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2章 陰謀與陽謀
他們想到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人不是旁人,正是秦淮自己!
想想秦淮的出身,他的父親,可是曾經的太上皇!
他的血脈純正,沒有任何瑕疵,當初若不是身體原因,他父親隻怕不會禪位,也就輪不到現在的熙元帝繼位了。
所以,不論從哪個方麵看,秦淮的確都是那個更加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當初的秦淮病危孱弱,更是遠離京城,自然對皇位沒有任何威脅。
但現在的秦淮卻是已經身體康健,年富力強,此前還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手裏更有一批忠誠的手下,這樣的秦淮,要說他野心勃勃,對皇位早有覬覦之心,誰會不信?
隻怕任何人都不會懷疑吧。
畢竟,原本這一切都是屬於他的,隻是中途被人拿走了,現在他隻是想要重新拿迴屬於自己的一切而已。
除了身份上的順其自然,再有便是地理位置上的巧合。
秦淮在揚州城定居,而生息蠱也剛好被養在這裏,這未免太過巧合了。
若非秦淮就是當事之人,隻怕他自己都要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了。
因為各方各麵的一切,都明晃晃地指向了他。
秦淮不禁想,現在這番局勢到處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如果對方想要隱藏自己,最好的做法是什麽?那就是豎起另外一個靶子,為自己轉移炮火。
有了一個完美的替罪羊之後,那個隱藏在背後之人,才會徹底安全了。
秦淮正在調查真相,想要揪出對方,但興許,對方其實也早就開始暗暗布局,為他張開一張巨大的無形的網。
若非今晚被央央的一句燈下黑提醒了,隻怕他現在依舊還毫無所覺。
待到他真正察覺的時候,興許一切都已經晚了。
要將旁人沒有做過的事嫁禍到對方身上,其實也根本不難。
製造證據,推出證人,再加上輿論造勢,當所有的這一切都齊齊朝他發力,便是他再運籌帷幄,再算無遺策,隻怕也根本無力招架。
原本秦淮便有些懷疑薛家被對方放過的原因,現在,他興許有些猜到原因了。
對方定是篤定薛茂林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所以才沒有對其趕盡殺絕。
薛茂林也正好能成為指控秦淮的一個證人,而薛茂林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此之前,秦淮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畢竟他知道自己是無辜的,又怎麽會平白無故地想到自己的頭上來?
秦淮與蘭清笳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都梳理了一番,最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邏輯鏈。
最後,夫婦二人俱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手心都不可抑製地冒出陣陣冷汗。
若這一切是真的,若他們毫無察覺,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任何人,都不要去挑戰皇權的權威。
正所謂天家無父子,在皇家之中,連父子親情都不那麽純粹,更何況他與熙元帝隻是堂兄弟?
他現在相信,熙元帝是信任自己的,不會懷疑到自己的頭上來。
但,如果有一日,那些所有的證據都擺在眼前呢?他是否還會一如往初那般對自己信任有加?
秦淮不想賭,也不敢去賭。
因為這一切代價太大了,他現在上有老下有小,也十分滿意於現在的生活,不想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而將這一切都毀了。
好半晌,蘭清笳才開口,“這會不會是我們想多了?”
秦淮沉聲,“若當真是我們想多了,那再好不過,頂多就是虛驚一場。
但若不是,我們卻抱有僥幸心理,那最終的後果將會十分嚴重。
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寧願自己白折騰一場,也不會平白去冒這個險。”
蘭清笳心中其實也是這般想的,方才她也隻是下意識地這般期盼著,所以才說出那話。
好似隻要這般心理暗示了,一切就不是真的。
蘭清笳開口,“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對方在暗,我們在明,我們根本無法預判對方的行動,便是想要采取反擊,一時隻怕也有些無從下手。”
秦淮也沉默了。
這的確是事實。
他們現在像是別人眼中的一個獵物,那獵人躲在哪裏,會采取什麽狩獵方式,他們都一無所知。
所以,便是要反擊,也有些難以下手。
思考了許久,秦淮和蘭清笳同時開口。
“或許……”
“我覺得……”
兩人的目光對視,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絲默契。
蘭清笳先開口,“你敢不敢把這件事在皇上麵前挑明了?”
