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朕封你為後,好嗎


    朱瑁一夜未眠。


    先帝伸出兩根手指的模樣,一直在他眼前晃。


    他閉上眼,那兩根手指似乎戳到他心裏。


    天啟二十六年的那場巫蠱之禍。


    自二哥朱珝一家逐出皇籍,被流放後,父皇已經十多年沒有提及此事了。就好像二哥這個人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


    父皇為何在斷氣之前忽然想起二哥呢?


    難道父皇真的心有悔意嗎?


    他記得,天啟二十六年的時候,意和還未進宮,周鏡央與意和的關係、與他的關係,尚還融洽。周鏡央曾經無意中跟他說過:“二皇子不除,我等永無出路。”


    天啟二十六年的周鏡央,早已誕下皇子,深得先帝寵愛,被封為“鏡嬪”了。


    那場巫蠱之禍,跟周鏡央到底有沒有關係?


    當年的周鏡央隻有雙十年華,真的有如此大的膽量,如此狠的手腕嗎?


    二哥為人,從小便跋扈囂張,而乏於心機。他仗著父皇的眷愛、仗著出身高貴,總以為東宮之位非他莫屬。這樣一來,被周鏡央算計也並非沒有可能。


    盛夏,晚風吹進殿內。


    朱瑁躺下,又起身。起身,又躺下。


    天上的繁星忽明忽滅。


    如果二哥真的是被陷害的……


    二哥曾是炙手可熱的皇子,禮法上名正言順的“儲君”。他若是清白的,那自己……


    記得,二哥被流放的第六個年頭,有人向父皇稟報,二哥在黔州石場搬運石頭的時候,掉下了深淵,差役四下搜尋,沒有找到屍首。黔州山穀野獸紛雜,被豺狼叼走,也未可知。父皇沉默了一會兒,沒有接話。眾人看他不提,也都不敢再提。此事算是掀過去了。


    二哥究竟還在不在人世?


    朱瑁的心裏,亂糟糟的。


    卯時,上了朝。


    刑部尚書迴稟,但凡京中所有府邸,包括公門侯府、文武官員府邸,通通都搜了,一無所獲。


    端親王問道:“陛下,太常所卜的安葬吉日已定,要改嗎?所有的皇親,儀仗隊,已聚集在正乾門。”


    朱瑁想了想:“大行皇帝靈柩,今日如期下葬。”


    眾臣齊聲道了聲:“是。”


    京兆府尹道:“陛下,昨夜,差役全城搜查。今日寅時,城中突現妖書,如雪花般散在京西,上寫陛下德行有虧,故而,初初繼位,聖母陵寢便遭大禍。此乃天怒人怨。還寫……”


    他看了一眼龍椅上的朱瑁,怯怯縮縮的,不敢再說下去。


    朱瑁的麵孔冒著寒氣:“說。”


    京兆府尹跪下來:“妖書上寫,陛下身為皇子之時,曾為了儲位,屠戮兄長……”


    “一派胡言!朕承先帝之命,繼位河山,何來這些妖邪之說!”朱瑁一聲厲喝,下麵跪倒一片。


    京兆府尹叩頭道:“臣已命人將所有妖書焚毀。並逮捕了京西數十名士子。臣揣測,多半是潦倒文人,以此嘩眾取寵。”


    “糊塗!把那些士子都放了。朕問心無愧,不必如此!”


    “是,是,是。”


    朱瑁揮揮手,眾臣都退出殿外。


    唯有端親王留了下來。


    朱瑁道:“皇叔,自父皇駕崩,朝野多事。朕,當真是心勞意攘。”


    端親王道:“陛下,當此時,您該大行仁政,讓百姓們看到您的心胸。譬如,先帝在時,曾治罪的皇族,您不妨赦免他們的罪。如此,閑言定會休止。”


    朱瑁凝眉不語。


    端親王連忙跪下:“臣多言了。”


    朱瑁起身,攙起端親王:“皇叔乃是為朕思量,為皇家思量,朕明白。”


    喪樂響徹雲霄。


    朱瑁與端親王站在前頭。七十二人抬棺。皇族與官員們隨後。


    一行人浩浩蕩蕩去往皇陵。


    皇陵。


    史太後的遺體竟又安然出現在靈棺中。


    昨夜搜了一夜,沒有找到,突然又好端端地迴來了。


    仿佛這隻是一場鬧劇。


    陵寢不曾發生什麽。


    朱瑁問道:“是誰最先發現太後歸棺的?”


    工部官員道:“是皇陵中一個叫作吳大興的差役。”


    朱瑁低聲吩咐刑部尚書:“去查查這個人的底細。務必詳盡。”


    說完,朱瑁不動聲色地主持喪儀。


    史太後終是順遂地移了棺,與先帝“死同穴”。


    忙碌一整日,合葬事畢。


    到晚間,迴宮。


    方聽醫官說,德妃娘娘有喜了。


    這是朱瑁的第一個孩子。


    眾人紛紛跪下:“恭喜陛下,陛下萬年。”


    朱瑁卻有些心不在焉。


    楊令佩道:“昨日,幸虧隻是一場虛驚,否則,臣妾真是……”


    朱瑁點頭:“這是星闌的功勞,應重重賞賜。”


    月明千裏。


    朱瑁看著楊令佩身後的小盒子,想了想,道:“傳旨,星闌救駕有功,賜皇姓,可入尚書房,與皇家子弟一同讀書。”


