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被臨時分到了晁育良的“雄鷹組”,接受良哥的檢閱。
他這人脾氣好是出了名的。
你可以說他不嚴肅,也可以說他這個人原則性不夠強,但你絕不能說他脾氣暴躁、難相處。
相反,他這人的性子還屬於是比較綿軟的。
堂堂團隊大主管,從組長到組員,從老人到新人,誰都敢開他的玩笑、拿他打鑔。
即便是聽到那種言辭犀利、有點兒過火的話,他也隻是一笑置之,最多嘻嘻哈哈地反懟你一兩句。
就這,你還不一定能感受得到他的攻擊性。
字裏行間反倒交雜著一股滿滿的自我保護欲,讓你不忍心迴嘴。
你若迴嘴,那在外人看來,甭管先前誰對誰錯、孰是孰非,起碼在這會兒,一準兒是判你蠻不講理、欺人太甚了。
良哥那邊有三個徒弟。
一個叫鍾仁義,一個叫田沐晨。
最後一個便是跟我同一天入職的趙凱歌。
鍾仁義本人身形略顯臃腫,身高大概在一米7到一米73之間,穿的衣服也比較鬆弛。
尤其是他套在裏麵的那件藍色t恤衫,感覺穿了有些年頭了。
外加經常洗滌的緣故,已經開始變形,領子那塊兒都快耷拉到胸口了。
頭發呢,你要說一點兒造型沒有吧,也不準確。
可你要非讓我指出來他的發型,也著實挺難為我的。
感覺就像是頭天夜裏洗完澡以後,沒擦幹頭發,完了睡一覺醒來發現,鬢角處的那幾撮頭發,明顯向外翹起不說,就連頭旋處那一片兒,也如同孔雀開屏似的,呈扇形炸開。
別說,這要是把支棱起來的頭發也算在身高內,不誇張的講,足足要比他剃平頭那會兒高出五公分不止。
後來我們才知道,鍾仁義早些年確實當過兵,曾在南京陸軍某部隊服役5年,退伍前還混了個一期士官。
再後來,包括退役金在內,加上複員費、養老保險、職業年金,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國家補助,一次性就拿到了將近二十萬。
可把這家夥給美得不輕,接連高唿:共產黨萬歲!解放軍萬歲!
時至今日,鍾仁義依舊不忘軍人本色,不忘黨的教誨、國家的培養和軍隊的淬煉。
因此,在偌大的銷售團隊裏,鍾仁義可稱得上是少有幾個正派角色之一,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
所謂:性格即命運。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一性格自然也同他日後能夠在團隊當中提前作出預見性的一些事,有著千絲萬縷,且密不可分的關係……
田沐晨是東北人。
準確的說,是黑河那旮旯的。
再往細了講,老家位於辰清鎮,隸屬孫吳縣。
總之,離俄羅斯已經不遠了。
別看這家夥取的名兒怪好,跟那些爛大街的言情小說男主姓名有的一拚。
用當年時髦的話說,這名兒起的,真“瑪麗蘇”。
按照以往那些頗為俗套的人物設定,一般像取名叫“沐晨”這樣的男性角色,在小說裏的番位,不是男一、就是男二。
反正不會是路人甲、龍套乙這樣的小盲流。
必定是那種外表清秀、劍眉星目、麵如冠玉、溫文爾雅的美男子。
抑或是不怒自威、霸氣外露、風流倜儻的總裁、富二代。
不然,按照“瑪麗蘇文”讀者一貫的認知和喜好,怎麽也得是木村拓哉、玄彬、胡歌那樣的才行吧?
反正要是哪個歪瓜裂棗配這名兒,非得氣得那幫女讀者給小說作者寄刀片不可......
