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1章 琅琊王家的現狀
正是因此,他在利用雲子鶴,對付雲家的時候,心中曾經出現過猶疑與掙紮。
但最終,他還是照樣下手了。
由此可見,他的確是個自私的人,即便是把雲子鶴當成朋友,但他最看重的,還是自己本身的利益。
雲子鶴聽了他的這話,心弦緩緩鬆開,最後慢慢點頭。
“好,我知道了。”
雲子鶴對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了解,他其實是有些傲氣之人,這種時候,他不會為了討好自己而說謊。
他的迴答,讓雲子鶴心中生出了一種微微釋然的感覺。
至少,他對自己這個朋友並非全然利用。
他曾經真心將自己視作朋友,那便也算不辜負自己對他的真心實意。
卓安烺再次開口,聲音沉緩,又帶著幾分自嘲之意。
“我既把你當朋友,卻還是選擇了背叛,我根本沒有資格在你麵前說那些話,你或許也在心裏瞧不起我吧。
對於我的所作所為,我不想辯解什麽。
總之,對不起,不管你們接不接受,對你,對雲家,我都欠了一個道歉。”
他說著起身,朝雲子鶴深深鞠了一躬。
雲子鶴想伸手阻攔,最後卻還是忍住了。
他從卓安烺的這番行為和話語中聽出了一種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意味。
這次入京,他的結局多半不會有多好。
他在此之前大概是要對以前之事做個了斷,也能讓他自己能得到釋然吧。
最終,雲子鶴還是低聲開口,“過去的事便讓它過去吧。”
卓安烺聽了這話,先是微愣,旋即,麵上便露出了一抹微微的笑意,心中也升起了一股淡淡的暖意。
哪怕自己馬上就要死了,但是,在死前能聽到他的這話,卓安烺便覺得多了幾分滿足。
至少,自己還不算是徹底失去了這個朋友。
他的人生能有這樣一個結局,他已經很滿意了。
頓了頓,卓安烺還是輕聲問道:“王家的境況,可還好?”
他知道,自己或許是這世界上最不配問起王家之人,但他心中卻還是禁不住升起記掛。
他一直沒有在秦淮和蘭清笳麵前表露,是因為他們二人也並不清楚,他們也沒義務為自己去探聽相關的消息。
但現在見到了雲子鶴,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便誠如他先前所說,就算是再鐵石心腸之人,演戲演久了,也難免會入戲。
他雖不是真正的王璟川,但卻也真真切切地享受了王璟川該有的待遇,得到了王家多年的培養,也擁有了王家人投注在他身上的諸多關愛。
自己的身份被揭穿,於無關緊要之人最多就是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閑聊一二。
但對於王家來說,必然是難以承受的巨大打擊。
對於王家,他才是真正的愧疚難當,無顏麵對。
他這將死之軀,無力為王家做些什麽,也不敢奢求他們的原諒。
他現在唯一期盼的,就是他們能過得好。
雲子鶴聞言,麵上不覺露出了幾分欲言又止之色。
卓安烺見到他流露出這番神色,心頭不禁微微一緊,手也暗暗握緊了幾分。
“他們現今究竟如何了?我希望你能如實告知!”