    小盒子跪下,磕頭道:“謝主隆恩。”


    從此,他再也不是太監小盒子了。


    他有了得見天日的身份。


    他是朱星闌。


    正說著,刑部尚書求見。


    朱瑁屏退諸人。


    刑部尚書迴道:“陛下,臣已將吳大興查了個明明白白。他原是苻妄欽將軍手下的一個兵丁,因母親重病,被遣退迴鄉。母親痊愈後,他沒有迴軍中,反倒是到皇陵做了個差役。五月間,因為在皇陵救火有功,得以晉升為役長。”


    朱瑁手中攥著一顆棋子,來迴磨著,那棋子已經禿了邊。


    “原來曾是苻妄欽的人……”


    能在皇陵神出鬼沒地行事,非手握重權之人而不能。


    刑部尚書道:“陛下,要不要將這吳大興綁起來。”


    朱瑁道:“你去告訴苻妄欽,就說皇陵監管不力,戍守皇陵的役長吳大興很可疑。因吳大興在他手下當過兵,找他了解一下情況。看他怎麽說。你要一字不漏地迴來稟報與朕。”


    “是。”


    刑部尚書退下。


    朱瑁命人端上酒。


    他自斟自酌。


    馬之問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走到他身邊。


    他跟了朱瑁好多年。朱瑁在東宮時,他是東宮舍人。朱瑁繼位為新帝,他便成了殿前一等武騎常侍。


    “陛下,您昨夜整夜未眠,今日早些歇著吧。龍體要緊。”


    朱瑁看了看他:“你陪著朕多年了,怎能不知,朕心裏有事的時候,睡不下。”


    馬之問上前,替他將空了的酒杯斟滿。


    “陛下該高興才是。您順遂登基,聖母太後與大行皇帝終得合葬,德妃娘娘也有了喜。縱是有些不暢快,不過是些蚊蚋蟲鳴。”


    朱瑁似想起什麽:“記得四月裏,你跟朕說,京南道觀的道倌兒曾去過私邸,胡言亂語了一番。朕當時沒有讓你說完,今天,朕想聽聽。除了星盤更改,朕登大寶。他還說了什麽?”


    馬之問似是很為難:“他說……陛下登基之後,未及一年,天下會生亂。陛下您原本是從仙境來。這樣的話,實在是無稽。”


    朱瑁道:“雖是無稽,然而,朕,卻不能不防。”


    他又喝了兩盞酒。


    侍衛通稟,梅醫官來了。


    朱瑁醉眼看梅川。


    她的一身醫官服,如月皎潔。


    “梅卿,朕好些日子沒見你了。”


    “陛下登基之後的這段日子,甚是忙碌,微臣便沒有相擾。今日,見諸事落定,方才前來,求見陛下。有些話,不得不言。”梅川拱手道。


    朱瑁的眼裏有哀傷,有無奈。


    在梅川的麵前,他似乎又是那個在東宮中對月嗟歎的太子。


    “梅卿,你與朕之間,不叫求見。朕會吩咐文德殿諸人,你隨時想來見朕,都可以。”


    梅川道:“陛下,您知道先帝臨終前為何伸出兩根指頭嗎?”


    朱瑁歎息:“朕知道。關於二皇兄。”


    “是,也不是。陛下在大行前,突然抓住微臣的手,說小盒子並非蘇意和的孩子。沒過多久,他便伸出了兩根指頭。微臣想,他一定是懷疑,小盒子是二皇子朱珝的孩子。”


    朱瑁一頭霧水:“梅卿,當初是你把星闌帶到朕麵前,很篤定地說他是意和的孩子。”


    梅川道:“此事確是微臣失察。蘇意和的孩子在大火之中,被送到了孫石匠處。這件事是真的。然而,五年後,他送進宮來的,不是那個孩子。小盒子是如何到孫石匠手中的,微臣這些日子一直在悄悄查訪。”


    “可有了證據?”


    梅川搖頭:“前不久,京中時疫,京南集市死了許多人。要查陳年舊事,難上加難。”


    朱瑁道:“梅卿,是你多疑了。星闌那孩子,容貌相熟。且他對朕十分真心。就在昨日,他舍身救駕。”


    梅川道:“陛下,他是二皇子的孩子,跟您有血親,與您麵容有類,乃是人倫常情。這孩子心機頗深,小覷不得。您可還記得,先帝大行前的幾日,他幾乎日日都來文德殿,或是他以為先帝昏迷,全然不醒事,便說出了什麽。被先帝聽進耳裏。至臨終前,恍然大悟。”


    “他來文德殿,是替德妃送羹。這個,朕知道。文德殿上下都知道。且那些羹湯,每一碗,馬醫官都查驗過,無礙。”


    梅川看著朱瑁:“陛下,您就是不肯信。”


    “梅卿,你是醫官,為醫者,該是嚴謹的。不能憑直覺。朕已命人到二皇兄昔年流放的黔州查探……”


    朱瑁說著,擺擺手:“不提此事了。梅卿,今夜,有句話,朕想跟你說。”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朱瑁帶著三分醉意,七分感傷,道:“梅卿,你對朕付出良多,朕從不曾忘。如今,朕得了這天下,封你為後,好嗎?”


    他從龍書案前站起身來,走向她。


    “這世事紛雜,人生起落,你同朕一起,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棉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棉花花並收藏花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