蘭清笳的這個提議,與秦淮方才的想法儼然不謀而合了。
他緩聲道:“我方才想說的也是這個。與其一直提心吊膽,擔心對方什麽時候給我們捅刀子,最後鬧到皇上那裏,那不如我們自己主動擺在明麵上去。
如此,之後對方但凡再有半點輕舉妄動,我們都可以順勢而為,順藤摸瓜。”
蘭清笳聽到秦淮的這番話,心中也很是讚同。
她也是這麽想的。
對方要跟他們玩陰謀,他們就跟對方玩陽謀,將對方的路堵死。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若是真的跟熙元帝坦白了,熙元帝是否會相信他們?若是熙元帝不相信他們,反而認為這是他們為求自保所以主動自爆,那他們又該如何是好?
蘭清笳再次問出了方才的疑慮。
“你有幾成把握皇上會相信我們?”
秦淮沉吟片刻,旋即道:“七成。”
七成,是基於他們的兄弟情,以及他對皇上是明君這一點的認知。
兄弟情分,能讓熙元帝對他們多幾分寬容與信任。
而熙元帝是明君,這一點則讓秦淮相信他是個有頭腦,冷靜睿智之人,他凡事都有自己的思考,不會輕易地被任何人蒙蔽。
包括秦淮。
他們向熙元帝坦白之後,他興許會存有疑慮,但他隻要派人來調查,就能知道是非黑白。
秦淮不怕他調查,就怕他不查。
若是不查的話,那他就算現下沒有疑慮,但心底裏,隻怕終究還是會留下一根刺。
這根刺就算這一次不發作,隻怕總有一日也會成為隱患。
秦淮不希望有這樣的隱患存在。
他們想到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人不是旁人,正是秦淮自己!
想想秦淮的出身,他的父親,可是曾經的太上皇!
他的血脈純正,沒有任何瑕疵,當初若不是身體原因,他父親隻怕不會禪位,也就輪不到現在的熙元帝繼位了。
所以,不論從哪個方麵看,秦淮的確都是那個更加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當初的秦淮病危孱弱,更是遠離京城,自然對皇位沒有任何威脅。
但現在的秦淮卻是已經身體康健,年富力強,此前還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手裏更有一批忠誠的手下,這樣的秦淮,要說他野心勃勃,對皇位早有覬覦之心,誰會不信?
隻怕任何人都不會懷疑吧。
畢竟,原本這一切都是屬於他的,隻是中途被人拿走了,現在他隻是想要重新拿迴屬於自己的一切而已。
除了身份上的順其自然,再有便是地理位置上的巧合。
秦淮在揚州城定居,而生息蠱也剛好被養在這裏,這未免太過巧合了。
若非秦淮就是當事之人,隻怕他自己都要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了。
因為各方各麵的一切,都明晃晃地指向了他。
秦淮不禁想,現在這番局勢到處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如果對方想要隱藏自己,最好的做法是什麽?那就是豎起另外一個靶子,為自己轉移炮火。
有了一個完美的替罪羊之後,那個隱藏在背後之人,才會徹底安全了。
秦淮正在調查真相,想要揪出對方,但興許,對方其實也早就開始暗暗布局,為他張開一張巨大的無形的網。
若非今晚被央央的一句燈下黑提醒了,隻怕他現在依舊還毫無所覺。
待到他真正察覺的時候,興許一切都已經晚了。
要將旁人沒有做過的事嫁禍到對方身上,其實也根本不難。
製造證據,推出證人,再加上輿論造勢,當所有的這一切都齊齊朝他發力,便是他再運籌帷幄,再算無遺策,隻怕也根本無力招架。
原本秦淮便有些懷疑薛家被對方放過的原因,現在,他興許有些猜到原因了。
對方定是篤定薛茂林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所以才沒有對其趕盡殺絕。
薛茂林也正好能成為指控秦淮的一個證人,而薛茂林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此之前,秦淮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畢竟他知道自己是無辜的,又怎麽會平白無故地想到自己的頭上來?
