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房間,江楓已經迴來在等她了。
寧敞把自己潛入盧紋秋暗室,發現宣紙上的日記,企圖從楊滯口中套取自己不曾得到的情報,卻被他毀掉了線索的事都如實地跟江楓說了。
折更這才想通主人為什麽拉著她就跑,還一臉心有餘悸地往內室方向迴望,原來她是在暗室碰上了楊滯。
聽主人的意思,她的計謀被楊滯識破,兩人可能還發生了衝突,好在主人沒有遭遇不測。
折更暗自慶幸自己到得還算及時,沒有讓事態發酵到更嚴重的地步。
其實江楓早就交代過她,在寧敞調查線索的時候不到萬不得已要在原地待命,不得成為寧敞的牽絆。
而另一方麵,江楓也有意考察寧敞獨立尋找線索,執行任務的能力。
在大堂正廳處理祈福諸多事宜,江楓確實分身乏術,但楊滯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裏,也有留心到他借探查府內風水的由頭出去了好一陣。
楊滯接近他雖是為了牽製他的行動,防止他有和盧紋秋單獨接觸的機會,但楊滯同樣處在他的嚴密監控之下。
而他的心思也沒有全然放在祝禱祭祀上。
楊滯放著盧紋秋這個委托人不查,反而放任自己和委托人共處一室,說是為了替他分擔,才出去視察府內風水。但他又不傻,怎麽會輕信。
所以當楊滯提出這個借口的時候,江楓就知道是他隱藏在暗處的標記靈了塵發現什麽蹤跡迴稟了他,才會讓他扔下委托人去確認。
江楓很自然地就聯想到了寧敞,猜到她會利用盧紋秋不在的時機暗中探查。
楊滯是去以防萬一的,以免寧敞率先解鎖委托人的擺渡事項,讓他的阻撓日趨艱難。
江楓沒有隨楊滯同去,給寧敞庇護。
表麵上是分身乏術,忙於工作,但他若真想跟隨,大可以找借口將盧紋秋支開。
會按兵不動更多的原因是想看看寧敞隨機應變的能力。
加上他篤定楊滯不會在盧紋秋的地方傷害寧敞,打草驚蛇,授人以柄。
隻要楊滯還想待在盧府,他就不會動寧敞一根毫毛。
寧敞簡明扼要地說了關於盧紋秋宣紙日記上記載的內容,也說出了自己關於“那個人”和盧紋秋之間關係的猜測。
“那個人”的身份不明,盧紋秋的日記裏也沒有指明其人身份的線索,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那個人”是盧紋秋在軍營裏結交的知己,且是異性。
盧紋秋對他是可望不可及,兩人間關係微妙。
光是“那個人”來自軍營,便能縮小懷疑的範圍。
在盧紋秋還是初出茅廬的新兵蛋子時就認識了那人,那人給了迷茫時的盧紋秋許多指引。
寧敞推斷“那個人”在軍營裏一定比盧紋秋的級別高。
推測完後,她不甘心地說:“如果不是楊滯半路殺出來,如果不是我低估了他的狡詐,妄圖以情報換情報,就不會連到手的白紙黑字的線索都留不住。”
一想到楊滯當著她的麵堂而皇之地將證據消滅,她懊惱不已。
本以為可以激楊滯誤導自己,那樣的話她便能反向推測出和盧紋秋羈絆甚深的“那個人”的身份,日記的事也算泄露得有價值。
她萬萬沒想到楊滯給她來了招釜底抽薪,現在一切又迴到了原點。
除了糕點鋪掌櫃多年前曾見過從軍營迴來的盧紋秋外,他們還是像沒頭蒼蠅一樣。
江楓卻道:“誰說日記犧牲得毫無價值,楊滯不是什麽都告訴我們了?”
寧敞麵帶迷茫,剛想條件反射性地詢問,突然想到,對啊,楊滯那麽急迫且不擇手段地毀掉日記,不正說明了日記的價值?
他如果不是知道“那個人”的身份,怎麽會怕她拿著日記去喚醒盧紋秋的記憶?
