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無穀令(下)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這狗奴才,竟敢跟本旗主如此說話!\"
少許的錯愕過後,惱羞成怒的阿拜便是一腳揣在範文程的身上,口中唾罵不止。
他雖然沒有\"貝勒\"的爵位傍身,但手中也握有少許兵權,乃是正白旗的三位\"小旗主\"之一。
興許是沒有料到阿拜竟是敢當著皇太極的麵暴起傷人,猝不及防的範文程竟是滾出好遠。
\"放肆,阿拜你好大的膽子!\"
見得心腹眾臣被如此\"羞辱\",汗位上的皇太極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驚怒,驟然於汗位上起身,惡狠狠的盯著稍有些不知所措的阿拜。
雖然阿拜一向性格桀驁,但至多從嘴上抱怨兩句,尋常的時候皇太極也全當聽不見,但是今日阿拜竟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公然羞辱素有\"大金智囊\"之稱的範文程,這無異於在挑釁他身為女真大汗的尊嚴。
\"大汗息怒!\"
聞聽耳畔旁如驚雷一般響起的嗬斥聲,氣血上湧的阿拜也是迅速的冷靜了下來,撲騰一聲跪倒在地,向著上首麵色猙獰的皇太極請罪。
他們大金以武立國,最是注重\"尊卑\",如若今日汗王宮中沒有\"外人\"在側,倒是還好說一些,偏偏今日因為商議國事,一眾愛新覺羅家族的成員及大金的文武眾臣皆是齊聚於此,眼睜睜看著自己\"行兇\"。
在大金國內,幾乎所有人都知曉,自詡為\"大金智囊\"的範文程乃是大汗皇太極的鐵杆心腹,與濟爾哈朗並稱為大汗的左膀右臂。
無論是出於維係自身尊嚴亦或者為範文程撐腰,想必皇太極都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一念至此,阿拜便是汗如雨下,身軀更是劇烈的顫抖起來,一雙驚疑不定的眸子下意識的投向沉默不語的莽古爾泰。
事已至此,隻能寄希望於自己的\"靠山\"能夠為自己美言兩句。
\"大汗息怒,都是為了我大金國事著想,不易大動幹戈..\"
像是接收到了阿拜傳遞過來的求救信號,趕在皇太極發聲之前,沉默多少的莽古爾泰便是輕咳一聲,充當起了\"和事佬\"。
\"嗬..\"
聞言,皇太極便是不置可否的譏笑一聲,剛剛阿拜咄咄逼人的時候,可不見莽古爾泰這般\"仗義執言\"。
\"阿拜囂張跋扈,罰府中禁足十日。\"
雖然心中恨不得將身旁的三位\"和碩貝勒\"除之而後快,但皇太極卻是知曉,以他現如今的實力,還無法與這三位功勳卓著的和碩貝勒撕破臉皮。
\"多謝大汗!\"
待到聽清楚皇太極對自己的懲罰過後,忐忑不已的阿拜忙是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規規矩矩的躬身行禮,不敢出言爭辯。
他剛剛瞧得清楚,臉色鐵青的皇太極分明自眼眸深處湧現了一抹轉身即逝的殺意。
\"大汗,奴才有話說。\"
正當殿中劍拔弩張的局勢稍有緩解的時候,便聽得一道有些生疏的\"滿洲語\"於殿中響起。
順著聲音望去,隻見得一名同樣是腦後留有金錢鼠尾的漢人,規規矩矩的自隊伍中出列,跪倒在大殿中央。
唿。
見得此人出列,殿中頓時響起了窸窸窣窣的議論聲,就連一直在閉目養神的大貝勒代善及二貝勒阿敏都是緩緩睜開了眼睛,臉上湧現了一抹複雜之色。
像是聽不到殿中悠悠響起的議論聲一般,跪倒在汗殿中央的漢人先是規規矩矩的磕頭行禮,方才自顧自的拱手說道:\"如今我大金民生艱難,奴才自願為內應,前往皮島遊說東江毛文龍!\"
一語作罷,嘈雜的汗殿瞬間鴉雀無聲,隻剩下其鏗鏘有力的聲音於殿中悠悠迴蕩。
像是沒有料到此人竟有如此言論,縱然是能言善辯的女真大汗皇太極一時間也是有些語塞,遲遲不發一語。
