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譚千秋不但成全自己,還給了個自己一個暫居之所,譚九喜出望外,跪在地上咚咚磕頭。


    在別人看起來,這或許不是一件多麽了不起的事,但在他譚家,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譚八忙將譚九扶起來,笑道:“九弟,恭喜啊。”


    譚千秋哼了一聲,道:“老八,等宴會結束,自己帶著戒尺到我書房裏來。”


    譚八苦臉道:“爹,今日雙喜臨門,不宜動武。”


    譚千秋點了點頭,道:“有道理,那就留著明日再打。”


    “呃。”譚八嘴角抽了抽。


    眾人都上前道喜,有的恭喜譚九如願以償,有的恭喜譚千秋新納兒媳。


    譚千秋雖然不滿意秦瑟的出身,但相比再失去一個兒子,這個結果似乎更能令他接受。


    到了他這個年紀,說是兩隻腳已經踏進了棺材裏也不為過,他知道自己沒多少年可活,便想趁著還能動,多為這幾個孩子做些什麽。


    他譚家現在多一門親不多,少一門親不少,若因為一門姻親再失去一個兒子,未免得不償失。


    況且譚九久不成家,也是他心裏的一道坎。不管怎樣,譚九現在有了妻室,也算是了卻了他的一樁心願。


    譚九謝過眾人,走到那名戴麵具的那女子麵前,道:“多謝閣下救下秦姑娘,今日之情,譚九永生難忘,不知能否告知姓名,也好讓在下圖報恩情。”


    那女子道:“我小時候也與秦瑟見過,我救她並不全是為了你。九叔,恭喜你。”


    聽她叫自己“九叔”,譚九愣了愣,道:“你……你是誰?”


    那女子娶出一支蝴蝶簪,攤在手心,道:“在我和我娘被一個壞人趕出家門後,有一個好朋友偷偷送給我好些銀兩,還有這支簪子,說是留著給我當嫁妝,銀兩都花完了,可這支簪子我卻一直留著。九叔,你知道送我簪子的人是誰嗎?”


    譚家驚得半天沒說出話來,顫聲道:“你是阿水?!”


    那女子點了點頭,道:“九叔,當初要不是你,我跟我娘早就餓死了。在譚家這些人裏,我隻有你這一個叔叔,你能跟秦瑟結為伴侶,阿水真心的替你們高興。”


    譚九激動萬分,一把握住阿水的手,道:“阿水,真的是你,我還以為你也……活著就好,活著就好。當初爹將你們趕出家門,你不要怪他,他很愛大哥,我們這幾個兄弟裏,他最疼的就是大哥。大哥離世的那晚,他哭得比誰都慘痛……”


    站在阿水身旁那人突然從袖中伸出一物,在譚九手背上敲了一下,譚九一愣,隨即會意,忙鬆開手,向阿水道:“這位是?”


    阿水猶豫了一會,道:“他是我的一位好朋友。”


    譚九怎會看不出來,笑道:“阿水,我雖是你叔叔,可隻比你大幾歲而已,我們小時候還在一處玩過。你有了人家,也不捎個信過來,可也太見外了。”


    阿水支吾道:“還沒有……還是……朋友。”


    譚九道:“阿水,你消失了這些年,我一直派人四處打聽你的下落,可一直沒有消息,你在哪裏生活的?”


    阿水沉默半晌,道:“九叔,你快去秦瑟那裏吧,她還不知道這裏的情況,萬一又要輕生,那可怎麽辦?”


    譚九一驚,忙轉身飛跑出去。


    譚二見譚九與這女子嘀咕了好一會,也不知說了些什麽,還拉了手,更加猜不出她的身份,道:“閣下到底是什麽人?”


    那女子道:“我隻是一個鄉下人,特意給譚千秋祝壽來了,怎麽,不歡迎?”


    譚二聽他直唿老爺子大名,心下不快,道:“你若真是為老爺子祝壽來的,麻煩先把麵具摘下來。”


    那女子笑了笑,道:“你這是什麽道理,祝壽就一定要摘麵具嗎?難道戴麵具的人都不配給譚千秋祝壽?我看在座的人裏也有幾個戴著麵具的,你何不讓他們先把麵具摘了,這樣才公平,不是嗎?”


    譚二道:“那幾位臉上有傷,不便摘下麵具,況且都是與我譚家常來往的朋友,不用摘麵具我們也認得。閣下是頭一次來,理應先摘下麵具,讓我們大家認一認,也好安排後麵的事。”


    那女子道:“我是一個鄉農的女兒,沒錢沒勢的那種,你們要趕我出去是不是?”


    譚二見她執意不肯摘下麵具,又忌憚她身邊那人,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譚千秋道:“既是來給譚某祝壽的,這就請入座吧,酒食單薄了些,還請兩位多多擔待。”


    “不急。”那女子道,“在入席之前,我還想給你送份大禮,不知你肯不肯收?”


    譚千秋道:“兩位能來敝莊,譚某已是榮幸非常,哪敢再收什麽大禮。兩位不必客氣,這就請入席吧。”


    那女子冷笑道:“這份大禮,你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說罷,舉起纖細雙臂,擊掌三下。


    掌聲剛落,便見一人大步走來,這人同樣戴著麵具,而且手掌上倒托著一口大黃鍾。


    眾人見此人托鍾入場,麵色都是一變,均想:“這人難道要給譚老爺子送鍾?”


    雲天行心道:“果然讓我猜中了,譚千秋八十大壽,你來給他送鍾,這不是咒他死嗎?不是仇家還能是什麽?隻是一個個戴著麵具,不知是些什麽人。”


    那人托鍾走上前,將大黃鍾往空中一拋,跟著縱起一腳,“咚”的一聲,大鍾旋轉著撞向譚千秋。


    譚千秋麵色如常,負手站立,紋絲未動。


    譚二縱身躍出,擋到譚千秋身前,眼見大鍾飛近,倏的一劍刺出,隻聽“叮”的一聲,劍尖已刺在了大鍾肩部。


    大鍾來勢甚急,而且質地堅硬,這一劍雖然刺中,但根本刺不進去。


    譚二背後是譚千秋,他不可能倒退,忙將內力灌入劍中,順勢收臂一引,將大鍾餘勢化去,不過他的劍也被壓彎了。


    大鍾在譚二的劍尖上飛速旋轉,一連串刺耳的嗡鳴聲在場內響起。


    “落!”


    譚二見忽然低喝一聲,拿劍往下一引,“咚”的一聲,大鍾罩落在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聽風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曉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曉初並收藏江湖聽風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