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我幹脆就給自己放了個假,打算四處逛逛、看看。
說真的,雖然冠以徐州人之稱,可還真沒怎麽好好逛過徐州呢。
想徐州也素有“五省通衢”、“東方雅典”之美譽,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中心。
可就我這樣一個從小在徐州長大的人來說,對於當地的名勝古跡、文化景點,並沒有暴露出較多的興趣和向往。
過去每每聽到他人大讚徐州風光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在心裏問上一句:
這是有多沒見過世麵的人才會發出的感歎?
後來,我才逐漸明白,並非徐州沒有引人入勝的景色。
相反,徐州的曆史底蘊和文化遺產相當豐厚,隻是在本地人眼中容易被忽視和弱化罷了。
就跟老北京人不愛去故宮、不愛爬長城,老上海人不好去外灘、不愛上東方明珠是一個道理。
外地人看來美不勝收的景點和壯麗宏偉的古跡,在本地人眼裏,或許還不如自家院子裏的一株老楊樹來得珍貴。
甚至連自家門口鋪設的青磚,都比那博物館裏躺著的金縷玉衣更具考古價值。
那天,我不知跑了幾個地方。
反正包括徐州博物館、龜山漢墓、戶部山、戲馬台在內,還有徐州動物園跟彭祖園,都挨個跑了一遍。
但不知道為什麽,那天遊玩的興致並不高,總感覺自己心事重重。去哪兒不想別的,隻想找個僻靜地方坐著。
本應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一般朝氣蓬勃、活力滿滿的有誌青年,此刻卻感覺自己如同一個人老心衰、萎靡不振、遊手好閑的中年流浪漢,看不見前方的路。
那天天氣很好,風和日麗,萬裏無雲,但我心裏卻仿佛被一片陰霾所籠罩,難以驅散。
看著眼前來來往往、摩肩接踵的人群,我真想突然衝上前去,隨機抓住一個人,管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上來就問:
你今天心情怎麽樣?你有過煩惱嗎?你的煩惱是什麽?你解決煩惱的辦法是什麽?
完了,我可能真的有點魔怔了。
轉念一想,不對呀。
不就是麵試不順利麽?這有什麽的?這難道就開始讓我產生自我懷疑啦?
我有那麽脆弱和不堪一擊麽?這還算事兒麽?
我又開始默默地去勉勵自己,心說沒什麽大不了的,人這輩子哪兒能不受點挫折?哪兒能總是坦途,永遠不被拒絕呢?
用句當下時髦的話來說,我又不是人民幣,怎麽可能做到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打遊戲總通關、吃飯老免單呢?
就在此時,插在褲兜裏的手機一陣嗡嗡作響。
我拿出一看,是個南京的號碼,沒有備注姓名,心想該不會是從哪個境外打來的詐騙電話吧?
後來轉念一想,就算是詐騙電話,哥們兒也不怕。
沒車沒房沒錢的三無人員,最不怕的就是被騙了。
反正哥們兒閑著也是閑著,真是境外詐騙團夥打來的倒好了,哥們兒職場這塊兒正失意呢,正好拿你們這幫雜碎戲耍一番,讓你們也跟著職場失意,咱誰也別想落好。
我剛接通,對麵招唿都不打,上來就弄得好像跟我很熟似的,用一口地道的南京話問我:“誒,你在幹麽事?”
我聽後一皺眉頭,總感覺這聲音耳熟,但也不好確認,便裝腔問道:“你是哪個?”
沒成想對方張口就罵:“我操,你小炮子子聽不出來我是哪個?我是你大哥,阿曉得了?”
