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一觸即發(下)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直隸,京師。
自從\"陝西民亂\"的消息於京中發酵之後,官場的氣氛便是變得有些詭譎起來,不少曾經曆過山東白蓮教首徐鴻儒起義的臣子皆是憂心忡忡,唯恐重蹈昔年之覆轍。
不過隨著天子一係列應對措施於紫禁城中傳出,眾人不安的情緒也隨之緩解了不少。
但前日清晨,一則自南直隸而來的消息迅速以星星燎原的趨勢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掌握大明經濟命脈的運河沿岸好似有亂匪出沒,令大明京師再度緊張了起來。
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京師百萬官民的日常用度皆是依靠這運河,乃是大明當之無愧的經濟命脈,牽扯到無數人的神經。
這兩天,包括英國公張維賢在內的一眾勳貴重臣皆是迫不及待的上書天子,請求令南京守備魏國公徐弘基領兵\"平亂\",盡快肅清運河沿途的亂匪。
畢竟這貫穿南北的運河不但承擔著京畿之地的\"給養\",更與皇親國戚,袞袞諸公們息息相關。
凡是在大明稍有些臉麵的人物,誰家府中沒有點生意?誰家不靠著運河吃飯?
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紫禁城中的天子並未順承\"民意\",令魏國公徐宏基領兵平亂,而是將這些如雪花一般的奏本留中不發,叫人猜不透其心中想法。
如此局麵下,乾清宮暖閣內的宮娥內侍皆是處處透著小心,免得觸怒天子。
...
此時的乾清宮暖閣門窗大開,角落處還擺放有幾個冰盆,大明天子朱由檢身著一身輕便的常服,正麵色平淡的翻閱著手中的奏本,好似完全沒有將外間的驚天巨變放在心上。
不同於淡然自若的朱由檢,隨侍在側的司禮監秉筆王承恩及禦馬監提督曹化淳兩位大襠則是顯得心神不寧,額頭上還隱隱有汗漬滲出。
\"今天又誰又來宮裏了?\"
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朱由檢將手中的奏本擱置在一旁,又是\"勸諫\"朝廷即刻令魏國公徐宏基出兵,肅清亂匪,以保運河安危。
\"迴陛下,除了昨日的那些勳貴之外,十王府中的三位王爺,也遞了話進來...\"
聞言,司禮監秉筆王承恩便是躬身應是,聲音雖然還算平淡,但眉眼之間的急切之色卻是更甚。
貫通南北的運河不但是朝廷的經濟命脈,更是牽扯到京中無數勳貴,皇親國戚的生意,每耽擱一日,都會產生巨大的損失。
這不,就連三位\"皇叔\"都坐不住了。
\"嗬,\"淡笑一聲,朱由檢轉而又拿起了一封奏本,若有所思的說道:\"朕的三位皇叔都出麵了?\"
因為萬曆皇帝及天啟皇帝\"怠政\"的緣故,端王朱常浩等\"皇親\"至今還居住於京師的十王府中,未曾趕赴封地就藩。
同樣,因為沒有出京就藩的緣故,端王朱常浩等人自然遠不如\"就藩\"的宗室藩王財大氣粗,即便私底下也做了些許生意,也大多集中在北直隸。
運河沿岸出現亂匪,當影響不到自己的三位皇叔才是,但看似與\"南直隸\"毫不相關的三位皇叔,仍是遞了話進來,究竟是在背後推波助瀾呢?
事關宗室藩王,無論是司禮監秉筆王承恩還是禦馬監提督曹化淳均是不敢輕易表態,隻是將頭垂的更低了。
\"朕聽說,京中有人開始囤積糧食了?\"
沒有在意身前兩名內侍的異樣,案牘後的朱由檢似是而非的說道,臉上的表情也有些深邃。
自己才剛準備著手解決\"陝西民亂\",承平日久的南直隸便是出現了些許騷亂,而且還是針對最為緊要的\"運河\"。
這時機,未免有些太巧了。
\"迴陛下,正是。\"
遲疑片刻,司禮監秉筆王承恩便是有些遲疑的點了點頭,隨後又補充了一句:\"京中各大糧店均是減少了出貨,其中又以通州李家為主。\"
嘩!
