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4章 令人震撼的規劃
要種植一片藥田不難,但是要將之形成規模化,那就不簡單了。
要規模化,就得完成開墾工作,這首先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這座山上本身就生長著很多原生態的藥材,他們在規劃藥田時,還需要考慮這片地域的土質,朝向,以及水源等條件,哪些地方適合種植什麽藥材,都需要做出綜合判斷。
而且山上的叢林眾多,要徹底開墾很難,也會破壞山上原本的水土,是以,他們在開墾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該清理的灌木雜草要清理,但一些原本就存在的,開挖難度很大的參天大樹等,就不應該強行開墾,將其保留下來,下方便種植一些原本就適合在陰涼之地生長的藥材,如此才是最省時省力,因地製宜的法子。
開墾是第一步,種植是第二步,把藥材種植下去了,才是剛開始。
藥材在林子裏雖然都是自生自滅,但其存活率無疑是很低的,他們要種植藥材,就要精心護理,提高存活率,這樣才能花最短的時間,收獲更多,品質更好的藥材。
料理的過程是漫長的,更需要時間的積累。
在一開始的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裏,他們都或許根本看不到任何成效。
但耕耘就會有收獲,時間會平等地對待所有人。
隻要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矜矜業業地守在這片大山上,就一定能有收獲。
聽著幾個師伯們侃侃而談,沐白和宋司遙都禁不住露出了驚歎又敬佩的表情。
任何人,隻要認真地做一件事的時候,那都是值得敬佩的。
他們光是聽著師伯們的講述,就能想象這件事究竟有多艱難,有多辛苦,甚至還十分枯燥乏味。
若非是真正熱愛,真正下定決心要做,是絕對做不成的。
他們能有這個決心,而且在真正動手之前,就已經先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培養人手,這份沉穩心性,就已經擊敗了很多人,更是令他們感到無比佩服。
不僅是沐白和司遙感到佩服,便是宋瑾南和慕容熙聽了,對他們也都禁不住升起了一股子由衷的敬佩。
隻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沉得下心來完成這麽一番宏圖大誌。
瞬間,宋瑾南覺得自己簡直愧對自己這一身醫術,因為他既沒有懸壺濟世,用這身醫術救人,更沒有如他們這般,有著要將這一切傳承下去,造福更多人的覺悟。
跟他們比起來,宋瑾南隻覺得一陣汗顏。
沐白迫不及待地問,“那藥材種出來了之後呢?你們要采了藥材拿出去賣嗎?”
裴錚笑著開口,“賣是要賣的,但卻不是直接采了就拿去賣,而是要經過粗加工和細加工。”
宋司遙歪著腦袋,好奇地問,“什麽是粗加工,什麽是細加工?”
洛長青接話,“粗加工,顧名思義,就是初步簡略地加工,新鮮采挖的藥材需要經過清洗,晾曬,這樣才能防蟲,更能保存更長的時間。
這樣的藥材,若是品質好,也能賣出不錯的價錢。
而所謂細加工,就是再進一步,將藥材製作成可以直接服用的藥丸,藥粉等,這就往往需要好幾種不同的藥材,經過精細地處理和配比之後才能製作出來,售賣的價格也會比粗加工的藥材要貴上幾倍,甚至十幾倍,幾十倍。”
兩人聽了,頓時露出了一副原來如此的神色。
簡玉恆也不甘示弱,又拋出了另外一個話題。
“除了這些,我們還打算開辦學堂,從小開始培養藥童。
隻要願意送到千靈山裏來,能吃得下苦頭,不論男女,我們都收,且不用他們交束修,吃住也全包,當然並沒有工錢。
不過他們在這裏學有所成之後,我們會給他們安排在藥鋪裏幹活,做學徒,開始正式問診。”
他們要將千靈山打造出來,就離不開人手。
隻有有了源源不斷的人,這裏才會有經濟的發展與流動,所以他們得想辦法招攬更多的人。
而大夫這一行,靠的是時間的積累,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所以,培養學徒最最要緊不過,且這件事必須要一直推行下去,成為長久的慣例。
他們並不擔心招不到人,雖然那些孩子送來這裏沒有工錢,幹的也都是一些“苦活累活”,但是不要束修,也不用出夥食費,這一點就非常能吸引人了。
這年頭,誰家會沒有幾個半大小子?