不過你們犯不上給我寄刀片。
坦率的說,我筆下的田沐晨,還真談不上是什麽花樣美男,也不是什麽霸道總裁伍的。
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掉在人群裏不容易被關注和尋摸到的凡夫俗子。
首先是長相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甚至有些小醜。
其次就是他皮膚偏黑。
常言道:一白遮百醜,一黑毀所有。
按照他的說法,在進入到這家公司以前,他是在工地上開塔吊的。
每天離地四五十米的高度作業,又不作任何防曬措施。
久而久之,曬成如今這副“黑炭頭”模樣也不稀奇。
若不是工地老板拖欠他足有半年的工資不給,估計他這會兒還跟塔吊上頂著日頭“幹熬”呢。
沐晨的臉頰是向裏凹陷的。
臉上的肉幹吧唧的,一點不飽滿。
正好凸顯出他的臉部輪廓棱角分明。
雙目無神,給人一種隨時都有可能睡著的恍惚感。
表情也顯得格外憂鬱,天生一副苦瓜臉,笑起來比哭還難看。
單從外表上看,同電視劇《父母愛情》裏的三兒子———少年“江衛民”簡直如出一轍。
真的,像的不能再像了。
沐晨比我小一歲。
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後來母親遠嫁沛縣龍固鎮。
學生時代一直是在老家念書,父親到南方打工,隻能和爺爺相依為命。
據沐晨迴憶說,他爺爺對他很好。
老人家自己手頭雖談不上富裕,但茲要有點兒錢,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給孫子。
隻可惜,老人省吃儉用下來的錢,都讓他這不成器的孫子拿去上網打遊戲用了。
現在想想,感覺也挺對不起爺爺的。
中考落榜後,他就去了佳木斯的一所職高念書,也相當於混了兩年。
一上課就犯困,啥也沒學著不說,到頭來學費、食宿費卻花了不少。
遠在沛縣的母親聽聞此事,在征求過沐晨本人的意見後,便親自跑迴老家,接兒子來沛縣這邊生活。
光在電話裏就把沛縣誇成一朵花了……
說沛縣路修的好,路寬敞,騎車、開車都方便不說。
這兒的人也大大咧咧的,好相處。
況且挨這兒還能有個住處,當媽的又不會攆你。穩當的比什麽不強?
老家那兒好是好,但畢竟遠離城市,機會不多,交通也不發達。
況且較比南方,東北一年四季的溫度都普遍偏低。
好幾年夏天,最熱也隻有22c。
冬天就更別提了。
零下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動輒就冰天雪地,進門就不再想出門。
挨老家那兒找活兒,不得找個包住宿的?
這每天一多半兒的時間都得在班兒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迴去了也是照床上一躺,接著就挺屍睡大覺。
無非是要個遮風擋雨的地兒,犯不上再單獨租間房子。
可問題是,除了工地上,現在哪家單位免費提供住宿?
那麽好,到工地去了,搬磚、和水泥、住在集裝箱似的夾心板房裏,整天跟一幫中年大老爺們兒混在一起。
澡也不常洗、衣服也不常換、襪子一瞅全是洞。
窩窩囊囊、邋裏邋遢的,往後對象都不好找。
也不知道沐晨他媽是怎麽忽悠他兒子的,非說徐州這兒有個徐工集團,硬是靠生產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伍的,躋身於世界五百強之列,稱其“基建狂魔”亦不為過。
他這人脾氣好是出了名的。
你可以說他不嚴肅,也可以說他這個人原則性不夠強,但你絕不能說他脾氣暴躁、難相處。
相反,他這人的性子還屬於是比較綿軟的。
堂堂團隊大主管,從組長到組員,從老人到新人,誰都敢開他的玩笑、拿他打鑔。
即便是聽到那種言辭犀利、有點兒過火的話,他也隻是一笑置之,最多嘻嘻哈哈地反懟你一兩句。
就這,你還不一定能感受得到他的攻擊性。
字裏行間反倒交雜著一股滿滿的自我保護欲,讓你不忍心迴嘴。
你若迴嘴,那在外人看來,甭管先前誰對誰錯、孰是孰非,起碼在這會兒,一準兒是判你蠻不講理、欺人太甚了。
良哥那邊有三個徒弟。
一個叫鍾仁義,一個叫田沐晨。
最後一個便是跟我同一天入職的趙凱歌。
鍾仁義本人身形略顯臃腫,身高大概在一米7到一米73之間,穿的衣服也比較鬆弛。
尤其是他套在裏麵的那件藍色t恤衫,感覺穿了有些年頭了。
外加經常洗滌的緣故,已經開始變形,領子那塊兒都快耷拉到胸口了。
頭發呢,你要說一點兒造型沒有吧,也不準確。
可你要非讓我指出來他的發型,也著實挺難為我的。
感覺就像是頭天夜裏洗完澡以後,沒擦幹頭發,完了睡一覺醒來發現,鬢角處的那幾撮頭發,明顯向外翹起不說,就連頭旋處那一片兒,也如同孔雀開屏似的,呈扇形炸開。
別說,這要是把支棱起來的頭發也算在身高內,不誇張的講,足足要比他剃平頭那會兒高出五公分不止。
後來我們才知道,鍾仁義早些年確實當過兵,曾在南京陸軍某部隊服役5年,退伍前還混了個一期士官。
再後來,包括退役金在內,加上複員費、養老保險、職業年金,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國家補助,一次性就拿到了將近二十萬。
可把這家夥給美得不輕,接連高唿:共產黨萬歲!解放軍萬歲!
