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扶貧
穿越八零,俏軍嫂在大院風生水起 作者:薑晚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爸媽覺得郝建軍老實本分,還有這麽體麵的工作,她女兒鬧離婚純粹是沒事找事。”劉雪坐過去,跟王秀秀一起擇菜。
知道大家都好奇,她嘴上沒停,“張麗迴大院後,還跟她婆婆大吵了一架,砸了不少東西。
她婆婆根本不怕,說反正現在不能生了,看她出去誰要她,還說等她走了,剛好給她兒子重新找一個年輕媳婦。”
“她婆婆說這些的時候,郝建軍就蹲在一邊,一句話都沒有。張麗實在氣不過,等她爸媽來了,就說要離婚。”
“她爸媽不讓,她媽還勸她,說郝建軍人多好,不打人、不吱聲、任由你罵、老實,說張麗怎麽那麽不知足,非要鬧鬧鬧,才鬧到現在的地步。”
徐阮棠聽得毛骨悚然,“所以嫁給一個大家都認為是老實人的人,你有三分錯,到最後十三分都是你的錯。因為大家覺得這人這麽老實,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王秀秀點頭表示同意,“我們那有句俗語,叫蔫驢踢死人。”
“可不是。”劉雪繼續說道:“張麗什麽話都聽不進去,就是一門心思想離婚,逼急了娘家人,娘家人這才說出真話。”
“她爸說要死都得死男方家裏,不然他們的麵子往哪裏擱?她離婚了,家裏也不能讓她迴去,沒地方住也沒她的糧食,更不可能養著兩個吃白飯的外孫女。”
劉雪說完,幾個人都沉默了。
前方沒有路可走,身後沒有後盾,等待張麗的隻有忍著這一條路。
王秀秀要做炒雞,自然是要配香噴噴的大米飯。
劉雪跟著王秀秀進了廚房,一個人切菜,另外一個人把大米飯燜上。
徐阮棠跟黎書禾坐在客廳裏,她倆在跟大蒜皮作鬥爭。
王秀秀說:“炒雞就得多大蒜,這些都得剝了。”
徐阮棠一邊剝蒜,一邊問黎書禾:“咋啦?這麽著急找我。”
“沒什麽著急的事。”黎書禾意外的沉默寡言。
徐阮棠停下手上動作,歪頭仔細看了她一眼,“你這是被剛剛的事嚇到了?正常,我第一天聽到也嚇了一跳,所以結婚還是要慎重,不然睡在你枕邊的是人是鬼都分不清。”
黎書禾被她逗笑了,“別人我不知道,清文不是那樣的人,就是...”
說著,她臉上浮現愁容。
徐阮棠眨了眨眼,“沈清文家裏人來了?”
“嗯,來了一大家子。”黎書禾神色有些懨懨,“這些天,我陪著他們逛了京市大大小小幾十個景點,這麽熱的天,感覺自己腿都走細了。”
堂屋裏就隻有徐阮棠跟黎書禾兩個大人,剩下的就是兩個小孩,她索性說了這些天發生的事。
原來沈清文給家裏去了信,他爸媽不識字,是沈清文弟弟看的信。
沈清文今年二十三歲,家裏還有一個十九歲的弟弟,娶了一個十六歲的小媳婦。
神奇的是,沈清文的父親六十一歲,母親五十八歲。
一大家子在西北農村,守著巴掌大一塊地,日常生活基本靠沈清文工資救濟。
這次來,也是拖家帶口的全部來了,他弟妹甚至已經懷了孩子。
黎書禾情緒明顯有些低落,但臉上又帶著違和的甜蜜,怎麽看怎麽糾結,“我其實不在乎他的家庭情況,清文自己努力上進,對我也很好就夠了。”
徐阮棠扒拉著蒜皮,等待她的後文。
“但是昨天雙方父母見了一麵,沈家人沒想著迴去,想留下來。”說著說著,黎書禾眉頭擰起來,“清文爸爸拐彎抹角的,想讓我爸幫他家小兒子在京市找一份工作,好讓他們一家都留下來。”
徐阮棠心想,哦豁,鳳凰男!
