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國璽在哪裏
自萬壽節宮宴之後,她便被朱瑁關進了獄中。
到如今,已半月有餘了。
出來,真不容易。
秋意似乎又濃了些。
宮苑中,大片的樹葉都轉黃了。菊花一簇簇地開著。人的悲歡,花兒是不懂的。該怎樣開,還是怎樣開。旁若無人的,興致勃勃的。
團團的雲,雪白雪白的,像是新生嬰孩的母親淌下的奶汁,腥而香。
楊令佩一路從內廷監走到千秋殿,宮人們、太監們、管事的嬤嬤們,都沉默著。
端親王把控了宮闈。
宮中的人做著自己分內的事,生怕禍及己身。
千秋殿的門“吱呀”地開了。
鴻鵠迎上來:“主子!主子您受苦了!奴婢好幾次準備了您素日喜歡的吃食,想去內廷監看您,可,可陛下不允人探視……主子,您從小到大何曾受過這樣的苦楚……”
楊令佩麵色沉靜,道:“多早晚了,還說這些沒油鹽的話。去,準備湯盆沐浴,本宮要洗一洗身上的汙穢。”
“是。”
鴻鵠答應著,去了。
楊令佩坐在千秋殿的正殿中。
她望著庭外,屋簷紅彤彤的琉璃瓦尖兒。
那瓦尖兒孤傲地迎著天。
不多會子,鴻鵠備好了水。楊令佩走入內室,除盡了身上的衣物,泡在湯盆裏。氤氳的水汽環繞著她。她在湯盆裏待了很久,久到鴻鵠以為她睡去了。她喊了一聲:“鴻鵠,去拿素淨的衣裳來。”
鴻鵠給她準備好的衣裳,是中宮的華服。
她不欲穿。
她吩咐道:“去將本宮從前在東宮清和院時穿的月白袍子拿來。”
鴻鵠不解,但還是照做了。
月白的袍子穿在身上,恍然間,楊令佩又成了從前那個低眉順目的楊寶林。
她低聲與鴻鵠道:“本宮做一盒兒糕餅,你待會兒送到楊府,親自交予父親或哥哥手中。有人問起,便說,本宮惦記家裏人了,送些吃食。端親王已然應允了。”
端親王精明,縱是一時瞞哄過他,取得了他的信任,行事也需萬般小心。
她在一塊小小的布綢上寫下一行字,裹進糕餅中。
那糕餅看起來與尋常糕餅並無不同。
鴻鵠點點頭。
楊令佩走出千秋殿,找到端親王。
端親王正在瓊音閣聽曲。
他在閩地數十年,喜歡聽閩語小調。
咿咿呀呀的,旁人是聽不懂的。
“王爺,本宮想見一見陛下。”楊令佩不卑不亢地走到端親王身邊,坐下。
端親王閉著眼,手指隨著曲調繞著圈兒。
“想好說什麽了嗎?”
“想好了。托王爺的福,本宮才得以從獄中放出,若不投桃報李,解王爺之憂,本宮也愧對王爺一片相扶之意。”楊令佩的聲音是輕柔的,不疾不徐。
“國璽,是第一要緊。退位詔書,他若實在不願寫,太傅倒是可以代勞。”
“是。”
“皇後,你要知道,本王也是為了江山社稷好,為了朱家好。若任由著朱瑁折騰,祖上的基業都快折騰沒了。”
“是。”
“皇位嘛,賢能者居之。朱瑁實不是這塊料子。”
“是。”
“本王一片赤心,無愧天地,無愧祖宗。”
“是。”
“那,便去吧。皇後身為皇家婦,想來不會行差踏錯。棄卒保車,若舍不得,滿盤的棋可都沒了。”端親王說著,手指輕輕地叩著桌麵。
桌麵上那盞岩茶散發著迂迴的香氣。
楊令佩頷首,起身,往文德殿中去。
往文德殿的路,她走過好多迴,唯有這次,是最沉重的。
朱瑁躺在榻上。
聽見腳步聲,他睜開眼。
見是楊令佩,又將眼合上。
楊令佩在腹中掂量了好久的話,看到朱瑁憔悴的臉,全都潰爛不成句。
他玄色的袍子蔫蔫地窩在榻上。
麵色蒼白,泛著青。
嘴唇竟幹枯得有了裂紋。
她伏在榻沿哭了起來。
“你如何瘦到這步田地……”
朱瑁啞著嗓子,道:“端親王將你放出來了。看來,你是答應什麽了。”
“我若不答應,怎麽出得來?”