此話一出,不待案牘後的天子有所反應,一旁的禦馬監提督太監曹化淳便是雙目圓睜,眼眸深處充斥著驚恐和愕然。
雖然通州富商不少,但在最近這幾十年,有資格稱之為\"通州李家\"的隻能是曾經的東林魁首,執掌漕運總督大權十餘年的李三才。
憑借著李三才的\"餘蔭\",其家族迅速成長為通州首屈一指的豪門富商,並且家中生意便以\"糧店\"為主。
\"好手段呐!\"
聞言,朱由檢臉上的表情愈發深邃,看起來毫無關聯的各方勢力,卻是突然串聯在一起。
大明的水,比他想象中還要深呐。
\"成國公朱純臣,近些天在忙些什麽?\"
不多時,朱由檢清冷的聲音再次於暖閣中響起,矛頭直至成國公朱純臣。
也許是為了自證清白,近些天包括英國公張維賢在內的勳貴們都是接連入宮,唯獨成國公朱純臣於府中閉門不出,成了一個另類。
\"迴皇爺,成國公近些天雖是閉門不出,但其府中下人卻是四處拜訪,背後好似還與南直隸那邊有所牽連...\"
司禮監秉筆的聲音愈發凜冽,胸口也是起伏的愈發厲害,難道成國公朱純臣方才是這一切風雲背後的始作俑者?
\"給朕盯緊朱純臣,稍有些風吹草動,即刻給朕拿下!\"
稍作沉默過後,朱由檢的臉上便是湧現了一抹狠辣之色,昔日撫寧侯朱國弼及恭順侯吳汝胤蠱惑士卒嘩變的時候,他便曾對成國公朱純臣起了猜忌之心,隻不過彼時手中沒有切實的證據,兼之剛剛繼位,根基不穩,遂不了了之。
\"奴婢遵旨。\"
聞言,一旁的禦馬監提督曹化淳便是不假思索的說道,自從當今天子繼位之後,名存實亡多年的\"騰驤四衛\"便在其手中煥發了新的生機,成為朱由檢手中一柄利刃。
若是再有人膽敢\"上下其手,曹化淳自是會讓那些心思不軌之人知曉厲害。
\"都在等著看朕的笑話呐。\"
一聲輕歎過後,朱由檢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堅毅,眼神也是不由自主的看向北方。
\"傳令薊鎮總兵盧象升,宣大總兵楊肇基,京營總督秦良玉整飭行伍,隨時等候朕的命令。\"
雖然對領兵平亂的黃得功及馬祥麟充滿了信心,但穩妥起見,朱由檢還是打算做好充足的準備,以防不靖。
若是\"陝西民亂\"得以順利解決,相信運河沿岸的\"亂匪\"也會隨之不翼而飛;相反,若是朝廷於陝西進展不利,隻怕各式各樣的\"鬼蜮伎倆\"便會悉數登場。
亂世當用重典!
若是敢有人\"渾水摸魚\",他不介意用雷霆手鎮壓一切魑魅魍魎。
自從\"陝西民亂\"的消息於京中發酵之後,官場的氣氛便是變得有些詭譎起來,不少曾經曆過山東白蓮教首徐鴻儒起義的臣子皆是憂心忡忡,唯恐重蹈昔年之覆轍。
不過隨著天子一係列應對措施於紫禁城中傳出,眾人不安的情緒也隨之緩解了不少。
但前日清晨,一則自南直隸而來的消息迅速以星星燎原的趨勢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掌握大明經濟命脈的運河沿岸好似有亂匪出沒,令大明京師再度緊張了起來。
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京師百萬官民的日常用度皆是依靠這運河,乃是大明當之無愧的經濟命脈,牽扯到無數人的神經。
這兩天,包括英國公張維賢在內的一眾勳貴重臣皆是迫不及待的上書天子,請求令南京守備魏國公徐弘基領兵\"平亂\",盡快肅清運河沿途的亂匪。
畢竟這貫穿南北的運河不但承擔著京畿之地的\"給養\",更與皇親國戚,袞袞諸公們息息相關。
凡是在大明稍有些臉麵的人物,誰家府中沒有點生意?誰家不靠著運河吃飯?
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紫禁城中的天子並未順承\"民意\",令魏國公徐宏基領兵平亂,而是將這些如雪花一般的奏本留中不發,叫人猜不透其心中想法。
如此局麵下,乾清宮暖閣內的宮娥內侍皆是處處透著小心,免得觸怒天子。
...