秦淮與蘭清笳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都梳理了一番,最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邏輯鏈。
最後,夫婦二人俱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手心都不可抑製地冒出陣陣冷汗。
若這一切是真的,若他們毫無察覺,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任何人,都不要去挑戰皇權的權威。
正所謂天家無父子,在皇家之中,連父子親情都不那麽純粹,更何況他與熙元帝隻是堂兄弟?
他現在相信,熙元帝是信任自己的,不會懷疑到自己的頭上來。
但,如果有一日,那些所有的證據都擺在眼前呢?他是否還會一如往初那般對自己信任有加?
秦淮不想賭,也不敢去賭。
因為這一切代價太大了,他現在上有老下有小,也十分滿意於現在的生活,不想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而將這一切都毀了。
好半晌,蘭清笳才開口,“這會不會是我們想多了?”
秦淮沉聲,“若當真是我們想多了,那再好不過,頂多就是虛驚一場。
但若不是,我們卻抱有僥幸心理,那最終的後果將會十分嚴重。
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寧願自己白折騰一場,也不會平白去冒這個險。”
蘭清笳心中其實也是這般想的,方才她也隻是下意識地這般期盼著,所以才說出那話。
好似隻要這般心理暗示了,一切就不是真的。
蘭清笳開口,“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對方在暗,我們在明,我們根本無法預判對方的行動,便是想要采取反擊,一時隻怕也有些無從下手。”
秦淮也沉默了。
這的確是事實。
他們現在像是別人眼中的一個獵物,那獵人躲在哪裏,會采取什麽狩獵方式,他們都一無所知。
所以,便是要反擊,也有些難以下手。
思考了許久,秦淮和蘭清笳同時開口。
“或許……”
“我覺得……”
兩人的目光對視,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絲默契。
蘭清笳先開口,“你敢不敢把這件事在皇上麵前挑明了?”
蘭清笳的這個提議,與秦淮方才的想法儼然不謀而合了。
他緩聲道:“我方才想說的也是這個。與其一直提心吊膽,擔心對方什麽時候給我們捅刀子,最後鬧到皇上那裏,那不如我們自己主動擺在明麵上去。
如此,之後對方但凡再有半點輕舉妄動,我們都可以順勢而為,順藤摸瓜。”
蘭清笳聽到秦淮的這番話,心中也很是讚同。
她也是這麽想的。
對方要跟他們玩陰謀,他們就跟對方玩陽謀,將對方的路堵死。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若是真的跟熙元帝坦白了,熙元帝是否會相信他們?若是熙元帝不相信他們,反而認為這是他們為求自保所以主動自爆,那他們又該如何是好?
蘭清笳再次問出了方才的疑慮。
“你有幾成把握皇上會相信我們?”
秦淮沉吟片刻,旋即道:“七成。”
七成,是基於他們的兄弟情,以及他對皇上是明君這一點的認知。
兄弟情分,能讓熙元帝對他們多幾分寬容與信任。
而熙元帝是明君,這一點則讓秦淮相信他是個有頭腦,冷靜睿智之人,他凡事都有自己的思考,不會輕易地被任何人蒙蔽。
包括秦淮。
他們向熙元帝坦白之後,他興許會存有疑慮,但他隻要派人來調查,就能知道是非黑白。
秦淮不怕他調查,就怕他不查。
若是不查的話,那他就算現下沒有疑慮,但心底裏,隻怕終究還是會留下一根刺。
這根刺就算這一次不發作,隻怕總有一日也會成為隱患。
秦淮不希望有這樣的隱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