“去你大爺的吧!我還是你祖宗呢......”我已認出來是誰了,於是也毫不客氣地迴嘴過去。
對方卻不氣不惱,反而在電話那頭大笑起來。笑完,我倆心照不宣的罵了對方一句“小赤佬”。
電話那頭不是別人,正是我之前在上海工作時的同事,吳凡。
他比我要大一歲。
南京人,住在雨花台那邊。
是個體型偏胖的家夥,戴副黑框眼鏡,笑起來很有喜感。
在上海的時候,我倆認識沒幾天就混熟了。
因為都是江蘇人,還都是一個學校裏出來的,他比我要早一屆,但關係卻很鐵。
這孫子當年在上海地鐵做安檢夜班的時候,肩負著安檢機早晚開關機的“重任”。
他可倒好,在夜班幹得時間久了,人也滑了。
算著距離站內保安和民警到崗的時間還早,幹脆在值班室裏繼續“挺屍”。
這一睡不要緊,不同班次的地鐵前前後後不知道跑過去多少趟了,趕在早高峰之前上班的乘客,熙熙攘攘的也不知道湧進去多少了,他倒好,連安檢機都還沒開呢。
等我們早班到站的時候,見安檢機還關著,皆讚昨兒晚的夜班隊員是個狠人。
這要是讓經理、隊長,或者治安支隊的民警抓到了,非讓他下崗不可。
可沒成想這哥們兒是個滾刀肉角色,任嘛不怕,說嘛不聽,好像上海地鐵背後的申通集團是他老子開的似的。
我們剛進值班室的時候,他還悠哉悠哉地側躺在折疊床上唿唿大睡呢。
被子三分之二都耷拉在地上,全身上下就穿了條鬆垮的大褲衩。
值班室裏的中央空調被他直接開到了16度,整個房間裏冷氣繚繞。
此時牆上若再貼上幾張天山雪景的海報,怕是更有冰河世紀的感覺了。
除我以外,另外三個早班的人在叫醒他以後,仍加以嘲諷和奚弄,話裏話外極具挖苦之色,聽得直紮耳朵。
我是不愛去看人笑話,或拿人短處說事兒的。
況且那會兒跟人家還談不上有多熟悉,撐死也就是在同一屋簷下混飯吃的同事罷了。在崗時間都不一樣,大部分都是一麵之交,有些話點到即止就好,沒必要夾槍帶棒、陰陽怪氣。
何況事已至此,還有什麽好嘟囔的?
話雖如此,人家卻不見得會這麽想,照樣話中帶刺、唾沫橫飛、你一言我一語。
那一句句夾雜著地方口音,卻不難聽出當中所包含的咄咄逼人的腔調,好似不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去批判和教化別人,就顯示不出她們的高明來一樣。
嘰嘰喳喳的碎嘴聲,隻聽得我感到一陣頭皮發麻,仿佛此刻自己正置身於一堆長舌婦的圈子裏。
我也懶得跟她們掰扯,從桌上拿起安檢機的開機鑰匙,便扭身跑出了值班室,直奔安檢口而去……
我替吳凡站了三分鍾左右的單崗,他來替崗的時候,還不忘跟我說聲“謝謝”。
我正好也沒什麽事,迴值班室也免不了看那幾個女安檢的臉色,索性就不迴去了,坐等接班。
正式接班前的約半小時時間,我倆就一個坐在監測崗,一個站在引導崗,相當於一邊工作一邊聊天。
他也跟我吐槽了不少關於那幾個女安檢的事兒。
說那幾個娘們兒煩的一批,說兩句行嘞,不理她們,還沒完沒了啦。
還說那幾個女安檢嫌他把襪子放桌上了,吃早飯都沒胃口。
他吐槽說,沒胃口是吧?沒胃口吃屎去。老子下次把襪子放椅子上,有本事別坐別倚,倚了背上長雞眼,坐了屁股上長瘡。
這孫子也確實夠損的。
我調侃他,興許是人家幾個看上你了,沒聽說過一句話麽?打是親,罵是愛,踹你一腳更實在。
他聽了以後,表情立馬變了,臉上的褶子皺在一起,像個小老頭,一臉嫌棄地說道:
“你別開玩笑了好吧?那幾個醜的一批吊糟,別說她們看不上我,看上我也沒戲。那矬樣,矬得要命,還老拽得二五八萬的,白送我都不要。”
就這樣,我倆一來二去便成了朋友。
後來沒多久,他就因為經常性的值班晚點,被經理退了夜班。
調到早中班和機動班各待了一兩個月後,他便離職迴家了。
從那以後,我倆基本上都是qq和微信聯係。
後來我迴南京拿畢業證的時候,他還專門翹班兒,跟領導謊稱是出來見客戶,實際上卻是去了南京南站接我,完了陪我一起去的學校,返徐前我倆還一塊兒吃了頓飯。
這次他突然沒來由的給我打這麽一通電話過來,想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說真的,雖然冠以徐州人之稱,可還真沒怎麽好好逛過徐州呢。
想徐州也素有“五省通衢”、“東方雅典”之美譽,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中心。
可就我這樣一個從小在徐州長大的人來說,對於當地的名勝古跡、文化景點,並沒有暴露出較多的興趣和向往。
過去每每聽到他人大讚徐州風光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在心裏問上一句:
這是有多沒見過世麵的人才會發出的感歎?