留在家裏也是白吃飯,還不如送到千靈山裏來,還能白吃白住。
至於以後能不能送到藥鋪裏幹活,那是以後的事了,他們暫時想不到那去,隻要現在有口飯吃,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而他們願意招收女孩子,也是因為他們發現很多婦人會有一些難以啟齒的難言之隱,這樣的病症往往不適合由男大夫進行施診,而女大夫又太少,醫術好的女大夫就更是少之又少,這就會讓很多婦人有苦說不出。
世人對女子拋頭露麵有偏見,他們沒法改變每個人心裏的偏見,但卻能盡己所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若是能因此幫到一些需要幫助的女子,那他們做這些,也就不算白費功夫了。
聽罷他們的這番長遠規劃,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宋瑾南和慕容熙久久不語,便是沐白和宋司遙兩個半大的孩子,也因此生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宋瑾南覺得,幾個師兄們以實際行動做到了後者。
他們就算什麽都不做,自己也是吃喝不愁,反而會輕鬆自在。
但他們卻是選擇了一條艱難又辛苦的路,並且從一而終,堅定不移地往下走著。
他們所求不為名,不為利,就隻為能夠為這天下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希望能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做出一些改變,不管他們最後是否能成功,這份心性和決心,就已經十分令人佩服。
慕容熙心中也生出了一陣陣感觸,她的感受甚至比宋瑾南還要深。
因為她是女子,她很明白女子一旦生了病,尤其是一些不好說出口的病時,在麵對男大夫時候的窘迫。
說來好笑,她還是姑娘家時,癸水初潮來臨,卻因為沒有女性長輩交代,她對此一無所知,她以為自己生了很嚴重的病,甚至不敢請太醫,因為太醫都是男子,她對此羞於啟齒。
要種植一片藥田不難,但是要將之形成規模化,那就不簡單了。
要規模化,就得完成開墾工作,這首先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這座山上本身就生長著很多原生態的藥材,他們在規劃藥田時,還需要考慮這片地域的土質,朝向,以及水源等條件,哪些地方適合種植什麽藥材,都需要做出綜合判斷。
而且山上的叢林眾多,要徹底開墾很難,也會破壞山上原本的水土,是以,他們在開墾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該清理的灌木雜草要清理,但一些原本就存在的,開挖難度很大的參天大樹等,就不應該強行開墾,將其保留下來,下方便種植一些原本就適合在陰涼之地生長的藥材,如此才是最省時省力,因地製宜的法子。
開墾是第一步,種植是第二步,把藥材種植下去了,才是剛開始。
藥材在林子裏雖然都是自生自滅,但其存活率無疑是很低的,他們要種植藥材,就要精心護理,提高存活率,這樣才能花最短的時間,收獲更多,品質更好的藥材。
料理的過程是漫長的,更需要時間的積累。
在一開始的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裏,他們都或許根本看不到任何成效。
但耕耘就會有收獲,時間會平等地對待所有人。
隻要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矜矜業業地守在這片大山上,就一定能有收獲。
聽著幾個師伯們侃侃而談,沐白和宋司遙都禁不住露出了驚歎又敬佩的表情。
任何人,隻要認真地做一件事的時候,那都是值得敬佩的。
他們光是聽著師伯們的講述,就能想象這件事究竟有多艱難,有多辛苦,甚至還十分枯燥乏味。
若非是真正熱愛,真正下定決心要做,是絕對做不成的。
他們能有這個決心,而且在真正動手之前,就已經先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培養人手,這份沉穩心性,就已經擊敗了很多人,更是令他們感到無比佩服。
不僅是沐白和司遙感到佩服,便是宋瑾南和慕容熙聽了,對他們也都禁不住升起了一股子由衷的敬佩。
隻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沉得下心來完成這麽一番宏圖大誌。
瞬間,宋瑾南覺得自己簡直愧對自己這一身醫術,因為他既沒有懸壺濟世,用這身醫術救人,更沒有如他們這般,有著要將這一切傳承下去,造福更多人的覺悟。
跟他們比起來,宋瑾南隻覺得一陣汗顏。
沐白迫不及待地問,“那藥材種出來了之後呢?你們要采了藥材拿出去賣嗎?”