時至今日,鍾仁義依舊不忘軍人本色,不忘黨的教誨、國家的培養和軍隊的淬煉。
因此,在偌大的銷售團隊裏,鍾仁義可稱得上是少有幾個正派角色之一,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
所謂:性格即命運。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一性格自然也同他日後能夠在團隊當中提前作出預見性的一些事,有著千絲萬縷,且密不可分的關係……
田沐晨是東北人。
準確的說,是黑河那旮旯的。
再往細了講,老家位於辰清鎮,隸屬孫吳縣。
總之,離俄羅斯已經不遠了。
別看這家夥取的名兒怪好,跟那些爛大街的言情小說男主姓名有的一拚。
用當年時髦的話說,這名兒起的,真“瑪麗蘇”。
按照以往那些頗為俗套的人物設定,一般像取名叫“沐晨”這樣的男性角色,在小說裏的番位,不是男一、就是男二。
反正不會是路人甲、龍套乙這樣的小盲流。
必定是那種外表清秀、劍眉星目、麵如冠玉、溫文爾雅的美男子。
抑或是不怒自威、霸氣外露、風流倜儻的總裁、富二代。
不然,按照“瑪麗蘇文”讀者一貫的認知和喜好,怎麽也得是木村拓哉、玄彬、胡歌那樣的才行吧?
反正要是哪個歪瓜裂棗配這名兒,非得氣得那幫女讀者給小說作者寄刀片不可......
不過你們犯不上給我寄刀片。
坦率的說,我筆下的田沐晨,還真談不上是什麽花樣美男,也不是什麽霸道總裁伍的。
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掉在人群裏不容易被關注和尋摸到的凡夫俗子。
首先是長相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甚至有些小醜。
其次就是他皮膚偏黑。
常言道:一白遮百醜,一黑毀所有。
按照他的說法,在進入到這家公司以前,他是在工地上開塔吊的。
每天離地四五十米的高度作業,又不作任何防曬措施。
久而久之,曬成如今這副“黑炭頭”模樣也不稀奇。
若不是工地老板拖欠他足有半年的工資不給,估計他這會兒還跟塔吊上頂著日頭“幹熬”呢。
沐晨的臉頰是向裏凹陷的。
臉上的肉幹吧唧的,一點不飽滿。
正好凸顯出他的臉部輪廓棱角分明。
雙目無神,給人一種隨時都有可能睡著的恍惚感。
表情也顯得格外憂鬱,天生一副苦瓜臉,笑起來比哭還難看。
單從外表上看,同電視劇《父母愛情》裏的三兒子———少年“江衛民”簡直如出一轍。
真的,像的不能再像了。
沐晨比我小一歲。
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後來母親遠嫁沛縣龍固鎮。
學生時代一直是在老家念書,父親到南方打工,隻能和爺爺相依為命。
據沐晨迴憶說,他爺爺對他很好。
老人家自己手頭雖談不上富裕,但茲要有點兒錢,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給孫子。
隻可惜,老人省吃儉用下來的錢,都讓他這不成器的孫子拿去上網打遊戲用了。
現在想想,感覺也挺對不起爺爺的。
中考落榜後,他就去了佳木斯的一所職高念書,也相當於混了兩年。
一上課就犯困,啥也沒學著不說,到頭來學費、食宿費卻花了不少。
遠在沛縣的母親聽聞此事,在征求過沐晨本人的意見後,便親自跑迴老家,接兒子來沛縣這邊生活。
光在電話裏就把沛縣誇成一朵花了……
說沛縣路修的好,路寬敞,騎車、開車都方便不說。
這兒的人也大大咧咧的,好相處。
況且挨這兒還能有個住處,當媽的又不會攆你。穩當的比什麽不強?
老家那兒好是好,但畢竟遠離城市,機會不多,交通也不發達。
況且較比南方,東北一年四季的溫度都普遍偏低。
好幾年夏天,最熱也隻有22c。
冬天就更別提了。
零下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動輒就冰天雪地,進門就不再想出門。
挨老家那兒找活兒,不得找個包住宿的?
這每天一多半兒的時間都得在班兒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迴去了也是照床上一躺,接著就挺屍睡大覺。
無非是要個遮風擋雨的地兒,犯不上再單獨租間房子。
可問題是,除了工地上,現在哪家單位免費提供住宿?
那麽好,到工地去了,搬磚、和水泥、住在集裝箱似的夾心板房裏,整天跟一幫中年大老爺們兒混在一起。
澡也不常洗、衣服也不常換、襪子一瞅全是洞。
窩窩囊囊、邋裏邋遢的,往後對象都不好找。
也不知道沐晨他媽是怎麽忽悠他兒子的,非說徐州這兒有個徐工集團,硬是靠生產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伍的,躋身於世界五百強之列,稱其“基建狂魔”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