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忠賢出山(上)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唏律律!
\"閑人閃避!\"
\"籲!\"
南京應天府城外數裏的管道上,伴隨著一陣漫天的煙塵,道道騎士的厲嗬聲隨之響起,驚得沿途路上的行商百姓皆是趕忙退到官道兩側,目瞪口呆的盯著這行動迅速的馬隊。
與天寒地凍的京師所不同,雖然已是十一月,但南直隸的氣候還算適宜,道路也不算泥濘,並且隨著距離南京城越近,路上的行人也是越來越多。
也許是知曉路況越來越複雜的緣故,疾馳的馬隊漸漸放緩了速度,一眾身著飛魚服的騎士們也是映入周遭百姓的眼簾當中。
因為遠離中樞,偏居一隅的緣故,南京城中雖然同樣設立了錦衣衛衙門,但實際上早已\"名存實亡\",隻剩下了領著空餉的兵丁。
正因如此,管道上這突然出現的數百名騎士瞬間便是引起了周圍百姓的好奇心,一些膽大的百姓甚至饒有興趣的開始攀談起來。
但令他們有些大失所望的是,任憑他們百般言說,這些麵容冷凝的漢子們始終一語不發,耳畔旁隻剩下了戰馬\"嘚隆\"的趕路聲。
不知過了多久,終是有稍有些見識的人在將目光從高居於戰馬之上的騎士移到了隊伍正中的馬車之後,發現了一絲端倪。
這輛被數百名騎士護持在中間的馬車並不奢華,甚至可以用\"破舊\"來形容。
但馬車之上卻是刻有一個宮中內官專屬的標誌,悄無聲息的彰顯著其主人的身份。
竟然是自宮中而來的大襠?
而且瞧其出行的架勢,不但身旁有數百名錦衣衛護送,一應配置也可以用\"奢華\"來形容。
即便拋去這些錦衣衛身上所穿的飛魚服,其腰間也是盡皆配著閃耀著寒芒的\"繡春刀\",身後的鬥篷也是寬大厚實,隊伍中還有不少空閑的戰馬跟隨,瞧這架勢,好似是一人雙馬。
如此\"豪橫\"的配置,怕是北京城中的錦衣衛指揮使出行也不過如此吧?
一念至此,官道兩側的百姓們對於馬車主人的身份也是愈發好奇,身份如此顯赫之人不在紫禁城中伺候天子,怎地跑到了千裏之外的南直隸?
須知,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眼瞅著就要到了南京城了,這馬車主人的排場仍是絲毫不減收斂,其背後深意倒是頗為耐人尋味呐。
...
\"快到了吧?\"
馬車之中,一道身形消瘦,但腰背筆直眼神堅毅的老人微微扒開了一旁的窗簾,若有所思的朝著身前的錦衣衛問道。
\"迴公公,\"聞聲,與其相對而坐的錦衣衛便是低頭應是,臉上夾帶著一抹小心:\"距離南京城已是不足三裏了。\"
麵前這老太監可是令自己那位執掌錦衣衛權柄將近二十餘年的父親都不得\"急流勇退\"的存在,饒是已經\"改朝換代\",身前太監早已從\"九千歲\"的神壇跌下。
但隻要其存活於這世上一日,便沒有人敢小覷他,更別提老太監此次趕赴南京,乃是奉了聖諭,即將出任南京守備太監一職!
\"唔..\"
\"你是個有福的..\"
聞聲,身著一身常服的魏忠賢便是輕輕頷首,陰沉的眸子也是從窗外的百姓身上收迴,轉而放到了身前錦衣衛的身上。
\"卑職惶恐!\"
盡快馬車中的空間極為有限,但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仍是趕忙單膝跪地,一臉急切的拱手說道。
\"別緊張,起來..\"
見身前錦衣衛如此緊張的模樣,魏忠賢不由得噗嗤一笑,晦澀難聽的聲音也是在其耳畔旁炸響。
遲疑少許,見身前老太監不似玩笑,一臉緊張的錦衣衛方才有些拘謹的於地上起身,重新坐迴剛剛的位置。
\"自太祖爺設立錦衣衛開始,似你們駱家這般世代在錦衣衛為官的家族倒是有過幾個..\"
\"但像你父親一樣,一人執掌錦衣衛大權二十餘年的,卻是唯有嘉靖年間的忠誠伯一人...\"
老太監的聲音雖然輕微,但在錦衣衛的耳中聽來卻是如同驚雷一般,令其心中不由得咯噔一聲。
忠誠伯,陸柄。
其母曾為嘉靖皇帝的\"奶娘\",與嘉靖皇帝一同長大,情同手足,因此被生性多疑的嘉靖皇帝委以重任,執掌錦衣衛大權長達二十餘年。
\"縱然如此,忠誠伯的長子也僅僅是接任為指揮僉事,不像你一樣,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
砰!