朱瑁不作聲了。
楊令佩急急地從壺中倒了杯水,遞與他的唇邊。
“我已遞了消息給父親和哥哥。哥哥在京畿巡察使的任上做了近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識得。父親更是門生甚多,廣布天下。你將國璽交予我,我拿去,讓父親和哥哥以此為信物,從九州各府衙征調人馬。地方守備軍雖少,但聚少成多。父親和哥哥多跑些地方,再將各地年滿十六的男丁征兵入伍,不出半月,一定能糾集一隊王師來。有國璽在,天下雲集響應。有誌之勇士並起而滅賊。我這邊,緩住端親王,多爭取些時日,能拖多久,便是多久,咱們有勝算,有勝算的……”
楊令佩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著。
朱瑁猛地一推,那杯子落在地上,碎成幾片。
“為了替端親王要國璽,皇後處心積慮編出這許多的話來。”
朱瑁冷冷地看著楊令佩,好像欲從她素淡的麵孔上看到她心裏的盤算。
楊令佩怔住。
“陛下不信我,不信楊家……”
“你父親在朝堂上聯合文臣們逼朕,讓朕下不來台,隻好給了你皇後之位。你嫉妒全貴妃,宮宴上下毒,欲置全貴妃及腹中孩兒死地。你要朕如何信你們。”
楊令佩道:“隻有我,隻有楊家,才真的想讓你好好兒活著!朱瑁,你糊塗油蒙了心嗎?”
“不勞皇後費心,朕已作打算。”
“什麽打算?”
楊令佩“嘩”地起身:“你寧願拿自己中毒做幌子,助全貴妃逃出宮!你寧肯信苻妄欽那個反賊,也不信我!朱瑁,這些日子,你可有想過我與我腹中的孩兒該如何?你隻顧著全貴妃,可有顧念你的妻兒?”
“皇後和皇後的父親皆能謀善算,從命民間醫者進宮斷男女開始,怕是已經為腹中孩兒做了最好的打算。”
楊令佩瘋一樣地滿殿尋找國璽。
書櫃倒了。
匣子、書籍,散落滿地。
“國璽呢?國璽呢?朱瑁,國璽在哪裏?這是咱們最後的出路。”
她怒到了極處,恨到了極處。
杜鵑泣血。
龍榻,龍榻的角角落落。文德殿中的每一個屜子。
全都翻遍了。
還是沒找到國璽的影子。
楊令佩精疲力盡,癱坐在地。
“皇後莫要再打國璽的主意。國璽,已經被全貴妃帶出宮了。”朱瑁道。
楊令佩最後殘餘的一絲理智似雨天的火苗,熄滅了。
她癡癲地笑起來。
“全貴妃?哈哈哈哈哈。全貴妃。陛下,臣妾給您講個笑話兒,特別招笑兒。臣妾曾聽錢總兵說,他親眼看見,全貴妃在涼州城外的荒地上與苻妄欽野合!哈哈哈,陛下,您心愛的女人,跟別的男人野合……真有趣,比伶人編排的歌舞有趣多了……”
朱瑁的眼珠掙得快要出血。
他從榻上爬起,用盡全力,一掌打在楊令佩的臉上。
“你看看你,哪有半分一國之母的體統!若讓你的兒子為帝,朕不如立時駕崩!”
這是狠話,也是氣話。
楊令佩伏在地上哭嚎起來。
“我才是你的妻子,我才是你的妻子……朱瑁,為何你就是看不清,我才是你的妻子,隻有我的孩兒,才是你的骨肉……全貴妃,她不過是個妾,還是個不貞不潔的妾……你以為苻妄欽真的會救你嗎?大梁氣數盡了,大梁是亡於你手……朱瑁,你是個亡國之君……”
四周好似被洪水淹沒,一片蒼茫的水域。
到了這般境地,他還是不肯與她同舟共濟。
《孫子·九地》有言: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他們名為夫妻,實則連路人都不如。
他怎會把她當作自己的左右手?
