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勤政殿內,風懷遠眼神複雜的看著畢恭畢敬行禮的裴謹,心中歎息。
他是真的不明白,裴謹為何對趙卿諾如此執著,僅僅隻是男女之情嗎?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賜座。”新帝褚惟同樣感慨的望著裴謹,他是真的惜才,從看到那份煙波樓的圖紙開始便對裴謹極有好感。
“裴卿此去數月便收攏鎮北軍,讓疏月不敢進犯,平州的百姓今年能過個安生年了,裴卿大功,當賞。”
裴謹謝恩:“得陛下聖威護佑,此戰能夠獲勝全賴平州軍民一心,非謹一人之功。”
褚惟看著守禮恭敬的裴謹,不知為何,總覺得被這話聽著有些噎人。
正當這時,寧忠小步走入殿內稟報:
“陛下,魏大將軍、宋國公、喬大人、信國公求見……”說到這裏瞥了眼坐得坦然的裴謹,“宮外還來了些百姓……裏麵還有戶部員外郎李大人家的姑娘,說是有冤……太後帶著兩位太妃在殿外,恐怕是為了平王之事。”
大殿安靜,寧忠的聲音清晰的傳入風懷遠耳中。
他驚訝地睜大眼睛,旋即雙眉緊皺看向裴謹,各種猜測湧上心頭,一時間吃不準他的目的是什麽。
“裴行之這些人是你請來的?”殿中沒有外人,風懷遠幹脆直接問出口,“你想作甚?為了一個趙卿諾你竟要做到這個地步?”
裴謹斜瞥了他一眼,起身俯身下拜:
“陛下,您一直在宮裏對諸事有所聞卻不知其內裏,如今各方相聚,倒不如說個明白……還請陛下召見,讓諸事大白於天下。”
他雖說的是請,可在場之人都知道,這些人不得不見。
“那就見吧。”褚惟坐迴龍椅,臉上善意淡了幾分,“寧忠,在屏風後添座,讓母後她們在後麵,那位李姑娘也請過去……那些百姓一並帶去偏殿。”
“是,陛下。”寧忠應聲去辦。
……
片刻後,諸人立在大殿中,行禮後互相看了一眼,隨即各自垂目不語。
“眾卿這會兒來此想來必是有事,既如此便直接說吧。”
褚惟說完兩手撐在麵前的桌案上,麵無表情地望著眾人。
寧忠眼珠轉動,飛快地掃了一眼這個才登基月餘的年輕帝王,瞧見他眼底的冷淡,心裏不由一哆嗦,那一瞬好似看到了永慶帝,如今的太上皇。
對於新帝的隱怒,寧忠能夠理解。
就是尋常百姓在除夕這樣的日子被這般逼迫也是要發怒的,更何況是新帝,再是仁厚的性子,那也是帝王,是立於萬人之上的帝王。
眾人垂手立在殿中,對於褚惟的變化,皆有所感,有人平淡無所謂,有人暗自欣喜,有人再添憂慮……
“陛下,臣有……”
“陛下,臣有所奏!”
信國公才開口,便聽見一個更加響亮的聲音壓過自己,轉頭去看,不是旁人,正是那位破格任命的太保——喬安廣。
大魏自立朝以來,太保一職隻在太祖時由開國之臣韓尋擔任,有監護、輔弼之責,其後皆是空職。
直到睢陽之亂後,破格提拔喬安廣任此一職,明麵上是請這位大儒監、輔國君,實則是平息天下學子的怒意。
平日裏從不曾見喬安廣出聲露頭,以至於大家都快忘了朝堂裏還多了這麽一號人物。
卻沒想到竟在此時出頭,果然是咬人的狗不叫。
信國公想著,一麵緊隨其後:“陛下,臣亦有所奏……喬大人,是我先開的口,還請收些規矩,懂些先來後到。”
“先來後到”四個字咬音極重,告誡之意明顯。
喬安廣連個眼神都沒給,悠悠說道:
“信國公,你我二人同時開口,自己舌鈍嘴慢,便拿‘先來後到’壓人……依你之言,出生早年歲大就占理,那你我皆該退出此地,讓那位吳大人立在這才是。”
信國公聽到喬安廣拿那位前京兆尹吳相梅說事,麵皮一緊,氣的胡須發顫。
那吳相梅是出了名的“廢物老好人”,那般恐有年歲的蠢貨怎配站在自己頭上。
信國公如何生氣,喬安廣都不理會,甩了下袖子俯身再拜:
“陛下,臣要奏《大魏刑統》老舊不適用,當廢止,另編新法。”
“喬安廣,你好大的膽子,《大魏刑統》乃太祖親定,你怎敢說廢便廢,視其為兒戲,藐視皇威!”信國公立即跳出來,“陛下,臣請治喬安廣大不敬之罪。”
信國公心裏急的不行,若不是得到季紹被人當街攔截的消息,他如何會再進宮。