劇烈的叩首聲響起,錦衣衛臉上滿是慌亂之色,一雙眸子也是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轉而茫然無措的盯著嘴角帶笑的老太監。
這老太監即將升任南京守備太監,南京城中的錦衣衛自然而然也就受他節製。
換言之,自己的\"前途\"便是掌握在眼前這老太監的手中。
\"日後到了南京城,還是要好好做事才是。\"
\"切莫忘了你我的身份...\"
到了最後,\"九千歲\"魏忠賢一掃剛剛和顏悅色的模樣,聲音沒有一絲溫度不說,臉色也是猙獰的嚇人,其身上散發出來的威勢更是讓跪在其身前的錦衣衛渾身顫抖,唿吸急促。
\"卑職知錯...\"
迎著老太監犀利的眼神,年輕錦衣衛硬著頭皮,哆哆嗦嗦的說道,心中惶恐不已。
\"行了,起來吧。\"
見狀,魏忠賢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示意跪在身前的錦衣衛起身,隨後又瞧了瞧窗外近在咫尺的城池,吩咐道:\"來都來了,不下去打個招唿也不合適。\"
\"下去安排一番吧。\"
聽得此話,跪俯於地的錦衣衛方才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又是一番行禮之後,方才迫不及待的下了馬車。
及至錦衣衛的身影消失不見,臉色白皙的魏忠賢方才冷哼一聲,眼眸深處也是湧現了一抹不屑之色。
這駱家,當真一代不如一代。
駱思恭之所以能夠在神宗年間屹立不倒,尤其是在\"黨爭\"最為嚴重的時候,依然被萬曆皇帝信任有加,靠的就是\"死忠\"。
但是很顯然,其子駱養性卻是沒有學到其父身上最為寶貴的特性,這還沒到南京城呢,便提前與南京城中的勳貴打好了招唿...
像他們這等\"孤臣\",最忌諱的就是\"左右逢源\"。
\"閑人閃避!\"
\"籲!\"
南京應天府城外數裏的管道上,伴隨著一陣漫天的煙塵,道道騎士的厲嗬聲隨之響起,驚得沿途路上的行商百姓皆是趕忙退到官道兩側,目瞪口呆的盯著這行動迅速的馬隊。
與天寒地凍的京師所不同,雖然已是十一月,但南直隸的氣候還算適宜,道路也不算泥濘,並且隨著距離南京城越近,路上的行人也是越來越多。
也許是知曉路況越來越複雜的緣故,疾馳的馬隊漸漸放緩了速度,一眾身著飛魚服的騎士們也是映入周遭百姓的眼簾當中。
因為遠離中樞,偏居一隅的緣故,南京城中雖然同樣設立了錦衣衛衙門,但實際上早已\"名存實亡\",隻剩下了領著空餉的兵丁。
正因如此,管道上這突然出現的數百名騎士瞬間便是引起了周圍百姓的好奇心,一些膽大的百姓甚至饒有興趣的開始攀談起來。
但令他們有些大失所望的是,任憑他們百般言說,這些麵容冷凝的漢子們始終一語不發,耳畔旁隻剩下了戰馬\"嘚隆\"的趕路聲。
不知過了多久,終是有稍有些見識的人在將目光從高居於戰馬之上的騎士移到了隊伍正中的馬車之後,發現了一絲端倪。
這輛被數百名騎士護持在中間的馬車並不奢華,甚至可以用\"破舊\"來形容。
但馬車之上卻是刻有一個宮中內官專屬的標誌,悄無聲息的彰顯著其主人的身份。
竟然是自宮中而來的大襠?
而且瞧其出行的架勢,不但身旁有數百名錦衣衛護送,一應配置也可以用\"奢華\"來形容。
即便拋去這些錦衣衛身上所穿的飛魚服,其腰間也是盡皆配著閃耀著寒芒的\"繡春刀\",身後的鬥篷也是寬大厚實,隊伍中還有不少空閑的戰馬跟隨,瞧這架勢,好似是一人雙馬。
如此\"豪橫\"的配置,怕是北京城中的錦衣衛指揮使出行也不過如此吧?
