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府。


    午時已過,偌大的府城已是漆黑一片,唯有偏西的一座\"宅院\"還亮有點點燈火。


    若是有人近前觀瞧便會發現,這座占地恢宏的\"宅院\"形製規格都與大明京師的紫禁城有些相似,周圍也有不少刀劍出鞘的士卒在來迴巡視著。


    此座\"宅院\",便是於洪武十三年開始修建,攏共用時五年方才修建而成的\"魯王府\",其規模在當時僅次於金陵城的皇宮。


    雖然已是深夜,但年餘六旬的魯王朱壽鋐仍是沒有就寢,正披著一件常服,眉頭緊鎖的居於書房當中,盯著眼前的奏本,遲遲不發一語。


    書房中,還有一位年紀與其相仿的老宦官,正佝僂著身軀立於朱壽鋐身旁,渾濁的眸子中滿是驚憂之色。


    \"楊國柱已是領兵到了濟寧?\"


    半晌,魯王朱壽鋐有些沙啞的聲音突然於書房中響起,使得案牘上的燭火都是為之閃爍了兩下。


    \"迴殿下,\"聞聲,那名身材本就佝僂的老太監有些吃力的彎了彎身子,操著同樣沙啞的喉嚨點頭應是:\"不僅如此,據說新任的河道總督還於濟寧城外,親自檢閱了官兵們..\"


    \"來勢洶洶呐..\"


    聽得此話,魯王朱壽鋐眼眸深處的憂色更甚,其臉上的褶皺也因為用力而擠到了一起。


    \"殿下,\"遲疑多時,自幼與其一同長大的老太監終是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說道:\"我魯王府一向獨善其身,何必要參與那些齷齪事..\"


    \"泰興王不知悔改,您還要庇護他一輩子不成...\"


    一語作罷,白發蒼蒼的老太監便是跪倒於地,單薄的身軀也開始微微顫抖起來,好似剛剛那簡短的兩句話,用去了他全身的力氣一般。


    令人心悸的沉默。


    居於案牘之後的魯王朱壽鋐遲遲沒有做聲,唯有角落處的火盆不時發出劈裏啪啦聲,但這細微的動靜卻是令書房中的氣氛愈發壓抑。


    \"罷了,起來吧。\"


    不知過了多久,魯王朱壽鋐疲憊不堪的聲音終是於書房中響起,令得老太監有些不可思議的抬起頭,驚喜道:\"王爺,您?\"


    二十餘年的時間過去了,莫非麵前的魯王終是想通了不成,不打算繼續庇護府中那位為非作歹的\"泰興王\"?


    \"容孤再想想吧..\"


    在老太監滿臉失望的眼神中,魯王朱壽鋐有些遲疑的搖了搖頭,終究是與其血脈相連的手足兄弟,豈是那般好割舍的?


    \"王爺,切莫優柔寡斷了!\"


    \"泰興王私下與白蓮欲孽相勾結,這是等同謀逆的大罪!\"


    見得眼前的魯王朱壽鋐仍是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一輩子唯唯諾諾的老太監再也顧不得尊卑,梗著脖子迴應道。


    轟!


    許是沒有料到老太監竟敢如此與自己說話,魯王朱壽鋐下意識的挺直了腰背,喉嚨深處更是發出不知所謂的\"咕咕\"聲。


    這老狗好膽,竟敢將如此\"秘辛\"堂而皇之的講出來,難道就不怕隔牆有耳嗎?


    若是往常時候,麵對著明顯便要發作的魯王朱壽鋐,老太監早就跪地請罪,但今日卻是不同以往,仍是梗著脖子與其對峙。


    \"哎..\"


    幾個唿吸過後,魯王朱壽鋐終是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氣勢也是隨之散去,就好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臉上滿是落寞,有些無力的癱軟在寬大的座椅之上。


    家門不幸呐!


    老太監口中的\"泰興王\"乃是他的異母弟朱壽鏞。


    雖然不是一母同胞,但因為自幼一同長大的緣故,二人之間的感情倒也算深厚。


    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本是\"兄友弟恭\"的關係也漸漸出現了些許裂痕,泰興王朱壽鏞的行徑也越來越放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魯王\"爵位鬧得。


    萬曆二十二年,他們的父王朱頤坦薨逝,魯王的爵位交到了他們二人的兄長朱壽鏳手上。


    隻是好景不長,朱壽鏳自幼便是體弱多病,故而僅僅襲爵不到四年的時間,便是因病去世。


    又因為其膝下無子的緣故,這魯王的爵位便是按照\"兄終弟及\"的傳承方式落到了自己頭上,至今已有二十餘年的時間。


    但不知是不是因為自己\"福薄\"的緣故,自己的身體雖是康健,年輕時也曾\"縱情聲色\",但膝下一直沒有子嗣。


    時間長了,這魯王府的局勢便是漸漸詭譎起來,以泰興王朱壽鏞為首的一群宗室們開始蠢蠢欲動,想要等到自己百年之後,接任魯王之位。


    為此,朱壽鏞開始主動與曲阜孔家聯係,想要借助孔家人的力量,方便日後能夠順利襲爵。


    天啟年間,心急難耐的泰興王朱壽鏞甚至在別人的挑唆下,暗中與白蓮教首徐鴻儒接觸,並且默許其擁兵造反。


    按照朱壽鏞的想法,隻要徐鴻儒能夠在山東立穩腳跟,在打出\"魯王府\"欺男霸女,橫征暴斂逼人造反的旗號,朝廷便會廢黜自己的王位,轉而交到朱壽鏞的身上。


    隻是朱壽鏞千算萬算也沒有料到,聲勢浩蕩的徐鴻儒僅僅堅持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在朝廷的重兵圍剿下兵敗身亡。


    事後,天啟皇帝也曾派人審查魯王府,結果發現傳聞中的\"欺男霸女\",\"橫征暴斂\"隻是徐鴻儒為了蠱惑其信眾一同起兵而捏造的說辭。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受限於種種原因,魯王朱壽鋐終是沒有向朝廷告發自己的弟弟,而是替其遮掩起來。


    這其中,朱壽鋐自己也存在著一定私心,他內心深知,因為自己膝下無子的緣故,不管自己願意或不願意,等到自己百年之後,這魯王的位置早晚要落到自己弟弟的手中,並且就此傳承下去。


    因為擔心自己百年之後無人\"祭祀\"的緣故,魯王朱壽鋐對於弟弟\"泰興王\"朱壽鏞種種不法的行徑終是選擇了置之不理。


    但近兩年,原本\"洗心革麵\"的朱壽鏞竟然重新與那些死而不僵的\"白蓮欲孽\"勾結起來,並且開始蓄養門客,其用意可謂是不言而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