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落幕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萬勝!\"
\"封妻蔭子,就在今日!\"
\"我等同生共死!\"
就在雙方短兵相接的同時,各式各樣的嘶吼聲於官兵的軍陣中響起,其聲勢之大,甚至蓋過了戰場中不絕於耳的慘叫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裝備精良的官兵們還是逐漸占據了主動性,雖說官兵身上的甲胄同樣無法擋住水西狼兵的長矛刺入自己的體內,但官兵們隻是傷而不死;反觀水西狼兵們則是毫無爭議的倒在血泊之中。
幾個迴合下來,雙方傷員汩汩冒出的鮮血便是將眾人腳下本就暗紅色的土壤再度浸透,空氣中的血腥味也是猶如實質。
望著身邊的袍澤接連倒在血泊之中,悍不畏死的水西狼兵們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驚懼,任憑身後將校百般催促,也不肯挪動腳步分毫,隻是直愣愣的待在原地,雙眼無神的盯著猶如人間煉獄的正麵戰場。
他們這些人雖然被稱為\"水西叛軍\",但在族中大長老安邦彥征召之前,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各個村落中的獵人農夫,終日以打獵為生。
雖說的確有些武藝傍身,但心性終究無法與接受過正軌訓練的官兵相提並論。
\"再進!\"
還未等水西狼兵們從錯愕中醒來,便聽得宛若宣判死刑的聲音再度於耳畔旁響起。
抬眼望去,隻見得一身戎甲的明軍將校在十數名士卒的簇擁下行至陣前,正居高臨下的打量著己方。
也許是事發突然,也許是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勇氣,一些手中緊握著弓弩的狼兵們甚至都忘記了刻在骨子裏的肌肉記憶,遲遲未曾拉動弓弦。
但愈戰愈勇的官兵們卻是絲毫沒有理會呆若木雞的水西狼兵,其手中緊握的長槍又一次刺出,使得百餘名狼兵一頭栽倒在血泊之中。
\"鬼怪!\"
\"這些官兵是鬼怪!\"
望著滿臉血汙,鬥誌昂揚的官兵們,停滯不前的水西狼兵再也壓製不住心中的驚恐,近乎於瘋癲的咆哮著。
雖說他們所有人都清楚,己方已是退無可退,無法像之前那樣,從容不迫的退迴到鴨綠江畔,但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著。
就算日後仍無法擺脫刀劍加身的命運,但眼下跪地請降,起碼能夠苟活幾日,總比毫無意義的慘死在官兵手中來得劃算。
他們這種毫無意義的\"肉搏\",與自殺何異?
電光火石之間,這些僥幸不死的水西狼兵們便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有人隨手將兵刃一丟,便是跪倒在地;也有些\"死忠\"選擇了向身後軍陣逃竄。
他們雖然自詡為\"水西勇士\",但麵對眼前這群猶如鬼怪一般的官兵,仍是克製不了心中的恐懼。
麵對著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心性異於常人的官兵們,這些隻會\"成兇鬥狠\"的水西狼兵終是徹底崩潰。
\"嗬。\"望著眼前四散而逃的水西狼兵,高居於戰馬之上的四川總兵林兆鼎自嘴角湧現了一抹不屑的笑容,隨後便是麵色一整,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朝著身旁的副將吩咐道:\"擂鼓助威,白杆軍士卒可以..\"
咚咚咚!
未等林兆鼎將話說完,便聽得一陣急促的戰鼓聲於左右兩翼響起,迫不及待的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隻見得兩道紅色洋流不知何時已是出現在叛軍的左右兩側,眾多白杆軍士卒此時正在將校的帶領下開始了衝殺。
\"兒郎們,隨我殺!\"
稍作遲疑,林兆鼎便是反應了過來,忙是催動著胯下的戰馬,朝著遠處四散而逃的水西狼兵們殺去。
雖說這場戰事的\"終結者\"是那些養精蓄銳多時的白杆軍士卒,但他林兆鼎可不甘居於人後。
...
...
