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有雄心壯誌,否則他也不會以高升命名自己的王國。


    他準備打造一個淩駕於權力中心之上的高升帝國。


    從金融到實體,從廟堂到江湖,從港島到全球,處處都應該有高升的身影和布局。


    高升,應當就是一隻八爪魚,觸角延伸進每一個角落。


    高升,它應當無處不在。


    於高要眼中,港島就是他想法的第一個試驗田。


    作為總設計師,定然要搞一張漂亮的試卷出來。


    教育,就是高要準備解決的第一道試題。


    誠如他所言,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教育實在是根本中的根本啊。


    幸好,雖然當前的港島多文盲,卻也多大師。


    在港島,有一股人就非常的引人注目。


    比如說手抱溥儀登位的溫肅、滿腹經綸的吳道鎔、區大典、康有為學生(或跟隨者)陳子褒和盧湘父等。


    這批有識之士均是飽讀詩書之士,既擁有功名,又曾在大清朝廷為官,社會地位崇高。


    老實說,當年他們落戶港島的時候,港人是相當詫異的。


    因為在此之前,前來港島謀生的,要不就是華南沿岸一帶貧苦而教育水平不高的農民或漁民,要不就是些許商人,更有不少屬於被傳統主流社會排擠或歧視的三教九流邊緣群體,鮮有士大夫階層會看得上這裏。


    在西人的主持下,港島的風格向來是金錢至上、惟利是圖,簡稱金錢教。


    結果一群視金錢為阿堵物的士大夫竟然進了滿是銅臭味的港島?


    怎麽能不讓人驚爆一地眼球?


    這些人痛惜於港島的大道不行、傳統文化遭到蔑視與遺棄,便想憑一己之力以挽狂瀾於既倒。


    其將弘揚國粹、傳承道統作為己任,一方麵致力於著書立說,編撰地方史誌及為先賢立傳,以免數典忘祖,另一方麵則設館授徒,期望學有所傳、薪火不絕。


    最早的時候,港人根本懶得搭理。


    港府也視若未睹。


    改變來自省港大罷工!


    當時走馬上任的金文泰奉殖民地部命令過來救火,此人跟前幾任的港督都別有不同,他是華人通!


    非常精通東方文化!


    其人清楚儒家思想有助穩定社會,強化管治,便一改曆任港督口惠而實不至的做法,給予遺老及華人社會在弘揚國學方麵的實質支持。不僅支持這些遺老們於港大開設國學研究的學科,更在在各項推廣中文運動和弘揚中國文化方麵給予了政策上的便利和配合。


    國學由此在港島開始紮根。


    所帶來的的影響自然是方方麵麵的,比如說高要一直批判的三妻四妾製、什麽夫唱婦隨製、生是高家人的死是高家的鬼、大家長製之類的封建糟粕。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確實給港島注入了文化、傳統的基因。


    高要認為這些人也是可以團結的一波人。


    “這件事,一定要全力去做。”


    遍數高某人這個小王國,也隻有陸大潮這個江湖水龍頭最適合也最有能力來做這件事。


    “老爺放心。”


    陸大潮認真說道:“我每日都會親自過問這件事。”


    高要微微一笑:“年輕人的擔子是要重一點。”


    “三合會絕對不許將手伸進學校,哪一隻手伸進去的,就斷哪一隻手。”


    高要看一眼高晉:“阿晉,如果大潮擺不平,那你去擺平。”


    “敢對學校的器材、用具、文具短斤少兩的。”


    高要漠然道:“無論是什麽關係,都不得在港島生活。”


    立法局很快就會通過遞解條例,根據該條例,港府有權遞解任何不受歡迎人物。


    這玩意算是港島的殺手鐧之一。


    港府能遞解,他高博士難道就不能遞解了?


    一般街坊,頂得住博士這般?