後來,我才逐漸明白,並非徐州沒有引人入勝的景色。
相反,徐州的曆史底蘊和文化遺產相當豐厚,隻是在本地人眼中容易被忽視和弱化罷了。
就跟老北京人不愛去故宮、不愛爬長城,老上海人不好去外灘、不愛上東方明珠是一個道理。
外地人看來美不勝收的景點和壯麗宏偉的古跡,在本地人眼裏,或許還不如自家院子裏的一株老楊樹來得珍貴。
甚至連自家門口鋪設的青磚,都比那博物館裏躺著的金縷玉衣更具考古價值。
那天,我不知跑了幾個地方。
反正包括徐州博物館、龜山漢墓、戶部山、戲馬台在內,還有徐州動物園跟彭祖園,都挨個跑了一遍。
但不知道為什麽,那天遊玩的興致並不高,總感覺自己心事重重。去哪兒不想別的,隻想找個僻靜地方坐著。
本應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一般朝氣蓬勃、活力滿滿的有誌青年,此刻卻感覺自己如同一個人老心衰、萎靡不振、遊手好閑的中年流浪漢,看不見前方的路。
那天天氣很好,風和日麗,萬裏無雲,但我心裏卻仿佛被一片陰霾所籠罩,難以驅散。
看著眼前來來往往、摩肩接踵的人群,我真想突然衝上前去,隨機抓住一個人,管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上來就問:
你今天心情怎麽樣?你有過煩惱嗎?你的煩惱是什麽?你解決煩惱的辦法是什麽?
完了,我可能真的有點魔怔了。
轉念一想,不對呀。
不就是麵試不順利麽?這有什麽的?這難道就開始讓我產生自我懷疑啦?
我有那麽脆弱和不堪一擊麽?這還算事兒麽?
我又開始默默地去勉勵自己,心說沒什麽大不了的,人這輩子哪兒能不受點挫折?哪兒能總是坦途,永遠不被拒絕呢?
用句當下時髦的話來說,我又不是人民幣,怎麽可能做到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打遊戲總通關、吃飯老免單呢?
就在此時,插在褲兜裏的手機一陣嗡嗡作響。
我拿出一看,是個南京的號碼,沒有備注姓名,心想該不會是從哪個境外打來的詐騙電話吧?
後來轉念一想,就算是詐騙電話,哥們兒也不怕。
沒車沒房沒錢的三無人員,最不怕的就是被騙了。
反正哥們兒閑著也是閑著,真是境外詐騙團夥打來的倒好了,哥們兒職場這塊兒正失意呢,正好拿你們這幫雜碎戲耍一番,讓你們也跟著職場失意,咱誰也別想落好。
我剛接通,對麵招唿都不打,上來就弄得好像跟我很熟似的,用一口地道的南京話問我:“誒,你在幹麽事?”
我聽後一皺眉頭,總感覺這聲音耳熟,但也不好確認,便裝腔問道:“你是哪個?”
沒成想對方張口就罵:“我操,你小炮子子聽不出來我是哪個?我是你大哥,阿曉得了?”
