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他會死得很慘
附近的某個茶樓廂房中,秦淮和蘭清笳相對而坐,一邊品著茶,一邊看著這一幕。
蘭清笳的神色若有所思,“我以為明惠帝會直接把他給砍了,沒想到,卻又搞了那麽一出,難道明惠帝真的還要對他網開一麵?”
秦淮聞言,搖頭。
“不會,明惠帝沒有這樣的心胸。”
蘭清笳不解,“那他為什麽隻把詹隋貶為庶民,抄沒家產?而不是直接砍頭?”
秦淮沉吟片刻,方才道:“我覺得,詹隋或許拿出了什麽底牌,讓明惠帝對他生了忌憚。”
兩個人互相對望了一眼,心中都生出了同樣的猜測。
“鬼營。”
他們都以為,詹隋對鬼營之事了如指掌,這才會生出了這個誤會。
“鬼營之事不可告人,若是詹隋早就留了一手,為自己鋪了後路,那皇上忌憚他將此事宣揚出去,就隻能與詹隋達成共識,留他一條性命。”
兩人都覺得詹隋的底牌是鬼營,畢竟,這件事算是明惠帝最不可告人的一樁秘密。
他們卻都猜錯了,明惠帝做過的不可告人的事,遠不止那麽一樁。
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這個消息,是慕容熙告訴他們的。
她提起此事時,神情和語調都是冷的。
“詹隋當年受了狗皇帝之命,對我父王下手,這次詹隋栽了大跟頭,為了保命,就搬出了這件事。
狗皇帝顧忌自己的臉麵和名聲,怕自己遭到百姓千夫所指,在史書上留下罵名,這才放了詹隋一條生路。”
慕容熙一口一個狗皇帝,語氣中滿滿都是憎惡的意味。
宋瑾南知道她與明惠帝之間的真正關係,也明白她對明惠帝的深惡痛絕,以及對端王的孺慕與愧疚,他便抬手,輕輕攬在慕容熙的肩上,給她無聲的安慰。
感受到宋瑾南的安危,慕容熙原本緊繃又憤怒的情緒這才稍稍和緩。
秦淮和蘭清笳互相對望一眼,他們以為鬼營才是詹隋的底牌,原來竟然猜錯了?
秦淮問,“郡主是怎麽知道的?”
慕容熙沒有直接迴答,隻是道:“我自然有自己的眼線,我能確定的是,這這個消息絕對可靠。”
她既然這麽說,秦淮便也沒有多問。
她在宮中的確培植了自己的人手,之前她的人就幫忙辦成了不少事,眼下帶來了這個消息,他們也都選擇相信。
慕容熙的眼中又生出冷意。
“詹隋必須死!不僅要死,我還要讓他被公開處刑,五馬分屍!
死後也要他臭名昭著,遺臭萬年!”
明惠帝想要派人暗殺他,那都是便宜了他。
讓他那麽不明不白地死了,慕容熙不甘心。
詹隋的罪己詔上,一定要再加上他曾經謀害端王的這一項重罪!
她的父王,不能白白死了。
“不僅是詹隋,還有那個狗皇帝,我也必須要揭下他偽善的麵具,讓他為自己曾經做出的事付出代價!”
幾人聽到慕容熙的這話,心中略一思量,便有些明白她的意圖。
秦淮道:“你想派人將當年之事散布出去,再栽贓嫁禍到詹隋的身上?”
慕容熙坦然點頭,“沒錯,依照我對那狗皇帝的了解,詹隋敢要挾他,他必然對此耿耿於懷。
他不殺詹隋,也隻是怕詹隋出事了,他事先安排的人真的把那件醜事抖出去。
可假如他都已經放過了詹隋,可那件醜事還是抖了出去,你們覺得,那狗皇帝還有容忍詹隋的必要?”
