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0章 避一避風頭
他同樣不敢拿自己父母孩子的性命開玩笑。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把蘭清笳也一並送走,讓自己來獨自麵對這一切。
但是秦淮也知道,若蘭清笳也送走的話,這場戲就顯得有些太假了。
蘭清笳不是那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內宅婦人,相反,她在很多事情上都能獨當一麵,她這種時候也隻能與自己共同進退,不然,這場戲,也隻怕騙不了那些幕後之人。
秦淮和蘭清笳兩人都深知這一點,是以他們兩人都默契地沒有提這一茬,討論的重點全都放在孩子和老人的身上。
送走容易,但要送往哪裏呢?送到哪裏,才能放心?
沐白年紀稍微大一些,性子更加沉穩,也更能吃苦頭,他們把他送走,哪怕路上會吃一些苦頭,經曆一些磨難,他也定然能克服,不會有太多吵鬧。
但是宛央從出生起就一直被嬌養長大,從小半點苦頭都沒有吃過,更主要的是,她沒有離開過他們半步,現在驟然要跟他們分開,那嬌氣包定然會哭鼻子。
不僅是宛央會舍不得,便是他們做父母的,心裏頭也會覺得空落落的,總是牽掛著些什麽。
當初他們因為局勢原因,不得不跟沐白分開,後來他們心中便是諸多愧疚自責。
他們本下定決心,這輩子都不會再跟孩子們分開,無論發生任何事,都要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
但是現在,這個承諾隻怕又要作廢了。
幾乎可以想見,他們知道這些事之後,究竟會有多委屈難過。
秦淮的心中閃過百轉千迴的諸多情緒,最後他還是開口道:“此事,我們要不要跟爹娘和孩子們商量一番?
爹娘那邊,他們定能體諒,但是兩個孩子……”
蘭清笳抿了抿唇,心中生出幾分遲疑,“可是這些事不能泄露給他們。”
沐白算是口風比較緊的,但宛央就完全不可信了,她的嘴巴說是漏勺也不為過。
這麽大的事情,她不一定清楚明白這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呢。
更主要的是,她童言無忌,很容易就會被別人套了話去。
秦淮道:“這些事不能說,我們便不說,隻挑一些能說的說便是。
他們雖然年紀還小,但我們也要學會尊重他們,這些事情我們若是不聲不響,悄無聲息地就做了決定,隻怕他們會怨怪我們。
就像當初的沐白,我們與他分開雖是迫不得已,但終究是有些對不住他。
當初他還小也就罷了,我們跟他解釋他也不能理解,但現在沐白已經長大了,宛央也懂事了,我們好好地跟他們解釋,他們能懂的。
他們的安危很重要,但我也不想因為這件事就這麽跟他們留下心結。”
蘭清笳聽了秦淮的話,原本還有的一點子遲疑也瞬間被打消了。
她之所以不想跟孩子們商量這件事,其實是怕自己會心軟。
因為她能預見宛央定然會哭求著留下來,她能想象她到時候究竟會哭得有多淒慘可憐,蘭清笳怕自己一看到她哭就忍不住心軟,不忍心再把她送走了。
但秦淮所說的也十分在理。
他們先前與沐白分開,已經缺失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個階段,在無形之中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傷害,現在若是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再次把他送走,隻怕到時候沐白就真的要跟自己離心了。
宛央又是個嬌氣包,他們不跟她好好解釋,好好道別,隻怕到了新的地方她要天天哭鼻子了。
光是想一想,蘭清笳就已經覺得心疼了。
不過對兩個孩子,他們的說辭會有所保留,畢竟很多事都不宜讓他們知道。
但對於二老,他們卻是要如實相告的。
是以,他們得先跟二老通氣。
事不宜遲,他們立馬就收拾了一番,往二老的院中去了,一並帶上的,還有那封熙元帝送來的密信。
他們都是幹脆利落的性子,見了二老,直接就把密信遞給他們,同時開口,將他們的打算和盤托出。
“所以,爹娘,我們希望你們能盡快離開,暫且避一避風頭,待此事了結了,我們再將你們接迴來。”
秦彧和林檀香聽罷,臉上的神色還算平靜。
他們都是見過大風浪的人,且也算是通情達理的性子,秦淮和蘭清笳已經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利害關係都擺在明麵上跟他們解釋清楚了,他們別的不能幫上什麽忙,自然也不能拖後腿。
兩人都點頭,同意了此事。
不過,他們也想到了兩個孩子那邊的問題。
“這件事,你跟沐白和宛央提了嗎?”