楊滯毀掉日記的舉動正說明了他心裏有鬼。
他一定在盧紋秋的記憶裏看到了什麽,也知道盧紋秋深刻的記憶都和誰有關。
寧敞幾乎可以斷定,楊滯是看過日記後才確定了“那個人”的身份,確定了盧紋秋想要擺渡改變的遺憾究竟是關於什麽。
或者更準確來說,盧紋秋的遺憾就與日記裏所寫的“那個人”有關。
她丟失了的那四年記憶,就與“那個人”息息相關。
雖然白紙黑字的證據是沒有了,但宣紙上的內容寧敞記了個大概。
因為當時拿給楊滯看的時候,她還特意按時間線的順序排了一遍,對日記的內容更加深了印象。
江楓看寧敞已經領會了他的意思,笑了笑說:“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從‘那個人’入手,刺激盧紋秋恢複記憶,到時候讓她自願擺渡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順理成章嗎……
寧敞突然想起折更說過,她和感應人之間的聯係逐漸減弱,很可能是因為委托人請求擺渡的意願處於搖擺當中,不夠堅定。
如果盧紋秋曾經起了修補遺憾的念頭,就像楊滯說的,她一定曾通過暗室裏的東西找迴過記憶。
之後會重複性失憶是因為接受不了真相帶來的打擊,自己服藥導致的失憶。
也就是說,盧紋秋遺失的跟“那個人”有關的四年記憶足以令她崩潰。
寧敞想到了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如同她麵對楊滯時說出過的推測,那人是個始亂終棄的負心漢。
因為日記裏說,“我該為他高興的吧。如同漢之戰神霍去病,封狼居胥,美人在懷”。
那人應該是個驍勇戰將,身邊美人環繞,或許盧紋秋是悔恨自己錯付了真心,卻一直走不出來。
她原本是想改寫自己與“那個人”的結局或是親手解決負心漢,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第二種情況,那人沒有背叛,卻與盧紋秋有緣無份,可能還發生了意外,盧紋秋甚至沒有機會告訴那人自己的心意。
因為日記記載的內容都是以盧紋秋的視角,雖然表麵上看那人對她無意,甚至是有負於她。
但當局者迷,一葉障目,誰又能肯定盧紋秋看懂了那人呢?
她原本是想拯救那人,順便表明心跡,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但無論是哪種,可以肯定,“那個人”帶給盧紋秋的是痛苦的記憶,所以她寧願選擇遺忘,放棄擺渡。
隻不過她控製不了失憶後的自己因緣際會之下一步步再次接近真相。
如果不是暗室裏留藏的舊物,恐怕無論是失憶後的盧紋秋還是寧敞,都不會再次揭開這段塵封的往事。
但無論是暗室的存在,還是那些悉心保留的物件都在側麵印證著在盧紋秋心底深處,對待“那個人”和與“那個人”有關的一切是珍而重之的。
否則,她不會下定決心要重新開始生活之後還對那些東西戀戀不舍。
在寧敞看來,盧紋秋服藥令自己失憶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因為如果她真要斬斷過去,不會還留著暗室和那些舊物。
盧紋秋不可能不知道失憶後的自己可能會在暗室裏再次看到與“那個人”有關的東西,再次想起以前的事,但她還是留下了暗室和裏麵的東西。
她很愚蠢,也很聰明,費盡心思地為失憶的自己留存有助於恢複記憶的證據,又沒有表現得那麽刻意。
這樣,有朝一日,迴想起往事,她還可以安慰和開解自己,不是她想要恢複記憶,是巧合,是天意。
這樣的心理很矛盾,也很可憐。
還不如幹脆承認,她就算遍體鱗傷,空留餘恨,也不想帶著沒有“那個人”的記憶寂寥地活下去。
