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北渡春闈案(六)
明末:複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 作者:秋風渭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30章 北渡春闈案(六)
子時,萬元吉和嚴起恆等人趕到之時,鎮中的慘劇已經發生。
王宅的大火引燃了周圍的屋舍,火勢開始迅速向四麵蔓延。
半個高橋鎮,淪陷在了火海之中,街市之上,處處火團煙灰。
人聲漸已息,沒逃出去的被大火吞沒,無聲無息的死去。
逃出去的都站在了鎮南之外,運河之北,看著家園化為焚棟,欲哭無淚。
萬元吉等人被火勢所迫,也向著鎮子南邊退去,在路過內河橋之時,順手救下了坐在橋邊的劉姓耆老。
鎮東外,無錫知縣王朝生駐馬挺立,眼眸中,映射著熊熊火焰。
高橋鎮,毀了!
這麽大的火光,一定會驚動運河巡守,說不定大將軍府已經得知了消息。
方才揪住了幾個逃跑的鎮民,王朝生已經弄清楚了民亂的前因後果。
火勢已無法挽救,於是王朝生下令,將所有幸存的高橋鎮鎮民盡數鎖拿,押迴縣衙大牢候審。
放火燒鎮之人一定是都在其中,必須將其首惡拿下,給上麵一個交待。
縣兵直奔鎮南,迅速將暫避在那裏的高橋鎮鎮民全部拿下,押往縣城。
被圍之前,萬元吉見情況不對,於是急忙將潞王授予他的令牌交給嚴起恆,並讓鄭遵謙帶著嚴起恆躍入了運河水中,以躲避圍捕。
萬元吉自己則與這些鎮民一起,被縣兵圍住。
他要親自看看,這無錫知縣怎麽裁斷此案。
嚴起恆雖然反對萬元吉以身犯險,但因事急,不得不從。
鄭遵謙背著不會水的嚴起恆躍入了運河之中,直到縣兵押送百姓走遠,他才將與部下一起,將嚴起恆弄到了岸上。
嚴起恆大吐河水,渾身濕透,好在因為大火,吹來的都是熱浪,所以倒也不冷。
緩了許久,嚴起恆決定先返迴鎮子北麵的野村,在陳貞慧家中休整一下,再做打算。
今夜高橋鎮大亂的原因,他們已經知曉。
幾十高橋鎮士子在鎮中豪商王水雲的草堂之中離奇失蹤,家屬聯手討人,結果行事過激,一把火點了王宅。
嚴起恆聽到又失蹤了一批士子,心中咯噔一下,他與萬元吉前來正是為了徹查士子失蹤之事。
高橋鎮的士子此前集會稱要渡江北上,現在又集體失蹤,看來應當是韃子在背後使了手段。
帶來的後果,已經不用再說,這場大火,隻是最直接的一個表現罷了。
若不能及時破案,摧毀韃子的計劃,後果隻會更加嚴重。
迴到了竹苑之中,眾人生起了火堆,烘烤鞋帽衣物。
嚴起恆隻覺得現在有些無從下手,關鍵人物王水雲在大火之中,生死不明。
整件事情,千絲萬縷,頗為雜亂。
想來想去,隻能等天明,前往無錫縣城看看情況。
就在嚴起恆準備小憩片刻之時,陳貞慧又醒了過來。
於是嚴起恆匆匆來到榻前,想從陳貞慧身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陳定生,你的《過江七事》寫的不錯。”
“大人謬讚了。”
“假寐許久,你想清楚了嗎?”
“大人此言何意?”
“沒什麽,你為何要殺那個書生?”
“大人的話,在下怎麽聽不明白。”
陳貞慧躺在榻上,雙眼直勾勾盯著屋頂。
嚴起恆一臉平淡,倒也沒有因此而憤怒。
“正月十二日你在哪?”
“無錫。”
“做什麽?”
“賣木簪團扇,掙點銀錢。”
“入夜後呢?”
“喝酒。”
“和誰喝酒?在什麽地方?喝到什麽時候?”
“偶遇故知,應邀喝酒,就在城西客棧,喝到了子時。”
“十三日子時到辰時,你在什麽地方?”
“自然是在客棧下榻歇息,喝了那麽多酒,難以歸家。”
陳貞慧迴答的十分清晰順暢,嚴起恆看著陳貞慧平靜的表情,心中對自己之前的推斷產生了一絲動搖。
莫非,自己推斷錯了?
“你那故知何方人士?可否為你佐證?”
“哦,大人這麽一問,那倒是簡單了,他也是朝廷命官,說不定你們認識呢!”
“誰?”
“吳偉業,禮部主事。”
嚴起恆一愣,吳偉業也在無錫?
吳偉業是朝廷命官,又是江南才子,與陳貞慧有往來是情理之中。
說到此處,嚴起恆已經相信了陳貞慧的話。
因為是真是假,除了找吳偉業作證之外,隻需往那城西客棧調查一番便可知道。
“你是何時借的牛?”
“十二日辰時。”
“不是十三日辰時?”
“十二日。”
嚴起恆目光一閃,借牛的時間,還需要向王府的人印證才行。
陳貞慧十三日子時至未時,都在無錫城中,按他所說,當日醉酒,睡到午時才醒,然後在未時末,與吳偉業於客棧分別。
“你與鄰裏身亡的三人,平素可有往來?”
“有。”
“這三人如何?”
“遊手好閑。”
“可有糾紛?”
“並無。”
“殺你的人,你可有懷疑對象?”
