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伴隨著一聲沉悶的鍾聲,緊閉的朱紅色宮門被眾多內侍由內而外的緩緩推開,沉睡了一夜的紫禁城開啟了今日的迎來送往。


    因為不是\"大朝會\"的緣故,於宮門外等候的朝臣並不算多,滿打滿算也不過十餘人,但若是有人能夠越過層層把守的兵丁,變會發現這十餘人盡是身著紅袍的重臣,官服胸前繡的補子更是多以孔雀為主。


    不多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終是在青石磚道響起,引得正在低聲談笑的朝臣們均是下意識的閉上了嘴巴,目光灼灼的盯著來人。


    \"讓諸位大人久等了,實在是奴婢剛剛來時的路上摔了一跤,耽擱了些許時間。\"


    才剛剛邁出宮門,便見得為首的內侍在眾人有些錯愕的眼神中連連作揖,聲音頗為急切。


    \"王公公言重了。\"


    聞言,幾名為首的朝臣便是上前一步,繼而有些關心的說道:\"王公公可是無礙?\"


    此時他們已是能夠清楚看到,麵前內侍有些擦破的手掌,以及滿是泥濘的袍服。


    \"勞煩閣老掛牽,奴婢無事,就是讓諸位大人久等了。\"


    胡亂整理了一番有些淩亂的衣衫,又是規規矩矩的躬身行禮之後,內侍方才朗聲說道。


    \"不礙事,不礙事。\"


    見狀,為首的幾名朝臣連忙擺手,口中客氣不已,心中若有若無的些許不滿也是隨之煙消雲散。


    本以為是這司禮監秉筆故意\"擺譜\",原來是事出有因,倒是錯怪這太監了。


    \"多謝諸位大人體諒。\"


    像是心中的巨石落地一般,司禮監秉筆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而後又是躬身行禮之後,便在身旁小太監的攙扶下,一瘸一拐的朝著紫禁城深處而去。


    瞧得出來,王承恩剛剛這一跤摔得頗狠,遠不是他口中那般所描述的那般風輕雲淡。


    望著王承恩越走越遠的背影,於原地逗留的朝臣們也不由得對視了一眼,雖然當今天子如先帝一般,信重宦官,但這位王太監卻是頗為不同...


    ...


    ...


    乾清宮暖閣之中,一身常服的大明天子靜靜等待著身前朝臣傳閱軍報,臉上的表情有些深邃,遠不像想象中那般興奮。


    隆慶年間,大明趁著草原上蒙古部落互相傾軋的當口,利用\"互市\"等手段與彼時最強盛的蒙古部落土默特部達成和解,史稱\"隆慶和議\"。


    自此,大明與蒙古部落結束了彼此將近兩百餘年的對峙狀態,土默特首領也被明廷敕封為\"順義王\"。


    此後雖然偶爾也有蒙古部落犯邊,但總的來說,多數蒙古部落皆是心向明廷。


    所求的,便是所謂的\"互市\"。


    早在秦漢時期,便有所謂的\"互市\"一說,向來是中原王朝控製邊陲蠻夷的重要手段。


    畢竟在這個交通不便,物資匱乏的時代,中原王朝的物資及技術皆是邊陲蠻夷求而不得之物。


    遠的不提,就連在遼東興風作浪的努爾哈赤,其崛起也是仰仗著遼東總兵李成梁對他的扶持,給予其獨家專營的敕書。


    朱由檢倒是沒有懷疑這些蒙古部落想要與大明\"互市\"的想法,他隻是有些疑惑。


    雖然女真大汗皇太極先後兩次於錦州城下折戟沉沙,但總的來說,並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以蒙古部落見風使舵的特性,豈會如此輕易的便\"改換門庭\",那皇太極又豈會坐視不理。


    \"諸位臣工以為如何?\"


    見得身前眾臣已是將軍報傳閱完畢,案牘後的朱由檢不由得緩緩出聲,眼眸深處平淡如水,毫無波瀾。


    同為\"君主\",他多少能猜到女真大汗皇太極如今的處境,其本就根基不穩,又在錦州城外接連失利,隻怕國內勢力愈發混亂。


    值此情況下,無論是為了維係自身的威望,亦或者平衡國力勢力,他都會選擇出兵蒙古,殺人而立威。


    但偏偏皇太極選擇按兵不動,此舉卻是有些讓他捉摸不透。


    但若是對這些蒙古部落所釋放的\"善意\"不聞不問,又有些可惜,畢竟如今的大明在遼東戰場可謂是\"勢單力薄\",就連朝鮮這等忠心耿耿的\"小弟\"也是漸行漸遠。


    雖然不指望這些猶如牆頭草一般的蒙古部落幫助他們抗衡如日中天的女真韃子,但隻要不落井下石,便足夠了。


    倘若像原本的曆史上那般,皇太極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將漠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盡皆降服,並且逼得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遠遁,變會令局勢更加惡化。


    \"陛下,遼東事關重大,臣請重開互市。\"


    不多時,身材魁梧的東閣大學士孫承宗便是起身拱手說道,聲音中夾雜著一絲堅決:\"我大明需要千金買馬骨。\"


    女真韃子雖是在遼東戰場所向披靡,但其在草原上並非沒有敵手,至少由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親自統率的察哈爾部便是其繞不開的強敵。


    隻是可惜那林丹巴圖爾並未\"庸碌無為之輩\",其一心想要效仿昔日的成吉思汗,恢複黃金家族的榮耀,故而秉持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於日漸強盛的建州女真始終采取避而遠之的態度。


    天啟初年,彼時的遼東巡撫王化貞曾想通過拉攏察哈爾部,共同抗衡女真韃子,並向蒙古大汗許下頗高的賞格,甚至還上書為蒙古大汗請賞。


    但野心勃勃的蒙古大汗並不甘心淪為明廷的\"馬前卒\",故而並沒有采取太多有效的手段,僅僅是以蒙古大汗的身份,對努爾哈赤\"口頭警告了\"一番,繼而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廣寧的失陷。


    因此變故,明蒙雙方之間本是頗為\"和睦\"的關係瞬間惡化,持續多年的\"互市\"也是為之中斷。


    正因如此,張家口堡的那些商人們才會利欲熏天的想要\"通敵\",畢竟朝廷取消了\"互市\"之後,草原上的蒙古貴族們便是傻了眼,這背後所潛藏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