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9章 自私的普通人
秦淮聞言,臉上的神色瞬間龜裂。
他正是風華正茂,正當壯年,哪裏就是一把年紀了?
他的語氣轉而變得危險,“你是不是對一把年紀有什麽誤解?”
每迴提到年紀,他都像是炸毛的貓兒似的,讓蘭清笳總人忍不住想要逗一逗他。
“我有什麽誤解?自我認知存在偏差的是你才對。”
秦淮氣笑了,忽而壓低了聲音,別有意味道:“今晚,我就會讓你知道,認知存在偏差的究竟是你,還是我。”
蘭清笳想到什麽,耳根忽而一熱,當即又忍不住瞪他。
“老不正經。”
秦淮神色悠悠,“我可沒說什麽,是你自己胡亂聯想。”
蘭清笳有些羞惱,撂下話,“今晚你睡書房!”
秦淮:……
睡書房是不可能睡書房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睡書房。
除非,她也陪著他一塊兒睡書房。
不過,他很識趣地沒有跟她當麵硬頂,而是及時地把話題拉了迴來。
“先談正事。”
蘭清笳哼了一聲,這才言歸正傳。
“我覺得可以把攸寧適當模糊,皇上看重的更多是事情的結果,而不是事情的經過和細節,你的奏章便隻需要陳述事情的要點即可。”
蘭清笳覺得自己的觀點沒錯,身為上位者,所關心的的確是事情的結果,而不是一些零碎的,曲折的經過。
熙元帝是一國之君,他要處理的事務那麽多,如果每個臣子的奏章都寫得囉裏囉嗦,把每件事的經過都寫得一清二楚,那他的奏章怕是永遠都看不完。
所以,秦淮適當簡化這件事的經過,對嚴攸寧的出現和作用進行模糊處理,也是合情合理。
日後,若是熙元帝追究起來,秦淮也有可以辯解的餘地。
另一方麵,蘭清笳之所以會這麽提議,也是出於對熙元帝為人的一些預判。
他不是那等冷酷無情的暴君,蘭清笳相信他是有溫度,有包容心的帝王。
就算日後他發現了嚴攸寧的存在,也發現了她和秦淮在這件事上做的一些小動作,他也定然不會過分追究,頂多就是訓責兩句。
因為篤定這一點,蘭清笳才敢讓秦淮這麽做。
她對嚴攸寧也的確是生了同情之心,希望她能安安穩穩地度過她的童年,不要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波折。
另一方麵,她也是為了自家小舅舅著想。
畢竟,他是收容了嚴攸寧之人,熙元帝若是對嚴攸寧的身份有什麽想法,小舅舅隻怕也會第一個受到問責。
蘭清笳並沒有因為就覺得自己多麽多麽善良,多麽多麽無私,因為她的善良,也是建立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的。
如果熙元帝不是一個有包容性的明君,而是一個暴君,那麽,蘭清笳在這件事上,勢必會做出另外一番選擇。
即便這件事可能會牽連到小舅舅,她在小舅舅和她的小家庭之間,她或許會有所掙紮,對小舅舅也會生出深深的擔憂,但最終,她也會更加傾向於後者。
這或許就是人性,她承認自己不是真正的大公無私的人,她就是一個自私的普通人罷了。
秦淮對自家皇兄的為人也十分清楚,蘭清笳能考慮到的,他也都考慮到了。
是以對於蘭清笳的提議,他沒有半分反對,直接就點頭讚同了,還不忘奉上自己的一記馬屁。
“笳兒說得對,都聽你的。”
蘭清笳見他不反對,心中滿意,嘴上卻很是傲嬌地下令,“那你還耽擱什麽,還不快去辦?”