“他爸說話的時候,沈清文是什麽態度?”徐阮棠直接問道。
黎書禾朝著她這邊轉了轉身體,“他根本不知道他爸會說這樣的話,當時就站起來拒絕了,都不用我爸開口。”
徐阮棠點了點頭,“那還挺好的,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沈清文可能得一輩子救濟家裏,他掙的錢,大半都得寄迴去。
還有啊,他家這條件,估計也給不到你什麽彩禮。這件事,你爸媽是什麽看法?”
黎書禾拉著徐阮棠的胳膊,“還沒完呢,清文拒絕他爸的要求後,他爸就開始拉著我爸訴苦,說他這輩子窩囊,幫不上兒子什麽忙,一輩子淨拖累孩子了。”
徐阮棠瞬間無語,“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麵,男方父親拉著女方父親訴苦,這樣的行為....嗯...怎麽說呢?”
其實能見麵,就是奔著訂婚去的。
還沒訂婚,男方已經開始訴說自己有多不容易有多窩囊,很難評,真的很難評。
反正這麽簡單的心思,徐阮棠都能一眼看穿,黎家父母這樣的人,應該更清楚。
“你都不知道,清文當時臉色有多差。”黎書禾唉聲歎氣,“來之前,他還跟他爸千叮嚀萬囑咐的,說一定不要亂說話,他爸一口一個放心吧,包在爸身上,答應的好好的。”
“然後呢?”
“好在我爸媽當場沒說什麽,吃過飯清文還專門找我爸媽道歉,說不用理他爸,他說話不作數的。”
黎書禾靠近徐阮棠,用一雙可憐巴巴的眼睛盯著她問:“阮阮,你覺得怎麽樣?”
徐阮棠反問:“你覺得呢?我覺得沒用,我不是你,不能代替你過日子。”
她心裏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那是她的答案,黎書禾肯定心裏也有自己的答案。
不過如果黎書禾的描述沒有偏差,單單沈清文這個人,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至少他的三觀,隨著他學識的增加,沒有受到他父親這樣的人的荼毒。
聽著黎書禾的描述,徐阮棠都能想到沈清文父親是怎樣一個人。
結婚晚,那麽大年紀才要兩個孩子。
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家裏窮。
家裏窮到那種程度,也隻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懶惰。
這樣又窮又懶,還滿嘴跑火車,在兒子那麽重要的事情上不上心的男人,將來隻能是沈清文的拖累。
別的不說,黎書禾嫁過去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扶貧。
知道大家都好奇,她嘴上沒停,“張麗迴大院後,還跟她婆婆大吵了一架,砸了不少東西。
她婆婆根本不怕,說反正現在不能生了,看她出去誰要她,還說等她走了,剛好給她兒子重新找一個年輕媳婦。”
“她婆婆說這些的時候,郝建軍就蹲在一邊,一句話都沒有。張麗實在氣不過,等她爸媽來了,就說要離婚。”
“她爸媽不讓,她媽還勸她,說郝建軍人多好,不打人、不吱聲、任由你罵、老實,說張麗怎麽那麽不知足,非要鬧鬧鬧,才鬧到現在的地步。”
徐阮棠聽得毛骨悚然,“所以嫁給一個大家都認為是老實人的人,你有三分錯,到最後十三分都是你的錯。因為大家覺得這人這麽老實,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王秀秀點頭表示同意,“我們那有句俗語,叫蔫驢踢死人。”
“可不是。”劉雪繼續說道:“張麗什麽話都聽不進去,就是一門心思想離婚,逼急了娘家人,娘家人這才說出真話。”
“她爸說要死都得死男方家裏,不然他們的麵子往哪裏擱?她離婚了,家裏也不能讓她迴去,沒地方住也沒她的糧食,更不可能養著兩個吃白飯的外孫女。”
劉雪說完,幾個人都沉默了。
前方沒有路可走,身後沒有後盾,等待張麗的隻有忍著這一條路。
王秀秀要做炒雞,自然是要配香噴噴的大米飯。
劉雪跟著王秀秀進了廚房,一個人切菜,另外一個人把大米飯燜上。
徐阮棠跟黎書禾坐在客廳裏,她倆在跟大蒜皮作鬥爭。
王秀秀說:“炒雞就得多大蒜,這些都得剝了。”
徐阮棠一邊剝蒜,一邊問黎書禾:“咋啦?這麽著急找我。”
“沒什麽著急的事。”黎書禾意外的沉默寡言。
徐阮棠停下手上動作,歪頭仔細看了她一眼,“你這是被剛剛的事嚇到了?正常,我第一天聽到也嚇了一跳,所以結婚還是要慎重,不然睡在你枕邊的是人是鬼都分不清。”
黎書禾被她逗笑了,“別人我不知道,清文不是那樣的人,就是...”
