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與國師攤牌
蕭闖默了片刻,終於開口,把話題引到了正題。
“師公,我這次迴去,在我父親的房中發現了一些東西。”
國師聞言,神色微頓,心神也隨之一動。
直覺告訴他,蕭闖所說的東西,隻怕並不一般。
他當即追問,“你發現了什麽?”
蕭闖看著國師急切的神色,緩聲開口道:“我發現了兩個方子。”
國師聽到這話,心中越發篤定了自己的猜測,他忙催促,“什麽方子?拿來給我看看。”
蕭闖動作稍有遲疑,但最終還是伸手入懷,把那張偽造好的方子拿了出來,遞給他。
國師連忙接過,飛快打開。
待看到了上麵的內容,國師便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這方子,果然是藥人和鬼人的方子。
看到這兩個方子,國師對蕭闖的話便再也沒有半分懷疑了。
這必然是蕭闖從蕭彥清的房中找到的,不然的話,蕭闖不可能得到這樣一個方子。
隻是,這方子與自己當初所得略有不同,國師禁不住緊緊盯著這兩個方子,腦中飛快比對著兩個方子,思緒轉得飛快。
難道自己拿到的那兩個方子,不是最終的方子?
這份方子,莫非是他過後又調整修改過的?
因為這是從蕭彥清處得來的,國師對這兩份方子,自然而然便多了幾分慎重。
國師正拿著這兩個方子看得出神,蕭闖就再次開口。
“師公,這兩份方子,你應該不陌生吧。
你不僅不陌生,還應該十分熟悉。”
國師聞言,神色驟然一頓。
他終於把目光從方子上抽了出來,看向蕭闖。
蕭闖望著自己,目光沉沉,那裏麵,像是藏著一汪看不到底的深潭。
國師對上他這樣的目光,又聽得他這樣的問話,心中便有了猜測,蕭闖此行,怕是知道了些什麽。
國師放下那兩個方子,眼神晦暗莫名,語氣倒是一派如常。
“闖兒,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蕭闖深吸了一口氣,“師公,我是什麽意思,您應該心知肚明才是。”
國師的臉色一下就沉了下去,“是你那個老仆跟你說了什麽嗎?”
蕭闖聽他提到福伯,當即否認,“不是。”
這件事,他無論如何都不想牽扯到福伯身上。
國師卻根本不信,“如果不是他,你又怎會在我跟前胡言亂語?還一副質問的語氣?”
蕭闖目光灼灼地望著他,“我是看到了我父親留下的隻言片語!”
國師聞言,神色便是一僵。
當初他便因為這兩個方子,與蕭彥清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他們師徒也險些為此決裂。
國師深知蕭彥清的秉性,在某些事情上他就是一根筋,軸得很。
國師最後表麵與他達成和解,實際上卻是偷偷將藥方子記了下來。
眼下,他聽到蕭闖這般說,麵色自然是變了變。
如果蕭彥清當真留下了書信,就憑他的秉性,他真的在書信中將此事道出,也並非不可能。
國師的臉色有些晦暗不明。
他不知道蕭彥清的信究竟寫了什麽,又把事情寫到了什麽程度,所以,他不會不打自招。
“你倒是說說,你父親留下了什麽隻言片語,讓你要用這樣的語氣跟我說話。”
國師看著蕭闖的眼神多了一絲威嚴,周身的氣勢也帶著一股壓迫。
國師已然做好了準備,蕭闖就算是真的說出了些什麽,他也不會承認。
然而,他萬萬沒料到,蕭闖竟然直接拋出了一個讓他震驚不已的訊息。
“師公,西山上的秘密,我都已經知道了,你無需繼續在我麵前遮掩。”
國師冷不丁聽了這麽一句,他麵上的威嚴瞬間被驚愕所取代。
那瞬間的反應,騙不了人。
“你……”
國師勉強鎮定下來,低聲嗬斥,“我們現在說的是你父親留下的書信,你胡說八道些什麽?”
