱了拱手,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有些難看的笑容。
麵前這太監可是掌握騰驤四衛的禦馬監提督太監曹化淳,早在淺邸時期便是陪伴在天子身邊,地位絲毫不亞於有\"內相\"之稱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可是馬虎不得。
...
\"臣駱思恭,叩見陛下,吾皇聖躬金安。\"
\"起來吧。\"
聞聲,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緩緩起身,但心中卻是不由得咯噔一聲,唿吸也是為之急促了不少。
眼前的天子一向不喜鋪陳浪費,也不願意身邊有太多人伺候,但多多少少這暖閣當中也得有幾個隨侍宦官和宮娥婢女。
但眼下,這偌大的乾清宮暖閣,除了自己和端坐於案牘之後的天子,便是隻剩下了負手而立的司禮監秉筆以及剛剛引著自己進來的禦馬監提督。
除此之外,在沒有其餘人的身影。
\"朕前些時日交代下去的事情,辦的如何了。\"半晌,天子毫無漣漪的聲音輕輕響起,叫人猜不出其息怒。
\"迴稟陛下,\"聽聞天子問及此事,錦衣衛指揮使便是主動上前一步,臉上也是湧現了些許認真:\"敢叫陛下知曉,臣已然自錦衣衛中選派了數十名精銳,分別趕至兗州及曲阜等地。\"
\"料想再有一段時日,便會有確鑿的證據傳迴..\"
為了今日的奏對,駱思恭在過去幾天幾乎就沒怎麽合過眼,故而心中倒是頗有底氣,聲音也是不自覺的洪亮了許多。
瞧得出來,錦衣衛指揮使對自己的工作進度還是很滿意的。
\"不錯。\"
聞聽駱思恭不但將麾下的錦衣衛派遣至兗州,同時還派到了兗州,朱由檢的臉上也是湧現了一抹滿意之色,輕輕頷首。
這才是\"天子鷹犬\",知曉為君分憂,縱然衍聖公府勢大,短時間內無力針對,但手中多些其貪贓枉法的罪證總是好的。
又停頓了片刻,朱由檢將嘴角掛著的淡笑漸漸隱去,聲音也是頗為低沉的問道:\"朕聽說,有宗室餓死了?\"
事實上,朱由檢知曉的還不止這些,雖然魏忠賢已然去了南京,但並不意味著\"東廠\"就此沒落,已然由曹化淳執掌。
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東廠\"對於朱由檢的優先級甚至還要高於被駱思恭執掌了二十餘年的錦衣衛。
聽得此話,駱思恭心中便是一緊,對於天子知曉此事,他倒是沒有感到意外,畢竟\"東廠\"和\"錦衣衛\"本就是競爭關係。
但不管放在什麽時候,宗室被活活餓死的事情都有損皇室顏麵,遑論依著小旗李若漣發迴來的情報,此事的興致還要更加惡劣。
\"迴陛下,是兗州的一對父子...\"
\"其父因為討糧無果,被泰興王府的家丁毆打致死,其子則是在家中活活餓死...\"駱思恭盡量保持著聲音的平靜,但眸子中卻也湧現了些許不忍。
畢竟,此事實在是有些太過於駭人聽聞了。
\"嗬,同為魯藩宗室,有人窮奢極欲,有人窮困潦倒...\"幽幽一歎過後,朱由檢便是話鋒一轉,目光炯炯的吩咐道:\"這件事,可不能就這麽過去了...\"
嘶!
倒吸了一口涼氣,駱思恭便是不可思議的看向案牘之後的天子,心中揣摩著天子的言外之意。
依著錦衣衛小旗傳迴來的情報,山東兗州的那對父子雖是\"大明宗室\",但卻沒有入冊,明顯上倒是可以不用算作宗室。
反倒是泰興王朱壽鏞乃是貨真價實的宗室藩王,日後更有可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天子是打算追究到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