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打算訂明天的飛機嗎?”
迴酒店的車內,eddie問向眾人。
“丹麥的夏天,是最美好的時節。”karrigan指著手機裏的照片。
“挪威也一樣。”
“愛沙尼亞也是。”
“瑞典的夏天,可太珍貴了。”
這波羅的海四傑,想不到任何不迴家鄉的理由。
“我想陪家人在貝爾格萊德選一套房子。”
niko也有自己的計劃。
劉風攤攤手,“我需要盡快迴去處理簽證問題。另外,我需要見一些朋友。“
eddie本打算讓大家一起去美利堅的,faze的幾位老板還可以組織集體慶祝活動。
可迴頭想想也不太合理。夏歇期結束後的接場比賽,還是在歐洲,美洲係列賽還沒開啟呢。
他的休假時間要錯後幾天,還需要留在克拉科夫處理一些善後問題,然後再返程美利堅看望家人。
劉風已經算準時間,剛好明天有華沙直首都的航班。
所以,明天一大早,他就會離開克拉科夫,趕往華沙。
迴到酒店,大家一起在獎杯旁邊再次合影留念後,就交給了eddie,由他辦理寄往洛杉磯總部的事宜。
大家都迫切想進入假期狀態,已經衝淡了一切慶祝的想法。
關於major奪冠的那股熱乎勁兒,已經退去許多,隻流淌於每個人的心頭。
與faze的平靜過度不同,此時的各個媒體和社區,都已經浪潮洶湧了。
那些驚人的轉會消息,各個俱樂部還沒放出來,所以大家就隻能繼續猛炒major的熱度。
hltv網站,發表了名為《從未如此強勢,新晉雙料major冠軍》評論員專欄。
文章裏先提到了當年的nip。
縱有蠻荒時期的87連勝,公認的斷崖強。
他們也未能在第一屆major中拿到冠軍。
而強大的nip,在第二屆卡托維茲major上,也沒拿到冠軍,被vp奪得。
直到第三屆major,2014年的esl one 科隆上,他們才拿到了冠軍,給nip的強權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
而到了2015年,就是fnatic的天下了。
他們其實也完成了一年兩major的壯舉。
但是在那一年,是有第三次major的,被envy得到冠軍。
文章特地拿這些隊伍出來說事,就是為了證明。
哪怕如nip和fnatic這樣的隊伍,也不能像faze一樣,在major中以近乎橫掃的姿態奪冠。
時間到了2016年,巴西人才算真正包攬了當年的所有major。
所以到目前為止,能夠拿到一年兩major的隊伍,隻有fnatic、sk和faze。
再橫向對比一下這三支隊伍。
fnatic的決賽對手,幾乎都是nip,打的不可謂不艱難。
所以說,nip最大的穩定度就是,頭三年的major決賽中,幾乎總會出現他。
如果他們總能爆發一下的話,那就是超級大王朝了。
對於nip來講,隻能算是“亞軍王朝”吧。
而第二支實現一年兩冠軍的sk呢,打的甚至比fnatic還掙紮。
他們曾經在mlg哥倫布major上,被liquid逼入過絕境。
在2016年的esl one科隆上,也差一點就被mouz阻擋在決賽之外。
驚人的是,當時mouz隊伍中,也有backflow和niko這對年輕的雙子星。
所以在2017年,這對年輕的雙子星,在加盟faze得到強援之後,以橫掃的姿態,拿到了亞特蘭大major的冠軍。
在剛剛結束的克拉科夫major上,又以隻丟一圖的驕人戰績,拿到冠軍。
這篇文章雖然是純捧faze的,但也從側麵迴擊了那些持“含金量”論調的小黑子們。
……
此外,就是一媒體的文章。
清一色的都是在誇讚劉風。
5ey的文章明顯受到了hltv的影響,隻是換了一個角度。
名為《backflow!逆流之神,第三個雙斬major的top1》
自然就是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橫向對比olofmeister、coldzera和劉風了。
整篇文章,就是告訴大家,劉風比前兩個一年兩奪major的top1,打出的數據要更炸裂。
我的逆流哥,才是真天才,當之無愧的top1。
嗯!真好,5ey已經提前把年度top1頒發給劉風了。
你們去通知一下hltv吧。
文章還多次提到,劉風是tyloo送往歐洲的超級天才。
畢竟是自家買賣嘛,還是要捧一下tyloo的。
……
imbatv的評論員文章,就沒提什麽olofmeister和coldzera,但是角度更驚人。
名為《三千小時的雙料major大賽mvp,fps天選之子backflow》。
整篇文章,由馬西西操刀。
他迴想起年初采訪劉風時的情況。
對於劉風隻打了一年半,就能在歐洲頂級職業圈裏展露頭角,馬西西可是印象極為深刻。
文章說道:
直到逆流哥拿到第二座major獎杯和mvp的時候,他的csgo年齡剛剛滿兩年。
粗算下來,也就三千多個小時的時長。
而逆流哥拿亞特蘭大major冠軍之時,可能還不足三千小時。
這個論調角度,簡直太炸裂了。
看到這篇文章csgo玩家,都震驚的合不攏嘴。
他們當然不會質疑imbatv在扯蛋。
連這點事情都調查不明白,還搞雞毛電競媒體啊!