蕭闖看著他,麵上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我正是憑借我父親留下的書信,才探查到了西山上之事。
我小時候,曾記得師公與父親發生過一次很激烈的爭吵,當時我雖小,但卻還有些印象,隻是我並不懂那是什麽意思。
直到,我看到我父親的書信,想起了幼時之事,又看到了與書信一起放置的方子,我才想明白了。
我父親原是打算把這兩個藥方用到動物身上,師公你卻要用到人身上。”
國師聽到蕭闖精準地說出了事情的真相,麵色變得更加難看。
他有種被人直接把臉皮都扒下來的感覺,心中既惱怒,又有點隱隱的生疑。
他就憑借他父親留下的一封書信和兩個藥方,就能查到西山上?
要知道,蕭彥清去世之前,自己可都還沒有在西山上飼養藥人,淬煉鬼人。
國師蒼老渾濁的雙眸中充滿了銳利的審視。
“你休要詐我,就算你父親當真留有書信,又與西山何幹?”
蕭闖並不懼國師的打量與審視,他直接道:“沒錯,父親的書信中,的確沒有提到西山,因為西山上的秘密,是我自己猜出來的。”
國師眸子一動,“猜?”
“沒錯,猜。
父親的信,到底是入了我的心,我知自己不該窺探師公之事,但卻是想證實一番,父親信中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我之所以說自己是靠猜,是因為我的所有結論皆是出自推測,並沒有證據。
而我推測的根源,在義父身上。”
蕭闖鎮定地把詹隋拉了出來,作為自己猜測的依據來源。
反正詹隋已經死得透透的,國師就算想要求證也是死無對證。
但他並不敢把事情說得太滿,隻能刻意含糊其辭。
畢竟,這樣的事,說多錯多。
“我隨義父在軍中當差,雖然不得義父重用,沒有機會參與那些隱秘又重要的大事,但我卻偶爾從義父的口中聽到過隻言片語。
師公這些年,經常不在郢都,原本我也以為師公是在外雲遊。
但我卻偶然從義父的口中得知,師公您但凡不在郢都的時間裏都不是在外雲遊,而是一直都在西山上。
有了父親這封信帶來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我便自然而然地懷疑您在西山上的目的。
更何況,西山上還有個朝廷設置的前鋒營,師公常年在西山上,定然不可能隻是在那裏清修。”
蕭闖默了片刻,終於開口,把話題引到了正題。
“師公,我這次迴去,在我父親的房中發現了一些東西。”
國師聞言,神色微頓,心神也隨之一動。
直覺告訴他,蕭闖所說的東西,隻怕並不一般。
他當即追問,“你發現了什麽?”
蕭闖看著國師急切的神色,緩聲開口道:“我發現了兩個方子。”
國師聽到這話,心中越發篤定了自己的猜測,他忙催促,“什麽方子?拿來給我看看。”
蕭闖動作稍有遲疑,但最終還是伸手入懷,把那張偽造好的方子拿了出來,遞給他。
國師連忙接過,飛快打開。
待看到了上麵的內容,國師便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這方子,果然是藥人和鬼人的方子。
看到這兩個方子,國師對蕭闖的話便再也沒有半分懷疑了。
這必然是蕭闖從蕭彥清的房中找到的,不然的話,蕭闖不可能得到這樣一個方子。
隻是,這方子與自己當初所得略有不同,國師禁不住緊緊盯著這兩個方子,腦中飛快比對著兩個方子,思緒轉得飛快。
難道自己拿到的那兩個方子,不是最終的方子?
這份方子,莫非是他過後又調整修改過的?
因為這是從蕭彥清處得來的,國師對這兩份方子,自然而然便多了幾分慎重。
國師正拿著這兩個方子看得出神,蕭闖就再次開口。
“師公,這兩份方子,你應該不陌生吧。
你不僅不陌生,還應該十分熟悉。”
國師聞言,神色驟然一頓。
他終於把目光從方子上抽了出來,看向蕭闖。
蕭闖望著自己,目光沉沉,那裏麵,像是藏著一汪看不到底的深潭。
國師對上他這樣的目光,又聽得他這樣的問話,心中便有了猜測,蕭闖此行,怕是知道了些什麽。
國師放下那兩個方子,眼神晦暗莫名,語氣倒是一派如常。
“闖兒,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蕭闖深吸了一口氣,“師公,我是什麽意思,您應該心知肚明才是。”
國師的臉色一下就沉了下去,“是你那個老仆跟你說了什麽嗎?”