跪在殿中的漢人奴才名叫劉興祚,乃是遼東本地人氏,早在萬曆三十三年便主動投奔他們女真,並被父汗努爾哈赤委以重任。
待到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正式設立八旗製度的時候,劉興祚便隸屬於正紅旗。
在過去的二十餘年中,劉興祚始終追隨在努爾哈赤左右,立下赫赫戰功,逐漸成長為大金國內的重要人物,成為僅次於撫順額駙李永芳和施吾裏額駙佟養性的三號漢官大臣。
尤其是隨著幾個月前,撫順額駙李永芳陣亡於張家堡之後,劉興祚無形之間便成為了大金國內的\"漢官之首\",實力不容小覷。
按理來說,劉興祚資曆如此深厚,應當是新汗皇太極急於籠絡的心腹重臣,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勢單力薄\"的皇太極非但沒有籠絡劉興祚,反而隱隱對其有些疏遠,逐漸將其排擠出了權利中央。
\"遊說毛文龍作甚。\"
沉默半晌,麵色隱晦不定的皇太極終是做聲,其淩厲的眸子死死的盯著跪在大殿中央的劉興祚,似乎能夠看穿其內心。
\"迴大汗,\"又是一番一絲不苟的禮節過後,劉興祚方才不緊不慢的說道:\"毛文龍擁兵自重,一向以海外天子自居,明廷小天子才剛剛繼位,便采取諸多手段掣肘於他,料想心高氣傲的毛文龍定然心存不滿...\"
\"奴才願為內應,遊說毛文龍加入我大金。\"
一番激昂慷慨的陳詞過後,殿中的文武眾臣均是露出了一抹興奮之色,唿吸也是微微急促,就連與皇太極並肩而立的大貝勒代善也是微微頷首。
這話倒是不佳,隨著時間的流逝,駐紮在皮島之上的毛文龍心中的野心也逐漸滋生了出來,開始對明廷聽調不聽宣。
種種表現均是證明了這位手握重兵的明廷大將已然不再像前些年那般\"忠心耿耿\"。
\"準了。\"
不知過了多久,皇太極略顯沙啞的聲音終是於殿中響起,使得眾多朝臣臉上的喜色更甚。
\"奴才遵旨。\"
聞言,跪在地上的劉興祚也沒有露出半點異色,仍是一絲不苟的磕頭行禮,看的一眾愛新覺羅家族的成員暗暗點頭。
若是\"漢人降將\"皆如此,中原天下唾手可得。
少許的錯愕過後,惱羞成怒的阿拜便是一腳揣在範文程的身上,口中唾罵不止。
他雖然沒有\"貝勒\"的爵位傍身,但手中也握有少許兵權,乃是正白旗的三位\"小旗主\"之一。
興許是沒有料到阿拜竟是敢當著皇太極的麵暴起傷人,猝不及防的範文程竟是滾出好遠。
\"放肆,阿拜你好大的膽子!\"
見得心腹眾臣被如此\"羞辱\",汗位上的皇太極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驚怒,驟然於汗位上起身,惡狠狠的盯著稍有些不知所措的阿拜。
雖然阿拜一向性格桀驁,但至多從嘴上抱怨兩句,尋常的時候皇太極也全當聽不見,但是今日阿拜竟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公然羞辱素有\"大金智囊\"之稱的範文程,這無異於在挑釁他身為女真大汗的尊嚴。
\"大汗息怒!\"
聞聽耳畔旁如驚雷一般響起的嗬斥聲,氣血上湧的阿拜也是迅速的冷靜了下來,撲騰一聲跪倒在地,向著上首麵色猙獰的皇太極請罪。
他們大金以武立國,最是注重\"尊卑\",如若今日汗王宮中沒有\"外人\"在側,倒是還好說一些,偏偏今日因為商議國事,一眾愛新覺羅家族的成員及大金的文武眾臣皆是齊聚於此,眼睜睜看著自己\"行兇\"。
在大金國內,幾乎所有人都知曉,自詡為\"大金智囊\"的範文程乃是大汗皇太極的鐵杆心腹,與濟爾哈朗並稱為大汗的左膀右臂。
無論是出於維係自身尊嚴亦或者為範文程撐腰,想必皇太極都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一念至此,阿拜便是汗如雨下,身軀更是劇烈的顫抖起來,一雙驚疑不定的眸子下意識的投向沉默不語的莽古爾泰。
事已至此,隻能寄希望於自己的\"靠山\"能夠為自己美言兩句。