他不相信有人敢當街斬殺他的兒子,可卻急需借此探明宮裏的態度。
平王已廢,昭王不是明智之選。
而原本有所聯係的襄王,在離京之後,態度也變得曖昧起來,他似乎隻剩下新帝一個選擇。
可當初新帝被禁東宮,他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風懷遠看了眼老神在在的裴謹,沒有出言附和。
隻要大魏還在,《大魏刑統》就不會被廢,這麽多年以來連修訂都被視作對太祖的不敬,更不提被廢止。
盡管裏麵已有許多不適用的地方,可它就是原封不動的存在著,維護著這些人的利益。
這位大儒做事風格如何風懷遠尚不能摸得準,但卻知道身為裴謹的師兄,此人絕不是泛泛之輩,廢止《大魏刑統》絕對不是他們的目的。
褚惟抬手示意信國公稍安勿躁,轉而看向喬安廣,語氣淺淡:
“太祖之功,利在千秋,福澤萬民……若先生說不出合適的原因,朕不得不忍痛治罪了。”
說到治罪的時候,裴謹隻是瞥了眼放在角落裏的更漏,隨即再次籠著袖子立在那裏,似乎一點也不擔心喬安廣的安危。
“陛下容稟,太祖平定天下,明禮導民,定律繩頑……欲使民畏而不犯,使民知以趨避。
然今有錢元、季紹之流,倚仗財物、身份視律法於無物,為官者不依律而行,縱違法害命者逍遙法外……
臣求問陛下《大魏刑統》的意義在何處?百姓僅有的倚仗在何處?當不公隻能忍耐,冤屈隻能含恨時,天下真能安定嗎?
陛下,前朝舊事教訓猶在,水覆龍舟之勢已盡在眼前,裕雲民亂就是警示……但生民亂便派兵鎮壓,朝中有多少可用之兵,天下又有多少可壓之民!”
他是真的不明白,裴謹為何對趙卿諾如此執著,僅僅隻是男女之情嗎?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賜座。”新帝褚惟同樣感慨的望著裴謹,他是真的惜才,從看到那份煙波樓的圖紙開始便對裴謹極有好感。
“裴卿此去數月便收攏鎮北軍,讓疏月不敢進犯,平州的百姓今年能過個安生年了,裴卿大功,當賞。”
裴謹謝恩:“得陛下聖威護佑,此戰能夠獲勝全賴平州軍民一心,非謹一人之功。”
褚惟看著守禮恭敬的裴謹,不知為何,總覺得被這話聽著有些噎人。
正當這時,寧忠小步走入殿內稟報:
“陛下,魏大將軍、宋國公、喬大人、信國公求見……”說到這裏瞥了眼坐得坦然的裴謹,“宮外還來了些百姓……裏麵還有戶部員外郎李大人家的姑娘,說是有冤……太後帶著兩位太妃在殿外,恐怕是為了平王之事。”
大殿安靜,寧忠的聲音清晰的傳入風懷遠耳中。
他驚訝地睜大眼睛,旋即雙眉緊皺看向裴謹,各種猜測湧上心頭,一時間吃不準他的目的是什麽。
“裴行之這些人是你請來的?”殿中沒有外人,風懷遠幹脆直接問出口,“你想作甚?為了一個趙卿諾你竟要做到這個地步?”
裴謹斜瞥了他一眼,起身俯身下拜:
“陛下,您一直在宮裏對諸事有所聞卻不知其內裏,如今各方相聚,倒不如說個明白……還請陛下召見,讓諸事大白於天下。”
他雖說的是請,可在場之人都知道,這些人不得不見。
“那就見吧。”褚惟坐迴龍椅,臉上善意淡了幾分,“寧忠,在屏風後添座,讓母後她們在後麵,那位李姑娘也請過去……那些百姓一並帶去偏殿。”
“是,陛下。”寧忠應聲去辦。
……
片刻後,諸人立在大殿中,行禮後互相看了一眼,隨即各自垂目不語。
“眾卿這會兒來此想來必是有事,既如此便直接說吧。”
褚惟說完兩手撐在麵前的桌案上,麵無表情地望著眾人。
寧忠眼珠轉動,飛快地掃了一眼這個才登基月餘的年輕帝王,瞧見他眼底的冷淡,心裏不由一哆嗦,那一瞬好似看到了永慶帝,如今的太上皇。
對於新帝的隱怒,寧忠能夠理解。
就是尋常百姓在除夕這樣的日子被這般逼迫也是要發怒的,更何況是新帝,再是仁厚的性子,那也是帝王,是立於萬人之上的帝王。
眾人垂手立在殿中,對於褚惟的變化,皆有所感,有人平淡無所謂,有人暗自欣喜,有人再添憂慮……
“陛下,臣有……”
“陛下,臣有所奏!”