“在下的確不知。”
“哦?你怕是早有預料吧。”
陳貞慧忽然沉默,扭頭看向了嚴起恆。
兩人目光相碰,都在探尋著對方的心思。
在陳貞慧的目光之中,嚴起恆看出了極度的不信任。
這讓他心中略感驚訝,陳貞慧對自己如此戒備,難不成要殺他的人,是個官員?
心思敏捷的嚴起恆迅速想到了很多種可能。
於是,他再三權衡之後,從懷中掏出了潞王令牌,對著陳貞慧說道:“本官乃是刑部主事嚴起恆。”
“此番正是奉潞王之命,前來無錫徹查士子失蹤案。”
“你盡可放心,嘉興鹽政案,本官也是主事之一。”
“陳定生,有話盡可悉數道來,不必擔憂,屋外,皆是京營勇銳,本官也是直奉王命,你明白否?”
嚴起恆語重心長的對陳貞慧說道,他看得出來,陳貞慧心裏還藏著事情。
陳貞慧盯著那塊潞王令牌看了許久,神情略顯糾結。
他不知道能不能相信眼前這位刑部主事。
曾經在弘光朝的經曆,讓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嚴起恆沒有催促,靜靜等待著陳貞慧自己開口。
良久,陳貞慧似乎是做了決定,輕輕鬆了口氣,說道:“那三人,的確不是我殺的。”
“牛,是我十二日辰時租借,然後置於家中,出發前往縣城售賣木簪。”
“原本當日就能返迴,沒想偶遇故人,盛情難卻,方去飲酒。”
“但竹苑偏僻,圍護不堅,恐牛在家中有失,所以小睡了兩個時辰之後,便急返家中。”
“辰時初,趕到家中,發現牛不見了,於是焦急找尋。”
“結果......”
陳貞慧話語一頓,臉色難看起來。
此時,嚴起恆已經猜到了後麵的事情。
陳貞慧一定是在找牛之時,撞見了正在拋屍的兇手!
這樣一來,便能解釋為什麽會有人來殺他!
“我在左鄰門前,撞見了有人牽著我租來的牛,正在往院內搬運東西。”
“天還未亮,我便悄悄湊近去看,結果發現是屍體!”
“心中害怕,於是我便撒腿就跑。”
“許是被兇手發覺,所以才來殺我滅口。”
說起來,陳貞慧還是心有餘悸。
當時他不敢往家跑,於是便直奔王府找尋與他交好的管家,以丟牛為借口,請其陪同往縣城報官。
管家聽到牛丟了,那自是坐不住,當即便帶著陳貞慧駕馬車前往縣城。
有了管家同路,陳貞慧才稍感安全。
午時初,兩人向無錫縣衙報案,知縣馮厚敦受理。
被嚇壞了的陳貞慧沒有敢向縣衙報命案,而是返迴了城西客棧的客房之中。
一直到十三日未時,吳偉業酒醒叩門,他才稍稍緩過勁來。
與吳偉業分別之後,他本想去縣衙報官的,但此時命案已發,官差已經前往了高橋鎮勘查。
於是陳貞慧這才返迴了自己的竹苑,緊閉門戶。
但沒想到,兇手最終還是尋來了。
“你為何不往別處避禍,還要返迴這竹苑之中?”
“唉,舍不得我這一屋的寶貝還有我那沒有寫完的書稿。”
“你方才說殺手騙門時,自稱是王府的下人?”
“正是!”
“或許,他可能真是。”
從陳貞慧的話中,嚴起恆注意到了殺手的信息。
被鄭遵謙一刀斃命的殺手身上,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眼下,還不能確定來殺陳貞慧的殺手就是殺害那三名士子的兇手。
但現在,線索指向了這個高橋王府。
可惜,一把大火,將王府燒成了白地,王府的人有沒有活下來,尚未可知。
稍後嚴起恆又問起了陳貞慧為何會在此處隱居著書。
陳貞慧也全部如實相告,在得知陳貞慧是為了躲避韃子招降之時,嚴起恆深感震驚。
韃子在這江南的手眼竟然如此厲害!
旋即,嚴起恆想到一個問題,他的表情頓時略帶錯愕之象。
韃子為何能精準地找到這些閑居或是隱居的讀書人?
細思之下,嚴起恆終於反應過來,陳貞慧為何剛開始對他們十分不信任了。
“看起來,殺手或是韃子的人,這裏不安全了,咱們得盡快轉移。”
嚴起恆想到一個邏輯,那就是韃子會如何對待那些不願意北上的士子?
留著?還是殺掉?那三名死了的士子,說不定就是因為拒絕與高橋鎮那些高唿渡江北上的士子同行,才會慘遭毒手。
那麽同樣是拒絕了陳名夏親自來信招降的才子陳貞慧,韃子又豈會輕易放過他?