秦淮一本正經地朝她行了一禮,“小的領命。”
他片刻不敢耽擱,第一時間去了書房,不過半刻鍾之後,他就寫好了稟報熙元帝的奏章,命人快馬加鞭,加急送往京城。
在熙元帝收到信並給出答複,下達命令之前,秦淮和蘭清笳都要好好坐鎮此地,嚴防此事發展惡化。
這個時候,他們就很懷念卓安烺了。
如果卓安烺在這裏的話,他興許能一眼就認出那是什麽蠱蟲,甚至連應對之策都能想得到。
隻是,現在卓安烺並不在此地,他在哪裏,現在境況如何,他們也都不得而知。
秦淮送出去的密信自然不可能那麽快就收到迴複,黎常春派人調查各家的情況,也什麽都沒有查出來。
而在此期間,各方麵的工作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嚴攸寧每日都被人秘密接走,前往黎家的其他茶莊去搜尋是否還有其他黑蟲的蹤跡。
目前他們都不知道這些黑蟲是何人所為,是不是針對黎家,就隻能先從黎家的茶莊開始搜索。
這是一項體力活,便是成年人都不一定承受得住,更何況嚴攸寧隻是一個孩子。
所以,嚴攸寧無需自己親自走路,而是有人用專門的工具抬著,若是撇開這件事,她倒像是到鄉間放鬆遊玩似的。
她也很快適應了自己現有的工作狀態,每天都兢兢業業,很是配合。
為了確保沒有任何漏網之蟲,她搜尋得很是認真,也十分認真地感受,生怕有半分疏漏。
目前為止,她隻搜尋完了一個茶莊,沒有新的發現。
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了。
而那幾隻小動物的實驗也一直都在進行著,從未間斷。
這件事本應該由黎常春來全權負責的,但他卻壓根沒機會,因為當天,秦淮就讓人將那幾隻小動物,外加那些挖出來的茶樹全都帶走了。
另外一並帶走的,還有好些活捉的黑蟲。
因為對這種黑蟲的來曆有了猜測,他們對這件事便提起十二萬分的謹慎。
所以,這個實驗,他們便打算親自來做,不打算假手於人。
即便黎常春與這件事利益相關,他定然比任何人都想要查清楚這件事,是以他也定會十分認真地去完成這件事,不會有半點馬虎,秦淮也依舊不打算將這件事交給他。
黎常春其實心裏是有些緊張和忐忑的。
他覺得淮南王對這件事的緊張和關心程度有些太過了。
就好像這件事是跟他的利益息息相關似的。
黎常春不敢違抗淮南王的決定,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把那些要緊的東西都帶走了,心中不覺越發忐忑,更是禁不住瘋狂發散聯想。
秦淮聞言,臉上的神色瞬間龜裂。
他正是風華正茂,正當壯年,哪裏就是一把年紀了?
他的語氣轉而變得危險,“你是不是對一把年紀有什麽誤解?”
每迴提到年紀,他都像是炸毛的貓兒似的,讓蘭清笳總人忍不住想要逗一逗他。
“我有什麽誤解?自我認知存在偏差的是你才對。”
秦淮氣笑了,忽而壓低了聲音,別有意味道:“今晚,我就會讓你知道,認知存在偏差的究竟是你,還是我。”
蘭清笳想到什麽,耳根忽而一熱,當即又忍不住瞪他。
“老不正經。”
秦淮神色悠悠,“我可沒說什麽,是你自己胡亂聯想。”
蘭清笳有些羞惱,撂下話,“今晚你睡書房!”
