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薊鎮總兵盧象升結合了昔日戚少保,俞大遒等人的經驗,所總結出來的練兵之法..\"


    不多時,大明天子朱由檢略帶笑意的聲音便是在暖閣中悠悠響起,而兵部尚書王在晉則是滿臉的愕然。


    好半晌過後,一臉堅毅之色的兵部尚書方才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臉上轉而出現了一絲明悟。


    難怪他剛剛覺得這練兵之法頗為熟悉,但在\"觀點老辣\"的同時又有些\"稚嫩\",而且奏本中關於火器,城池的內容占據了不少篇幅,原來竟是在戚少保等人的經驗上總結而成。


    大明九座軍事重鎮,每一處軍陣都有響當當的代表人物,例如遼東鎮的李成梁,寧夏鎮的麻貴,宣府鎮的馬芳。


    而作為京師門戶的薊鎮,其最為著名的軍將莫過於一手締造了百戰百勝的\"戚家軍\",令得蒙古韃子聞風喪膽的戚繼光,戚少保。


    嘉靖年間,漠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厲兵秣馬,蠢蠢欲動,時常進犯明朝邊境,使得彼時的大明百姓苦不堪言,而當時的薊鎮軍士又因為常年軍備廢弛的緣故,已然基本失去了戰鬥力,毫無抵抗蒙古韃子的能力。


    如此危難的情況下,彼時尚在浙江任職的戚繼光被緊急召迴京師,臨危受命擔任神機營副總兵,並全權負責薊鎮及昌平,保定等地的軍務。


    在經過實地走訪,並結合自己獨創的\"鴛鴦陣\",戚繼光針對薊鎮軍士疲弱等情況出台了一係列練兵之法,並在短短數年的時間裏,將薊鎮整飭的固若金湯,使得蒙古韃子接連多次铩羽而歸。


    多次嚐試無果之後,草原上的蒙古韃子方才不情不願的熄滅了心中對於\"京師\"的渴望,轉而將戰場轉移到了千裏之外的遼東鎮。


    毫不誇張的說,縱然是放眼整個大明朝,戚繼光身上的光輝也不會有絲毫減弱。


    \"朕有意將薊鎮軍務盡皆交給盧象升打理。\"


    \"昌平,居庸關則由尤世威負責。\"


    \"除此之外,還當從京營中調撥一萬精銳,分別交由盧象升及尤世威二人統轄,明初以為如何?\"


    正當兵部尚書王在晉心緒雜亂,想入非非的時候,朱由檢那標誌性的嗓音便再度於乾清宮暖閣中悠悠響起。


    依照大明慣例,凡是兵馬調動,除卻要得到天子的首肯之外,兵部的堪合也是不可缺少,而這便是\"土木堡之戰\"過後,對於皇權產生的重大影響之一。


    曾經如日中天的五軍都督府形同虛設,調兵的權利也從皇帝一言而為之,轉移到了兵部的手中,皇權遭到了極大的削弱。


    此後,曆代大明天子均想要將\"調兵\"之權收迴,並做了各種各樣的嚐試,但卻始終毫無辦法。


    正因如此,心灰意冷之下,大明天子方才對於素有\"天子親軍\"之稱的京營逐漸不聞不問,繼而導致京營淪為了京中各家勳貴\"中飽私囊\"的場所。


    \"陛下?\"


    聞聲,王在晉心中便是一驚,神色也更為緊張,饒是早就知曉,天子或有提拔盧象升的心思,但也沒有料到天子竟是如此直接,毫不掩飾其目的。


    更重要的是,天子還打算自京營中調撥一萬將士,分別交由盧象升和尤世威統率?


    要知曉,這京營將士本就是\"天子親軍\",吃穿用度及軍餉盡皆由天子的內帑撥付,而盧象升和尤世威二人又是天子親手提拔的心腹。


    倘若日後天子有所\"異動\",怕是根本不用經過自己兵部的堪合,隻需要一道聖旨,便能讓二人領兵\"勤王\"?


    出於文官的利益考慮,他本能的就想拒絕天子這一有些\"荒誕\"的念頭。


    \"女真韃子蠢蠢欲動,年後必有動作。\"


    \"僅憑薊鎮現有之兵力,實難阻擋女真韃子的兵峰。\"


    沒有理會臉色有些難看的兵部尚書,案牘後的大明天子驟然起身,自顧自的行至窗柩旁,眼神陰冷的朝著遼東所在的方向喃喃道。


    \"這..\"


    聽得此話,兵部尚書本來已然湧現至喉嚨處的話語又被其重新咽了迴去,一時間竟不知如何作答。


    此前天子便曾就女真興兵,借道蒙古,出現在薊鎮城外的可能性與他展開過一場分析。


    雖然聽上去有些荒誕,但兵部尚書王在晉卻也要承認,天子這一聽上去十分大膽的設想,實際上卻是有不小的可能性。


    那女真大汗皇太極若是想要徹底的鞏固其汗位,勢必要通過一場無可爭議的勝仗來遏製住\"擁兵自重\"的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等人。


    而此前,皇太極已是先後數次於錦州城外折戟沉沙,以皇太極陰險狡詐的性子,絕不會重蹈覆轍。


    十有八九,會另辟蹊徑。


    \"大明風雨飄搖數年,實在經不起動蕩了..\"


    片刻,朱由檢不容置疑的聲音便是再次響起,雖然在過去的一年中,他使得大明的風氣煥然一新,但他卻是不敢有半點鬆懈。


    尤其是前段時間,遼東巡撫畢自肅上奏,女真國內兵馬調動頻繁,再幾何\"後世\"的教訓,他更加不敢掉以輕心。


    \"薊鎮總兵盧象升終究資曆尚淺,暫不宜擔任總督一職,至多令其代行總督之權..\"


    良久,兵部尚書王在晉身上的氣勢便是一滯,有些頹然的朝著不遠處的天子說道。


    天子在過去一年中的所作所為有目共睹,更別提自己本就是被天子提拔方才有了如今的位置。


    眼下天子更是抬出了\"大明社稷\"動蕩這一敏感的由頭,他實在想不出理由搪塞天子。


    但不管怎麽說,那盧象升不過是天啟二年的進士,至今出仕也才六年不到,能夠被提拔為薊鎮總兵已是\"聖眷深厚\",若是擢升為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隻怕難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此事自然聽明初的。\"


    \"後續的事情便辛苦明初了。\"


    聞言,立於窗柩旁的天子便是快走了幾步,一臉喜色的朝著麵色有些複雜的兵部尚書說道。


    \"既如此,臣便先行告退了。\"


    見朱由檢好似沒有多餘的事情要與自己商量了,心情複雜的兵部尚書王在晉便是起身行禮。


    他作為主管天下兵馬大權的兵部尚書,涉及兵馬調動之事,自當由他親自\"出麵\"。


    不過一想到以天子如今的威望,還能夠做到事無巨細的與自己提前商議,兵部尚書王在晉本是緊繃的心弦便是鬆懈了不少,隱隱約約的還有一種被信任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