\"敗了..\"
\"全完了..\"
用碎石和夯土臨時搭建起來的高台之上,身形枯瘦的水西大長老安邦彥眼神呆滯,不可思議的低喃著:\"功兒,阿爸怕是不能給你報仇雪恨了..\"
古人有雲:哀兵必勝,自從他安邦彥於天啟元年起兵響應奢崇明,共同對抗對抗大明之後,已是先後數次於貴陽城外吃了敗仗。
這一次,他們水西大軍可是窮途末路,退無可退,可勝利的天平依舊沒有向他這一方傾斜。
\"哀兵\"也沒有能夠幫助他力挽狂瀾,改寫敗局。
半個多月前,他領兵自織金關而出的時候,可謂是兵強馬壯,麾下士卒何止數萬,但但如今卻僅剩下了寥寥萬餘名殘兵敗將。
甚至就連這些殘兵敗將也有將近一半跪倒在地,向官兵乞降,餘下的也是四散而逃,毫無鬥誌。
\"奢崇明,奢崇明呐!\"失神間,安邦彥突然自口中發出了一聲厲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便是竄到了一匹戰馬之上,高聲唿喚著奢崇明的名字。
\"梁王\"奢崇明可是族中\"宣慰使\"安位的親娘舅,隻要他們能夠逃到鴨綠江畔,安位定然不會見死不救。
瘋癲之中,安邦彥便是搖搖晃晃的催動著胯下的戰馬,在眾多\"死忠\"驚恐的眼神中,朝著鴨綠江畔的方向逃竄。
\"大長老!\"
望著安邦彥逐漸遠去的背影,留在原地的親兵們近乎於瘋癲的尖叫聲,滿臉都是不可置信之色,隻覺得心中的信仰好似轟然倒塌。
在生死麵前,就連沉穩自若的大長老也做不到無動於衷。
\"安邦彥逃了!\"
不知過了多久,混亂不堪的軍陣中響起了一陣驚慌之聲,不少還在困獸猶鬥的狼兵們在聽得這道尖叫聲後先是一愣,便是毫不猶豫的將手中兵刃一丟,要麽跪地乞降,要麽撒丫子逃跑。
再也沒有人願意為安邦彥以命相搏。
...
\"兒郎們,隨本將衝殺!\"
就在水西叛軍兵敗如山倒的時候,京營副總兵黃得功及馬祥麟及時率軍趕到,各自領著數十名親兵,便是朝著安邦彥逃竄的方向追去。
雖然騎兵人數全部加起來也沒有過百,但卻有一種萬馬奔騰的架勢,眾人隻覺得腳下的大地都在微微顫抖。
一片狼藉的正麵戰場,撕心裂肺的慘叫聲與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終是逐漸停滯,天地間隻剩下了官兵地動山搖的歡唿聲。
\"大明萬勝!\"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封妻蔭子,就在今日!\"
\"我等同生共死!\"
就在雙方短兵相接的同時,各式各樣的嘶吼聲於官兵的軍陣中響起,其聲勢之大,甚至蓋過了戰場中不絕於耳的慘叫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裝備精良的官兵們還是逐漸占據了主動性,雖說官兵身上的甲胄同樣無法擋住水西狼兵的長矛刺入自己的體內,但官兵們隻是傷而不死;反觀水西狼兵們則是毫無爭議的倒在血泊之中。
幾個迴合下來,雙方傷員汩汩冒出的鮮血便是將眾人腳下本就暗紅色的土壤再度浸透,空氣中的血腥味也是猶如實質。
望著身邊的袍澤接連倒在血泊之中,悍不畏死的水西狼兵們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驚懼,任憑身後將校百般催促,也不肯挪動腳步分毫,隻是直愣愣的待在原地,雙眼無神的盯著猶如人間煉獄的正麵戰場。
他們這些人雖然被稱為\"水西叛軍\",但在族中大長老安邦彥征召之前,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各個村落中的獵人農夫,終日以打獵為生。
雖說的確有些武藝傍身,但心性終究無法與接受過正軌訓練的官兵相提並論。
\"再進!\"
還未等水西狼兵們從錯愕中醒來,便聽得宛若宣判死刑的聲音再度於耳畔旁響起。
抬眼望去,隻見得一身戎甲的明軍將校在十數名士卒的簇擁下行至陣前,正居高臨下的打量著己方。
也許是事發突然,也許是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勇氣,一些手中緊握著弓弩的狼兵們甚至都忘記了刻在骨子裏的肌肉記憶,遲遲未曾拉動弓弦。
但愈戰愈勇的官兵們卻是絲毫沒有理會呆若木雞的水西狼兵,其手中緊握的長槍又一次刺出,使得百餘名狼兵一頭栽倒在血泊之中。
\"鬼怪!\"
\"這些官兵是鬼怪!\"
望著滿臉血汙,鬥誌昂揚的官兵們,停滯不前的水西狼兵再也壓製不住心中的驚恐,近乎於瘋癲的咆哮著。
雖說他們所有人都清楚,己方已是退無可退,無法像之前那樣,從容不迫的退迴到鴨綠江畔,但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著。
就算日後仍無法擺脫刀劍加身的命運,但眼下跪地請降,起碼能夠苟活幾日,總比毫無意義的慘死在官兵手中來得劃算。
他們這種毫無意義的\"肉搏\",與自殺何異?