陳貞慧現在身負重傷,若是他自己一人定然是難以轉移,好在現在嚴起恆有鄭遵謙及部下在側,人手眾多,能帶著陳貞慧迅速撤離高橋鎮。
於是嚴起恆便令鄭遵謙及麾下兵卒將陳貞慧屋中的書卷書稿盡數收裝。
就在眾人收拾好,準備抬著陳貞慧與他的書箱出門之時,鄭遵謙忽然一抬手,示意眾人止步。
嚴起恆心中一緊,當即躡手躡腳的向後退去。
鄭遵謙退了兩步,將屋中的竹桌舉了起來,以為盾牌,又緩緩抽出了腰刀,向左右兄弟遞去了眼神。
在眾人準備好之後,鄭遵謙一腳踹開了屋門。
開門的一刹那,幾支利箭唿嘯而來。
鄭遵謙大驚,隻聽聲音,他就知道這竹桌斷然擋不住這一擊。
於是擲桌以擋,自己則一個前滾翻,然後縱身躍起,直接殺出。
對麵的柴房屋頂,站著兩名穿著夜行衣的蒙麵人,一人持長弓,一人持硬弩,向著鄭遵謙激射。
竹苑柴門處,站著七八黑衣人,手中鋼刀明晃晃,快步向著竹屋走來。
鄭遵謙大唿部下迎戰,又讓嚴起恆關閉竹屋房門,堅守屋內。
陳貞慧麵色煞白,肝顫膽懸。
嚴起恆倒是鎮定,心中暗道,這無錫果然怪異,他們方到,連無錫城都沒有進去,就先是命案,又是大火,現在又是襲擊,真可謂驚險連連。
箭矢穿窗而入,紮在了屋牆之上。
陳貞慧驚懼亂動,扯動了胸前的傷口,疼的齜牙咧嘴。
“莫怕,鄭總兵乃是京營總兵,帶來的都是軍中精銳。”
“這七八歹人,必不是他們對手。”
屋外,傳來了激烈的打鬥聲。
鄭遵謙相機翻上了屋頂,與那兩名弓弩手交戰。
院內,九名京營老卒瞬間結陣,與前來的歹人格鬥起來。
竹苑門口,黑衣人的頭領見對手竟然會結陣,進退之間,盡是戰場殺伐之氣,頓時心中大震,猜到對方必然是軍中好手!
鄭遵謙刀法犀利,很快將屋頂的歹人格殺,然後躍下院內,率部絞殺對方。
那頭領心知自己麾下這些江湖中人必然不是軍中銳士的對手,於是唿哨一聲,果斷調頭奔逃。
京營老卒欲追殺,鄭遵謙及時喚住,當下還是保護嚴起恆的安全最為重要。
黑衣人夜襲竹苑,沒想到踢到了鐵板之上,被京營兵卒殺退。
鄭遵謙迅速帶著嚴起恆與陳貞慧轉移。
一行人向高橋鎮碼頭奔去,準備在那裏尋一處地方落腳。
躲在碼頭,必要時候還能乘船撤離,較為安全。
......
醜時,無錫縣衙。
知縣王朝生坐在公堂中對著燭台發呆。
這時,有其心腹衙役狂奔而來,氣喘籲籲道:“老爺,王老爺找到了!”
“哦?人可還好?”
“萬幸有家丁護衛,一家都好。”
王朝生聞言,心中鬆了口氣,臉上神情這才輕鬆起來。
他令衙役將其一家盡數帶來縣衙後院安置。
不久,灰頭土臉,滿身煙塵的王水雲,出現在了無錫縣衙之內。
等候多時的王朝生疾步上前,關切地拉住了王水雲的袖袍,慶幸地說道:“兄長,真是萬幸!”
“唉,這下給你惹下麻煩了!”
“無妨,小弟已經想到應對辦法了,兄長放心便是,不會有事的。”
“真的嗎?這事情,足以直達天聽啊。”
王水雲一臉擔憂,他也沒想到那些人竟然如此瘋狂,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斷然不是他所希望的。
王朝生目中精光一閃,眼底隱約有狠厲之色。
“兄長,你且好好休息便是,當年若不是你鼎力相助小弟應試,也不會有我王朝生今日。”
王水雲看了王朝生一眼,他也沒想到自己當年的無心之舉,竟然培養出了一個舉人族弟。
崇禎十五年,王朝生中舉,在家族的運作之下,補了山西一縣主簿之缺,後來因功調任知縣。
後來北地沉淪,王朝生掛印南奔,投了弘光朝廷。
不知因何,一夜之間,竟然被直接召任為弘光朝廷的吏部主事,成為了吏部高官。
這幾乎相當於一步登天,要知道,他隻是個舉人出身。
京官之中,舉人出身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幾乎沒有。
弘光亡後,王朝生隨首輔馬士英護衛鄒太後奔杭州。
後來便留在杭州閑居,直到潞王監國,成為了第一批被起複的舊官。
因其舉人出身,被任命為杭州府城附郭仁和縣主簿。
王水雲去歲來無錫之後,幾經打聽,才與王朝生聯係上。
他本想著如果王朝生在新朝為官,說不定什麽時候便能用上這個門路,所以提前聯絡一下。
得知王朝生當時是仁和縣主簿之後,王水雲也就沒有想著靠他做點什麽。
可是誰曾想,就在前幾日,王朝生來信,說他不日前來無錫。
本以為王朝生是趁元宵佳節休沐,前來無錫探親拜訪。
沒想到今天竟然是以這般場景相見。
王水雲被安置到了縣衙後院歇息,可他心中還是隱隱不安。
王朝生隻是個知縣,他根本沒法處理這麽大的事情。
首先大將軍府那裏,他就應對不了,更不用說隨後朝廷派員前來。
不過也好,高橋大火與士子失蹤,都與自己有關,最終都會查到他的頭上。
現在王朝生將他們安置在縣衙裏,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前院公堂,王朝生在堂中緩慢踱步,時而仰麵沉思,時而垂首沉吟。
不久,他喚來了三班捕頭,命其前往大牢提人,升堂審訊。
他要趕在上麵插手之前,把案子直接辦結。
醜時中,第一人提到了堂上。
乃是高橋耆老劉公。
耄耋老人,又有功名在身,可以不跪。
老者一入公堂,便氣衝衝問道:“百裏侯何故羈押我等庶民?”