    “不過,也不代表學校便可因此對商販們克扣。”


    高要說道:“此事本來非我們所應該管理的範疇,不過港府難以兼顧,我們便應當承擔起這個責任。”


    陸大潮跟高晉齊齊點頭。


    這其中,陸大潮尤其理解這句話,他做的水龍頭,便是將九龍各地的財稅歸納為一處,而後再開閘放給各地。


    看起來很輕鬆。


    實際上,陸大潮在其中要做的事情不知凡幾。


    因為天底下從來沒有白白拿錢的道理。


    港府既然收了稅,便有義務維持秩序,並為市民解決相應的需求。


    陸大潮也一樣,在其中,因為很多港府權力空缺所產生的問題都是他在解決。


    “既然對小販進行管理,那消防便不得不考慮。”


    高要沉吟下說道:“安排點可靠、熱心的人去後備消防隊。”


    “各地要提防火災。”


    後備消防隊於1938年成立,隸屬於消防處,是輔助紀律部隊,主要負責輔助正規消防人員執行消防任務。


    其製服、裝備及編製均與正規人員一樣,而且隊員中男女均有。


    同時規定,後備消防隊亦經常與正規消防人員參與聯合演習。


    在當前,因為寮屋的存在,以及人員流動性的頻繁,再加上港府管理的缺失。


    港島時不時就會走火,所以後備消防隊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高博士做事曆來大氣,他跟著對陸大潮說道:“便以慈愛互助基金的名義向黃埔船廠下定滅火輪,定金我來出,你做好相應賬本。”


    如果可能,高博士希望將這訂單放給玉龍船廠。


    問題是沒有檔期啊。


    當前玉龍船廠仿製水翼船都來不及,又哪裏來的空閑去研究滅火輪?


    陸大潮大吃一驚,他已今非昔比,是知道許多事情的。


    所謂滅火輪,當然是指行走於海上的滅火船隻啦。


    港島這個地方三麵環海,大家居住、生產也是以海岸為主要基地,滅火輪絕對能在其中起到重要性作用。


    當時消防處也有想過采購滅火輪,問題是這玩意既然是船,那造價就一定高。


    尤其是它還是特種單位,需要專門定製,造價不會低於百萬。


    立法局肯定不能通過!


    “老爺。”


    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陸大潮如今等於是高要在江湖上的管家,非常清楚鈔票在其中的重要性。


    他忍不住勸道:“一艘滅火輪起碼幾百萬,何不多搞幾輛消防車?”


    高要搖頭:“我會推動消防處多多采購消防車。”


    “滅火輪不行。”


    港島常招祝融光顧,不得不防。


    “既然要搞,就一定要大氣。”


    高要指示:“你跟黃埔船廠講清楚,滅火輪必然要亞洲最大、效率第一。”


    既然老爺主意已定,陸大潮便不再反對,他盤算下慈愛基金的進賬以及出賬。


    想這滅火輪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造好,怎麽說也要一年兩年?


    基金是能承擔的起造價的,倒是不用老爺再額外出錢,便點頭答應:“老爺放心,我一定跟船廠講清楚。”


    “除非它不想開工了。”


    高要大笑:“好小子,夠帶種,就要這麽辦事。”


    他對高晉說道:“阿晉,你後繼有人。”


    如果高要未搞四海安保,陸大潮這個位置就一定是高晉在做,所以才會這般講。


    高晉說道:“大哥,大潮不錯。”


    陸大潮忙道:“不敢,不敢。”


    “誇你,就接著。”


    陸大潮跟著問道:“老爺,那這船名應該叫什麽?”


    “要我說,不如就叫高博士號?”


    按照道理來講也應當如此。


    高要笑笑,他擺擺手:“我們於港島吃飯,總要跟港府相得益彰。”


    先前他才惡了葛量洪,搞的港督出去散心未迴。


    高博士是個極謙虛的人,不想讓人看自己跋扈,便說道:“就叫葛量洪號。”


    陸大潮說道:“老爺,你總是這般低調,又為民著想。”


    高要感慨一聲:“鄉親們既然把我給捧上來,總得要為大家做一點實事。”


    他倒真是謙虛…


    高要背著手於岸邊踱步,他慢慢道:“在戰前,優質的海灘跟太平山都不許華人進出。”


    “戰後,才逐步放開。”


    “因為韃子實行文字獄,嚴禁文字流通,搞的我5萬萬同胞中的絕大部分人都目不識丁。”


    高要沉默的看一下海麵,近代民族意識的崛起其實源於大部分的地主…


    沒辦法,隻有他們有條件識字…


    “所以洋人才會歧視我們。”


    “在美利堅,不許華人跟白人通婚。”


    “在澳大利亞,因為白澳政策,華人集體被驅逐出境。”


    “豈有此理。”


    高晉跟陸大潮齊齊嗔目:“鬼佬真是不當人子。”


