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這裏是皖南的繁昌縣與南陵縣交界的地方,一條大漳河將平整的土地劃成了兩塊。河西是繁昌縣地界,河東是南陵縣管轄。漳河兩岸。文化古跡眾多。最著名的是,當年三國東吳在這裏屯兵,留下了許多名勝。一些比較小的古跡,在土地平整時,已經完全被平掉了,而大體上的地形,由於是形態所生成的,仍然存在。現在粗略地敘述如下。


    漳河兩岸水網如織,縱橫交錯,界麵寬廣。包括了現在的繁昌、南陵和蕪湖縣的圩區,與長江、青弋江自成天然水係。三國時期,這些圩區不可能有圩埂堤壩,所有的水網都可以“一帆風順”地通達。不僅如此,水網之間,都有麵積不等的“垾地”。這些天然條件具備了處所隱蔽,而水上交通卻很方便;水陸兼優,卻是自然水係,易旱易澇,不宜家居,卻是兵家屯田訓練的好地方。於是,當時的東吳在這裏設立了兵營,成為了他們屯兵練兵的處所之一。著名的大將黃蓋公館,就設立在漳河東岸與洋河交界之處。如今那裏還叫“黃公渡”。當時,他們不僅訓練著水軍,還應該屯紮著馬步兵:現在地名叫做牧馬垾、馬園墩、走馬墩、上馬場、中馬場、下馬場、攔馬埂,以及馬頭街,這麽許多與馬相關的地名,且都綿延相連,還都是不出名的小地方,正是隱蔽屯兵的特征,為當時情況做了很好的說明。各處駐軍指揮機關都建立了小城,如今還有叫西邊城的村莊;甚至修建了戰壕,象現在的桂竹墩,中間一個土墩,約三、四畝麵積,居住著頭十戶人家,四周都是壕溝,北邊還是雙壕溝。工程之大,不是少數人可以完成的。可見他們在這裏屯兵並非權宜之計。


    漳河西岸、黃蓋公館向南十裏的地方,有一處大湖,古老的名稱叫布袋湖。它的上遊是河廣湖。從河廣湖發源地到布袋湖入河口,綿延約20裏。因為進湖的水路多是河渠,而湖體卻是龐大的橢圓體,因此稱“布袋湖”。湖西都是群山。因此,布袋湖是容納山水的大湖。由於人們的口語原因,在漫長的年月裏,居然將布字省略掉了,稱作“袋湖”;再因為,江南的山,終年蒼青翠綠,映襯著廣袤的湖水,呈現的是深綠的顏色,有文化的人根據它的特點,將它寫為“黛湖”。這便是現在這處大湖的名稱。


    周瑜24歲來東吳,在他任水軍都督時,著重在布袋湖操練水軍,使這塊土地展現了“用武之地”,赤壁一戰,打擊了不可一世的曹操軍隊,成了古代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也使周瑜成了千古不朽的曆史人物。上世紀八十年初,新鎮修建中學,挖掘地基,刨出了一畚箕銅錢大小的金屬片,當時有的民工拿了一些玩耍,大部分上交給了縣文物部門。據鑒定,這東西便是當年周瑜練兵時用的銘牌。


    漳河西岸、布袋湖東岸,有個交通方便的村莊,叫俞垾,卻從來沒有住過姓俞的人,應該是周瑜辦公地點的“瑜垾”。他的北邊,是周邊最大的村莊,叫周陽垾(山南、水北為陽),這兩處連起來,就是“周瑜”了,應該是他的大本營。這樣,“西邊城”、“桂竹壕”都顯得“理所當然”了。這裏距離黃蓋公館僅十多華裏,一水之地,水上聯絡十分方便。


    周瑜為了視察和議論軍情,在布袋湖的中間,用人工築成了兩個大土墩,各約八九畝麵積(一個在現在黛湖中間,一個在現在的郭仁農場),是中高級軍官集中議事所使用的場地。土墩的周邊,是深潭,是當時取土築墩造成的,可以停靠眾多的大小船隻。黛湖中間的土墩,現在的當地人還叫它是“船墩”。


    為了訓練方便,他們還在湖的各處修建了不少可以靠船的碼頭。現在,靠湖邊的岸旁,許多地方深溝高岸,有的還延伸到垾地中間,應該是當時人工挖掘的“工事”;不然,湖邊哪會有“深溝高岸”的自然地形?若說是後代農民們為了水利而挖掘,卻不盡合理;因為這些深溝高岸,費工之巨,不是少數農民可以完成的,有的還不完全符合農業需要。


    沒有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地形,不能抗拒天災,易旱易澇。特別是洪水常來常去,來時成汪洋,去後才有“垾地”。不適合居民定居,當時的垾地應該沒有居民。正因為這樣,才是練兵的好地方。