“爾高橋鎮民,在元宵之夜,暴亂縱火,形同造反,不羈押爾等亂賊,難道要羈押良民?”
堂中昏暗,再加上老者目力不佳,王朝生一說話,老者才察覺,這聲音不大對勁。
他是見過無錫知縣的,江陰馮厚敦,乃是一時英雄,這蘇鬆四府之地,無人不知。
“汝是何人?馮公何在?”
“本官乃是朝廷新任無錫知縣,王朝生,舊官馮厚敦已被革職閑住,聽候處置。”
“什麽???汝戲言乎?”
“哼!國朝大事,豈容戲言?!”
王朝生拿起驚堂木,狠狠拍打在桌案之上,十分憤怒道。
若不是這老頭有功名在身,他早就以擾亂公堂之名先打上十幾板子再說。
老者頓時啞然無話,馮厚敦竟然被革職待查了,實在是令人費解!
難不成朝廷上出了什麽大事?
連馮公這樣的青天大老爺都被革職,天理不公啊!
老者曾經也是當過官的,隻不過是致仕養老,他已經感覺到,這公堂之內,刮起了陣陣陰風。
“高橋鎮民劉氏,本官問你,聚眾作亂者,可是你?”
王朝生滿口火氣,厲聲喝問道。
老者深深一歎,自己本意隻是攜眾家族前去王府討人,現在倒好,一頂聚眾作亂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這件事,其實可大可小,全憑知縣一張嘴。
“非是聚眾作亂,百裏侯可知,鎮中晚輩士子,失蹤者二十餘,皆自王府水雲草堂銷聲匿跡。”
“我等身為家眷,又值團圓佳節,發生這等事,豈能不要個說法?”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老者言辭懇切,情深意濃地訴說道。
王朝生卻是不為所動,雙眼一眯,麵有怪異笑容。
“討要說法,卻是為何縱火行兇?”
“如今爾等一把大火,盡毀高橋,本官也得替朝廷向爾等討個說法。”
老者無言以對,這知縣話中,似乎別有他意。
琢磨了一陣,老者方才有了明悟。
“舍老朽一人,可否保全諸家?”
“哦~那要看你如何交待了,這狀紙之上,可是白紙黑字真真切切的在記錄汝之言辭。”
老者默然,他明白了這知縣的意思,事情鬧大了,他也會被上麵處置。
當然,諸家縱火之人也難逃其咎,會被朝廷一一處置。
這王朝生想大事化小,保住官位,而他想保住鎮中眾人。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都是不想將事情鬧大的。
王朝生坐在案前,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
他吃住了這老者的心思,篤定他會妥協。
果然,在權衡許久之後,老者聲音低沉道:“老朽認罪,這把大火,是我放的,與旁人無關。”
“鎮民皆是燈會閑逛,前來圍觀。”
“老朽隻為向王府討要失蹤孫兒的下落。”
“情急之下,失手縱火,釀成大禍!”
“老朽願以死抵罪。”
說罷,老者抬頭看向了王朝生。
在他模糊的視線中,隻見王朝生扭頭對著書吏急切問道:“都記下了嗎?記清楚了嗎?”
書吏忙迴話道:“記下了,都記清楚了。”
“好好好,甚好!此案已經水落石出,兇犯已然認罪伏法,來人,將此賊押入天字號牢房,等候處置!”
書吏捧著那封供狀上前,讓老者畫押後,衙役將老者押了下去。
王朝生要過供狀,查驗無誤後,吩咐佐吏歸檔備查。
這麽大的事情,大將軍府一定會派員前來過問。
有了這份供詞,上麵應當也不會再去詳查。
為了以防萬一,王朝生決定親自前往大牢,給那群高橋鎮民上上弦。
縣衙大牢。
數百高橋鎮百姓被關押在此。
大牢之中,人滿為患。
王朝生在衙役的護衛之下,掩著口鼻走了進來。
一時間,大牢內響起了響亮的喊冤之聲。
在衙役的如狼似虎的嗬斥下,人聲這才漸漸平息。
王朝生清了清嗓子,負手大聲道:“夜裏在王府門前聚集之人,都給我站到前麵來!”
霎時,牢內關押的鎮民皆麵麵相覷,色驚而懼。
站在前排的人都向後退縮。
許久,無人敢上前承認。
王朝生心中冷笑,果然不出所料。
“家中丟了人的,上前來!”
又是一聲,依舊是無人敢上前,所有人都知道,昨夜正是家中丟了人的那些親屬前往的王府,引發了大火。
現在官府尋找這些人,自然是為了處置他們。
等了半天,還是無人上前承認。
這時,忽然牢房中有人開始指認身邊之人。
“是他,他們家丟了人!青天大老爺,我檢舉,可否放我出去。”
高橋鎮民聞聲色變,皆向那人投去了驚疑的目光。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又有一人出來揭發。
隨即,一發不可收拾。
最後,那些跟著耆老劉公前往王府討人的失蹤士子的親屬,全部被推到了最前麵。
王朝生見狀,搖了搖頭,冷笑出聲。
看呐,這就是人性。
討人時,同仇敵愾。
認罪時,互相揭發。
那些被推出來的高橋鎮民滿臉驚懼與失望,還夾雜著一些憤怒。
就在王朝生譏諷大笑之時,在另一邊的牢房之中,人群之後,有一雙深邃的眼睛正在緊緊盯著他。
那人,正是刑部尚書萬元吉。
他蓬頭垢麵,隱藏在人群之中,絲毫不起眼。
現在的他,心中很是疑惑,這無錫知縣,難道不是馮厚敦嗎?