楊令佩絕望地想,他已厭棄自己、猜忌自己至此。恐怕他一旦獲得自由,第一步想的,便是廢後吧。
一江燈火,不敵數聲更鼓渡。
“砰。”
“砰。”
“砰。”
西南的大營裏。
廝殺開始。
苻妄欽打頭陣,馬頭上掛著勤王詔命,他手持青龍刀,殺向端親王的駐兵。時允等副將跟隨其後。
眾人皆知早有此戰。
卻不知此戰何時開始。
隱忍數月,烽火點燃。
月明風清的日子裏,打鬥聲響徹雲霄。
一浪浪的攻勢餘波未盡。
苻家軍如颶風般狂卷而至。
兵士與將官拋顱灑血,兵器陰沉而冰冷。
梅川在軍營中裹著苻妄欽的袍子小憩。
她做了一個淺淺的夢。
夢見京都的喪鍾敲了。
朱瑁出現在她的夢裏,一身玄衣,喚著:“梅卿——”
梅川坐起身來。
殘月照進營帳,她心裏的一處角落浸透了淒憫。
自萬壽節宮宴之後,她便被朱瑁關進了獄中。
到如今,已半月有餘了。
出來,真不容易。
秋意似乎又濃了些。
宮苑中,大片的樹葉都轉黃了。菊花一簇簇地開著。人的悲歡,花兒是不懂的。該怎樣開,還是怎樣開。旁若無人的,興致勃勃的。
團團的雲,雪白雪白的,像是新生嬰孩的母親淌下的奶汁,腥而香。
楊令佩一路從內廷監走到千秋殿,宮人們、太監們、管事的嬤嬤們,都沉默著。
端親王把控了宮闈。
宮中的人做著自己分內的事,生怕禍及己身。
千秋殿的門“吱呀”地開了。
鴻鵠迎上來:“主子!主子您受苦了!奴婢好幾次準備了您素日喜歡的吃食,想去內廷監看您,可,可陛下不允人探視……主子,您從小到大何曾受過這樣的苦楚……”
楊令佩麵色沉靜,道:“多早晚了,還說這些沒油鹽的話。去,準備湯盆沐浴,本宮要洗一洗身上的汙穢。”
“是。”
鴻鵠答應著,去了。
楊令佩坐在千秋殿的正殿中。
她望著庭外,屋簷紅彤彤的琉璃瓦尖兒。
那瓦尖兒孤傲地迎著天。
不多會子,鴻鵠備好了水。楊令佩走入內室,除盡了身上的衣物,泡在湯盆裏。氤氳的水汽環繞著她。她在湯盆裏待了很久,久到鴻鵠以為她睡去了。她喊了一聲:“鴻鵠,去拿素淨的衣裳來。”
鴻鵠給她準備好的衣裳,是中宮的華服。
她不欲穿。
她吩咐道:“去將本宮從前在東宮清和院時穿的月白袍子拿來。”
鴻鵠不解,但還是照做了。
月白的袍子穿在身上,恍然間,楊令佩又成了從前那個低眉順目的楊寶林。
她低聲與鴻鵠道:“本宮做一盒兒糕餅,你待會兒送到楊府,親自交予父親或哥哥手中。有人問起,便說,本宮惦記家裏人了,送些吃食。端親王已然應允了。”
端親王精明,縱是一時瞞哄過他,取得了他的信任,行事也需萬般小心。
她在一塊小小的布綢上寫下一行字,裹進糕餅中。
那糕餅看起來與尋常糕餅並無不同。
鴻鵠點點頭。
楊令佩走出千秋殿,找到端親王。
端親王正在瓊音閣聽曲。
他在閩地數十年,喜歡聽閩語小調。
咿咿呀呀的,旁人是聽不懂的。
“王爺,本宮想見一見陛下。”楊令佩不卑不亢地走到端親王身邊,坐下。
端親王閉著眼,手指隨著曲調繞著圈兒。
“想好說什麽了嗎?”
“想好了。托王爺的福,本宮才得以從獄中放出,若不投桃報李,解王爺之憂,本宮也愧對王爺一片相扶之意。”楊令佩的聲音是輕柔的,不疾不徐。
“國璽,是第一要緊。退位詔書,他若實在不願寫,太傅倒是可以代勞。”
“是。”
“皇後,你要知道,本王也是為了江山社稷好,為了朱家好。若任由著朱瑁折騰,祖上的基業都快折騰沒了。”
“是。”
“皇位嘛,賢能者居之。朱瑁實不是這塊料子。”
“是。”
“本王一片赤心,無愧天地,無愧祖宗。”
“是。”
“那,便去吧。皇後身為皇家婦,想來不會行差踏錯。棄卒保車,若舍不得,滿盤的棋可都沒了。”端親王說著,手指輕輕地叩著桌麵。
桌麵上那盞岩茶散發著迂迴的香氣。
楊令佩頷首,起身,往文德殿中去。
往文德殿的路,她走過好多迴,唯有這次,是最沉重的。
朱瑁躺在榻上。
聽見腳步聲,他睜開眼。
見是楊令佩,又將眼合上。
楊令佩在腹中掂量了好久的話,看到朱瑁憔悴的臉,全都潰爛不成句。
他玄色的袍子蔫蔫地窩在榻上。
麵色蒼白,泛著青。
嘴唇竟幹枯得有了裂紋。
她伏在榻沿哭了起來。
“你如何瘦到這步田地……”
朱瑁啞著嗓子,道:“端親王將你放出來了。看來,你是答應什麽了。”
“我若不答應,怎麽出得來?”