裴錚笑著開口,“賣是要賣的,但卻不是直接采了就拿去賣,而是要經過粗加工和細加工。”
宋司遙歪著腦袋,好奇地問,“什麽是粗加工,什麽是細加工?”
洛長青接話,“粗加工,顧名思義,就是初步簡略地加工,新鮮采挖的藥材需要經過清洗,晾曬,這樣才能防蟲,更能保存更長的時間。
這樣的藥材,若是品質好,也能賣出不錯的價錢。
而所謂細加工,就是再進一步,將藥材製作成可以直接服用的藥丸,藥粉等,這就往往需要好幾種不同的藥材,經過精細地處理和配比之後才能製作出來,售賣的價格也會比粗加工的藥材要貴上幾倍,甚至十幾倍,幾十倍。”
兩人聽了,頓時露出了一副原來如此的神色。
簡玉恆也不甘示弱,又拋出了另外一個話題。
“除了這些,我們還打算開辦學堂,從小開始培養藥童。
隻要願意送到千靈山裏來,能吃得下苦頭,不論男女,我們都收,且不用他們交束修,吃住也全包,當然並沒有工錢。
不過他們在這裏學有所成之後,我們會給他們安排在藥鋪裏幹活,做學徒,開始正式問診。”
他們要將千靈山打造出來,就離不開人手。
隻有有了源源不斷的人,這裏才會有經濟的發展與流動,所以他們得想辦法招攬更多的人。
而大夫這一行,靠的是時間的積累,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所以,培養學徒最最要緊不過,且這件事必須要一直推行下去,成為長久的慣例。
他們並不擔心招不到人,雖然那些孩子送來這裏沒有工錢,幹的也都是一些“苦活累活”,但是不要束修,也不用出夥食費,這一點就非常能吸引人了。
這年頭,誰家會沒有幾個半大小子?
留在家裏也是白吃飯,還不如送到千靈山裏來,還能白吃白住。
至於以後能不能送到藥鋪裏幹活,那是以後的事了,他們暫時想不到那去,隻要現在有口飯吃,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而他們願意招收女孩子,也是因為他們發現很多婦人會有一些難以啟齒的難言之隱,這樣的病症往往不適合由男大夫進行施診,而女大夫又太少,醫術好的女大夫就更是少之又少,這就會讓很多婦人有苦說不出。
世人對女子拋頭露麵有偏見,他們沒法改變每個人心裏的偏見,但卻能盡己所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若是能因此幫到一些需要幫助的女子,那他們做這些,也就不算白費功夫了。
聽罷他們的這番長遠規劃,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宋瑾南和慕容熙久久不語,便是沐白和宋司遙兩個半大的孩子,也因此生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宋瑾南覺得,幾個師兄們以實際行動做到了後者。
他們就算什麽都不做,自己也是吃喝不愁,反而會輕鬆自在。
但他們卻是選擇了一條艱難又辛苦的路,並且從一而終,堅定不移地往下走著。
他們所求不為名,不為利,就隻為能夠為這天下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希望能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做出一些改變,不管他們最後是否能成功,這份心性和決心,就已經十分令人佩服。
慕容熙心中也生出了一陣陣感觸,她的感受甚至比宋瑾南還要深。
因為她是女子,她很明白女子一旦生了病,尤其是一些不好說出口的病時,在麵對男大夫時候的窘迫。
說來好笑,她還是姑娘家時,癸水初潮來臨,卻因為沒有女性長輩交代,她對此一無所知,她以為自己生了很嚴重的病,甚至不敢請太醫,因為太醫都是男子,她對此羞於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