此時的乾清宮暖閣門窗大開,角落處還擺放有幾個冰盆,大明天子朱由檢身著一身輕便的常服,正麵色平淡的翻閱著手中的奏本,好似完全沒有將外間的驚天巨變放在心上。
不同於淡然自若的朱由檢,隨侍在側的司禮監秉筆王承恩及禦馬監提督曹化淳兩位大襠則是顯得心神不寧,額頭上還隱隱有汗漬滲出。
\"今天又誰又來宮裏了?\"
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朱由檢將手中的奏本擱置在一旁,又是\"勸諫\"朝廷即刻令魏國公徐宏基出兵,肅清亂匪,以保運河安危。
\"迴陛下,除了昨日的那些勳貴之外,十王府中的三位王爺,也遞了話進來...\"
聞言,司禮監秉筆王承恩便是躬身應是,聲音雖然還算平淡,但眉眼之間的急切之色卻是更甚。
貫通南北的運河不但是朝廷的經濟命脈,更是牽扯到京中無數勳貴,皇親國戚的生意,每耽擱一日,都會產生巨大的損失。
這不,就連三位\"皇叔\"都坐不住了。
\"嗬,\"淡笑一聲,朱由檢轉而又拿起了一封奏本,若有所思的說道:\"朕的三位皇叔都出麵了?\"
因為萬曆皇帝及天啟皇帝\"怠政\"的緣故,端王朱常浩等\"皇親\"至今還居住於京師的十王府中,未曾趕赴封地就藩。
同樣,因為沒有出京就藩的緣故,端王朱常浩等人自然遠不如\"就藩\"的宗室藩王財大氣粗,即便私底下也做了些許生意,也大多集中在北直隸。
運河沿岸出現亂匪,當影響不到自己的三位皇叔才是,但看似與\"南直隸\"毫不相關的三位皇叔,仍是遞了話進來,究竟是在背後推波助瀾呢?
事關宗室藩王,無論是司禮監秉筆王承恩還是禦馬監提督曹化淳均是不敢輕易表態,隻是將頭垂的更低了。
\"朕聽說,京中有人開始囤積糧食了?\"
沒有在意身前兩名內侍的異樣,案牘後的朱由檢似是而非的說道,臉上的表情也有些深邃。
自己才剛準備著手解決\"陝西民亂\",承平日久的南直隸便是出現了些許騷亂,而且還是針對最為緊要的\"運河\"。
這時機,未免有些太巧了。
\"迴陛下,正是。\"
遲疑片刻,司禮監秉筆王承恩便是有些遲疑的點了點頭,隨後又補充了一句:\"京中各大糧店均是減少了出貨,其中又以通州李家為主。\"
嘩!
此話一出,不待案牘後的天子有所反應,一旁的禦馬監提督太監曹化淳便是雙目圓睜,眼眸深處充斥著驚恐和愕然。
雖然通州富商不少,但在最近這幾十年,有資格稱之為\"通州李家\"的隻能是曾經的東林魁首,執掌漕運總督大權十餘年的李三才。
憑借著李三才的\"餘蔭\",其家族迅速成長為通州首屈一指的豪門富商,並且家中生意便以\"糧店\"為主。
\"好手段呐!\"
聞言,朱由檢臉上的表情愈發深邃,看起來毫無關聯的各方勢力,卻是突然串聯在一起。
大明的水,比他想象中還要深呐。
\"成國公朱純臣,近些天在忙些什麽?\"
不多時,朱由檢清冷的聲音再次於暖閣中響起,矛頭直至成國公朱純臣。
也許是為了自證清白,近些天包括英國公張維賢在內的勳貴們都是接連入宮,唯獨成國公朱純臣於府中閉門不出,成了一個另類。
\"迴皇爺,成國公近些天雖是閉門不出,但其府中下人卻是四處拜訪,背後好似還與南直隸那邊有所牽連...\"
司禮監秉筆的聲音愈發凜冽,胸口也是起伏的愈發厲害,難道成國公朱純臣方才是這一切風雲背後的始作俑者?
\"給朕盯緊朱純臣,稍有些風吹草動,即刻給朕拿下!\"
稍作沉默過後,朱由檢的臉上便是湧現了一抹狠辣之色,昔日撫寧侯朱國弼及恭順侯吳汝胤蠱惑士卒嘩變的時候,他便曾對成國公朱純臣起了猜忌之心,隻不過彼時手中沒有切實的證據,兼之剛剛繼位,根基不穩,遂不了了之。
\"奴婢遵旨。\"
聞言,一旁的禦馬監提督曹化淳便是不假思索的說道,自從當今天子繼位之後,名存實亡多年的\"騰驤四衛\"便在其手中煥發了新的生機,成為朱由檢手中一柄利刃。
若是再有人膽敢\"上下其手,曹化淳自是會讓那些心思不軌之人知曉厲害。
\"都在等著看朕的笑話呐。\"
一聲輕歎過後,朱由檢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堅毅,眼神也是不由自主的看向北方。
\"傳令薊鎮總兵盧象升,宣大總兵楊肇基,京營總督秦良玉整飭行伍,隨時等候朕的命令。\"
雖然對領兵平亂的黃得功及馬祥麟充滿了信心,但穩妥起見,朱由檢還是打算做好充足的準備,以防不靖。
若是\"陝西民亂\"得以順利解決,相信運河沿岸的\"亂匪\"也會隨之不翼而飛;相反,若是朝廷於陝西進展不利,隻怕各式各樣的\"鬼蜮伎倆\"便會悉數登場。
亂世當用重典!
若是敢有人\"渾水摸魚\",他不介意用雷霆手鎮壓一切魑魅魍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