當年江陰三公的任命,那可都是潞王欽點的,朝野人盡皆知。
眼前這人,定然不是馮厚敦,他,太年輕了,一身書卷氣,渾然不像是經曆過江陰死戰的人。
方才王朝生的連番反問,萬元吉已經猜到他的目的是什麽了。
就在這時,王朝生又故作慶幸道:“爾等是受何人蠱惑,從實招來,可從輕發落!”
“是耆老劉公。”
“哦~果然是他,與本官審查無二,此賊已經認罪伏法,擇日便會上報大將軍府接受處置。”
王朝生語氣故作溫和之狀,向眾鎮民說道。
鎮民們一聽,劉公竟然認罪了!
在短暫的錯愕之後,眾人神情各異。
有麻木,有惋惜,有氣憤,更多的則是慶幸。
這些神態,萬元吉盡收眼底,他不免深深一歎,眼前這個年輕的知縣,拿捏這庶民之心,實在是好手段。
那老者,真的認罪了嗎?
萬元吉心中實難相信。
這其中的糾葛,他身在樊籠之中,又豈能不知?
一旦高橋鎮之變被定性為造反,他這個知縣,必然要被重責。
一人縱火與人人縱火的結果,有著雲泥之別。
萬元吉此時心中已經有了猜測,這無錫縣衙,出了問題。
在被關押進來之後,他也旁敲側擊的了解到一些關於高橋失蹤士子的消息。
水雲草堂,是他們經常集會的地方。
而其主人王水雲,是去歲北來之人。
萬元吉料定,此人定然與隱藏在無錫的清軍諜子有聯係。
更有可能與阮大铖有關係。
根據馮厚敦的奏報,阮大铖出現在了無錫,現在發生了這麽多事情,其必參與其中。
現在要破局,必須找到那個叫王水雲的豪商才行。
......
醜時末,常州府。
高橋鎮大火的消息快馬直遞大將軍府。
王翦聞訊色變,這元宵前後,竟屢出事端,真是蹊蹺。
先是禮部主事吳偉業在無錫遭受襲擊,現在又是無錫高橋鎮大火。
兩夜之間,無錫竟動亂如此!
王翦不免十分生氣,想來這無錫知縣乃是馮厚敦,其人勤政愛民,治下有方,又怎會突然變故如此?
正在他又疑又氣之時,有塘騎自江陰發來,送來了知縣陳明遇的急報。
就在今夜,吏部文選司與考功司兩位主事先後進入江陰察官。
知縣陳明遇被以修建錢塘水師陵園誤期一事革職待查。
陳明遇在被軟禁之前,草書密信一封,交予親信送出。
王翦接報,呆立許久。
與他議事的太醫院院正吳有性沉默許久之後,起身向王翦說道:“重症常隱於微末,而發於小疾。”
“自古人心難醫也。”
錢塘水師施琅全軍戰歿之後,潞王曾下令,在江陰境內,君山之下,為水師將士修建陵園,以供世人祭奠。
但因當時清軍入寇,戰事頻發,江陰又在要地,需常備敵情,所以陵園延後建之。
現在吏部翻出這件事來處置陳明遇,實在是雞蛋裏挑骨頭之舉。
王翦也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沉思許久。
這時,王翦標營帳下督,參將陳子升急匆匆叩門求見。
王翦心中一驚,忙令陳子升入內奏報。
陳子升自戰事平靜之後,便被王翦調入了大將軍府,為自己的標營將官,負責將軍府警備。
“啟稟大將軍,方才偵知,無錫有變。”
“又是無錫???”
“無錫知縣馮厚敦,被吏部文選司罷官,革職閑住,以原仁和縣主簿,舉人王朝生補缺。”
“什麽???”
王翦大怒,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之上,幾乎將燭台打翻。
吳有性眼疾手快,趕緊上前扶住,以防失火。
陳子升掌管大將軍府的軍情刺探,監察地方本不在其職責範圍之內。
但十四日醜時,清軍在丹徒以北江域異動,兩軍交戰,這引起了陳子升的注意。
清軍異動,一定是出於什麽目的,於是在大將軍府軍情司調查之下,他們注意到了無錫。
根據巡河哨船匯報,當晚有一艘商船自稱前往丹徒縣。
但是丹徒縣並未有該船進入的記錄。
陳子升溯源追查,發現了這艘船乃是自無錫出發,夜航通行的文牒之上,有無錫縣衙的官印。
再一查,發現無錫知縣竟然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換了人!
於是陳子升便連夜來向王翦稟報此事。
王翦疑怒過後,逐漸冷靜下來。
這兩日前後之事,似乎有些千絲萬縷的聯係。
仿佛自己治下,有一股暗流即將爆發。
身為坐鎮江南十府的大將軍,他絕不能讓君上心憂。
王翦當即一拍桌子,命陳子升廣發暗探,往江陰、無錫諸縣搜集情報。
同時,又調帳下參將胡一青整備標營兵馬一萬,枕戈待旦,隨時出動。
“子升,那艘行蹤詭異的商船,是從高橋鎮碼頭出發?”
“正是!該船未至丹徒,經追查,最後是在丹徒鎮停靠。”
“文牒上可有寫明目的地?”