頓了頓,雲子鶴還是開了口。
“因為你的事,王家上下也被皇上徹查了,因此查出了一些王家旁支在琅琊仗勢強占良田,強搶民女之惡行。
另外,王小姐的夫家歸德將軍在此前更是趁勢欲起兵作亂,幸而最後被鎮壓了下來,但皇上也因此震怒。
而這件事,也有王家後輩被牽涉其中,皇上因此便將王家狠狠嚴懲了一番,凡是出自琅琊王家的官員都被降了職,原本琅琊王家的部分良田也被皇上收迴,收歸朝廷所有。
我派人登門去拜訪過,王老爺和王夫人都病倒了。”
卓安烺聽罷,久久沉默。
作為一個曾經考中狀元,且也曾在朝為官之人,卓安烺自然擁有超過常人的政治敏感度。
雲子鶴所說的這番話,讓卓安烺敏銳地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他並非是為自己開脫,而是真心覺得,琅琊王家之所以會遭遇這番動蕩,根本不全然因為他。
他的事情,頂多隻是一個契機,一個導火索。
琅琊王家會經曆這番動蕩是因為,熙元帝原本就想動他們了。
王家盤踞於琅琊,因曆史原因,外姓之人基本上很難介入,宗親關係十分團結緊密。
都說強龍難壓地頭蛇,便是朝廷委派的官員到了此地,也都得給王家三分薄麵。
麵對這樣一個實力強大的團體,朝廷不可能會沒有想法。
但是,就算朝廷有想法,也得量力而行,看看自己能不能動它。
這次,卓安烺之事便給了熙元帝能撬動王家在琅琊根基的契機。
卓安烺乃是賣國的奸細,就算王家極力撇清,表示自己此前並不知情,但熙元帝若是執意不肯相信,他便有絕對的理由發落王家。
原本朝廷不敢動琅琊王家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們太過團結排外。
但現在,卓安烺這個奸細便出自王家嫡係,可以說,琅琊這次遭遇的劫難起因全在卓安烺的身上,其他旁支對於卓安烺的原養父養母一家能有什麽好印象?他們還能團結起來嗎?自然不可能。
熙元帝沒有直接發落王家,而是趁機對琅琊來了個大摸底。
王家這麽一個世家大族,在琅琊盤踞多年,儼然成了土皇帝,他們會沒做過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樣的事隨隨便便就能查出一大把。
這些,便進一步成了熙元帝對琅琊王家下手的籌碼了。
加上王語瑤的夫家造反,王家子侄也摻和其中,熙元帝就更有理由動王家。
如此數罪並罰,熙元帝沒有趁勢直接將王家的官員都擼了,也沒有大開殺戒,已然是帝王的仁慈。
但他之所以會這般仁慈,自然不是因為心善,而是帝王之術罷了。
熙元帝想要的,是打破琅琊王家宗親團結,一致排外的局麵,想要趁勢將手伸到琅琊去,從而一點點慢慢將琅琊王家的勢力化解,以免養虎為患。
若他直接對琅琊王家下手太狠,將其趕盡殺絕,隻怕反倒會促成他們團結一致,聯合起來反抗朝廷。
這對熙元帝來說,自然就大為不利了。
現在他的處置拿捏得便十分到位,在這一場朝廷和琅琊王家的博弈中,朝廷完勝了。
正是因此,他在利用雲子鶴,對付雲家的時候,心中曾經出現過猶疑與掙紮。
但最終,他還是照樣下手了。
由此可見,他的確是個自私的人,即便是把雲子鶴當成朋友,但他最看重的,還是自己本身的利益。
雲子鶴聽了他的這話,心弦緩緩鬆開,最後慢慢點頭。
“好,我知道了。”
雲子鶴對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了解,他其實是有些傲氣之人,這種時候,他不會為了討好自己而說謊。
他的迴答,讓雲子鶴心中生出了一種微微釋然的感覺。
至少,他對自己這個朋友並非全然利用。
他曾經真心將自己視作朋友,那便也算不辜負自己對他的真心實意。
卓安烺再次開口,聲音沉緩,又帶著幾分自嘲之意。
“我既把你當朋友,卻還是選擇了背叛,我根本沒有資格在你麵前說那些話,你或許也在心裏瞧不起我吧。
對於我的所作所為,我不想辯解什麽。
總之,對不起,不管你們接不接受,對你,對雲家,我都欠了一個道歉。”
他說著起身,朝雲子鶴深深鞠了一躬。
雲子鶴想伸手阻攔,最後卻還是忍住了。
他從卓安烺的這番行為和話語中聽出了一種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意味。
這次入京,他的結局多半不會有多好。
他在此之前大概是要對以前之事做個了斷,也能讓他自己能得到釋然吧。
最終,雲子鶴還是低聲開口,“過去的事便讓它過去吧。”
卓安烺聽了這話,先是微愣,旋即,麵上便露出了一抹微微的笑意,心中也升起了一股淡淡的暖意。
哪怕自己馬上就要死了,但是,在死前能聽到他的這話,卓安烺便覺得多了幾分滿足。
至少,自己還不算是徹底失去了這個朋友。
他的人生能有這樣一個結局,他已經很滿意了。
頓了頓,卓安烺還是輕聲問道:“王家的境況,可還好?”
