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導,怎麽樣,在這邊呆的還習慣嗎?”


    孔苼連忙起身,恭恭敬敬地接過來茶盅,隨手放在麵前的茶幾上,笑著迴答道:


    “習慣,多謝魏總關心。”


    魏武微微頷首:“那就好,孔導這些年一直在濟南,驟然來到燕京工作,肯定還是需要一定時間適應的。


    “你這邊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跟我提,能解決的我肯定幫忙解決。不能立刻解決的,我也會幫你想辦法。”


    隻要鋤頭揮得好,哪有牆角挖不倒?


    魏武重金聘請的公關公司,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除郭晉宇外的第2個電視劇大導,前世的電視劇第一導演,孔苼終於被挖過來了。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和孔苼一起被挖過來的,還有他的老搭檔李樰、孫墨龍、簡釧訸和張永鑫。


    前世正午陽光的老班底,基本上被魏武徹底一鍋端了!


    甚至還多了個張永鑫,要知道他後世可是留守山影,沒有跟隨大部隊跳槽正午陽光的。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那個時候張永鑫留守,是因為他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山影那邊對他也還算器重。


    但現在情況大不相同,山影從來都沒有重用過他,他自然就沒理由當孤忠了!


    孔苼有些激動地說:“好,魏總費心了。”


    他看魏武語氣這麽誠懇,應該不是場麵話,心裏還是很感激的。


    雖然他不知道,自己有什麽地方值得魏武這麽看重?但魏武這番禮賢下士的態度,至少自己是完全感受到了。


    兩人喝茶寒暄了一陣,孔苼終於道明來意:


    “魏總,我今天過來,是想跟你聊聊之前你給我的那個劇本——《走西口》。”


    本來在孔苼他們這幫人還沒被挖過來之前,魏武原定自己執導的第二部劇是《潛伏》。


    不過既然孔苼他們已經被挖過來了,魏武臨時改了主意,他決定先不拍《潛伏》了,改拍《走西口》。


    正常來說,《走西口》的豆瓣評分7.6,雖然很不錯了,但也談不上特別突出。那魏武為什麽突然要拍這部劇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部劇是09年的年度收視冠軍。


    那可是年度收入冠軍啊,可不是開玩笑的。


    連《康熙王朝》《亮劍》《士兵突擊》《闖關東》這些超級大熱劇,都隻拿到過年度收視亞軍,距離冠軍也還差一口氣。


    是的,《闖關東》雖然很火,但它還不是那一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


    《闖關東》確實收視率很炸,08年1月2號開播,平均收視率7.7,最高收視率11.84,創下央視開年大戲的收視率之最。


    不過強中更有強中手,那一年的收視冠軍,是平均收視7.9的現象級熱劇《李小龍傳奇》。


    但《闖關東》都沒做到的事情,《走西口》做到了!


    《走西口》在次年,也就是09年1月2日,同樣作為央視的開年大戲隆重開播。


    最終以9.6的平均收視率,最高12.47的平均收視率,力壓《潛伏》《蝸居》《我的兄弟叫順溜》《一起來看流星雨》等劇,輕鬆拿下了09年的收視冠軍。


    因此魏武當然是對這部電視劇寄予厚望,希望它也能拿一個年度收視冠軍。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這部劇得作為央視09年的開年大戲,可能才會達成這一成就。


    但央視也有可能不收,不過問題不大。


    畢竟《闖關東》已經把熱度帶起來了,放到別的電視台播,就算不拿年度收視冠軍,拿個年度收視前三,總歸是沒什麽問題。


    其實《走西口》魏武一個人就能拍,那他為什麽要把孔苼拉進來呢?


    除了他自己,恐怕其他人打破頭也想不到,他是想蹭一把《闖關東》的熱度。


    畢竟《闖關東》還有半年才播,這誰能想得到?魏武居然準備蹭一部,半年之後才開播的電視劇的熱度。


    而且這部劇魏武準備自導自演,那當然還得有個得力幹將襄助,於是魏武就邀請了孔苼擔任副導演。


    孔苼倒也沒什麽意見,畢竟他現在也沒什麽傲氣的資本。


    畢竟截至目前,他最出名的一部劇,也就是《前門樓子九丈九》。這劇沒得獎,收視率也就馬馬虎虎吧!


    說白了,他現在名氣遠不如郭晉宇。人家郭晉宇至少連續兩年提名了白玉蘭最佳導演呢!


    不過話有說迴來了,魏武完全可以等拍完《潛伏》再拍《走西口》,為什麽要這麽著急呢?