“隻寫了運載織物千斤,發往丹徒散售。”
“哦?這就有意思了。”
王翦摩挲下頜,意味深長地說道。
這夜航的文牒之上,蓋著無錫縣衙的大印,應當是那新任的知縣所加蓋。
如此一來,文牒之中沒有寫明丹徒縣還是丹徒鎮,這到底是故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
這兩天沒評論,還以為沒人看了,多來點評論,友友們。
章節名有誤,已經修改,但是後台不知道啥時候變更,順序無誤,不影響閱讀。
子時,萬元吉和嚴起恆等人趕到之時,鎮中的慘劇已經發生。
王宅的大火引燃了周圍的屋舍,火勢開始迅速向四麵蔓延。
半個高橋鎮,淪陷在了火海之中,街市之上,處處火團煙灰。
人聲漸已息,沒逃出去的被大火吞沒,無聲無息的死去。
逃出去的都站在了鎮南之外,運河之北,看著家園化為焚棟,欲哭無淚。
萬元吉等人被火勢所迫,也向著鎮子南邊退去,在路過內河橋之時,順手救下了坐在橋邊的劉姓耆老。
鎮東外,無錫知縣王朝生駐馬挺立,眼眸中,映射著熊熊火焰。
高橋鎮,毀了!
這麽大的火光,一定會驚動運河巡守,說不定大將軍府已經得知了消息。
方才揪住了幾個逃跑的鎮民,王朝生已經弄清楚了民亂的前因後果。
火勢已無法挽救,於是王朝生下令,將所有幸存的高橋鎮鎮民盡數鎖拿,押迴縣衙大牢候審。
放火燒鎮之人一定是都在其中,必須將其首惡拿下,給上麵一個交待。
縣兵直奔鎮南,迅速將暫避在那裏的高橋鎮鎮民全部拿下,押往縣城。
被圍之前,萬元吉見情況不對,於是急忙將潞王授予他的令牌交給嚴起恆,並讓鄭遵謙帶著嚴起恆躍入了運河水中,以躲避圍捕。
萬元吉自己則與這些鎮民一起,被縣兵圍住。
他要親自看看,這無錫知縣怎麽裁斷此案。
嚴起恆雖然反對萬元吉以身犯險,但因事急,不得不從。
鄭遵謙背著不會水的嚴起恆躍入了運河之中,直到縣兵押送百姓走遠,他才將與部下一起,將嚴起恆弄到了岸上。
嚴起恆大吐河水,渾身濕透,好在因為大火,吹來的都是熱浪,所以倒也不冷。
緩了許久,嚴起恆決定先返迴鎮子北麵的野村,在陳貞慧家中休整一下,再做打算。
今夜高橋鎮大亂的原因,他們已經知曉。
幾十高橋鎮士子在鎮中豪商王水雲的草堂之中離奇失蹤,家屬聯手討人,結果行事過激,一把火點了王宅。
嚴起恆聽到又失蹤了一批士子,心中咯噔一下,他與萬元吉前來正是為了徹查士子失蹤之事。
高橋鎮的士子此前集會稱要渡江北上,現在又集體失蹤,看來應當是韃子在背後使了手段。
帶來的後果,已經不用再說,這場大火,隻是最直接的一個表現罷了。
若不能及時破案,摧毀韃子的計劃,後果隻會更加嚴重。
迴到了竹苑之中,眾人生起了火堆,烘烤鞋帽衣物。
嚴起恆隻覺得現在有些無從下手,關鍵人物王水雲在大火之中,生死不明。
整件事情,千絲萬縷,頗為雜亂。
想來想去,隻能等天明,前往無錫縣城看看情況。
就在嚴起恆準備小憩片刻之時,陳貞慧又醒了過來。
於是嚴起恆匆匆來到榻前,想從陳貞慧身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陳定生,你的《過江七事》寫的不錯。”
“大人謬讚了。”
“假寐許久,你想清楚了嗎?”
“大人此言何意?”
“沒什麽,你為何要殺那個書生?”
“大人的話,在下怎麽聽不明白。”
陳貞慧躺在榻上,雙眼直勾勾盯著屋頂。
嚴起恆一臉平淡,倒也沒有因此而憤怒。
“正月十二日你在哪?”
“無錫。”
“做什麽?”
“賣木簪團扇,掙點銀錢。”
“入夜後呢?”
“喝酒。”
“和誰喝酒?在什麽地方?喝到什麽時候?”
“偶遇故知,應邀喝酒,就在城西客棧,喝到了子時。”
“十三日子時到辰時,你在什麽地方?”
“自然是在客棧下榻歇息,喝了那麽多酒,難以歸家。”
陳貞慧迴答的十分清晰順暢,嚴起恆看著陳貞慧平靜的表情,心中對自己之前的推斷產生了一絲動搖。
莫非,自己推斷錯了?
“你那故知何方人士?可否為你佐證?”
“哦,大人這麽一問,那倒是簡單了,他也是朝廷命官,說不定你們認識呢!”
“誰?”
“吳偉業,禮部主事。”
嚴起恆一愣,吳偉業也在無錫?
吳偉業是朝廷命官,又是江南才子,與陳貞慧有往來是情理之中。
說到此處,嚴起恆已經相信了陳貞慧的話。
因為是真是假,除了找吳偉業作證之外,隻需往那城西客棧調查一番便可知道。
“你是何時借的牛?”
“十二日辰時。”
“不是十三日辰時?”
