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花樅躍躍欲試想要迴去抓人的樣子,趙卿諾趕緊把人按下。
“我們現在是鏢師,要做的就是完成雇主交代的事……逃不逃兵的自有官家去官,什麽身份幹什麽活,除了生死,不能破例。”
這生死趙卿諾沒有詳說,也沒提是什麽生死。
“哦,知道了。”花樅有些怏怏地應了一聲。
這樣的江湖感覺和他認知的不一樣,怎麽聽著規矩這麽多。
趙卿諾見飯用的差不多,熄了火:“去休息吧,養好精神,等天黑的時候去那個驛站看看……既然知道薑一平去的驛站有問題,總要去打聽些消息的。”
說罷,她起身朝著一棵大樹走去,三兩下攀到上頭,曲起小指,放在唇畔打了聲哨子,讓跑得快在樹下休息,自己仰躺在樹枝上,合眼睡去。
花樅“啊”了一聲,半晌後才慢半拍反應過來:打聽消息?那些人真要有問題,能把消息痛快告訴他們?
然而,望著那被樹葉遮掩的人影,他不得不揣著滿腹疑問去尋一棵樹當床睡覺。
在旁邊尋了一棵大樹,爬到樹上後,怎麽都躺不穩,最後無法,隻能再迴到地麵,在樹蔭下席地而臥,就此睡去。
聽到輕輕的酣睡聲,趙卿諾睜眼望了眼已經睡著的花樅,歎了口氣:那樣的人物都做了逃兵,世道亂了,路難走啊……
……
當江湖暗湧浮現的時候,此時的朝堂也掀起軒然大波。
永慶帝望著高唿“萬歲”跪拜的眾臣,看到原本滿登登的大殿,此時空了近半的位置。
不由雙目泛紅,心頭陡然生出一股暴虐煩躁之意。
他知道有不少大臣去了煙波橋,卻沒想到竟然有這麽多人。
那個逆子想做什麽?造反弑父不成!
越想越氣,眼前猛地一模糊,那股麻癢再次從腳底往上竄。
永慶帝強忍著,冷聲問道:“其他人呢?怎得,都死在煙波橋了不成?”
眾臣一驚,這般模樣的永慶帝已經許久不曾見到了。
如此想著,那剛要站直的膝蓋,再次彎了迴去。
“迴稟陛下,昨夜煙波橋塌了,彼時諸位大人還在樓裏……有不少大人受了重傷,亦有不少人當場便沒了氣息。”
薑世年見無人出聲,主動稟道,“萬幸當時在橋上的沒有一個百姓,若不然,出了此事,豈不是引得百姓生怨,再帶累了陛下的名聲。
臣早上來的路上特意留心了,不少百姓都隻道‘老天保佑,陛下福佑’呢。”
說完,薑世年覺得說的又有些不太圓滿,便又補了一句:“雖未傷了陛下的子民,但臣仍請陛下下旨徹查此事。”
聽了這一番話,眾人都懵了,若不是還殘留著一絲理智,都想問問這位寧遠伯:汝為人乎?非人哉矣。
咋滴,百姓是陛下的子民,就是寶貝唄,他們這些拿俸祿坐朝堂的就該去死?!
原來隻道這寧遠伯是個憨貨,混不吝的,哪曾想竟是個外憨內奸的,竟能如此睜著那雙大眼,踩著眾人拍馬屁,簡直有失武將的氣節。
望著那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大臣們,永慶帝隻覺得胸中的鬱氣煩躁少了許多,舒坦了不少:“都起吧。”
得了旨令,眾人才扶著膝蓋站起。
然而,還不等舒了一口氣,一個老邁熟悉的聲音在耳邊炸響:“陛下,臣有本奏。”
丁禦史一出聲,眾人就覺得要糟。
“陛下,臣要參工部尚書郝固山、工部左侍郎馮元舟、工部右侍郎呂蒼術貪汙克扣建橋款。臣還要參吏部尚書董文川,失職瀆職、以權謀私之罪。
身為吏部尚書,未能為陛下選賢任能,此為失職瀆職。利用職務之便,收取冰炭孝敬,此為以權謀私……
大魏初建,太祖天下盡快安定下來,施嚴刑酷罰,小罪從大,輕罪從重,短短幾載便天下承平,百姓安定……臣請陛下效太祖之舉,嚴查嚴懲,輕罪重刑,殺一儆百,以正朝綱。”
話音一落,整個大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過了許久,眾人才迴過神來,一個個連避諱都不避諱了,直直地瞄向丁禦史,想要看看這位老大人是不是命不久矣,準備在走前開波大帶走一批同僚作伴。
丁禦史把工部能上朝的大人都給參了,連老鄰居董文川也沒放過,這就算了,什麽叫“輕罪重刑”,他幹脆直接說“疑罪從有”算了!