一念至此,官道兩側的百姓們對於馬車主人的身份也是愈發好奇,身份如此顯赫之人不在紫禁城中伺候天子,怎地跑到了千裏之外的南直隸?
須知,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眼瞅著就要到了南京城了,這馬車主人的排場仍是絲毫不減收斂,其背後深意倒是頗為耐人尋味呐。
...
\"快到了吧?\"
馬車之中,一道身形消瘦,但腰背筆直眼神堅毅的老人微微扒開了一旁的窗簾,若有所思的朝著身前的錦衣衛問道。
\"迴公公,\"聞聲,與其相對而坐的錦衣衛便是低頭應是,臉上夾帶著一抹小心:\"距離南京城已是不足三裏了。\"
麵前這老太監可是令自己那位執掌錦衣衛權柄將近二十餘年的父親都不得\"急流勇退\"的存在,饒是已經\"改朝換代\",身前太監早已從\"九千歲\"的神壇跌下。
但隻要其存活於這世上一日,便沒有人敢小覷他,更別提老太監此次趕赴南京,乃是奉了聖諭,即將出任南京守備太監一職!
\"唔..\"
\"你是個有福的..\"
聞聲,身著一身常服的魏忠賢便是輕輕頷首,陰沉的眸子也是從窗外的百姓身上收迴,轉而放到了身前錦衣衛的身上。
\"卑職惶恐!\"
盡快馬車中的空間極為有限,但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仍是趕忙單膝跪地,一臉急切的拱手說道。
\"別緊張,起來..\"
見身前錦衣衛如此緊張的模樣,魏忠賢不由得噗嗤一笑,晦澀難聽的聲音也是在其耳畔旁炸響。
遲疑少許,見身前老太監不似玩笑,一臉緊張的錦衣衛方才有些拘謹的於地上起身,重新坐迴剛剛的位置。
\"自太祖爺設立錦衣衛開始,似你們駱家這般世代在錦衣衛為官的家族倒是有過幾個..\"
\"但像你父親一樣,一人執掌錦衣衛大權二十餘年的,卻是唯有嘉靖年間的忠誠伯一人...\"
老太監的聲音雖然輕微,但在錦衣衛的耳中聽來卻是如同驚雷一般,令其心中不由得咯噔一聲。
忠誠伯,陸柄。
其母曾為嘉靖皇帝的\"奶娘\",與嘉靖皇帝一同長大,情同手足,因此被生性多疑的嘉靖皇帝委以重任,執掌錦衣衛大權長達二十餘年。
\"縱然如此,忠誠伯的長子也僅僅是接任為指揮僉事,不像你一樣,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
砰!
劇烈的叩首聲響起,錦衣衛臉上滿是慌亂之色,一雙眸子也是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轉而茫然無措的盯著嘴角帶笑的老太監。
這老太監即將升任南京守備太監,南京城中的錦衣衛自然而然也就受他節製。
換言之,自己的\"前途\"便是掌握在眼前這老太監的手中。
\"日後到了南京城,還是要好好做事才是。\"
\"切莫忘了你我的身份...\"
到了最後,\"九千歲\"魏忠賢一掃剛剛和顏悅色的模樣,聲音沒有一絲溫度不說,臉色也是猙獰的嚇人,其身上散發出來的威勢更是讓跪在其身前的錦衣衛渾身顫抖,唿吸急促。
\"卑職知錯...\"
迎著老太監犀利的眼神,年輕錦衣衛硬著頭皮,哆哆嗦嗦的說道,心中惶恐不已。
\"行了,起來吧。\"
見狀,魏忠賢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示意跪在身前的錦衣衛起身,隨後又瞧了瞧窗外近在咫尺的城池,吩咐道:\"來都來了,不下去打個招唿也不合適。\"
\"下去安排一番吧。\"
聽得此話,跪俯於地的錦衣衛方才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又是一番行禮之後,方才迫不及待的下了馬車。
及至錦衣衛的身影消失不見,臉色白皙的魏忠賢方才冷哼一聲,眼眸深處也是湧現了一抹不屑之色。
這駱家,當真一代不如一代。
駱思恭之所以能夠在神宗年間屹立不倒,尤其是在\"黨爭\"最為嚴重的時候,依然被萬曆皇帝信任有加,靠的就是\"死忠\"。
但是很顯然,其子駱養性卻是沒有學到其父身上最為寶貴的特性,這還沒到南京城呢,便提前與南京城中的勳貴打好了招唿...
像他們這等\"孤臣\",最忌諱的就是\"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