蕭闖聽他提到福伯,當即否認,“不是。”
這件事,他無論如何都不想牽扯到福伯身上。
國師卻根本不信,“如果不是他,你又怎會在我跟前胡言亂語?還一副質問的語氣?”
蕭闖目光灼灼地望著他,“我是看到了我父親留下的隻言片語!”
國師聞言,神色便是一僵。
當初他便因為這兩個方子,與蕭彥清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他們師徒也險些為此決裂。
國師深知蕭彥清的秉性,在某些事情上他就是一根筋,軸得很。
國師最後表麵與他達成和解,實際上卻是偷偷將藥方子記了下來。
眼下,他聽到蕭闖這般說,麵色自然是變了變。
如果蕭彥清當真留下了書信,就憑他的秉性,他真的在書信中將此事道出,也並非不可能。
國師的臉色有些晦暗不明。
他不知道蕭彥清的信究竟寫了什麽,又把事情寫到了什麽程度,所以,他不會不打自招。
“你倒是說說,你父親留下了什麽隻言片語,讓你要用這樣的語氣跟我說話。”
國師看著蕭闖的眼神多了一絲威嚴,周身的氣勢也帶著一股壓迫。
國師已然做好了準備,蕭闖就算是真的說出了些什麽,他也不會承認。
然而,他萬萬沒料到,蕭闖竟然直接拋出了一個讓他震驚不已的訊息。
“師公,西山上的秘密,我都已經知道了,你無需繼續在我麵前遮掩。”
國師冷不丁聽了這麽一句,他麵上的威嚴瞬間被驚愕所取代。
那瞬間的反應,騙不了人。
“你……”
國師勉強鎮定下來,低聲嗬斥,“我們現在說的是你父親留下的書信,你胡說八道些什麽?”
蕭闖看著他,麵上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我正是憑借我父親留下的書信,才探查到了西山上之事。
我小時候,曾記得師公與父親發生過一次很激烈的爭吵,當時我雖小,但卻還有些印象,隻是我並不懂那是什麽意思。
直到,我看到我父親的書信,想起了幼時之事,又看到了與書信一起放置的方子,我才想明白了。
我父親原是打算把這兩個藥方用到動物身上,師公你卻要用到人身上。”
國師聽到蕭闖精準地說出了事情的真相,麵色變得更加難看。
他有種被人直接把臉皮都扒下來的感覺,心中既惱怒,又有點隱隱的生疑。
他就憑借他父親留下的一封書信和兩個藥方,就能查到西山上?
要知道,蕭彥清去世之前,自己可都還沒有在西山上飼養藥人,淬煉鬼人。
國師蒼老渾濁的雙眸中充滿了銳利的審視。
“你休要詐我,就算你父親當真留有書信,又與西山何幹?”
蕭闖並不懼國師的打量與審視,他直接道:“沒錯,父親的書信中,的確沒有提到西山,因為西山上的秘密,是我自己猜出來的。”
國師眸子一動,“猜?”
“沒錯,猜。
父親的信,到底是入了我的心,我知自己不該窺探師公之事,但卻是想證實一番,父親信中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我之所以說自己是靠猜,是因為我的所有結論皆是出自推測,並沒有證據。
而我推測的根源,在義父身上。”
蕭闖鎮定地把詹隋拉了出來,作為自己猜測的依據來源。
反正詹隋已經死得透透的,國師就算想要求證也是死無對證。
但他並不敢把事情說得太滿,隻能刻意含糊其辭。
畢竟,這樣的事,說多錯多。
“我隨義父在軍中當差,雖然不得義父重用,沒有機會參與那些隱秘又重要的大事,但我卻偶爾從義父的口中聽到過隻言片語。
師公這些年,經常不在郢都,原本我也以為師公是在外雲遊。
但我卻偶然從義父的口中得知,師公您但凡不在郢都的時間裏都不是在外雲遊,而是一直都在西山上。
有了父親這封信帶來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我便自然而然地懷疑您在西山上的目的。
更何況,西山上還有個朝廷設置的前鋒營,師公常年在西山上,定然不可能隻是在那裏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