所有人都在震驚於劉風的遊戲天賦和訓練效率。
評論席也在文章發布之後,幾乎是四五秒鍾一頁,瘋狂被刷新著。
【同3000小時,我為什麽5e還是1400分】
【好奇逆流哥的悟性】
【他是怎麽在這兩三千小時裏,琢磨出這麽多東西的。】
【csgo的技術,到底和時間成不成正比?】
【我運輸船還沒玩明白。】
【我雪地還沒玩明白。】
【7000小時,職業哥打的無法還手。】
【同3000小時,人家major冠軍,我b5白銀。】
【建議逆流哥出訓練教學,花錢看我也樂意。】
……
這種文章角度,簡直就是流量密碼,點燃了所有玩家的討論熱情。
甚至還蔓延cs的職業圈。
“劉珂,imba那文章看了沒?”
正在上海打敗家之眼杯的somebody,坐在候場區,對著身邊的captainmo問道。
“沒有啊,怎麽了?”
“那文章說小劉到現在csgo才打了三千小時。”
“啊?這麽少嗎?”captainmo偏著頭,撓了撓腦門。
“他來天祿的時候,倒是提過自己接觸的時間不算長。具體多久我不記得了。”
“臥槽!真踏馬變態啊。”
“你踏馬光知道和人家喝酒吹牛逼,也不取取經。”
“說的好像跟你問了似的。”
……
迴酒店的車內,eddie問向眾人。
“丹麥的夏天,是最美好的時節。”karrigan指著手機裏的照片。
“挪威也一樣。”
“愛沙尼亞也是。”
“瑞典的夏天,可太珍貴了。”
這波羅的海四傑,想不到任何不迴家鄉的理由。
“我想陪家人在貝爾格萊德選一套房子。”
niko也有自己的計劃。
劉風攤攤手,“我需要盡快迴去處理簽證問題。另外,我需要見一些朋友。“
eddie本打算讓大家一起去美利堅的,faze的幾位老板還可以組織集體慶祝活動。
可迴頭想想也不太合理。夏歇期結束後的接場比賽,還是在歐洲,美洲係列賽還沒開啟呢。
他的休假時間要錯後幾天,還需要留在克拉科夫處理一些善後問題,然後再返程美利堅看望家人。
劉風已經算準時間,剛好明天有華沙直首都的航班。
所以,明天一大早,他就會離開克拉科夫,趕往華沙。
迴到酒店,大家一起在獎杯旁邊再次合影留念後,就交給了eddie,由他辦理寄往洛杉磯總部的事宜。
大家都迫切想進入假期狀態,已經衝淡了一切慶祝的想法。
關於major奪冠的那股熱乎勁兒,已經退去許多,隻流淌於每個人的心頭。
與faze的平靜過度不同,此時的各個媒體和社區,都已經浪潮洶湧了。
那些驚人的轉會消息,各個俱樂部還沒放出來,所以大家就隻能繼續猛炒major的熱度。
hltv網站,發表了名為《從未如此強勢,新晉雙料major冠軍》評論員專欄。
文章裏先提到了當年的nip。
縱有蠻荒時期的87連勝,公認的斷崖強。
他們也未能在第一屆major中拿到冠軍。
而強大的nip,在第二屆卡托維茲major上,也沒拿到冠軍,被vp奪得。
直到第三屆major,2014年的esl one 科隆上,他們才拿到了冠軍,給nip的強權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
而到了2015年,就是fnatic的天下了。
他們其實也完成了一年兩major的壯舉。
但是在那一年,是有第三次major的,被envy得到冠軍。
文章特地拿這些隊伍出來說事,就是為了證明。
哪怕如nip和fnatic這樣的隊伍,也不能像faze一樣,在major中以近乎橫掃的姿態奪冠。
時間到了2016年,巴西人才算真正包攬了當年的所有major。
所以到目前為止,能夠拿到一年兩major的隊伍,隻有fnatic、sk和faze。
再橫向對比一下這三支隊伍。
fnatic的決賽對手,幾乎都是nip,打的不可謂不艱難。