電光火石之間,這些僥幸不死的水西狼兵們便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有人隨手將兵刃一丟,便是跪倒在地;也有些\"死忠\"選擇了向身後軍陣逃竄。
他們雖然自詡為\"水西勇士\",但麵對眼前這群猶如鬼怪一般的官兵,仍是克製不了心中的恐懼。
麵對著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心性異於常人的官兵們,這些隻會\"成兇鬥狠\"的水西狼兵終是徹底崩潰。
\"嗬。\"望著眼前四散而逃的水西狼兵,高居於戰馬之上的四川總兵林兆鼎自嘴角湧現了一抹不屑的笑容,隨後便是麵色一整,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朝著身旁的副將吩咐道:\"擂鼓助威,白杆軍士卒可以..\"
咚咚咚!
未等林兆鼎將話說完,便聽得一陣急促的戰鼓聲於左右兩翼響起,迫不及待的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隻見得兩道紅色洋流不知何時已是出現在叛軍的左右兩側,眾多白杆軍士卒此時正在將校的帶領下開始了衝殺。
\"兒郎們,隨我殺!\"
稍作遲疑,林兆鼎便是反應了過來,忙是催動著胯下的戰馬,朝著遠處四散而逃的水西狼兵們殺去。
雖說這場戰事的\"終結者\"是那些養精蓄銳多時的白杆軍士卒,但他林兆鼎可不甘居於人後。
...
...
\"敗了..\"
\"全完了..\"
用碎石和夯土臨時搭建起來的高台之上,身形枯瘦的水西大長老安邦彥眼神呆滯,不可思議的低喃著:\"功兒,阿爸怕是不能給你報仇雪恨了..\"
古人有雲:哀兵必勝,自從他安邦彥於天啟元年起兵響應奢崇明,共同對抗對抗大明之後,已是先後數次於貴陽城外吃了敗仗。
這一次,他們水西大軍可是窮途末路,退無可退,可勝利的天平依舊沒有向他這一方傾斜。
\"哀兵\"也沒有能夠幫助他力挽狂瀾,改寫敗局。
半個多月前,他領兵自織金關而出的時候,可謂是兵強馬壯,麾下士卒何止數萬,但但如今卻僅剩下了寥寥萬餘名殘兵敗將。
甚至就連這些殘兵敗將也有將近一半跪倒在地,向官兵乞降,餘下的也是四散而逃,毫無鬥誌。
\"奢崇明,奢崇明呐!\"失神間,安邦彥突然自口中發出了一聲厲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便是竄到了一匹戰馬之上,高聲唿喚著奢崇明的名字。
\"梁王\"奢崇明可是族中\"宣慰使\"安位的親娘舅,隻要他們能夠逃到鴨綠江畔,安位定然不會見死不救。
瘋癲之中,安邦彥便是搖搖晃晃的催動著胯下的戰馬,在眾多\"死忠\"驚恐的眼神中,朝著鴨綠江畔的方向逃竄。
\"大長老!\"
望著安邦彥逐漸遠去的背影,留在原地的親兵們近乎於瘋癲的尖叫聲,滿臉都是不可置信之色,隻覺得心中的信仰好似轟然倒塌。
在生死麵前,就連沉穩自若的大長老也做不到無動於衷。
\"安邦彥逃了!\"
不知過了多久,混亂不堪的軍陣中響起了一陣驚慌之聲,不少還在困獸猶鬥的狼兵們在聽得這道尖叫聲後先是一愣,便是毫不猶豫的將手中兵刃一丟,要麽跪地乞降,要麽撒丫子逃跑。
再也沒有人願意為安邦彥以命相搏。
...
\"兒郎們,隨本將衝殺!\"
就在水西叛軍兵敗如山倒的時候,京營副總兵黃得功及馬祥麟及時率軍趕到,各自領著數十名親兵,便是朝著安邦彥逃竄的方向追去。
雖然騎兵人數全部加起來也沒有過百,但卻有一種萬馬奔騰的架勢,眾人隻覺得腳下的大地都在微微顫抖。
一片狼藉的正麵戰場,撕心裂肺的慘叫聲與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終是逐漸停滯,天地間隻剩下了官兵地動山搖的歡唿聲。
\"大明萬勝!\"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