    高要滿意的點下頭,男兒當血性:“所以我們要自強。”


    “孩童定當讀書識字,要開明。”


    陸大潮重重點頭:“老爺,一定的。”


    他心想,老爺思慮如此深遠,自己做事就一定要漂亮。


    這個簡單,陸大潮很快就有了主意。


    既然權在手,他是絕對有能力影響到九龍的市井的。


    無非是家裏有小孩沒有去上學的,陸大潮便可以將其經營的位置調換。


    再一想,陸大潮尋思,義務識字班還得多開辦些才行。


    “識字的人多了,有辦法的人就多,到時候,或許便能為港島走一條新路出來。”


    高要跟著強調:“生於斯長於斯,我們一定要靠自己。”


    陸大潮靈機一動,難道老爺的意思是,其他人不可信?


    其他人?


    他再一想,難道指的是新界的這幫鄉紳?


    陸大潮心思一動,便試探道:“老爺,我看新界這幫人廣有資財,有田有地有資產,恐怕未必會個我們一條心。”


    高要聞言不由哈哈一笑,他拍拍陸大潮的肩膀:“大潮,我沒看錯你。”


    “你很聰明,眼光也不錯。”


    陸大潮頓時了然,原來老爺真的在提防鄉紳。


    高要跟著說道:“鄉紳有利有弊,他們於維護地方是非常盡興的。”“問題也有點不好的地方,便是他們的根本就是土地。”


    “所以習慣性以收租為主,傾向於保守,而不會主動去做開創。”


    在西人未進港島前,新界已經有原住民在居住了。


    隻從西人進港島以後開始算,到目前,都快百年了。


    那時候港島、九龍不過巴掌大的地方,幾乎沒有平地,所以西人便隻能以太平山為主要居住點。


    此後開始填海、發展商貿,搞中轉港。


    在其中,西人的政策自然是起了大作用的。


    不過主要出力的是華人,而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移民過來的。


    同樣的時間,同一個地方,港島、九龍的人煙開始興盛,商業也開始發達,並逐漸成為知名的轉口港。


    而新界呢?


    可以說一百年前是什麽樣,一百年後仍然是什麽樣…


    在這其中,鄉紳們是絕對要負一部分責任的…


    不說港島,隻說九龍,當初這地方的條件比新界不知道差多少。


    隻說一點,那時候華人來港,基本不會選擇來九龍落戶。


    結果現在?


    九龍都快人擠人啦,工廠、倉庫,那是一家一家的開啊。


    新界呢?


    “所以我才要搞農協,搞新界發展銀行。”


    高要用人向來喜歡用賢,他最喜歡手下人有才幹,也絕不吝嗇言傳身教。


    “知不知道為什麽?”


    陸大潮轉眼便恭敬迴道:“老爺,因為唯有利益才能動人心。”


    高要大笑:“不錯,先以利益讓他們上船,再以利益分辨出誌同道合的同誌。”


    “同心則同德,同德則同誌。”


    “所以才要把新界變成一家公司。”


    新界農協等於就是一家公司…


    高要是董事長,陸大潮等人是股東,新界的鄉民是會員單位。


    以新界的條件、人口,再加上高要的眼光、錢財,沒有道理搞不成。


    “我們是搞事業,更是搞發展。”


    高要對高晉以及陸大潮語重心長的說道:“最要緊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搞的少少的。”


    陸大潮是個合適的捧哏,他恭敬問道:“老爺,我有個問題。”


    “講。”


    “如果別人打死不肯上船。”


    高要微笑:“都打死了,當然不能上船。”


    陸大潮跟高晉齊齊會心一笑,這才是博士真正的作風。


    所有的仁義道德隻是表麵,一旦有人不給麵子,那港督都不好使。


    高要環顧一圈,太陽已經落山,不過天色還很亮。


    出來散步的人漸多。


    “江山壯麗。”


    高要大發感慨:“山河應當因我而改變。”


    陸大潮不假思索說道:“老爺,港島一定會變成高家的城!”


    高要沒有言語,他隻是靜靜欣賞維多利亞港的美色。


    當前這顆港島明珠兩端的產業盡歸洋行所有…


    高要目光漸漸犀利,如寶劍出鞘,鋒芒不可一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港島,我,米飯班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事非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事非天並收藏重生港島,我,米飯班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