    古時候的人,特別是帝王將相,對自己死後處所十分注重,稱他們的墳墓為“寢陵”。不僅企求風水吉祥,更要安全可靠。因為這裏具有安全隱蔽的特點,周瑜和黃蓋都把自己死後的葬身之地選擇在這裏。年僅36歲的周瑜病死後,孫權將他的靈柩從2500多裏的嶽陽,運到他操練水軍的布袋湖邊安葬。為了防備盜墓,出殯時在長江兩岸不同的地方72口棺材,一齊出殯,使人弄不清他究竟是葬在哪裏。不過,根據今人李雲升研究,漳河之西,現在被稱為“周墓”的地方,是他的墓地,比較可靠。他的研究根據是:


    周瑜精通周易八卦,生前為自己選擇了安葬之地,還安排了善後事宜。


    1、其墓址在現在茅垾的周墓村西南的楓墩上。那地方為什麽叫“楓墩”?楓的同音字是“風”,風的對應詞是“雨”,雨同“瑜”音近;墩即土墩,引申為“墳墓”;因此,它實在的意思就是“瑜墓”。為了掩人耳目,那上麵確實植了楓樹。現在成了一個自然村。而名叫“周墓”的村莊,卻不是真正周瑜的葬身之處。


    2、為了保護他的墳墓,他安插的守墓人也按照八卦賜了姓。這八姓是“李、俞、陳、楊、周、彭、文、章”;意思是“離對遇”、“沉對揚”、“舟對盆”、“文對章”。現在這些姓氏的後裔們還有人居住在這裏。這裏有個叫“小村”的村莊,本來名字應該是“孝村”,即為周瑜守孝之意。


    3、為了守墓人的人身安全、衣食無虞,在他們居住的地方,根據實際地理形狀,按照八卦原理進行了整治,形成了足夠的垾地和暢通的水網。使他們不僅能豐衣足食,若遇到戰亂或劫匪,還可以進退自如,確保安全。現在這裏溝塘附近都有大土墩,就是當時人工挖掘的證明。


    4、這裏有個叫“豬耳朵灣”的水麵。這個水麵主要是為了造就“楓墩”而形成的。也就是說,它主要是人工挖掘出來的。為什麽叫“豬耳”?豬耳即“聚二”,“聚”義為遇,兩個二遇到一起,則成四;遇與“瑜”諧音,四與“死”諧音,就是“瑜死”之意。


    這些事跡,因為年代久遠,還得細致挖掘,才能更加明了。


    黃蓋死後,安葬在他的公館以南十華裏的漳河東邊,與布袋湖隔河相望。因為他的墳墓原因,那裏被叫成了“黃墓”。後人在那裏設置了渡口,則被稱為“黃墓渡”,如今成了南陵縣一個重要的古老集鎮。下麵是蕪湖報社(當地的市級報紙)的一位記者,考察黃蓋墓的記述文:


    黃蓋,字公覆,湖南零陵人,三國東吳的三朝元老,是漢代南陵縣(古稱春穀縣)縣令。死後葬在南陵縣的“黃墓渡”。


    從黃墓渡口往南兩公裏,有個村莊叫王家墩。黃蓋之墓就在這個村莊。相傳,王家墩原名黃家墩,居住著四戶黃氏守墓人的後裔;因本地人“黃”“王”鄉音不分,又曆經戰亂和歲月的流逝,其子孫如今皆更易為王姓了。向導指著村邊一個長著幾棵老樹的高土墩告訴我們:“喏,這就是黃蓋的墓。”這雜草離亂枯樹淒涼的土墩就是那位叱詫風雲的名將之墓?驚異之下,不由讓人想起清代庠生(秀才)劉學尹的《過黃蓋墓》的詩:“黃蓋名垂遠,忠魂應有知。殘碑無幾字,樹老剩餘枝。古塚棲狐冷,荒原宿鳥悲。桃花今日淚,灑作吊魂詩。”詩中其景荒涼,其情哀痛,今日來到黃公墓前,終於一得印證……


    爬上了土坡,但見遍地殘碑瓦礫。土墩的東南有一深坑...向導說這是1974年農業學大寨農田基本建設的“成果”。當時挖出許多砌墓磚,磚上還有凹下去的“春穀”二字。1985年底,市縣文物工作者還曾來王家墩實地考察過...見半個墓地已挖成一潭死水,變成前塘後墩,芭茅、蓬蒿叢生,都十分惋惜……


    近年來,黃墓鎮已經把挖掘、整理、保護古籍文物作為一件弘揚傳統文化、展示古鎮雄厚曆史文化底蘊的大事擺上了議事日程。特別對於黃蓋墓,不僅找到了墓碑的下落,整理出了黃蓋及其墓葬的曆史資料——包括清康熙年間春穀知縣宋廷佐《黃將軍墓碑記》;而且,還邀請佛教聖地九華山僧侶前來參與修複黃蓋墓,複建“願挨寺”,以再現當年的曆史。所謂“願挨”,就是當年“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古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今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heyang20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heyang2012並收藏古今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