到時候,但凡被懷疑有罪的,也不用審了,該流放流放,該殺頭殺頭,省時又省力!
這官真是越來越難當了!
主子陰晴不定,同僚還都有病!
然而所有的不滿隻能在心裏默默念叨,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嗆聲,一個個恨不得縮成一團,免得火燒到自己身上。
吏部尚書董文川和工部左右侍郎馮元舟、呂蒼術連忙出列,跪在地上大喊冤枉。
突然,一個溫潤的聲音響起:“臣附議寧遠伯與丁禦史所奏之言!”
眾人倏地轉頭看去——是新上任的京兆尹。
風懷遠甩袖躬身,慢條斯理的說道:“承蒙陛下看重,臣自上任之日起便整理過往卷宗,然不過短短幾日,便已查出不少問題。
錯案、懸案,便有幾十起,其中苦主成了犯人的,更是不在少數……請陛下允許臣重查過往案件,平冤情,慰民心,正法紀。”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大驚失色。
有那替別人或自家人平過案子的,臉色瞬間發白。
永慶帝往下掃了一眼,視線懸在董文川三人的脖子上,冷聲道:“既然覺得冤枉,那就一塊查吧……對了,郝固山想明白了嗎?”
吳安德垂首道:“迴陛下,郝大人昨夜過了三遍水就暈過去了,至今未醒。”
永慶帝冷笑一聲:“醒不過來?以為醒不過來就沒事了?朕對你們仁慈,倒縱的爾等一個個膽大包天,當真以為這朝堂、這大魏少了你們就沒了!”
眾人猛地跪下,連稱“不敢,陛下息怒。”
有那經曆過舊事的老臣,更是聽得心跳大亂——上一個讓永慶帝說出這話的人,已經被夷了九族。
“我們現在是鏢師,要做的就是完成雇主交代的事……逃不逃兵的自有官家去官,什麽身份幹什麽活,除了生死,不能破例。”
這生死趙卿諾沒有詳說,也沒提是什麽生死。
“哦,知道了。”花樅有些怏怏地應了一聲。
這樣的江湖感覺和他認知的不一樣,怎麽聽著規矩這麽多。
趙卿諾見飯用的差不多,熄了火:“去休息吧,養好精神,等天黑的時候去那個驛站看看……既然知道薑一平去的驛站有問題,總要去打聽些消息的。”
說罷,她起身朝著一棵大樹走去,三兩下攀到上頭,曲起小指,放在唇畔打了聲哨子,讓跑得快在樹下休息,自己仰躺在樹枝上,合眼睡去。
花樅“啊”了一聲,半晌後才慢半拍反應過來:打聽消息?那些人真要有問題,能把消息痛快告訴他們?
然而,望著那被樹葉遮掩的人影,他不得不揣著滿腹疑問去尋一棵樹當床睡覺。
在旁邊尋了一棵大樹,爬到樹上後,怎麽都躺不穩,最後無法,隻能再迴到地麵,在樹蔭下席地而臥,就此睡去。
聽到輕輕的酣睡聲,趙卿諾睜眼望了眼已經睡著的花樅,歎了口氣:那樣的人物都做了逃兵,世道亂了,路難走啊……
……
當江湖暗湧浮現的時候,此時的朝堂也掀起軒然大波。
永慶帝望著高唿“萬歲”跪拜的眾臣,看到原本滿登登的大殿,此時空了近半的位置。
不由雙目泛紅,心頭陡然生出一股暴虐煩躁之意。
他知道有不少大臣去了煙波橋,卻沒想到竟然有這麽多人。
那個逆子想做什麽?造反弑父不成!
越想越氣,眼前猛地一模糊,那股麻癢再次從腳底往上竄。
永慶帝強忍著,冷聲問道:“其他人呢?怎得,都死在煙波橋了不成?”