兩人搖頭,“先跟爹娘通氣,征得爹娘同意之後,我們再告訴他們。
隻是,這些事情的內情不是他們兩個孩子該知道的,我們在告訴他們的時候,勢必會有所保留,到時候希望爹娘一起配合,不要說漏了嘴。”
秦彧和林檀香自是點頭,“這是應該的,孩子就應該無憂無慮,這些牽涉到大人之爭的事,自然不應該牽涉到孩子身上。”
有了他們的體諒和配合,這件事的成功率就又提高了不少。
秦彧又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你打算讓我們去往何處?”
他們此前去過很多地方,也在一些地方置辦了宅邸,但那些宅邸多半已經荒廢,直接去的話,隻怕不能住人。
最主要的一個顧慮是,去那些地方,會不會不安全?
他們離開這裏本是為了安全考慮,可別到頭來他們的離開非但沒有獲得安全,反而還將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那就真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這個問題也是秦淮和蘭清笳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隻不過,一時之間,他們也沒有思考出答案來。
好似無論將他們送到哪裏,都覺得不夠安全,不夠穩妥。
林檀香見此,反而道:“若是沒有合適的去處,依我看不如哪兒都不去,咱們一家人待在一處,互相照應,反而更放心。”
秦淮卻依舊更傾向於讓他們離開,因為這場戲要做得足夠逼真,才有可能把對方引出來。
若要逼真,那孩子們隻怕就少不得要受些委屈,吃些苦頭,秦淮半點都舍不得。
蘭清笳忽而開口,“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去處,不知道合不合適。”
他同樣不敢拿自己父母孩子的性命開玩笑。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把蘭清笳也一並送走,讓自己來獨自麵對這一切。
但是秦淮也知道,若蘭清笳也送走的話,這場戲就顯得有些太假了。
蘭清笳不是那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內宅婦人,相反,她在很多事情上都能獨當一麵,她這種時候也隻能與自己共同進退,不然,這場戲,也隻怕騙不了那些幕後之人。
秦淮和蘭清笳兩人都深知這一點,是以他們兩人都默契地沒有提這一茬,討論的重點全都放在孩子和老人的身上。
送走容易,但要送往哪裏呢?送到哪裏,才能放心?
沐白年紀稍微大一些,性子更加沉穩,也更能吃苦頭,他們把他送走,哪怕路上會吃一些苦頭,經曆一些磨難,他也定然能克服,不會有太多吵鬧。
但是宛央從出生起就一直被嬌養長大,從小半點苦頭都沒有吃過,更主要的是,她沒有離開過他們半步,現在驟然要跟他們分開,那嬌氣包定然會哭鼻子。
不僅是宛央會舍不得,便是他們做父母的,心裏頭也會覺得空落落的,總是牽掛著些什麽。
當初他們因為局勢原因,不得不跟沐白分開,後來他們心中便是諸多愧疚自責。
他們本下定決心,這輩子都不會再跟孩子們分開,無論發生任何事,都要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
但是現在,這個承諾隻怕又要作廢了。
幾乎可以想見,他們知道這些事之後,究竟會有多委屈難過。
秦淮的心中閃過百轉千迴的諸多情緒,最後他還是開口道:“此事,我們要不要跟爹娘和孩子們商量一番?