“那個人”帶給她刻骨銘心的記憶,也帶給她刻骨銘心的不甘,卻永遠成為了她生命中的過客。
這便是她此生最大的遺憾。
想通了這些,寧敞覺得江楓說的擺渡到時會是順理成章的確有幾分道理。
因為,在盧紋秋的潛意識裏,真實意願其實是傾向擺渡的。
她和江楓要做的,就是給盧紋秋找個台階下。
寧敞把自己潛入盧紋秋暗室,發現宣紙上的日記,企圖從楊滯口中套取自己不曾得到的情報,卻被他毀掉了線索的事都如實地跟江楓說了。
折更這才想通主人為什麽拉著她就跑,還一臉心有餘悸地往內室方向迴望,原來她是在暗室碰上了楊滯。
聽主人的意思,她的計謀被楊滯識破,兩人可能還發生了衝突,好在主人沒有遭遇不測。
折更暗自慶幸自己到得還算及時,沒有讓事態發酵到更嚴重的地步。
其實江楓早就交代過她,在寧敞調查線索的時候不到萬不得已要在原地待命,不得成為寧敞的牽絆。
而另一方麵,江楓也有意考察寧敞獨立尋找線索,執行任務的能力。
在大堂正廳處理祈福諸多事宜,江楓確實分身乏術,但楊滯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裏,也有留心到他借探查府內風水的由頭出去了好一陣。
楊滯接近他雖是為了牽製他的行動,防止他有和盧紋秋單獨接觸的機會,但楊滯同樣處在他的嚴密監控之下。
而他的心思也沒有全然放在祝禱祭祀上。
楊滯放著盧紋秋這個委托人不查,反而放任自己和委托人共處一室,說是為了替他分擔,才出去視察府內風水。但他又不傻,怎麽會輕信。
所以當楊滯提出這個借口的時候,江楓就知道是他隱藏在暗處的標記靈了塵發現什麽蹤跡迴稟了他,才會讓他扔下委托人去確認。
江楓很自然地就聯想到了寧敞,猜到她會利用盧紋秋不在的時機暗中探查。
楊滯是去以防萬一的,以免寧敞率先解鎖委托人的擺渡事項,讓他的阻撓日趨艱難。
江楓沒有隨楊滯同去,給寧敞庇護。
表麵上是分身乏術,忙於工作,但他若真想跟隨,大可以找借口將盧紋秋支開。
會按兵不動更多的原因是想看看寧敞隨機應變的能力。
加上他篤定楊滯不會在盧紋秋的地方傷害寧敞,打草驚蛇,授人以柄。
隻要楊滯還想待在盧府,他就不會動寧敞一根毫毛。
寧敞簡明扼要地說了關於盧紋秋宣紙日記上記載的內容,也說出了自己關於“那個人”和盧紋秋之間關係的猜測。
“那個人”的身份不明,盧紋秋的日記裏也沒有指明其人身份的線索,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那個人”是盧紋秋在軍營裏結交的知己,且是異性。
盧紋秋對他是可望不可及,兩人間關係微妙。
光是“那個人”來自軍營,便能縮小懷疑的範圍。
在盧紋秋還是初出茅廬的新兵蛋子時就認識了那人,那人給了迷茫時的盧紋秋許多指引。
寧敞推斷“那個人”在軍營裏一定比盧紋秋的級別高。
推測完後,她不甘心地說:“如果不是楊滯半路殺出來,如果不是我低估了他的狡詐,妄圖以情報換情報,就不會連到手的白紙黑字的線索都留不住。”
一想到楊滯當著她的麵堂而皇之地將證據消滅,她懊惱不已。
本以為可以激楊滯誤導自己,那樣的話她便能反向推測出和盧紋秋羈絆甚深的“那個人”的身份,日記的事也算泄露得有價值。
她萬萬沒想到楊滯給她來了招釜底抽薪,現在一切又迴到了原點。
除了糕點鋪掌櫃多年前曾見過從軍營迴來的盧紋秋外,他們還是像沒頭蒼蠅一樣。
江楓卻道:“誰說日記犧牲得毫無價值,楊滯不是什麽都告訴我們了?”
寧敞麵帶迷茫,剛想條件反射性地詢問,突然想到,對啊,楊滯那麽急迫且不擇手段地毀掉日記,不正說明了日記的價值?
他如果不是知道“那個人”的身份,怎麽會怕她拿著日記去喚醒盧紋秋的記憶?