“去你大爺的吧!我還是你祖宗呢......”我已認出來是誰了,於是也毫不客氣地迴嘴過去。
對方卻不氣不惱,反而在電話那頭大笑起來。笑完,我倆心照不宣的罵了對方一句“小赤佬”。
電話那頭不是別人,正是我之前在上海工作時的同事,吳凡。
他比我要大一歲。
南京人,住在雨花台那邊。
是個體型偏胖的家夥,戴副黑框眼鏡,笑起來很有喜感。
在上海的時候,我倆認識沒幾天就混熟了。
因為都是江蘇人,還都是一個學校裏出來的,他比我要早一屆,但關係卻很鐵。
這孫子當年在上海地鐵做安檢夜班的時候,肩負著安檢機早晚開關機的“重任”。
他可倒好,在夜班幹得時間久了,人也滑了。
算著距離站內保安和民警到崗的時間還早,幹脆在值班室裏繼續“挺屍”。
這一睡不要緊,不同班次的地鐵前前後後不知道跑過去多少趟了,趕在早高峰之前上班的乘客,熙熙攘攘的也不知道湧進去多少了,他倒好,連安檢機都還沒開呢。
等我們早班到站的時候,見安檢機還關著,皆讚昨兒晚的夜班隊員是個狠人。
這要是讓經理、隊長,或者治安支隊的民警抓到了,非讓他下崗不可。
可沒成想這哥們兒是個滾刀肉角色,任嘛不怕,說嘛不聽,好像上海地鐵背後的申通集團是他老子開的似的。
我們剛進值班室的時候,他還悠哉悠哉地側躺在折疊床上唿唿大睡呢。
被子三分之二都耷拉在地上,全身上下就穿了條鬆垮的大褲衩。
值班室裏的中央空調被他直接開到了16度,整個房間裏冷氣繚繞。
此時牆上若再貼上幾張天山雪景的海報,怕是更有冰河世紀的感覺了。
除我以外,另外三個早班的人在叫醒他以後,仍加以嘲諷和奚弄,話裏話外極具挖苦之色,聽得直紮耳朵。
我是不愛去看人笑話,或拿人短處說事兒的。
況且那會兒跟人家還談不上有多熟悉,撐死也就是在同一屋簷下混飯吃的同事罷了。在崗時間都不一樣,大部分都是一麵之交,有些話點到即止就好,沒必要夾槍帶棒、陰陽怪氣。
何況事已至此,還有什麽好嘟囔的?
話雖如此,人家卻不見得會這麽想,照樣話中帶刺、唾沫橫飛、你一言我一語。
那一句句夾雜著地方口音,卻不難聽出當中所包含的咄咄逼人的腔調,好似不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去批判和教化別人,就顯示不出她們的高明來一樣。
嘰嘰喳喳的碎嘴聲,隻聽得我感到一陣頭皮發麻,仿佛此刻自己正置身於一堆長舌婦的圈子裏。
我也懶得跟她們掰扯,從桌上拿起安檢機的開機鑰匙,便扭身跑出了值班室,直奔安檢口而去……
我替吳凡站了三分鍾左右的單崗,他來替崗的時候,還不忘跟我說聲“謝謝”。
我正好也沒什麽事,迴值班室也免不了看那幾個女安檢的臉色,索性就不迴去了,坐等接班。
正式接班前的約半小時時間,我倆就一個坐在監測崗,一個站在引導崗,相當於一邊工作一邊聊天。
他也跟我吐槽了不少關於那幾個女安檢的事兒。
說那幾個娘們兒煩的一批,說兩句行嘞,不理她們,還沒完沒了啦。
還說那幾個女安檢嫌他把襪子放桌上了,吃早飯都沒胃口。
他吐槽說,沒胃口是吧?沒胃口吃屎去。老子下次把襪子放椅子上,有本事別坐別倚,倚了背上長雞眼,坐了屁股上長瘡。
這孫子也確實夠損的。
我調侃他,興許是人家幾個看上你了,沒聽說過一句話麽?打是親,罵是愛,踹你一腳更實在。
他聽了以後,表情立馬變了,臉上的褶子皺在一起,像個小老頭,一臉嫌棄地說道:
“你別開玩笑了好吧?那幾個醜的一批吊糟,別說她們看不上我,看上我也沒戲。那矬樣,矬得要命,還老拽得二五八萬的,白送我都不要。”
就這樣,我倆一來二去便成了朋友。
後來沒多久,他就因為經常性的值班晚點,被經理退了夜班。
調到早中班和機動班各待了一兩個月後,他便離職迴家了。
從那以後,我倆基本上都是qq和微信聯係。
後來我迴南京拿畢業證的時候,他還專門翹班兒,跟領導謊稱是出來見客戶,實際上卻是去了南京南站接我,完了陪我一起去的學校,返徐前我倆還一塊兒吃了頓飯。
這次他突然沒來由的給我打這麽一通電話過來,想是無事不登三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