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兩千五百年前,老子於終南山中留下《道德經》化胡而去,從此,世間便有了道院,有了仙人。


    從老子化胡始,傳至東漢末年,祖天師張道陵作《道書》二十五篇,創立天師道


    至兩晉南北朝時期,靈寶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燒煉的金丹道相繼立派出現


    後於唐宋時期,龍虎上清靈寶,三山符籙執天下道門牛耳;


    再至宋金元明,王重陽創立全真道,三山符籙歸聚正一,兩派分庭抗禮,此為道門華國曆史之最為鼎盛。


    鼎盛過後便是衰敗,近代以來,受清末民國動蕩,亦承現代西方影響,道教不可避免地開始衰落,戒律廢馳。


    道教作為一種思想聚合,與人之社會與人之意識相同,皆是前後相傳。誕生,發展,輝煌,沒落,斷檔,再有新事物誕生……世事紛紜,總是如此。”


    “……嗯?”


    雲霧之中,第一段話出來,大家都是一愣,這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啊!


    這一通開場白,所有人都沒預料到。


    這若虛若實地聲音如同洪鍾大呂,清晰地傳到每個人的耳畔,但是卻不是想象中那種玄之又玄,隻傳有緣者的妙道真言。


    他很是質樸地闡述了道教在華國千年的發展曆程,並且基本采用了民眾所熟知的一些字眼。


    這也是李陽的初衷,有些話,說的太深反而不行,貼合實際,不虛談,不妄言,這才能逐漸影響改變人們的認知。


    而隨著聲音傳播開來,底下的王書桓還有陳麗等人都感覺道音似在腦中遊走一遭,頓感精神震爍,思維清明。


    “然!”


    隻一個字,情緒波動陡轉,聽得三萬六千餘人身體一震。


    “道雖生於老子,但仙人之說卻一直綿延於上古時代。


    曆史記載軒轅黃帝“且戰且學仙”,“問道於廣成子”,後修道成功,於鼎湖白日乘龍升天。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唿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戰國時期,人們又多相信東海中有蓬萊等神山,由此出現了許多以追求不死成仙為務的方士,被稱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漢時期曾活躍一時,是後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華國曆史上,關於仙,傳說實在太多。”


    眾人聽的清晰,那聲音感懷一歎,似有萬般情緒:


    “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我曾聽聞,唐時有呂祖顯仙蹤於玄洞,北宋有薩天師咒棗書符剪妖魔,西晉有許天師豫章西山得道斬蛟龍……


    我曾聽聞,古時有仙,可憑虛禦風,可星海飛馳,可朝遊北海暮蒼梧……


    若仙人真的存在,若神話並不圄於紙筆,若誌異怪談並不是空穴來風,若仙人與道教一般,亦有誕生,發展,輝煌,沒落,斷檔————”


    “————”


    聲音逐漸肅穆,娓娓道來,直至最高潮時戛然而止。


    靜,


    整座龍虎山徹底靜了下來。


    沒有人可以言說此時心中的顫栗忐忑,卻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萬籟俱寂中,陳麗先是聽到了自己的心跳,再是王書桓的,再是整座龍虎山,乃至於整個世界的。


    若傳說不隻是傳說,


    若曾經幻想的不隻是幻想,


    心髒,劇烈跳動。


    在這一刻,羅天大醮,龍虎山,上清鎮,華國……


    整個世界好像安靜了下來。


    他們模糊的意識到,這個世界,將要發生什麽。


    或許是一秒須臾,又或許是數刻停頓,雲霧之中,那道聲音再次響起,


    “如今,你們需要放下之前種種,這個世界,或許已經變的不一樣了……仙人隱跡,至元明完全消失,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是荒謬妄談。


    如此變化的具體緣由,我們不得而知,直到四年前,整個地球出現了一種新興事物……”


    氣氛陡然一滯,


    “此次羅天大醮自今日始,共七七四十九天,我們要於你們,於華國講述的,便是那些新奇,玄妙,古之傳說的浩瀚博大。


    七大醮壇,除祝聖朝真,祭禱齋醮外,各有講義。


    虛皇壇,由道盟魁首齊乾漱與張妙法主持。講丹法;


    朝真壇,由白雲山李陽道長主持,講食炁法;


    度人壇,由北帝天蓬派吳蓬道長主持,講雷法;


    降魔壇,由白雲山池彥泓道長主持,講劍法;


    順星壇,由茅山派陳希衍和清微派孫伯陽主持,講符法;


    青玄壇,由玉清觀鄭昭元和龍門派王玄意主持,講陣法;


    靜心壇,由五台山高淼禪師主持,講梵法。


    四十九日齋醮講法,所言甚多,有何聽悟,各憑自心……”


    這段開幕詞由於各大媒體準備的攝像設備全部被霧遮擋住,什麽都拍不出來,隻好當錄音機使用。


    國外的那些媒體,一邊錄音,再由翻譯在攝影機前翻譯播報。


    關注這場羅天大醮的,不隻是華國。


    隨著話音落下,


    轟!


    又是一股莫大的威壓憑空湧現,隨後龍虎山上覆蓋住無人機和三萬六千人視線的白霧緩緩散去。


    在那肅穆古製的醮壇之上,不知何時已站定了許多人。


    有道士裝束清雅,寬袖道袍,袍身飾有雲紋八卦,金魚蓮花,背負道劍齊齊凝視著前方,如同靜謐古樹;


    有女道身著青色素袍,袍上用銀絲繡著雲彩和波動的銀河,一頭秀發用木簪整齊地盤成了一個道士髻,清麗出塵;


    有和尚身著蓮花赤紅袈裟,手拿念珠,悲憫慈祥。


    醮壇之上五供潔淨,一千二百諸神牌位香火繚繞,香燭香燈朗耀八門,羅綺錦縵朗放光華。


    空中看去,整個嗣漢天師府華光燦爛,靈幡寶幢照映十方,雲篆靈符高懸低垂,難以言明的瑰麗壯觀。


    若是細心觀察,便能數出每個醮壇的人數,都在108人次。


    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出現的,又或者他們一直都在,


    於此一刻,七大醮壇上的主持齊齊出聲,


    眾人久久呆滯,或茫然,或沉思。


    其實還沒有多少人真正意識到,從這一秒開始,人類現代物理文明發展到現在,真正劃分兩個時代的那道痕跡……正式劃落。


    而這道痕跡給他們帶來的震撼,還遠遠不止於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正一道童肝成萬法天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日不早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日不早八並收藏從正一道童肝成萬法天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