爹娘那邊,他們定能體諒,但是兩個孩子……”
蘭清笳抿了抿唇,心中生出幾分遲疑,“可是這些事不能泄露給他們。”
沐白算是口風比較緊的,但宛央就完全不可信了,她的嘴巴說是漏勺也不為過。
這麽大的事情,她不一定清楚明白這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呢。
更主要的是,她童言無忌,很容易就會被別人套了話去。
秦淮道:“這些事不能說,我們便不說,隻挑一些能說的說便是。
他們雖然年紀還小,但我們也要學會尊重他們,這些事情我們若是不聲不響,悄無聲息地就做了決定,隻怕他們會怨怪我們。
就像當初的沐白,我們與他分開雖是迫不得已,但終究是有些對不住他。
當初他還小也就罷了,我們跟他解釋他也不能理解,但現在沐白已經長大了,宛央也懂事了,我們好好地跟他們解釋,他們能懂的。
他們的安危很重要,但我也不想因為這件事就這麽跟他們留下心結。”
蘭清笳聽了秦淮的話,原本還有的一點子遲疑也瞬間被打消了。
她之所以不想跟孩子們商量這件事,其實是怕自己會心軟。
因為她能預見宛央定然會哭求著留下來,她能想象她到時候究竟會哭得有多淒慘可憐,蘭清笳怕自己一看到她哭就忍不住心軟,不忍心再把她送走了。
但秦淮所說的也十分在理。
他們先前與沐白分開,已經缺失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個階段,在無形之中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傷害,現在若是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再次把他送走,隻怕到時候沐白就真的要跟自己離心了。
宛央又是個嬌氣包,他們不跟她好好解釋,好好道別,隻怕到了新的地方她要天天哭鼻子了。
光是想一想,蘭清笳就已經覺得心疼了。
不過對兩個孩子,他們的說辭會有所保留,畢竟很多事都不宜讓他們知道。
但對於二老,他們卻是要如實相告的。
是以,他們得先跟二老通氣。
事不宜遲,他們立馬就收拾了一番,往二老的院中去了,一並帶上的,還有那封熙元帝送來的密信。
他們都是幹脆利落的性子,見了二老,直接就把密信遞給他們,同時開口,將他們的打算和盤托出。
“所以,爹娘,我們希望你們能盡快離開,暫且避一避風頭,待此事了結了,我們再將你們接迴來。”
秦彧和林檀香聽罷,臉上的神色還算平靜。
他們都是見過大風浪的人,且也算是通情達理的性子,秦淮和蘭清笳已經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利害關係都擺在明麵上跟他們解釋清楚了,他們別的不能幫上什麽忙,自然也不能拖後腿。
兩人都點頭,同意了此事。
不過,他們也想到了兩個孩子那邊的問題。
“這件事,你跟沐白和宛央提了嗎?”
兩人搖頭,“先跟爹娘通氣,征得爹娘同意之後,我們再告訴他們。
隻是,這些事情的內情不是他們兩個孩子該知道的,我們在告訴他們的時候,勢必會有所保留,到時候希望爹娘一起配合,不要說漏了嘴。”
秦彧和林檀香自是點頭,“這是應該的,孩子就應該無憂無慮,這些牽涉到大人之爭的事,自然不應該牽涉到孩子身上。”
有了他們的體諒和配合,這件事的成功率就又提高了不少。
秦彧又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你打算讓我們去往何處?”
他們此前去過很多地方,也在一些地方置辦了宅邸,但那些宅邸多半已經荒廢,直接去的話,隻怕不能住人。
最主要的一個顧慮是,去那些地方,會不會不安全?
他們離開這裏本是為了安全考慮,可別到頭來他們的離開非但沒有獲得安全,反而還將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那就真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這個問題也是秦淮和蘭清笳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隻不過,一時之間,他們也沒有思考出答案來。
好似無論將他們送到哪裏,都覺得不夠安全,不夠穩妥。
林檀香見此,反而道:“若是沒有合適的去處,依我看不如哪兒都不去,咱們一家人待在一處,互相照應,反而更放心。”
秦淮卻依舊更傾向於讓他們離開,因為這場戲要做得足夠逼真,才有可能把對方引出來。
若要逼真,那孩子們隻怕就少不得要受些委屈,吃些苦頭,秦淮半點都舍不得。
蘭清笳忽而開口,“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去處,不知道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