“十二日。”
嚴起恆目光一閃,借牛的時間,還需要向王府的人印證才行。
陳貞慧十三日子時至未時,都在無錫城中,按他所說,當日醉酒,睡到午時才醒,然後在未時末,與吳偉業於客棧分別。
“你與鄰裏身亡的三人,平素可有往來?”
“有。”
“這三人如何?”
“遊手好閑。”
“可有糾紛?”
“並無。”
“殺你的人,你可有懷疑對象?”
“在下的確不知。”
“哦?你怕是早有預料吧。”
陳貞慧忽然沉默,扭頭看向了嚴起恆。
兩人目光相碰,都在探尋著對方的心思。
在陳貞慧的目光之中,嚴起恆看出了極度的不信任。
這讓他心中略感驚訝,陳貞慧對自己如此戒備,難不成要殺他的人,是個官員?
心思敏捷的嚴起恆迅速想到了很多種可能。
於是,他再三權衡之後,從懷中掏出了潞王令牌,對著陳貞慧說道:“本官乃是刑部主事嚴起恆。”
“此番正是奉潞王之命,前來無錫徹查士子失蹤案。”
“你盡可放心,嘉興鹽政案,本官也是主事之一。”
“陳定生,有話盡可悉數道來,不必擔憂,屋外,皆是京營勇銳,本官也是直奉王命,你明白否?”
嚴起恆語重心長的對陳貞慧說道,他看得出來,陳貞慧心裏還藏著事情。
陳貞慧盯著那塊潞王令牌看了許久,神情略顯糾結。
他不知道能不能相信眼前這位刑部主事。
曾經在弘光朝的經曆,讓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嚴起恆沒有催促,靜靜等待著陳貞慧自己開口。
良久,陳貞慧似乎是做了決定,輕輕鬆了口氣,說道:“那三人,的確不是我殺的。”
“牛,是我十二日辰時租借,然後置於家中,出發前往縣城售賣木簪。”
“原本當日就能返迴,沒想偶遇故人,盛情難卻,方去飲酒。”
“但竹苑偏僻,圍護不堅,恐牛在家中有失,所以小睡了兩個時辰之後,便急返家中。”
“辰時初,趕到家中,發現牛不見了,於是焦急找尋。”
“結果......”
陳貞慧話語一頓,臉色難看起來。
此時,嚴起恆已經猜到了後麵的事情。
陳貞慧一定是在找牛之時,撞見了正在拋屍的兇手!
這樣一來,便能解釋為什麽會有人來殺他!
“我在左鄰門前,撞見了有人牽著我租來的牛,正在往院內搬運東西。”
“天還未亮,我便悄悄湊近去看,結果發現是屍體!”
“心中害怕,於是我便撒腿就跑。”
“許是被兇手發覺,所以才來殺我滅口。”
說起來,陳貞慧還是心有餘悸。
當時他不敢往家跑,於是便直奔王府找尋與他交好的管家,以丟牛為借口,請其陪同往縣城報官。
管家聽到牛丟了,那自是坐不住,當即便帶著陳貞慧駕馬車前往縣城。
有了管家同路,陳貞慧才稍感安全。
午時初,兩人向無錫縣衙報案,知縣馮厚敦受理。
被嚇壞了的陳貞慧沒有敢向縣衙報命案,而是返迴了城西客棧的客房之中。
一直到十三日未時,吳偉業酒醒叩門,他才稍稍緩過勁來。
與吳偉業分別之後,他本想去縣衙報官的,但此時命案已發,官差已經前往了高橋鎮勘查。
於是陳貞慧這才返迴了自己的竹苑,緊閉門戶。
但沒想到,兇手最終還是尋來了。
“你為何不往別處避禍,還要返迴這竹苑之中?”
“唉,舍不得我這一屋的寶貝還有我那沒有寫完的書稿。”
“你方才說殺手騙門時,自稱是王府的下人?”
“正是!”
“或許,他可能真是。”
從陳貞慧的話中,嚴起恆注意到了殺手的信息。
被鄭遵謙一刀斃命的殺手身上,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眼下,還不能確定來殺陳貞慧的殺手就是殺害那三名士子的兇手。
但現在,線索指向了這個高橋王府。
可惜,一把大火,將王府燒成了白地,王府的人有沒有活下來,尚未可知。
稍後嚴起恆又問起了陳貞慧為何會在此處隱居著書。
陳貞慧也全部如實相告,在得知陳貞慧是為了躲避韃子招降之時,嚴起恆深感震驚。
韃子在這江南的手眼竟然如此厲害!
旋即,嚴起恆想到一個問題,他的表情頓時略帶錯愕之象。
韃子為何能精準地找到這些閑居或是隱居的讀書人?
細思之下,嚴起恆終於反應過來,陳貞慧為何剛開始對他們十分不信任了。
“看起來,殺手或是韃子的人,這裏不安全了,咱們得盡快轉移。”
嚴起恆想到一個邏輯,那就是韃子會如何對待那些不願意北上的士子?
留著?還是殺掉?那三名死了的士子,說不定就是因為拒絕與高橋鎮那些高唿渡江北上的士子同行,才會慘遭毒手。
那麽同樣是拒絕了陳名夏親自來信招降的才子陳貞慧,韃子又豈會輕易放過他?
