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第二尊六一丹爐
從正一道童肝成萬法天師 作者:今日不早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陽落到地麵,使了個陽神的隱身法子,便從記者媒體還有蜂擁而來的普通人圍追堵截中從容離開。
這種大麵積的施展金光咒還有陽神法,對於他的消耗無比巨大。
在西漠的那一次,施展結束直接給他掏空,在世人麵前足足消失了半個月才緩過來。
不過和西漠相比,李陽的陽神修為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再次施展陽神之時,陽神周遭環繞的仙鶴火龍,還有日月樓閣虛影就是最好證明,他的陽神正在慢慢的往著更高層次進化。
在1300英尺上空盤膝而坐,運轉了數次《極道寶鑒》周天,等到恢複了些精神,已經是第四天下午。
幾次日月輪轉,李陽睜開雙眸,吐出一口濁氣之後,飄然而下,落到玉皇觀中。
將災區被困的災民全部救出來之後,剩下來就是官方地質專家商討如何改善當地的洪澇地質條件,這是一個國家級別的大工程,蘇州道院的任務已經不多,大部分外出的弟子已經迴到玉皇觀。
李陽落下之後,在玉皇觀中來來往往的弟子全然沒有發現李陽正走在他們身邊。
周遭蘇州道院弟子的議論,大部分都是關於那場金光咒,已經過去了五天,仍舊是熱度不減。
李陽麵色平淡,一步跨入敕書閣中,
敕書閣中不少道長正在交接任務,李陽縱身往上,一直上到第四層,
“妙成道長,別來無恙。”
推開辦公室大門,李陽散去陽神秘法,張妙成看到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身材挺拔,眉眼修長的年輕道人,手上的茶水一個不穩摔在地上。
“真君,李真君!你終於出現了!”
張妙長看清李陽麵目之後當即大喜,連忙唿叫外麵的弟子端茶進來。
李陽點點頭,從容坐在位子上,抿了一口道童端來的龍虎山特有‘雲霧茶’。
這是龍虎山山頂雲霧繚繞處種植的茶葉,葉片細嫩,湯色清澈,味道鮮爽,在靈氣複蘇之前就享有盛名,靈氣複蘇之後張妙法在高山雲霧深處尋得幾棵老茶樹,多次育種培育之後才選出一株百年茶樹,產出茶葉在香氣濃鬱之餘還可以輔助修煉,靜心養神。
不過因為隻選育出一棵茶樹,每年的茶葉產量不多,所以格外珍貴。
又剝了兩枚個大的板栗,口中滿是板栗的清香,李陽拍拍手上的碎屑,與張妙成出聲問道:“妙成道長,這幾日有妙法主持還有王鑫他們的信息嗎?”
張妙成在辦公室裏不停踱步,表情為難:“這個……自從真君將災區的災民全部送出來之後,官方武警聯合蘇州道院進行過一次搜山,可是沒有任何發現。”
“這樣說來,難道黃淮區域真的存在一個特殊洞天?”
李陽眉頭微皺,似有預料,在施展金光咒的時候他曾通過陽神感知過整個黃淮區域,根本沒有發現張妙法還有王鑫他們的氣息。
張妙成默不作聲,別處洞天這種東西對於他一個啟靈來說還是太高端。
沉默片刻,張妙成接著說道:“不過我們這邊倒是有一個好消息。”
“關於五天前真君在敕書閣第五層找到的那本《沛國誌補》,我們找遍了江蘇地博物館,發現在南京博物館有影印本,我們已經聯係了南京博物館的館長,他們找到之後預計明天就會將文件傳給我們。”
兩人都有所懷疑,《沛國誌補》上麵可能記錄著關於黃淮地區洪澇災害異常的原因,可能與張妙法還有王鑫等人的失蹤有關。
但是最關鍵的一頁卻被人事先撕去,頗有些欲蓋彌彰的味道。
李陽放下茶杯:“好,不過讓博物館那邊加快速度吧,不管綁架張妙法還有王鑫的人是誰,已經過了一個月,我救助災民的神通可能已經打草驚蛇,不管他們是計劃得逞或是惱羞成怒,我們再沒有進展妙法道長還有王鑫他們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是!”