說著,她臉上浮現愁容。
徐阮棠眨了眨眼,“沈清文家裏人來了?”
“嗯,來了一大家子。”黎書禾神色有些懨懨,“這些天,我陪著他們逛了京市大大小小幾十個景點,這麽熱的天,感覺自己腿都走細了。”
堂屋裏就隻有徐阮棠跟黎書禾兩個大人,剩下的就是兩個小孩,她索性說了這些天發生的事。
原來沈清文給家裏去了信,他爸媽不識字,是沈清文弟弟看的信。
沈清文今年二十三歲,家裏還有一個十九歲的弟弟,娶了一個十六歲的小媳婦。
神奇的是,沈清文的父親六十一歲,母親五十八歲。
一大家子在西北農村,守著巴掌大一塊地,日常生活基本靠沈清文工資救濟。
這次來,也是拖家帶口的全部來了,他弟妹甚至已經懷了孩子。
黎書禾情緒明顯有些低落,但臉上又帶著違和的甜蜜,怎麽看怎麽糾結,“我其實不在乎他的家庭情況,清文自己努力上進,對我也很好就夠了。”
徐阮棠扒拉著蒜皮,等待她的後文。
“但是昨天雙方父母見了一麵,沈家人沒想著迴去,想留下來。”說著說著,黎書禾眉頭擰起來,“清文爸爸拐彎抹角的,想讓我爸幫他家小兒子在京市找一份工作,好讓他們一家都留下來。”
徐阮棠心想,哦豁,鳳凰男!
“他爸說話的時候,沈清文是什麽態度?”徐阮棠直接問道。
黎書禾朝著她這邊轉了轉身體,“他根本不知道他爸會說這樣的話,當時就站起來拒絕了,都不用我爸開口。”
徐阮棠點了點頭,“那還挺好的,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沈清文可能得一輩子救濟家裏,他掙的錢,大半都得寄迴去。
還有啊,他家這條件,估計也給不到你什麽彩禮。這件事,你爸媽是什麽看法?”
黎書禾拉著徐阮棠的胳膊,“還沒完呢,清文拒絕他爸的要求後,他爸就開始拉著我爸訴苦,說他這輩子窩囊,幫不上兒子什麽忙,一輩子淨拖累孩子了。”
徐阮棠瞬間無語,“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麵,男方父親拉著女方父親訴苦,這樣的行為....嗯...怎麽說呢?”
其實能見麵,就是奔著訂婚去的。
還沒訂婚,男方已經開始訴說自己有多不容易有多窩囊,很難評,真的很難評。
反正這麽簡單的心思,徐阮棠都能一眼看穿,黎家父母這樣的人,應該更清楚。
“你都不知道,清文當時臉色有多差。”黎書禾唉聲歎氣,“來之前,他還跟他爸千叮嚀萬囑咐的,說一定不要亂說話,他爸一口一個放心吧,包在爸身上,答應的好好的。”
“然後呢?”
“好在我爸媽當場沒說什麽,吃過飯清文還專門找我爸媽道歉,說不用理他爸,他說話不作數的。”
黎書禾靠近徐阮棠,用一雙可憐巴巴的眼睛盯著她問:“阮阮,你覺得怎麽樣?”
徐阮棠反問:“你覺得呢?我覺得沒用,我不是你,不能代替你過日子。”
她心裏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那是她的答案,黎書禾肯定心裏也有自己的答案。
不過如果黎書禾的描述沒有偏差,單單沈清文這個人,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至少他的三觀,隨著他學識的增加,沒有受到他父親這樣的人的荼毒。
聽著黎書禾的描述,徐阮棠都能想到沈清文父親是怎樣一個人。
結婚晚,那麽大年紀才要兩個孩子。
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家裏窮。
家裏窮到那種程度,也隻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懶惰。
這樣又窮又懶,還滿嘴跑火車,在兒子那麽重要的事情上不上心的男人,將來隻能是沈清文的拖累。
別的不說,黎書禾嫁過去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