\"大汗息怒,都是為了我大金國事著想,不易大動幹戈..\"
像是接收到了阿拜傳遞過來的求救信號,趕在皇太極發聲之前,沉默多少的莽古爾泰便是輕咳一聲,充當起了\"和事佬\"。
\"嗬..\"
聞言,皇太極便是不置可否的譏笑一聲,剛剛阿拜咄咄逼人的時候,可不見莽古爾泰這般\"仗義執言\"。
\"阿拜囂張跋扈,罰府中禁足十日。\"
雖然心中恨不得將身旁的三位\"和碩貝勒\"除之而後快,但皇太極卻是知曉,以他現如今的實力,還無法與這三位功勳卓著的和碩貝勒撕破臉皮。
\"多謝大汗!\"
待到聽清楚皇太極對自己的懲罰過後,忐忑不已的阿拜忙是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規規矩矩的躬身行禮,不敢出言爭辯。
他剛剛瞧得清楚,臉色鐵青的皇太極分明自眼眸深處湧現了一抹轉身即逝的殺意。
\"大汗,奴才有話說。\"
正當殿中劍拔弩張的局勢稍有緩解的時候,便聽得一道有些生疏的\"滿洲語\"於殿中響起。
順著聲音望去,隻見得一名同樣是腦後留有金錢鼠尾的漢人,規規矩矩的自隊伍中出列,跪倒在大殿中央。
唿。
見得此人出列,殿中頓時響起了窸窸窣窣的議論聲,就連一直在閉目養神的大貝勒代善及二貝勒阿敏都是緩緩睜開了眼睛,臉上湧現了一抹複雜之色。
像是聽不到殿中悠悠響起的議論聲一般,跪倒在汗殿中央的漢人先是規規矩矩的磕頭行禮,方才自顧自的拱手說道:\"如今我大金民生艱難,奴才自願為內應,前往皮島遊說東江毛文龍!\"
一語作罷,嘈雜的汗殿瞬間鴉雀無聲,隻剩下其鏗鏘有力的聲音於殿中悠悠迴蕩。
像是沒有料到此人竟有如此言論,縱然是能言善辯的女真大汗皇太極一時間也是有些語塞,遲遲不發一語。
跪在殿中的漢人奴才名叫劉興祚,乃是遼東本地人氏,早在萬曆三十三年便主動投奔他們女真,並被父汗努爾哈赤委以重任。
待到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正式設立八旗製度的時候,劉興祚便隸屬於正紅旗。
在過去的二十餘年中,劉興祚始終追隨在努爾哈赤左右,立下赫赫戰功,逐漸成長為大金國內的重要人物,成為僅次於撫順額駙李永芳和施吾裏額駙佟養性的三號漢官大臣。
尤其是隨著幾個月前,撫順額駙李永芳陣亡於張家堡之後,劉興祚無形之間便成為了大金國內的\"漢官之首\",實力不容小覷。
按理來說,劉興祚資曆如此深厚,應當是新汗皇太極急於籠絡的心腹重臣,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勢單力薄\"的皇太極非但沒有籠絡劉興祚,反而隱隱對其有些疏遠,逐漸將其排擠出了權利中央。
\"遊說毛文龍作甚。\"
沉默半晌,麵色隱晦不定的皇太極終是做聲,其淩厲的眸子死死的盯著跪在大殿中央的劉興祚,似乎能夠看穿其內心。
\"迴大汗,\"又是一番一絲不苟的禮節過後,劉興祚方才不緊不慢的說道:\"毛文龍擁兵自重,一向以海外天子自居,明廷小天子才剛剛繼位,便采取諸多手段掣肘於他,料想心高氣傲的毛文龍定然心存不滿...\"
\"奴才願為內應,遊說毛文龍加入我大金。\"
一番激昂慷慨的陳詞過後,殿中的文武眾臣均是露出了一抹興奮之色,唿吸也是微微急促,就連與皇太極並肩而立的大貝勒代善也是微微頷首。
這話倒是不佳,隨著時間的流逝,駐紮在皮島之上的毛文龍心中的野心也逐漸滋生了出來,開始對明廷聽調不聽宣。
種種表現均是證明了這位手握重兵的明廷大將已然不再像前些年那般\"忠心耿耿\"。
\"準了。\"
不知過了多久,皇太極略顯沙啞的聲音終是於殿中響起,使得眾多朝臣臉上的喜色更甚。
\"奴才遵旨。\"
聞言,跪在地上的劉興祚也沒有露出半點異色,仍是一絲不苟的磕頭行禮,看的一眾愛新覺羅家族的成員暗暗點頭。
若是\"漢人降將\"皆如此,中原天下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