眾臣一驚,這般模樣的永慶帝已經許久不曾見到了。
如此想著,那剛要站直的膝蓋,再次彎了迴去。
“迴稟陛下,昨夜煙波橋塌了,彼時諸位大人還在樓裏……有不少大人受了重傷,亦有不少人當場便沒了氣息。”
薑世年見無人出聲,主動稟道,“萬幸當時在橋上的沒有一個百姓,若不然,出了此事,豈不是引得百姓生怨,再帶累了陛下的名聲。
臣早上來的路上特意留心了,不少百姓都隻道‘老天保佑,陛下福佑’呢。”
說完,薑世年覺得說的又有些不太圓滿,便又補了一句:“雖未傷了陛下的子民,但臣仍請陛下下旨徹查此事。”
聽了這一番話,眾人都懵了,若不是還殘留著一絲理智,都想問問這位寧遠伯:汝為人乎?非人哉矣。
咋滴,百姓是陛下的子民,就是寶貝唄,他們這些拿俸祿坐朝堂的就該去死?!
原來隻道這寧遠伯是個憨貨,混不吝的,哪曾想竟是個外憨內奸的,竟能如此睜著那雙大眼,踩著眾人拍馬屁,簡直有失武將的氣節。
望著那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大臣們,永慶帝隻覺得胸中的鬱氣煩躁少了許多,舒坦了不少:“都起吧。”
得了旨令,眾人才扶著膝蓋站起。
然而,還不等舒了一口氣,一個老邁熟悉的聲音在耳邊炸響:“陛下,臣有本奏。”
丁禦史一出聲,眾人就覺得要糟。
“陛下,臣要參工部尚書郝固山、工部左侍郎馮元舟、工部右侍郎呂蒼術貪汙克扣建橋款。臣還要參吏部尚書董文川,失職瀆職、以權謀私之罪。
身為吏部尚書,未能為陛下選賢任能,此為失職瀆職。利用職務之便,收取冰炭孝敬,此為以權謀私……
大魏初建,太祖天下盡快安定下來,施嚴刑酷罰,小罪從大,輕罪從重,短短幾載便天下承平,百姓安定……臣請陛下效太祖之舉,嚴查嚴懲,輕罪重刑,殺一儆百,以正朝綱。”
話音一落,整個大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過了許久,眾人才迴過神來,一個個連避諱都不避諱了,直直地瞄向丁禦史,想要看看這位老大人是不是命不久矣,準備在走前開波大帶走一批同僚作伴。
丁禦史把工部能上朝的大人都給參了,連老鄰居董文川也沒放過,這就算了,什麽叫“輕罪重刑”,他幹脆直接說“疑罪從有”算了!
到時候,但凡被懷疑有罪的,也不用審了,該流放流放,該殺頭殺頭,省時又省力!
這官真是越來越難當了!
主子陰晴不定,同僚還都有病!
然而所有的不滿隻能在心裏默默念叨,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嗆聲,一個個恨不得縮成一團,免得火燒到自己身上。
吏部尚書董文川和工部左右侍郎馮元舟、呂蒼術連忙出列,跪在地上大喊冤枉。
突然,一個溫潤的聲音響起:“臣附議寧遠伯與丁禦史所奏之言!”
眾人倏地轉頭看去——是新上任的京兆尹。
風懷遠甩袖躬身,慢條斯理的說道:“承蒙陛下看重,臣自上任之日起便整理過往卷宗,然不過短短幾日,便已查出不少問題。
錯案、懸案,便有幾十起,其中苦主成了犯人的,更是不在少數……請陛下允許臣重查過往案件,平冤情,慰民心,正法紀。”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大驚失色。
有那替別人或自家人平過案子的,臉色瞬間發白。
永慶帝往下掃了一眼,視線懸在董文川三人的脖子上,冷聲道:“既然覺得冤枉,那就一塊查吧……對了,郝固山想明白了嗎?”
吳安德垂首道:“迴陛下,郝大人昨夜過了三遍水就暈過去了,至今未醒。”
永慶帝冷笑一聲:“醒不過來?以為醒不過來就沒事了?朕對你們仁慈,倒縱的爾等一個個膽大包天,當真以為這朝堂、這大魏少了你們就沒了!”
眾人猛地跪下,連稱“不敢,陛下息怒。”
有那經曆過舊事的老臣,更是聽得心跳大亂——上一個讓永慶帝說出這話的人,已經被夷了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