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6章 嚇病了
王歲晴老老實實地待在淮南王府後院中,幾乎每天都惶惶不安,也不敢將情緒表露出來。
有丫鬟婆子用言語擠兌她,她也不敢再鬧,都老老實實地盡數認了。
晚上,她想念家人,想到隻能偷偷在被子裏哭,也不敢發出聲音來。
此時的她,已經收起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鋒芒,誰都不敢去怨怪了。
沒了家族作為依仗和依靠,她就成了沒有根的浮萍,也自然沒了再囂張跋扈,任性妄為的權利和資本。
她甚至連嚴攸寧都比不上,至少,嚴攸寧還有人真心實意地收養她,待她如親生。
但自己,卻是一無所有了,隻能低聲下氣地寄居在淮南王府,隨時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趕出去。
在這裏,王歲晴雖然過得不怎麽開心,但至少也是吃喝不愁,不用挨餓受凍。
那些丫鬟婆子雖然不喜歡她,沒把她當主子待,還會拿言語擠兌她,但在吃食和衣物上也不敢苛待她。
因為王妃治家嚴明,但凡是有誰陽奉陰違,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一旦被發現,那都是要被打板子發賣出去的。
甭管王歲晴是什麽身份,既然王妃交代了好生照顧,她們也不敢怠慢。
但這一日,王歲晴卻是突然病了,整個人都病得迷迷糊糊的,臉上半點血色都沒了,更是出氣多進氣少,嘴裏還在喃喃囈語。
這番情形,儼然是危險極了。
丫鬟婆子們也不敢耽擱,急忙就去向王妃迴稟了。
不然,真鬧出人命來,她們可都擔不起。
蘭清笳聽了下人的迴稟,眉頭不覺微微蹙了蹙。
她問了幾句情況,得知王歲晴的情況的確很危險,她到底還是走了一趟。
到底是一條人命。
既然借住在他們家,總不能真鬧出人命來。
待見到了人,蘭清笳才知道她們的確沒有說謊,王歲晴的情況著實危險,整個人都燒了起來,迷迷糊糊的,很是混沌。
蘭清笳湊近了,聽到了她口中零星的幾句囈語,眉頭當即一皺。
她興許猜到了王歲晴突然病倒的原因了。
隻是當務之急不是去追究這件事,而是要先把人救了。
蘭清笳先是給她診脈,基本上判斷了病情,然後便施針。
施了針之後,王歲晴總算沒有再迷迷糊糊地囈語了,而是沉沉地睡了過去。
蘭清笳提筆寫了一個方子,命人去抓藥,給她熬了煎服。
蘭清笳身邊的得臉的丫鬟禁不住出聲抱怨,“王妃,她先前做了這麽多得罪您和王爺的事,我們又何必管她死活?”
蘭清笳暗歎,她也不想管,但一開始是為了大局,不得不管她,到現在,倒是不好脫手了。
就算要把人送走,也得保證人是健健康康,全須全尾的,可不能像現在這樣,是半死不活的。
不然,這殺孽就成了他們王府造下的,這個平白的罪孽,他們可不背。
就算為了盡快把人送走,也得先把人治好了。
蘭清笳把照看王歲晴的丫鬟婆子們都召集了來,一眾人見此情形,皆是神色緊張,滿臉忐忑。
蘭清笳的周身都帶著一股子不怒自威的氣勢,“這段時間,你們可有盡心盡力地照看她?”
一眾丫鬟婆子都連連稱是,“王妃吩咐下來的,奴婢等斷然不敢違逆,王姑娘的吃穿用度都是按照府裏的規製來,半點都不曾克扣。”
幾人俱是連連稱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蘭清笳又問,“那你們誰在她麵前嚼了舌根,說了王家闔家遇難之事?”
大家齊齊搖頭,表示自己沒有說過,隻有其中兩三個人眼神閃爍,混在人群中並未開口。
蘭清笳一眼就看到了他們,當即點了她們,讓她們站出來。
那三個丫鬟婆子當場就嚇得瑟瑟發抖起來。
蘭清笳目光掃向她們,“方才我問的事,是不是你們所為?”
