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什麽時候開機?”


    劉天仙笑著迴答:“大年初四在滬上車墩影視基地開機,也就是明年2月3號,預計拍到6月初。”


    “那你這角色穩了嗎?”


    劉天仙想了想說:“應該算是穩了吧!畢竟我在從魔都迴來之前,就已經在那邊舉行過新聞發布會了,然後高導也已經代表劇組,對外官宣由我和小明哥擔任男女主角了。”


    雖然說劇組開了新聞發布會對外官宣過,後麵也未必就不會換人,但確實這樣的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少。


    畢竟如果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那也不會每次都能上新聞頭條,然後被人津津樂道嘮好些年了。


    既然她都已經簽合同拿到角色了,於是魏武索性亡羊補牢把任務補發了。


    【叮,恭喜您觸發新任務,順利出演《新上海灘》並讓導演高浠浠對你的表現基本滿意,任務難度2星,完成任務後將獲得c級屬性點寶箱獎勵】


    劉天仙嘴角微微上揚,不錯,又觸發一個新任務。


    根據她這段時間的接觸來看,高浠浠導演看上去要比魏武和善多了,想讓他基本上滿意,應該不會像魏武那麽費勁吧!


    這一點從任務難度也能看得出來,魏武一般起手就是三星難度,但高浠浠導演那邊難度隻有兩星。


    做了這麽多任務,到現在劉天仙也算是稍微有些心得了。


    基本上難度一星兩星,那隻要稍微認真一些就能輕鬆完成,差不多算送分題吧!


    “對了,我媽跟我說,你準備把咱那部《人在囧途》,放在今年賀歲檔上映是嗎?”


    魏武點點頭:“對,如果審核順利的話,不出意外應該就是12月29號上映。”


    因為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劉天仙作為劇組腕兒最大的一個,肯定還得來幫忙路演宣傳,所以說魏武就提前跟劉曉麗說了這事兒。


    劉天仙忍不住嘟囔道:“可《那些年》不是先拍的嗎?為什麽要先上映《人在囧途》啊?”


    她之所以抱怨,倒不全是說想讓自己的電影盡快上映,而是因為如果《人在囧途》先上映,那樣的話《那些年》自然就不再是魏武的處女作了。


    劉天仙本來以為這部對她而言意義特殊的電影,能成為魏武的處女作,沒想到一眨眼《人在囧途》居然後來居上了。


    雖然《人在囧途》她也有參與吧,但戲份以及重要程度,完全沒法和《那些年》相比,自然又差了很多了!


    魏武解釋道:“沒辦法,檔期這個東西是要看受眾人群的,《那些年》的主要受眾人群是學生。


    “因為他們也同樣處在青春期,更容易代入比較有共鳴,所以說暑期檔是最好的選擇。


    “反觀《人在囧途》本來就是講春運的,而每年過年的時候春運氣氛最濃,討論度最高,最容易引發共鳴,所以這個時候上映當然是最合適的。”


    魏武是個很理性的人,他也曾考慮過要不要把《那些年》提到前麵來上映,這樣的話《那些年》依然還是他的處女作。


    但仔細一想真沒必要,等於是雙輸,搞不好兩部電影票房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完全得不償失啊!


    更何況即便《那些年》是他的處女作,但又不是劉天仙的電影處女作,意義好像也沒有那麽重大。所以不值得為此特地承擔損失改弦易轍。


    看劉天仙表情好像略微有點失落,於是魏武摸了摸她的頭笑著說:


    “其實你往好處想,《那些年》放在後麵上映,搞不好還是件好事哦!”


    劉天仙微歪著頭說:“怎麽講?”


    魏武自信滿滿的說:“因為《人在囧途》先上映,如果能火一把,那我就有一定的名氣了,屆時《那些年》再上映的話,票房可能會更高一些。


    “其實有不少大導演,他們的處女作電影明明品質不差,但是票房卻不盡人意。


    “說白了就是因為觀眾們欺生,如果說沒聽說過這個導演,而且之前又沒拍過電影,那他們在花錢買票的時候就難免會有顧慮。”


    劉天仙將信將疑:“真的嗎?”