    原因很簡單,不同時期,觀眾的口味不盡相同。


    觀眾的口味是一直在變化的,有時候某一類題材突然熱起來,就是一部熱劇帶起來的,但那個風口稍縱即逝。


    魏武之所以這麽著急上馬這部劇,主要也是為了接住《闖關東》的熱度。


    我國曆史上三次人口大遷徙分別是:


    闖關東,走西口和下南洋。


    前世《闖關東》火了之後,後麵兩個題材,《走西口》和《下南洋》也立刻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分別於09年和11年陸續放在央視播出。


    不過這個係列隻有前兩部收視相當高,第3部就徹底啞火了。


    而且前兩部都是放在央視一套播的,但《下南洋》是放在八套播的。


    另外三部曲的評分是越來越低:《闖關東》9.3,《走西口》7.6,《下南洋》6.5。


    從評分也能看得出來,《走西口》口碑差了《闖關東》一截,但是他為什麽收視率還能這麽高呢?


    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蹭上了《闖關東》的熱度。


    而且又都是央視的開年大戲。觀眾一聽這個名字,理所當然地以為這是《闖關東》的姊妹篇。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其實電視劇的收視率,跟口碑並不完全正相關。


    有些口碑很差的電視劇,反而收視率特別高,比如說《娘道》,年度收視亞軍。


    相反有些口碑非常好的電視劇,反而收視率很差,比如說豆瓣評分高達9.8的《大明王朝1566》。


    拍別的電視劇不一定能爆火,但拍這個《走西口》是百分之百火的,而且孔苼還剛好是《闖關東》的第二導演。


    也不隻是孔苼,李樰和孫墨龍是《闖關東》的攝影師,簡釧訸是《闖關東》的選角導演。


    這都有4個人了,那魏武到時候打一個“《闖關東》幕後原班人馬傾力打造”的旗號宣傳一下,應該也沒什麽問題。


    可惜《闖關東》的總導演張薪建挖不動,要不然這個旗號,就打得更加光明正大了!


    不過有一說一,《走西口》的評分之所以低了《闖關東》不少,跟它的幕後班底,包括演員陣容都有很大的關係。


    兩相對比一下,《闖關東》的導演是張薪建和孔苼;《走西口》是李叁林。


    孔苼是大名鼎鼎的第一導演,熱劇一籮筐;而李叁林導演的影視劇,除了《走西口》,剩下的說了也沒幾個人知道。


    《闖關東》的編劇是高滿唐,代表作有《溫州一家人》《老酒館》《南來北往》等;而《走西口》的編劇是俞智仙,代表作是《成吉思汗》。


    至於那演員陣容,差距就更大了!


    《闖關東》的主演是李幼彬、薩日娜、宋佳、牛莉、朱亞汶等人。


    而《走西口》的主演是杜醇、苗圃、富大龍和張嘉文函等人。


    不難看出,兩部劇不論台前還是幕後,陣容上都差蠻多的,因此評分低一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現在劇本這邊魏武已經潤色過一遍了,改掉了原劇的幾處硬傷。


    比如說26集,豆豆去牢裏換翠花的劇情。翠翠在縣衙被夏知事用刑把腿給傷到了,隻能坐在那裏。


    而豆花與翠翠換過衣服之後,翠翠獨自一人怎能逃出牢獄呢?


    再比如說48集,田青在獄中與瘦猴對話,他分析出梁滿囤出主意害他的。


    而第二天,田耀祖教訓他時,他卻一時想不起來了,改口說是鮑晉中害的了。


    還有很多其它細小的bug,都被魏武一一訂正。


    到時候還可以在道具,以及布景上多下功夫,盡可能的還原出曆史的厚重感。


    總之在魏武看來,想讓這部劇評分達到《闖關東》的水平,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僅僅隻是把評分拉到8分以上,應該問題不大。


    “嗯,你想跟我聊哪方麵呢?”


    孔苼客客氣氣地說:“我主要是想打聽一下,就是選角方麵您的想法?”


    魏武沉吟著說:“選角啊,那我先說說我的想法——


    “首先男主角田青,這個肯定就我自己來了。畢竟我之前就說過了,自導自演嘛!”


    前世這個角色是杜醇演的,其實杜醇也就比魏武大了三歲而已,差不太多。


    不得不說,早期的杜醇,那資源是真的好,他老爹給他鋪路,真的鋪的明明白白的。


    第一部擔任男主角的劇《大旗英雄傳》,就是央視八套黃金檔開播,而且還是07年的開年大戲。


    後麵08年的《51號兵站》央視一套黃金檔首播,同年的《敵營十八年》又是央視八套黃金檔首播,《走西口》又是09年央視一套的開年大戲。


    杜醇演藝生涯前四部主演的電視劇,兩部央視一套,兩部央視八套,而且都是黃金檔。此時的杜醇堪稱“央視之子”。


    “然後女主角豆花呢,我們公司確實沒有特別合適的人選,那就給範兵兵吧!畢竟她演技最好!”