其中那唯一一個丫鬟膽子最小,當即就嚇得撲通跪地。
“王妃饒命,奴婢並未在王小姐麵前亂說話,奴婢隻是和張婆子和李婆子私底下閑話罷了,沒,沒想到會被她聽了去啊。”
張婆子和李婆子見她已經把自己招了,便隻能也跟著站了出來承認了。
“是,我們就隻是私下閑話罷了,真的沒有想到會被她聽去啊,我們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隨隨便便到她麵前說一些不該說的話。”
蘭清笳觀她們神色,的確不像是在撒謊,便隻對她們小懲大誡,便將此事揭了過去。
先前王歲晴迷迷糊糊間,一直在囈語不斷,蘭清笳湊近了聽,便聽她說的是王家之事。
她顯然是知道了王家舉家被滅門之事,被完全嚇壞了,所以才會直接嚇病了。
歸根結底,她也隻是個小姑娘,先前之所以這般囂張跋扈,也不過是因為仗著有王家撐腰。
現在,王家倒了,她的依仗便沒了,原本的支柱沒了,整個人自然就倒下了。
因王歲晴先前的所作所為,蘭清笳對她也生不出太大的憐惜來。
這次會來給她診斷,也不過是不希望她死在自己家裏罷了,說句誅心的話,她真死在自家,也是平添晦氣。
是以,蘭清笳問清楚了她生病的原由,便也隻是小懲大誡,並為對她們施加嚴懲。
她隻盼著,王歲晴能趕緊好起來,然後他們也能找到合適的機會,盡早把她送走。
她一日住在自己府上,那就一日是自己的責任。
早一點把她送走,也能早一點不用管這樁閑事。
要如何安置她這個問題蘭清笳也想過,最妥當的法子,便是將她送去慈濟堂了。
在那裏的生活雖說不能跟她在王家的生活比,但好歹也算是衣食無憂。
隻要她不再像之前那樣囂張跋扈,不肯安分做人,再怎樣,也能有個安穩的日子。
若她自己不珍惜現有的生活,一定要鬧的話,那她就自生自滅吧,他們可管不著了。
蘭清笳這般打算著,與秦淮的打算不謀而合。
隻是沒想到,最後,竟有一人主動站出來,將王歲晴這個責任攬了過去,表示願意為她找一戶合適的人家收養。
若能有人家願意收養,那自然會比在慈濟堂的日子要好過不少。
而要為王歲晴張羅這一切的人,讓蘭清笳既意外,又不意外。
王歲晴老老實實地待在淮南王府後院中,幾乎每天都惶惶不安,也不敢將情緒表露出來。
有丫鬟婆子用言語擠兌她,她也不敢再鬧,都老老實實地盡數認了。
晚上,她想念家人,想到隻能偷偷在被子裏哭,也不敢發出聲音來。
此時的她,已經收起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鋒芒,誰都不敢去怨怪了。
沒了家族作為依仗和依靠,她就成了沒有根的浮萍,也自然沒了再囂張跋扈,任性妄為的權利和資本。
她甚至連嚴攸寧都比不上,至少,嚴攸寧還有人真心實意地收養她,待她如親生。
但自己,卻是一無所有了,隻能低聲下氣地寄居在淮南王府,隨時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趕出去。
在這裏,王歲晴雖然過得不怎麽開心,但至少也是吃喝不愁,不用挨餓受凍。
那些丫鬟婆子雖然不喜歡她,沒把她當主子待,還會拿言語擠兌她,但在吃食和衣物上也不敢苛待她。
因為王妃治家嚴明,但凡是有誰陽奉陰違,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一旦被發現,那都是要被打板子發賣出去的。
甭管王歲晴是什麽身份,既然王妃交代了好生照顧,她們也不敢怠慢。
但這一日,王歲晴卻是突然病了,整個人都病得迷迷糊糊的,臉上半點血色都沒了,更是出氣多進氣少,嘴裏還在喃喃囈語。
這番情形,儼然是危險極了。
丫鬟婆子們也不敢耽擱,急忙就去向王妃迴稟了。
不然,真鬧出人命來,她們可都擔不起。
蘭清笳聽了下人的迴稟,眉頭不覺微微蹙了蹙。
她問了幾句情況,得知王歲晴的情況的確很危險,她到底還是走了一趟。
到底是一條人命。
既然借住在他們家,總不能真鬧出人命來。
待見到了人,蘭清笳才知道她們的確沒有說謊,王歲晴的情況著實危險,整個人都燒了起來,迷迷糊糊的,很是混沌。
蘭清笳湊近了,聽到了她口中零星的幾句囈語,眉頭當即一皺。
她興許猜到了王歲晴突然病倒的原因了。
隻是當務之急不是去追究這件事,而是要先把人救了。
蘭清笳先是給她診脈,基本上判斷了病情,然後便施針。
施了針之後,王歲晴總算沒有再迷迷糊糊地囈語了,而是沉沉地睡了過去。
蘭清笳提筆寫了一個方子,命人去抓藥,給她熬了煎服。
蘭清笳身邊的得臉的丫鬟禁不住出聲抱怨,“王妃,她先前做了這麽多得罪您和王爺的事,我們又何必管她死活?”