朱瑁不作聲了。
楊令佩急急地從壺中倒了杯水,遞與他的唇邊。
“我已遞了消息給父親和哥哥。哥哥在京畿巡察使的任上做了近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識得。父親更是門生甚多,廣布天下。你將國璽交予我,我拿去,讓父親和哥哥以此為信物,從九州各府衙征調人馬。地方守備軍雖少,但聚少成多。父親和哥哥多跑些地方,再將各地年滿十六的男丁征兵入伍,不出半月,一定能糾集一隊王師來。有國璽在,天下雲集響應。有誌之勇士並起而滅賊。我這邊,緩住端親王,多爭取些時日,能拖多久,便是多久,咱們有勝算,有勝算的……”
楊令佩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著。
朱瑁猛地一推,那杯子落在地上,碎成幾片。
“為了替端親王要國璽,皇後處心積慮編出這許多的話來。”
朱瑁冷冷地看著楊令佩,好像欲從她素淡的麵孔上看到她心裏的盤算。
楊令佩怔住。
“陛下不信我,不信楊家……”
“你父親在朝堂上聯合文臣們逼朕,讓朕下不來台,隻好給了你皇後之位。你嫉妒全貴妃,宮宴上下毒,欲置全貴妃及腹中孩兒死地。你要朕如何信你們。”
楊令佩道:“隻有我,隻有楊家,才真的想讓你好好兒活著!朱瑁,你糊塗油蒙了心嗎?”
“不勞皇後費心,朕已作打算。”
“什麽打算?”
楊令佩“嘩”地起身:“你寧願拿自己中毒做幌子,助全貴妃逃出宮!你寧肯信苻妄欽那個反賊,也不信我!朱瑁,這些日子,你可有想過我與我腹中的孩兒該如何?你隻顧著全貴妃,可有顧念你的妻兒?”
“皇後和皇後的父親皆能謀善算,從命民間醫者進宮斷男女開始,怕是已經為腹中孩兒做了最好的打算。”
楊令佩瘋一樣地滿殿尋找國璽。
書櫃倒了。
匣子、書籍,散落滿地。
“國璽呢?國璽呢?朱瑁,國璽在哪裏?這是咱們最後的出路。”
她怒到了極處,恨到了極處。
杜鵑泣血。
龍榻,龍榻的角角落落。文德殿中的每一個屜子。
全都翻遍了。
還是沒找到國璽的影子。
楊令佩精疲力盡,癱坐在地。
“皇後莫要再打國璽的主意。國璽,已經被全貴妃帶出宮了。”朱瑁道。
楊令佩最後殘餘的一絲理智似雨天的火苗,熄滅了。
她癡癲地笑起來。
“全貴妃?哈哈哈哈哈。全貴妃。陛下,臣妾給您講個笑話兒,特別招笑兒。臣妾曾聽錢總兵說,他親眼看見,全貴妃在涼州城外的荒地上與苻妄欽野合!哈哈哈,陛下,您心愛的女人,跟別的男人野合……真有趣,比伶人編排的歌舞有趣多了……”
朱瑁的眼珠掙得快要出血。
他從榻上爬起,用盡全力,一掌打在楊令佩的臉上。
“你看看你,哪有半分一國之母的體統!若讓你的兒子為帝,朕不如立時駕崩!”
這是狠話,也是氣話。
楊令佩伏在地上哭嚎起來。
“我才是你的妻子,我才是你的妻子……朱瑁,為何你就是看不清,我才是你的妻子,隻有我的孩兒,才是你的骨肉……全貴妃,她不過是個妾,還是個不貞不潔的妾……你以為苻妄欽真的會救你嗎?大梁氣數盡了,大梁是亡於你手……朱瑁,你是個亡國之君……”
四周好似被洪水淹沒,一片蒼茫的水域。
到了這般境地,他還是不肯與她同舟共濟。
《孫子·九地》有言: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他們名為夫妻,實則連路人都不如。
他怎會把她當作自己的左右手?
楊令佩絕望地想,他已厭棄自己、猜忌自己至此。恐怕他一旦獲得自由,第一步想的,便是廢後吧。
一江燈火,不敵數聲更鼓渡。
“砰。”
“砰。”
“砰。”
西南的大營裏。
廝殺開始。
苻妄欽打頭陣,馬頭上掛著勤王詔命,他手持青龍刀,殺向端親王的駐兵。時允等副將跟隨其後。
眾人皆知早有此戰。
卻不知此戰何時開始。
隱忍數月,烽火點燃。
月明風清的日子裏,打鬥聲響徹雲霄。
一浪浪的攻勢餘波未盡。
苻家軍如颶風般狂卷而至。
兵士與將官拋顱灑血,兵器陰沉而冰冷。
梅川在軍營中裹著苻妄欽的袍子小憩。
她做了一個淺淺的夢。
夢見京都的喪鍾敲了。
朱瑁出現在她的夢裏,一身玄衣,喚著:“梅卿——”
梅川坐起身來。
殘月照進營帳,她心裏的一處角落浸透了淒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