宋瑾南緩聲接下她的話頭,“那詹隋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那張底牌,狗皇帝就不會再放過他。
甚至為了洗脫自己身上的汙名,保住自己身為帝王的尊嚴,明惠帝必然會將當年舊事的責任都推到詹隋的身上。
美其名曰為了端王報仇,加上詹隋曾暗地裏要挾過他這個皇帝,他對詹隋必然不會心慈手軟。
所以,到那個時候,詹隋會死得很慘。”
宋瑾南跟著慕容熙一道,一口一個狗皇帝叫得十分順口,儼然做足了婦唱夫隨的姿態。
慕容熙對此十分滿意。
她眼中閃爍起了銳利的鋒芒。
“到時候,我必會親自入宮,向那狗皇帝諫言,讓他對詹隋處以五馬分屍的極刑。”
隻有看著他死得那麽慘,慕容熙心中的恨意,才能稍稍平複。
秦淮和蘭清笳都沒有說話,他們都理解慕容熙對詹隋的恨意。
如果他們有這樣的血仇在身,他們未必就能比慕容熙理智多少。
慕容熙隻遺憾,這次隻能除掉詹隋,而那個狗皇帝,自己依舊不能對他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到時候那些流言傳出,明惠帝必然會想盡辦法引導和壓製輿論,把這件事定性為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
到時候就算慕容熙派人在暗處煽風點火,也隻能引人猜測而已,沒人真的敢把這件事拿到明麵上來討論,更沒人敢定明惠帝的罪。
明惠帝最多就隻是名譽受損罷了,這對於慕容熙來說,還遠遠不夠。
他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隻有讓他身敗名裂,以命為償,這個血仇才算是徹底報了。
慕容熙相信,這一天很快就能來了。
幾日後,被貶為庶民的詹隋淒淒慘慘地離開了郢都。
而這時候慕容霏才終於被明惠帝想起,被重新接迴了宮中。
隻是對於她的名分,明惠帝依舊沒有什麽說法。
所以,從禮法上來說,慕容霏依舊是個庶民。
明惠帝對這個女兒已經完全不在意了,但他也不可能讓她陪著詹隋一起離開郢都,那樣太抬舉他了。
更何況,詹隋對明惠帝來說,早已經是命不久矣之人,他自然不可能明知如此還讓慕容霏跟著他。
就在詹隋離開郢都城的第二天,郢都城中就又開始有了一個流言,這個流言與以往的小打小鬧不同,這是一樁足以讓人驚掉下巴的驚天巨聞。
流言稱,當初端王並非戰死,而是明惠帝見時局穩定,怕端王功勞太盛,功高蓋主,會撼動他的帝位,便命人謊報軍情,引端王率軍遇險,最後,被偽裝成敵軍的自己人全軍殲滅。
而那個受了明惠帝之令謊報軍情,又下令射殺端王之人,正是前幾日剛剛在城門口宣讀罪己詔的前定武將軍,詹隋。
附近的某個茶樓廂房中,秦淮和蘭清笳相對而坐,一邊品著茶,一邊看著這一幕。
蘭清笳的神色若有所思,“我以為明惠帝會直接把他給砍了,沒想到,卻又搞了那麽一出,難道明惠帝真的還要對他網開一麵?”
秦淮聞言,搖頭。
“不會,明惠帝沒有這樣的心胸。”
蘭清笳不解,“那他為什麽隻把詹隋貶為庶民,抄沒家產?而不是直接砍頭?”
秦淮沉吟片刻,方才道:“我覺得,詹隋或許拿出了什麽底牌,讓明惠帝對他生了忌憚。”
兩個人互相對望了一眼,心中都生出了同樣的猜測。
“鬼營。”
他們都以為,詹隋對鬼營之事了如指掌,這才會生出了這個誤會。
“鬼營之事不可告人,若是詹隋早就留了一手,為自己鋪了後路,那皇上忌憚他將此事宣揚出去,就隻能與詹隋達成共識,留他一條性命。”
兩人都覺得詹隋的底牌是鬼營,畢竟,這件事算是明惠帝最不可告人的一樁秘密。
他們卻都猜錯了,明惠帝做過的不可告人的事,遠不止那麽一樁。
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這個消息,是慕容熙告訴他們的。
她提起此事時,神情和語調都是冷的。
“詹隋當年受了狗皇帝之命,對我父王下手,這次詹隋栽了大跟頭,為了保命,就搬出了這件事。
狗皇帝顧忌自己的臉麵和名聲,怕自己遭到百姓千夫所指,在史書上留下罵名,這才放了詹隋一條生路。”
慕容熙一口一個狗皇帝,語氣中滿滿都是憎惡的意味。
宋瑾南知道她與明惠帝之間的真正關係,也明白她對明惠帝的深惡痛絕,以及對端王的孺慕與愧疚,他便抬手,輕輕攬在慕容熙的肩上,給她無聲的安慰。
感受到宋瑾南的安危,慕容熙原本緊繃又憤怒的情緒這才稍稍和緩。
秦淮和蘭清笳互相對望一眼,他們以為鬼營才是詹隋的底牌,原來竟然猜錯了?