    “難道這還有假?”,魏武開始給她詳細舉例分析:


    “你聽我給伱舉一個例子啊,比如說馮曉剛導演,都知道他的電影成名作,是97年賀歲檔的《甲方乙方》,然後在次年他又上映了一部賀歲片《不見不散》。


    “不知道這兩部電影你看過沒有?那我問你,你覺得哪一部質量更高?哪一部名氣更大?”


    劉天仙毫不猶豫的說:“這兩部電影我還真全都看過,不過不是在電影院看的,而是看的影碟。那當然是《甲方乙方》拍的更好一些。”


    魏武順勢反問:“那兩部電影的票房,你知道哪個更高嗎?”


    劉天仙搖搖頭:“這我倒沒關注過,好像都挺好的吧,應該是《甲方乙方》高點吧!”


    魏武右手伸出一根食指搖了搖說:“錯,是《不見不散》!


    “《甲方乙方》最終票房是3600萬,而《不見不散》是4300萬。差了整整700萬呢!”


    十幾二十年後這點票房,可以說是沒什麽差距。但九十年代末內地電影票房普遍都不高,這基本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值了!


    700萬票房是什麽概念呢?


    這麽說吧,在97年如果一個內地電影的票房有700萬,那它能夠穩穩地進入年度前30,搞不好甚至能進入年度前20。


    而《甲方乙方》豆瓣評分高達8.4,是馮曉剛導演電影中評分最高的一部,而《不見不散》評分7.9壓根就排不上號。


    兩部電影都是賀歲檔上映,而且前後隻差了一年。


    而九七九八那個時期,還不是內地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年份,可以說這一年中電影市場大盤的變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那明明口碑更好的《甲方乙方》票房更低,那不就是因為《不見不散》上映中間這一年,馮曉剛的名氣更大了嘛!


    其實也不單是馮曉剛,包括寧昊也是一樣。


    他也是《瘋狂的石頭》口碑更高,但最終票房隻有2534萬;而《瘋狂的賽車》豆瓣評分比前作低了0.2,但是票房卻高達1.1億。


    寧昊還憑借這部電影,一躍成為內地第4個電影票房破億的導演,僅次於內地三大導張馮陳。


    假如他是先上映《瘋狂的賽車》,後上映的《瘋狂的石頭》,那很大可能這兩部電影的票房也會倒過來呢!


    魏武一席話,聽的劉天仙頓時多雲轉晴,於是魏武最後做總結陳詞:


    “所以說啊,先上映《人在囧途》,等於說是獻祭了這部電影。


    “如果說這部電影能讓我獲得一些名氣,那麽《那些年》的票房,自然就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漲一波。


    “《那些年》作為以你為核心的大女主電影,你肯定是希望這部電影的票房越高越好,對不對?


    “所以說誰先跑根本不關鍵,主要還是要看誰最後走得更遠!”


    劉天仙眼裏異彩漣漣點頭如搗蒜:“嗯嗯,我完全懂了,你的良苦用心我這下算全明白了了!”


    雖然魏武這話有忽悠的成分,但其實他在這裏麵,確實有所取舍。因為這裏麵,也的確涉及到一個到底該獻祭誰的問題。


    經過魏武斟酌再三,最終還是決定讓《人在囧途》去打頭陣當開路先鋒。


    因為《人在囧途》上映的年份更近,作為公路喜劇片,整體來說更符合當下觀眾的觀影口味,一炮而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反觀《那些年》作為青春片,題材相對而言有些過於新穎,可能對一部分觀眾來說非常有新鮮感格外喜歡。


    但對於另外一部分相對來說傳統一些觀眾來說,就可能不太感冒。


    所以相對來說,《人在囧途》還是更合家歡一些,更符合大眾口味。


    所以讓它先上更保險一些,畢竟萬一《那些年》先上,卻沒能如預期那樣打開局麵,那可能還會連累到後麵上映的《人在囧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前夫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蠶食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蠶食鯨並收藏華娛前夫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