秦淮:……
睡書房是不可能睡書房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睡書房。
除非,她也陪著他一塊兒睡書房。
不過,他很識趣地沒有跟她當麵硬頂,而是及時地把話題拉了迴來。
“先談正事。”
蘭清笳哼了一聲,這才言歸正傳。
“我覺得可以把攸寧適當模糊,皇上看重的更多是事情的結果,而不是事情的經過和細節,你的奏章便隻需要陳述事情的要點即可。”
蘭清笳覺得自己的觀點沒錯,身為上位者,所關心的的確是事情的結果,而不是一些零碎的,曲折的經過。
熙元帝是一國之君,他要處理的事務那麽多,如果每個臣子的奏章都寫得囉裏囉嗦,把每件事的經過都寫得一清二楚,那他的奏章怕是永遠都看不完。
所以,秦淮適當簡化這件事的經過,對嚴攸寧的出現和作用進行模糊處理,也是合情合理。
日後,若是熙元帝追究起來,秦淮也有可以辯解的餘地。
另一方麵,蘭清笳之所以會這麽提議,也是出於對熙元帝為人的一些預判。
他不是那等冷酷無情的暴君,蘭清笳相信他是有溫度,有包容心的帝王。
就算日後他發現了嚴攸寧的存在,也發現了她和秦淮在這件事上做的一些小動作,他也定然不會過分追究,頂多就是訓責兩句。
因為篤定這一點,蘭清笳才敢讓秦淮這麽做。
她對嚴攸寧也的確是生了同情之心,希望她能安安穩穩地度過她的童年,不要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波折。
另一方麵,她也是為了自家小舅舅著想。
畢竟,他是收容了嚴攸寧之人,熙元帝若是對嚴攸寧的身份有什麽想法,小舅舅隻怕也會第一個受到問責。
蘭清笳並沒有因為就覺得自己多麽多麽善良,多麽多麽無私,因為她的善良,也是建立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的。
如果熙元帝不是一個有包容性的明君,而是一個暴君,那麽,蘭清笳在這件事上,勢必會做出另外一番選擇。
即便這件事可能會牽連到小舅舅,她在小舅舅和她的小家庭之間,她或許會有所掙紮,對小舅舅也會生出深深的擔憂,但最終,她也會更加傾向於後者。
這或許就是人性,她承認自己不是真正的大公無私的人,她就是一個自私的普通人罷了。
秦淮對自家皇兄的為人也十分清楚,蘭清笳能考慮到的,他也都考慮到了。
是以對於蘭清笳的提議,他沒有半分反對,直接就點頭讚同了,還不忘奉上自己的一記馬屁。
“笳兒說得對,都聽你的。”
蘭清笳見他不反對,心中滿意,嘴上卻很是傲嬌地下令,“那你還耽擱什麽,還不快去辦?”
秦淮一本正經地朝她行了一禮,“小的領命。”
他片刻不敢耽擱,第一時間去了書房,不過半刻鍾之後,他就寫好了稟報熙元帝的奏章,命人快馬加鞭,加急送往京城。
在熙元帝收到信並給出答複,下達命令之前,秦淮和蘭清笳都要好好坐鎮此地,嚴防此事發展惡化。
這個時候,他們就很懷念卓安烺了。
如果卓安烺在這裏的話,他興許能一眼就認出那是什麽蠱蟲,甚至連應對之策都能想得到。
隻是,現在卓安烺並不在此地,他在哪裏,現在境況如何,他們也都不得而知。
秦淮送出去的密信自然不可能那麽快就收到迴複,黎常春派人調查各家的情況,也什麽都沒有查出來。
而在此期間,各方麵的工作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嚴攸寧每日都被人秘密接走,前往黎家的其他茶莊去搜尋是否還有其他黑蟲的蹤跡。
目前他們都不知道這些黑蟲是何人所為,是不是針對黎家,就隻能先從黎家的茶莊開始搜索。
這是一項體力活,便是成年人都不一定承受得住,更何況嚴攸寧隻是一個孩子。
所以,嚴攸寧無需自己親自走路,而是有人用專門的工具抬著,若是撇開這件事,她倒像是到鄉間放鬆遊玩似的。
她也很快適應了自己現有的工作狀態,每天都兢兢業業,很是配合。
為了確保沒有任何漏網之蟲,她搜尋得很是認真,也十分認真地感受,生怕有半分疏漏。
目前為止,她隻搜尋完了一個茶莊,沒有新的發現。
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了。
而那幾隻小動物的實驗也一直都在進行著,從未間斷。
這件事本應該由黎常春來全權負責的,但他卻壓根沒機會,因為當天,秦淮就讓人將那幾隻小動物,外加那些挖出來的茶樹全都帶走了。
另外一並帶走的,還有好些活捉的黑蟲。
因為對這種黑蟲的來曆有了猜測,他們對這件事便提起十二萬分的謹慎。
所以,這個實驗,他們便打算親自來做,不打算假手於人。
即便黎常春與這件事利益相關,他定然比任何人都想要查清楚這件事,是以他也定會十分認真地去完成這件事,不會有半點馬虎,秦淮也依舊不打算將這件事交給他。
黎常春其實心裏是有些緊張和忐忑的。
他覺得淮南王對這件事的緊張和關心程度有些太過了。
就好像這件事是跟他的利益息息相關似的。
黎常春不敢違抗淮南王的決定,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把那些要緊的東西都帶走了,心中不覺越發忐忑,更是禁不住瘋狂發散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