蘭清笳暗歎,她也不想管,但一開始是為了大局,不得不管她,到現在,倒是不好脫手了。
就算要把人送走,也得保證人是健健康康,全須全尾的,可不能像現在這樣,是半死不活的。
不然,這殺孽就成了他們王府造下的,這個平白的罪孽,他們可不背。
就算為了盡快把人送走,也得先把人治好了。
蘭清笳把照看王歲晴的丫鬟婆子們都召集了來,一眾人見此情形,皆是神色緊張,滿臉忐忑。
蘭清笳的周身都帶著一股子不怒自威的氣勢,“這段時間,你們可有盡心盡力地照看她?”
一眾丫鬟婆子都連連稱是,“王妃吩咐下來的,奴婢等斷然不敢違逆,王姑娘的吃穿用度都是按照府裏的規製來,半點都不曾克扣。”
幾人俱是連連稱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蘭清笳又問,“那你們誰在她麵前嚼了舌根,說了王家闔家遇難之事?”
大家齊齊搖頭,表示自己沒有說過,隻有其中兩三個人眼神閃爍,混在人群中並未開口。
蘭清笳一眼就看到了他們,當即點了她們,讓她們站出來。
那三個丫鬟婆子當場就嚇得瑟瑟發抖起來。
蘭清笳目光掃向她們,“方才我問的事,是不是你們所為?”
其中那唯一一個丫鬟膽子最小,當即就嚇得撲通跪地。
“王妃饒命,奴婢並未在王小姐麵前亂說話,奴婢隻是和張婆子和李婆子私底下閑話罷了,沒,沒想到會被她聽了去啊。”
張婆子和李婆子見她已經把自己招了,便隻能也跟著站了出來承認了。
“是,我們就隻是私下閑話罷了,真的沒有想到會被她聽去啊,我們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隨隨便便到她麵前說一些不該說的話。”
蘭清笳觀她們神色,的確不像是在撒謊,便隻對她們小懲大誡,便將此事揭了過去。
先前王歲晴迷迷糊糊間,一直在囈語不斷,蘭清笳湊近了聽,便聽她說的是王家之事。
她顯然是知道了王家舉家被滅門之事,被完全嚇壞了,所以才會直接嚇病了。
歸根結底,她也隻是個小姑娘,先前之所以這般囂張跋扈,也不過是因為仗著有王家撐腰。
現在,王家倒了,她的依仗便沒了,原本的支柱沒了,整個人自然就倒下了。
因王歲晴先前的所作所為,蘭清笳對她也生不出太大的憐惜來。
這次會來給她診斷,也不過是不希望她死在自己家裏罷了,說句誅心的話,她真死在自家,也是平添晦氣。
是以,蘭清笳問清楚了她生病的原由,便也隻是小懲大誡,並為對她們施加嚴懲。
她隻盼著,王歲晴能趕緊好起來,然後他們也能找到合適的機會,盡早把她送走。
她一日住在自己府上,那就一日是自己的責任。
早一點把她送走,也能早一點不用管這樁閑事。
要如何安置她這個問題蘭清笳也想過,最妥當的法子,便是將她送去慈濟堂了。
在那裏的生活雖說不能跟她在王家的生活比,但好歹也算是衣食無憂。
隻要她不再像之前那樣囂張跋扈,不肯安分做人,再怎樣,也能有個安穩的日子。
若她自己不珍惜現有的生活,一定要鬧的話,那她就自生自滅吧,他們可管不著了。
蘭清笳這般打算著,與秦淮的打算不謀而合。
隻是沒想到,最後,竟有一人主動站出來,將王歲晴這個責任攬了過去,表示願意為她找一戶合適的人家收養。
若能有人家願意收養,那自然會比在慈濟堂的日子要好過不少。
而要為王歲晴張羅這一切的人,讓蘭清笳既意外,又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