    豆花是個性情剛烈,敢愛敢恨的女子。原劇這個角色是苗圃演的,她演的倒是還行。


    但她的年齡跟魏武相差太大,她是77年的,跟魏武差了7歲,而且她本身長得也不怎麽顯年輕。


    魏武覺得她和自己演對手戲,應該沒什麽cp感。其實她和杜醇也沒什麽cp感。


    魏武看劇的時候,覺得她都不像杜醇的媳婦兒,而像是大姐大,或者是從小把杜醇帶到大的那種童養媳。


    其實她能拿到這個角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她是陝西人。


    “西口”指的是山西諸長城關口,那主要是哪些人在走呢?其實就是晉北跟陝北這片地方的人。


    孔苼仔細聽著魏武繼續往下說:


    “至於男二梁滿囤,我準備給富大龍。”


    這個角色是田青的姐夫,心胸狹窄、膽小、小算計,跟田青一起走西口。


    為了在包頭出人頭地,狠狠心做了“陳世美”,休了他的童養媳老婆田丹丹,做了裘老板的上門女婿,跟田青反目成仇,最後死在軍閥手中。


    原劇就是富大龍演的,他真的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把梁滿囤前期的傻以及後期的壞,演繹的淋漓盡致。


    不過他有這樣的演技並不稀奇,因為就在這部劇拍攝的前一年,也就是07年,富大龍剛剛憑借06年上映的電影《天狗》,一舉奪得金雞影帝和華表影帝。


    等於說這個時候,富大龍就已經是雙料影帝了,那演技還用多說嗎?


    其實吧,這部劇演的最好的本來就不是男女主角,而是那兩個反派。


    一個是富大龍演的梁滿囤,另外一個是侯天萊演的田耀祖。


    侯天萊老師不愧是國家一級三級演員。


    不論是變態老總候登科,猥瑣主編汪顯生,還是特務頭目藍耀庭,腐敗幹部陳清泉,亦或者是田耀祖這樣的賭鬼敗家子。


    總之各種反派,侯天萊信手拈來,駕輕就熟,無不令人拍案叫絕!


    所以田耀祖這個男三號,魏武也同樣沒準備換人,還是交給侯天萊演。


    但話又說迴來了,富大龍演的梁滿囤,能一定程度上壓製杜醇的田青,但肯定壓不了魏武的田青。


    聽到這個有些陌生的名字,孔苼試探性的問:


    “是今年剛拿到金雞影帝的那個嗎?”


    魏武點點頭說:“對,就是他。”


    富大龍就是長相稍微吃了點虧,但凡他長得帥一點,恐怕早就火了。


    他演《走西口》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雙料影帝,而且還出演了年度收視冠軍級別的大熱劇,結果還是沒火,劇紅人不紅。


    魏武又說起了這部劇的女二:“至於女二號裘巧巧,我覺得吧,主演裏麵總得有一個山西籍或者是陝西籍的演員,那就給景恬吧!”


    原劇中這個角色是由張嘉文函飾演的。


    裘巧巧是皮匠鋪老板的獨生女兒,幼年喪母,父親寵愛,養成了頤指氣使、飛揚跋扈的脾氣。


    她看上了英俊灑脫文武兼備的田青,想招田青當上門女婿被拒,無奈之下退而求其次嫁給了梁滿囤。


    梁滿囤與田青結仇後暗中禍害田青,當裘巧巧得知這一切後對梁滿囤徹底絕望,把梁滿囤轟出了家,變賣了家產交給田青為梁滿囤贖罪。


    魏武當然知道孔苼不認識景恬,於是就稍微介紹了一下:


    “她是我一個朋友,西安人,今年剛考取了北電,準備9月份就去讀大一了。”


    “喔”,孔苼點點頭。


    他當然不知道魏武說的是誰,不過不重要,畢竟裘巧巧這個角色戲份沒那麽重。


    比起田青、梁滿囤和豆花,裘巧巧的戲份要少很多。


    接著孔苼又問了一個他很關心的問題:


    “那咱這部戲什麽時候拍呢?”


    魏武沉吟了一下說:“我《雪豹》的後期可能得7月底才能做完,然後8月份去泰國拍《泰囧》,拍攝加上製作,後期差不多得三四個月吧!


    “8月,9月,10月,11月,那應該就是11月底或者12月初開機吧!”


    “行,我知道了。”


    孔苼在心裏盤算了一下,差不多還有半年時間,作為一部年代劇,籌備差不多時間剛好夠用。


    魏武順勢說:“因為我接下來這幾個月實在沒空,那麽這部劇的前期籌備,就麻煩你了!”


    孔苼點點頭說:“行,放心交給我吧!我肯定辦得妥妥當當的!”


    魏武舉起茶杯點頭致意:“好,那就辛苦你了!”


    “您言重了,這都是應該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前夫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蠶食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蠶食鯨並收藏華娛前夫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