他知道,自己或許是這世界上最不配問起王家之人,但他心中卻還是禁不住升起記掛。
他一直沒有在秦淮和蘭清笳麵前表露,是因為他們二人也並不清楚,他們也沒義務為自己去探聽相關的消息。
但現在見到了雲子鶴,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便誠如他先前所說,就算是再鐵石心腸之人,演戲演久了,也難免會入戲。
他雖不是真正的王璟川,但卻也真真切切地享受了王璟川該有的待遇,得到了王家多年的培養,也擁有了王家人投注在他身上的諸多關愛。
自己的身份被揭穿,於無關緊要之人最多就是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閑聊一二。
但對於王家來說,必然是難以承受的巨大打擊。
對於王家,他才是真正的愧疚難當,無顏麵對。
他這將死之軀,無力為王家做些什麽,也不敢奢求他們的原諒。
他現在唯一期盼的,就是他們能過得好。
雲子鶴聞言,麵上不覺露出了幾分欲言又止之色。
卓安烺見到他流露出這番神色,心頭不禁微微一緊,手也暗暗握緊了幾分。
“他們現今究竟如何了?我希望你能如實告知!”
頓了頓,雲子鶴還是開了口。
“因為你的事,王家上下也被皇上徹查了,因此查出了一些王家旁支在琅琊仗勢強占良田,強搶民女之惡行。
另外,王小姐的夫家歸德將軍在此前更是趁勢欲起兵作亂,幸而最後被鎮壓了下來,但皇上也因此震怒。
而這件事,也有王家後輩被牽涉其中,皇上因此便將王家狠狠嚴懲了一番,凡是出自琅琊王家的官員都被降了職,原本琅琊王家的部分良田也被皇上收迴,收歸朝廷所有。
我派人登門去拜訪過,王老爺和王夫人都病倒了。”
卓安烺聽罷,久久沉默。
作為一個曾經考中狀元,且也曾在朝為官之人,卓安烺自然擁有超過常人的政治敏感度。
雲子鶴所說的這番話,讓卓安烺敏銳地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他並非是為自己開脫,而是真心覺得,琅琊王家之所以會遭遇這番動蕩,根本不全然因為他。
他的事情,頂多隻是一個契機,一個導火索。
琅琊王家會經曆這番動蕩是因為,熙元帝原本就想動他們了。
王家盤踞於琅琊,因曆史原因,外姓之人基本上很難介入,宗親關係十分團結緊密。
都說強龍難壓地頭蛇,便是朝廷委派的官員到了此地,也都得給王家三分薄麵。
麵對這樣一個實力強大的團體,朝廷不可能會沒有想法。
但是,就算朝廷有想法,也得量力而行,看看自己能不能動它。
這次,卓安烺之事便給了熙元帝能撬動王家在琅琊根基的契機。
卓安烺乃是賣國的奸細,就算王家極力撇清,表示自己此前並不知情,但熙元帝若是執意不肯相信,他便有絕對的理由發落王家。
原本朝廷不敢動琅琊王家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們太過團結排外。
但現在,卓安烺這個奸細便出自王家嫡係,可以說,琅琊這次遭遇的劫難起因全在卓安烺的身上,其他旁支對於卓安烺的原養父養母一家能有什麽好印象?他們還能團結起來嗎?自然不可能。
熙元帝沒有直接發落王家,而是趁機對琅琊來了個大摸底。
王家這麽一個世家大族,在琅琊盤踞多年,儼然成了土皇帝,他們會沒做過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樣的事隨隨便便就能查出一大把。
這些,便進一步成了熙元帝對琅琊王家下手的籌碼了。
加上王語瑤的夫家造反,王家子侄也摻和其中,熙元帝就更有理由動王家。
如此數罪並罰,熙元帝沒有趁勢直接將王家的官員都擼了,也沒有大開殺戒,已然是帝王的仁慈。
但他之所以會這般仁慈,自然不是因為心善,而是帝王之術罷了。
熙元帝想要的,是打破琅琊王家宗親團結,一致排外的局麵,想要趁勢將手伸到琅琊去,從而一點點慢慢將琅琊王家的勢力化解,以免養虎為患。
若他直接對琅琊王家下手太狠,將其趕盡殺絕,隻怕反倒會促成他們團結一致,聯合起來反抗朝廷。
這對熙元帝來說,自然就大為不利了。
現在他的處置拿捏得便十分到位,在這一場朝廷和琅琊王家的博弈中,朝廷完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