楊滯毀掉日記的舉動正說明了他心裏有鬼。
他一定在盧紋秋的記憶裏看到了什麽,也知道盧紋秋深刻的記憶都和誰有關。
寧敞幾乎可以斷定,楊滯是看過日記後才確定了“那個人”的身份,確定了盧紋秋想要擺渡改變的遺憾究竟是關於什麽。
或者更準確來說,盧紋秋的遺憾就與日記裏所寫的“那個人”有關。
她丟失了的那四年記憶,就與“那個人”息息相關。
雖然白紙黑字的證據是沒有了,但宣紙上的內容寧敞記了個大概。
因為當時拿給楊滯看的時候,她還特意按時間線的順序排了一遍,對日記的內容更加深了印象。
江楓看寧敞已經領會了他的意思,笑了笑說:“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從‘那個人’入手,刺激盧紋秋恢複記憶,到時候讓她自願擺渡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順理成章嗎……
寧敞突然想起折更說過,她和感應人之間的聯係逐漸減弱,很可能是因為委托人請求擺渡的意願處於搖擺當中,不夠堅定。
如果盧紋秋曾經起了修補遺憾的念頭,就像楊滯說的,她一定曾通過暗室裏的東西找迴過記憶。
之後會重複性失憶是因為接受不了真相帶來的打擊,自己服藥導致的失憶。
也就是說,盧紋秋遺失的跟“那個人”有關的四年記憶足以令她崩潰。
寧敞想到了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如同她麵對楊滯時說出過的推測,那人是個始亂終棄的負心漢。
因為日記裏說,“我該為他高興的吧。如同漢之戰神霍去病,封狼居胥,美人在懷”。
那人應該是個驍勇戰將,身邊美人環繞,或許盧紋秋是悔恨自己錯付了真心,卻一直走不出來。
她原本是想改寫自己與“那個人”的結局或是親手解決負心漢,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第二種情況,那人沒有背叛,卻與盧紋秋有緣無份,可能還發生了意外,盧紋秋甚至沒有機會告訴那人自己的心意。
因為日記記載的內容都是以盧紋秋的視角,雖然表麵上看那人對她無意,甚至是有負於她。
但當局者迷,一葉障目,誰又能肯定盧紋秋看懂了那人呢?
她原本是想拯救那人,順便表明心跡,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但無論是哪種,可以肯定,“那個人”帶給盧紋秋的是痛苦的記憶,所以她寧願選擇遺忘,放棄擺渡。
隻不過她控製不了失憶後的自己因緣際會之下一步步再次接近真相。
如果不是暗室裏留藏的舊物,恐怕無論是失憶後的盧紋秋還是寧敞,都不會再次揭開這段塵封的往事。
但無論是暗室的存在,還是那些悉心保留的物件都在側麵印證著在盧紋秋心底深處,對待“那個人”和與“那個人”有關的一切是珍而重之的。
否則,她不會下定決心要重新開始生活之後還對那些東西戀戀不舍。
在寧敞看來,盧紋秋服藥令自己失憶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因為如果她真要斬斷過去,不會還留著暗室和那些舊物。
盧紋秋不可能不知道失憶後的自己可能會在暗室裏再次看到與“那個人”有關的東西,再次想起以前的事,但她還是留下了暗室和裏麵的東西。
她很愚蠢,也很聰明,費盡心思地為失憶的自己留存有助於恢複記憶的證據,又沒有表現得那麽刻意。
這樣,有朝一日,迴想起往事,她還可以安慰和開解自己,不是她想要恢複記憶,是巧合,是天意。
這樣的心理很矛盾,也很可憐。
還不如幹脆承認,她就算遍體鱗傷,空留餘恨,也不想帶著沒有“那個人”的記憶寂寥地活下去。
“那個人”帶給她刻骨銘心的記憶,也帶給她刻骨銘心的不甘,卻永遠成為了她生命中的過客。
這便是她此生最大的遺憾。
想通了這些,寧敞覺得江楓說的擺渡到時會是順理成章的確有幾分道理。
因為,在盧紋秋的潛意識裏,真實意願其實是傾向擺渡的。
她和江楓要做的,就是給盧紋秋找個台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