——
與張妙成細談許久後,在道童的帶領下,李陽被領到張妙成為他在玉皇閣特地找的僻靜的廂房。
這個道童是個十一二歲的男娃,長得唇紅齒白,看著極機靈伶俐。
道童這個身份一般都是資質根骨不錯的小孩,小時被一些老道長事先發現收在身邊言傳身教細心培養,玉寶道長在之前就是被武當的道人以道童身份收在身邊的。
千年以降,到現代隻有如符籙三山這種傳統法脈會有道童的存在。
到了廂房,李陽五天前釋放陽神秘法的虛弱感仍未消失,緊閉木門後就開始盤膝打坐,吐納靈氣。
修道不知年月,等到李陽迴過神來時,已經是天色暗淡,日暮西沉。
“咚咚咚”
門外敲門聲突然響起,李陽睜開眼眸細細感知下是一道根基不弱的先天氣息,不禁微皺眉頭。
此時的玉皇觀,有先天修為的僅一人。
“李真君,寶島天師道主持張道元求見。”
在門口的張道元心中惴惴,他現在也學乖了,在李陽麵前不再自稱天師,而是寶島天師道主持。
沉默了許久,終於裏麵傳來的一道音色讓他麵上一喜。
“請進。”
“是!叨擾真君了!”
迫不及待地推開大門,今日張道元換了一身低調地深藍道袍,後麵幾個弟子滿頭大汗,抬著一個紅布遮擋的東西緊隨其後進入廂房之中。
未待張道元開口,李陽率先出聲輕叱,恐怖的氣勢壓得張道元硬是低了一個頭:“我迴來的消息應該沒有對外公布,你是如何找到我的?”
“這個,是我們寶島天師道與蘇州道院弟子交好,蘇州道院有弟子知道我們寶島天師道素來仰慕真君的風采,故前來告知。”
若是張妙成在這絕對要破防,張道元說的委婉,什麽蘇州道院弟子,但是李陽的行蹤豈是普通道員弟子可以知道的?都是一些大陸龍虎山的精銳後輩。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張道元這幾個月的賣力表演不是沒有收獲,大陸天師道的中堅力量已經被拉攏了一部分。
李陽顯然不會在意這些彎彎繞繞,他眉頭一皺繼續問道:“既然如此,你應該知道我清修時候不想被人打擾。”
“這個,我們當然不是有意來打擾真君修煉的……我們來此,是想和真君結一個善緣。”
張道元麵上自信一笑,隨即拍拍手,後麵幾個弟子立時揭開了遮擋住他們扛著物件的紅布。
那是一尊圓口小爐子,爐身四角刻有雀首,隻有十幾公分高,通體似銅似鐵,似玉似瓷,落在地上發出嗡地一下顫鳴聲,撲簌簌地綠色鏽片震落下來。
李陽隻凝神一觀,立時站了起來,一步躍下圍繞著小爐子不斷環繞打量,並用中指不斷扣敲爐身,眼中驚訝
“想不到,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第二尊‘六一泥神爐’。”
這種大麵積的施展金光咒還有陽神法,對於他的消耗無比巨大。
在西漠的那一次,施展結束直接給他掏空,在世人麵前足足消失了半個月才緩過來。
不過和西漠相比,李陽的陽神修為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再次施展陽神之時,陽神周遭環繞的仙鶴火龍,還有日月樓閣虛影就是最好證明,他的陽神正在慢慢的往著更高層次進化。
在1300英尺上空盤膝而坐,運轉了數次《極道寶鑒》周天,等到恢複了些精神,已經是第四天下午。
幾次日月輪轉,李陽睜開雙眸,吐出一口濁氣之後,飄然而下,落到玉皇觀中。
將災區被困的災民全部救出來之後,剩下來就是官方地質專家商討如何改善當地的洪澇地質條件,這是一個國家級別的大工程,蘇州道院的任務已經不多,大部分外出的弟子已經迴到玉皇觀。
李陽落下之後,在玉皇觀中來來往往的弟子全然沒有發現李陽正走在他們身邊。
周遭蘇州道院弟子的議論,大部分都是關於那場金光咒,已經過去了五天,仍舊是熱度不減。
李陽麵色平淡,一步跨入敕書閣中,
敕書閣中不少道長正在交接任務,李陽縱身往上,一直上到第四層,
“妙成道長,別來無恙。”
推開辦公室大門,李陽散去陽神秘法,張妙成看到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身材挺拔,眉眼修長的年輕道人,手上的茶水一個不穩摔在地上。
“真君,李真君!你終於出現了!”
張妙長看清李陽麵目之後當即大喜,連忙唿叫外麵的弟子端茶進來。
李陽點點頭,從容坐在位子上,抿了一口道童端來的龍虎山特有‘雲霧茶’。
這是龍虎山山頂雲霧繚繞處種植的茶葉,葉片細嫩,湯色清澈,味道鮮爽,在靈氣複蘇之前就享有盛名,靈氣複蘇之後張妙法在高山雲霧深處尋得幾棵老茶樹,多次育種培育之後才選出一株百年茶樹,產出茶葉在香氣濃鬱之餘還可以輔助修煉,靜心養神。
不過因為隻選育出一棵茶樹,每年的茶葉產量不多,所以格外珍貴。
又剝了兩枚個大的板栗,口中滿是板栗的清香,李陽拍拍手上的碎屑,與張妙成出聲問道:“妙成道長,這幾日有妙法主持還有王鑫他們的信息嗎?”