秦淮問,“郡主是怎麽知道的?”
慕容熙沒有直接迴答,隻是道:“我自然有自己的眼線,我能確定的是,這這個消息絕對可靠。”
她既然這麽說,秦淮便也沒有多問。
她在宮中的確培植了自己的人手,之前她的人就幫忙辦成了不少事,眼下帶來了這個消息,他們也都選擇相信。
慕容熙的眼中又生出冷意。
“詹隋必須死!不僅要死,我還要讓他被公開處刑,五馬分屍!
死後也要他臭名昭著,遺臭萬年!”
明惠帝想要派人暗殺他,那都是便宜了他。
讓他那麽不明不白地死了,慕容熙不甘心。
詹隋的罪己詔上,一定要再加上他曾經謀害端王的這一項重罪!
她的父王,不能白白死了。
“不僅是詹隋,還有那個狗皇帝,我也必須要揭下他偽善的麵具,讓他為自己曾經做出的事付出代價!”
幾人聽到慕容熙的這話,心中略一思量,便有些明白她的意圖。
秦淮道:“你想派人將當年之事散布出去,再栽贓嫁禍到詹隋的身上?”
慕容熙坦然點頭,“沒錯,依照我對那狗皇帝的了解,詹隋敢要挾他,他必然對此耿耿於懷。
他不殺詹隋,也隻是怕詹隋出事了,他事先安排的人真的把那件醜事抖出去。
可假如他都已經放過了詹隋,可那件醜事還是抖了出去,你們覺得,那狗皇帝還有容忍詹隋的必要?”
宋瑾南緩聲接下她的話頭,“那詹隋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那張底牌,狗皇帝就不會再放過他。
甚至為了洗脫自己身上的汙名,保住自己身為帝王的尊嚴,明惠帝必然會將當年舊事的責任都推到詹隋的身上。
美其名曰為了端王報仇,加上詹隋曾暗地裏要挾過他這個皇帝,他對詹隋必然不會心慈手軟。
所以,到那個時候,詹隋會死得很慘。”
宋瑾南跟著慕容熙一道,一口一個狗皇帝叫得十分順口,儼然做足了婦唱夫隨的姿態。
慕容熙對此十分滿意。
她眼中閃爍起了銳利的鋒芒。
“到時候,我必會親自入宮,向那狗皇帝諫言,讓他對詹隋處以五馬分屍的極刑。”
隻有看著他死得那麽慘,慕容熙心中的恨意,才能稍稍平複。
秦淮和蘭清笳都沒有說話,他們都理解慕容熙對詹隋的恨意。
如果他們有這樣的血仇在身,他們未必就能比慕容熙理智多少。
慕容熙隻遺憾,這次隻能除掉詹隋,而那個狗皇帝,自己依舊不能對他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到時候那些流言傳出,明惠帝必然會想盡辦法引導和壓製輿論,把這件事定性為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
到時候就算慕容熙派人在暗處煽風點火,也隻能引人猜測而已,沒人真的敢把這件事拿到明麵上來討論,更沒人敢定明惠帝的罪。
明惠帝最多就隻是名譽受損罷了,這對於慕容熙來說,還遠遠不夠。
他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隻有讓他身敗名裂,以命為償,這個血仇才算是徹底報了。
慕容熙相信,這一天很快就能來了。
幾日後,被貶為庶民的詹隋淒淒慘慘地離開了郢都。
而這時候慕容霏才終於被明惠帝想起,被重新接迴了宮中。
隻是對於她的名分,明惠帝依舊沒有什麽說法。
所以,從禮法上來說,慕容霏依舊是個庶民。
明惠帝對這個女兒已經完全不在意了,但他也不可能讓她陪著詹隋一起離開郢都,那樣太抬舉他了。
更何況,詹隋對明惠帝來說,早已經是命不久矣之人,他自然不可能明知如此還讓慕容霏跟著他。
就在詹隋離開郢都城的第二天,郢都城中就又開始有了一個流言,這個流言與以往的小打小鬧不同,這是一樁足以讓人驚掉下巴的驚天巨聞。
流言稱,當初端王並非戰死,而是明惠帝見時局穩定,怕端王功勞太盛,功高蓋主,會撼動他的帝位,便命人謊報軍情,引端王率軍遇險,最後,被偽裝成敵軍的自己人全軍殲滅。
而那個受了明惠帝之令謊報軍情,又下令射殺端王之人,正是前幾日剛剛在城門口宣讀罪己詔的前定武將軍,詹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