信國公才開口,便聽見一個更加響亮的聲音壓過自己,轉頭去看,不是旁人,正是那位破格任命的太保——喬安廣。
大魏自立朝以來,太保一職隻在太祖時由開國之臣韓尋擔任,有監護、輔弼之責,其後皆是空職。
直到睢陽之亂後,破格提拔喬安廣任此一職,明麵上是請這位大儒監、輔國君,實則是平息天下學子的怒意。
平日裏從不曾見喬安廣出聲露頭,以至於大家都快忘了朝堂裏還多了這麽一號人物。
卻沒想到竟在此時出頭,果然是咬人的狗不叫。
信國公想著,一麵緊隨其後:“陛下,臣亦有所奏……喬大人,是我先開的口,還請收些規矩,懂些先來後到。”
“先來後到”四個字咬音極重,告誡之意明顯。
喬安廣連個眼神都沒給,悠悠說道:
“信國公,你我二人同時開口,自己舌鈍嘴慢,便拿‘先來後到’壓人……依你之言,出生早年歲大就占理,那你我皆該退出此地,讓那位吳大人立在這才是。”
信國公聽到喬安廣拿那位前京兆尹吳相梅說事,麵皮一緊,氣的胡須發顫。
那吳相梅是出了名的“廢物老好人”,那般恐有年歲的蠢貨怎配站在自己頭上。
信國公如何生氣,喬安廣都不理會,甩了下袖子俯身再拜:
“陛下,臣要奏《大魏刑統》老舊不適用,當廢止,另編新法。”
“喬安廣,你好大的膽子,《大魏刑統》乃太祖親定,你怎敢說廢便廢,視其為兒戲,藐視皇威!”信國公立即跳出來,“陛下,臣請治喬安廣大不敬之罪。”
信國公心裏急的不行,若不是得到季紹被人當街攔截的消息,他如何會再進宮。
他不相信有人敢當街斬殺他的兒子,可卻急需借此探明宮裏的態度。
平王已廢,昭王不是明智之選。
而原本有所聯係的襄王,在離京之後,態度也變得曖昧起來,他似乎隻剩下新帝一個選擇。
可當初新帝被禁東宮,他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風懷遠看了眼老神在在的裴謹,沒有出言附和。
隻要大魏還在,《大魏刑統》就不會被廢,這麽多年以來連修訂都被視作對太祖的不敬,更不提被廢止。
盡管裏麵已有許多不適用的地方,可它就是原封不動的存在著,維護著這些人的利益。
這位大儒做事風格如何風懷遠尚不能摸得準,但卻知道身為裴謹的師兄,此人絕不是泛泛之輩,廢止《大魏刑統》絕對不是他們的目的。
褚惟抬手示意信國公稍安勿躁,轉而看向喬安廣,語氣淺淡:
“太祖之功,利在千秋,福澤萬民……若先生說不出合適的原因,朕不得不忍痛治罪了。”
說到治罪的時候,裴謹隻是瞥了眼放在角落裏的更漏,隨即再次籠著袖子立在那裏,似乎一點也不擔心喬安廣的安危。
“陛下容稟,太祖平定天下,明禮導民,定律繩頑……欲使民畏而不犯,使民知以趨避。
然今有錢元、季紹之流,倚仗財物、身份視律法於無物,為官者不依律而行,縱違法害命者逍遙法外……
臣求問陛下《大魏刑統》的意義在何處?百姓僅有的倚仗在何處?當不公隻能忍耐,冤屈隻能含恨時,天下真能安定嗎?
陛下,前朝舊事教訓猶在,水覆龍舟之勢已盡在眼前,裕雲民亂就是警示……但生民亂便派兵鎮壓,朝中有多少可用之兵,天下又有多少可壓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