所以說,nip最大的穩定度就是,頭三年的major決賽中,幾乎總會出現他。
如果他們總能爆發一下的話,那就是超級大王朝了。
對於nip來講,隻能算是“亞軍王朝”吧。
而第二支實現一年兩冠軍的sk呢,打的甚至比fnatic還掙紮。
他們曾經在mlg哥倫布major上,被liquid逼入過絕境。
在2016年的esl one科隆上,也差一點就被mouz阻擋在決賽之外。
驚人的是,當時mouz隊伍中,也有backflow和niko這對年輕的雙子星。
所以在2017年,這對年輕的雙子星,在加盟faze得到強援之後,以橫掃的姿態,拿到了亞特蘭大major的冠軍。
在剛剛結束的克拉科夫major上,又以隻丟一圖的驕人戰績,拿到冠軍。
這篇文章雖然是純捧faze的,但也從側麵迴擊了那些持“含金量”論調的小黑子們。
……
此外,就是一媒體的文章。
清一色的都是在誇讚劉風。
5ey的文章明顯受到了hltv的影響,隻是換了一個角度。
名為《backflow!逆流之神,第三個雙斬major的top1》
自然就是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橫向對比olofmeister、coldzera和劉風了。
整篇文章,就是告訴大家,劉風比前兩個一年兩奪major的top1,打出的數據要更炸裂。
我的逆流哥,才是真天才,當之無愧的top1。
嗯!真好,5ey已經提前把年度top1頒發給劉風了。
你們去通知一下hltv吧。
文章還多次提到,劉風是tyloo送往歐洲的超級天才。
畢竟是自家買賣嘛,還是要捧一下tyloo的。
……
imbatv的評論員文章,就沒提什麽olofmeister和coldzera,但是角度更驚人。
名為《三千小時的雙料major大賽mvp,fps天選之子backflow》。
整篇文章,由馬西西操刀。
他迴想起年初采訪劉風時的情況。
對於劉風隻打了一年半,就能在歐洲頂級職業圈裏展露頭角,馬西西可是印象極為深刻。
文章說道:
直到逆流哥拿到第二座major獎杯和mvp的時候,他的csgo年齡剛剛滿兩年。
粗算下來,也就三千多個小時的時長。
而逆流哥拿亞特蘭大major冠軍之時,可能還不足三千小時。
這個論調角度,簡直太炸裂了。
看到這篇文章csgo玩家,都震驚的合不攏嘴。
他們當然不會質疑imbatv在扯蛋。
連這點事情都調查不明白,還搞雞毛電競媒體啊!
所有人都在震驚於劉風的遊戲天賦和訓練效率。
評論席也在文章發布之後,幾乎是四五秒鍾一頁,瘋狂被刷新著。
【同3000小時,我為什麽5e還是1400分】
【好奇逆流哥的悟性】
【他是怎麽在這兩三千小時裏,琢磨出這麽多東西的。】
【csgo的技術,到底和時間成不成正比?】
【我運輸船還沒玩明白。】
【我雪地還沒玩明白。】
【7000小時,職業哥打的無法還手。】
【同3000小時,人家major冠軍,我b5白銀。】
【建議逆流哥出訓練教學,花錢看我也樂意。】
……
這種文章角度,簡直就是流量密碼,點燃了所有玩家的討論熱情。
甚至還蔓延cs的職業圈。
“劉珂,imba那文章看了沒?”
正在上海打敗家之眼杯的somebody,坐在候場區,對著身邊的captainmo問道。
“沒有啊,怎麽了?”
“那文章說小劉到現在csgo才打了三千小時。”
“啊?這麽少嗎?”captainmo偏著頭,撓了撓腦門。
“他來天祿的時候,倒是提過自己接觸的時間不算長。具體多久我不記得了。”
“臥槽!真踏馬變態啊。”
“你踏馬光知道和人家喝酒吹牛逼,也不取取經。”
“說的好像跟你問了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