張妙成在辦公室裏不停踱步,表情為難:“這個……自從真君將災區的災民全部送出來之後,官方武警聯合蘇州道院進行過一次搜山,可是沒有任何發現。”
“這樣說來,難道黃淮區域真的存在一個特殊洞天?”
李陽眉頭微皺,似有預料,在施展金光咒的時候他曾通過陽神感知過整個黃淮區域,根本沒有發現張妙法還有王鑫他們的氣息。
張妙成默不作聲,別處洞天這種東西對於他一個啟靈來說還是太高端。
沉默片刻,張妙成接著說道:“不過我們這邊倒是有一個好消息。”
“關於五天前真君在敕書閣第五層找到的那本《沛國誌補》,我們找遍了江蘇地博物館,發現在南京博物館有影印本,我們已經聯係了南京博物館的館長,他們找到之後預計明天就會將文件傳給我們。”
兩人都有所懷疑,《沛國誌補》上麵可能記錄著關於黃淮地區洪澇災害異常的原因,可能與張妙法還有王鑫等人的失蹤有關。
但是最關鍵的一頁卻被人事先撕去,頗有些欲蓋彌彰的味道。
李陽放下茶杯:“好,不過讓博物館那邊加快速度吧,不管綁架張妙法還有王鑫的人是誰,已經過了一個月,我救助災民的神通可能已經打草驚蛇,不管他們是計劃得逞或是惱羞成怒,我們再沒有進展妙法道長還有王鑫他們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是!”
——
與張妙成細談許久後,在道童的帶領下,李陽被領到張妙成為他在玉皇閣特地找的僻靜的廂房。
這個道童是個十一二歲的男娃,長得唇紅齒白,看著極機靈伶俐。
道童這個身份一般都是資質根骨不錯的小孩,小時被一些老道長事先發現收在身邊言傳身教細心培養,玉寶道長在之前就是被武當的道人以道童身份收在身邊的。
千年以降,到現代隻有如符籙三山這種傳統法脈會有道童的存在。
到了廂房,李陽五天前釋放陽神秘法的虛弱感仍未消失,緊閉木門後就開始盤膝打坐,吐納靈氣。
修道不知年月,等到李陽迴過神來時,已經是天色暗淡,日暮西沉。
“咚咚咚”
門外敲門聲突然響起,李陽睜開眼眸細細感知下是一道根基不弱的先天氣息,不禁微皺眉頭。
此時的玉皇觀,有先天修為的僅一人。
“李真君,寶島天師道主持張道元求見。”
在門口的張道元心中惴惴,他現在也學乖了,在李陽麵前不再自稱天師,而是寶島天師道主持。
沉默了許久,終於裏麵傳來的一道音色讓他麵上一喜。
“請進。”
“是!叨擾真君了!”
迫不及待地推開大門,今日張道元換了一身低調地深藍道袍,後麵幾個弟子滿頭大汗,抬著一個紅布遮擋的東西緊隨其後進入廂房之中。
未待張道元開口,李陽率先出聲輕叱,恐怖的氣勢壓得張道元硬是低了一個頭:“我迴來的消息應該沒有對外公布,你是如何找到我的?”
“這個,是我們寶島天師道與蘇州道院弟子交好,蘇州道院有弟子知道我們寶島天師道素來仰慕真君的風采,故前來告知。”
若是張妙成在這絕對要破防,張道元說的委婉,什麽蘇州道院弟子,但是李陽的行蹤豈是普通道員弟子可以知道的?都是一些大陸龍虎山的精銳後輩。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張道元這幾個月的賣力表演不是沒有收獲,大陸天師道的中堅力量已經被拉攏了一部分。
李陽顯然不會在意這些彎彎繞繞,他眉頭一皺繼續問道:“既然如此,你應該知道我清修時候不想被人打擾。”
“這個,我們當然不是有意來打擾真君修煉的……我們來此,是想和真君結一個善緣。”
張道元麵上自信一笑,隨即拍拍手,後麵幾個弟子立時揭開了遮擋住他們扛著物件的紅布。
那是一尊圓口小爐子,爐身四角刻有雀首,隻有十幾公分高,通體似銅似鐵,似玉似瓷,落在地上發出嗡地一下顫鳴聲,撲簌簌地綠色鏽片震落下來。
李陽隻凝神一觀,立時站了起來,一步躍下圍繞著小爐子不斷環繞打量,並用中指不斷扣敲爐身,眼中驚訝
“想不到,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第二尊‘六一泥神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