陳貞慧現在身負重傷,若是他自己一人定然是難以轉移,好在現在嚴起恆有鄭遵謙及部下在側,人手眾多,能帶著陳貞慧迅速撤離高橋鎮。
於是嚴起恆便令鄭遵謙及麾下兵卒將陳貞慧屋中的書卷書稿盡數收裝。
就在眾人收拾好,準備抬著陳貞慧與他的書箱出門之時,鄭遵謙忽然一抬手,示意眾人止步。
嚴起恆心中一緊,當即躡手躡腳的向後退去。
鄭遵謙退了兩步,將屋中的竹桌舉了起來,以為盾牌,又緩緩抽出了腰刀,向左右兄弟遞去了眼神。
在眾人準備好之後,鄭遵謙一腳踹開了屋門。
開門的一刹那,幾支利箭唿嘯而來。
鄭遵謙大驚,隻聽聲音,他就知道這竹桌斷然擋不住這一擊。
於是擲桌以擋,自己則一個前滾翻,然後縱身躍起,直接殺出。
對麵的柴房屋頂,站著兩名穿著夜行衣的蒙麵人,一人持長弓,一人持硬弩,向著鄭遵謙激射。
竹苑柴門處,站著七八黑衣人,手中鋼刀明晃晃,快步向著竹屋走來。
鄭遵謙大唿部下迎戰,又讓嚴起恆關閉竹屋房門,堅守屋內。
陳貞慧麵色煞白,肝顫膽懸。
嚴起恆倒是鎮定,心中暗道,這無錫果然怪異,他們方到,連無錫城都沒有進去,就先是命案,又是大火,現在又是襲擊,真可謂驚險連連。
箭矢穿窗而入,紮在了屋牆之上。
陳貞慧驚懼亂動,扯動了胸前的傷口,疼的齜牙咧嘴。
“莫怕,鄭總兵乃是京營總兵,帶來的都是軍中精銳。”
“這七八歹人,必不是他們對手。”
屋外,傳來了激烈的打鬥聲。
鄭遵謙相機翻上了屋頂,與那兩名弓弩手交戰。
院內,九名京營老卒瞬間結陣,與前來的歹人格鬥起來。
竹苑門口,黑衣人的頭領見對手竟然會結陣,進退之間,盡是戰場殺伐之氣,頓時心中大震,猜到對方必然是軍中好手!
鄭遵謙刀法犀利,很快將屋頂的歹人格殺,然後躍下院內,率部絞殺對方。
那頭領心知自己麾下這些江湖中人必然不是軍中銳士的對手,於是唿哨一聲,果斷調頭奔逃。
京營老卒欲追殺,鄭遵謙及時喚住,當下還是保護嚴起恆的安全最為重要。
黑衣人夜襲竹苑,沒想到踢到了鐵板之上,被京營兵卒殺退。
鄭遵謙迅速帶著嚴起恆與陳貞慧轉移。
一行人向高橋鎮碼頭奔去,準備在那裏尋一處地方落腳。
躲在碼頭,必要時候還能乘船撤離,較為安全。
......
醜時,無錫縣衙。
知縣王朝生坐在公堂中對著燭台發呆。
這時,有其心腹衙役狂奔而來,氣喘籲籲道:“老爺,王老爺找到了!”
“哦?人可還好?”
“萬幸有家丁護衛,一家都好。”
王朝生聞言,心中鬆了口氣,臉上神情這才輕鬆起來。
他令衙役將其一家盡數帶來縣衙後院安置。
不久,灰頭土臉,滿身煙塵的王水雲,出現在了無錫縣衙之內。
等候多時的王朝生疾步上前,關切地拉住了王水雲的袖袍,慶幸地說道:“兄長,真是萬幸!”
“唉,這下給你惹下麻煩了!”
“無妨,小弟已經想到應對辦法了,兄長放心便是,不會有事的。”
“真的嗎?這事情,足以直達天聽啊。”
王水雲一臉擔憂,他也沒想到那些人竟然如此瘋狂,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斷然不是他所希望的。
王朝生目中精光一閃,眼底隱約有狠厲之色。
“兄長,你且好好休息便是,當年若不是你鼎力相助小弟應試,也不會有我王朝生今日。”
王水雲看了王朝生一眼,他也沒想到自己當年的無心之舉,竟然培養出了一個舉人族弟。
崇禎十五年,王朝生中舉,在家族的運作之下,補了山西一縣主簿之缺,後來因功調任知縣。
後來北地沉淪,王朝生掛印南奔,投了弘光朝廷。
不知因何,一夜之間,竟然被直接召任為弘光朝廷的吏部主事,成為了吏部高官。
這幾乎相當於一步登天,要知道,他隻是個舉人出身。
京官之中,舉人出身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幾乎沒有。
弘光亡後,王朝生隨首輔馬士英護衛鄒太後奔杭州。
後來便留在杭州閑居,直到潞王監國,成為了第一批被起複的舊官。
因其舉人出身,被任命為杭州府城附郭仁和縣主簿。
王水雲去歲來無錫之後,幾經打聽,才與王朝生聯係上。
他本想著如果王朝生在新朝為官,說不定什麽時候便能用上這個門路,所以提前聯絡一下。
得知王朝生當時是仁和縣主簿之後,王水雲也就沒有想著靠他做點什麽。
可是誰曾想,就在前幾日,王朝生來信,說他不日前來無錫。
本以為王朝生是趁元宵佳節休沐,前來無錫探親拜訪。
沒想到今天竟然是以這般場景相見。
王水雲被安置到了縣衙後院歇息,可他心中還是隱隱不安。
王朝生隻是個知縣,他根本沒法處理這麽大的事情。
首先大將軍府那裏,他就應對不了,更不用說隨後朝廷派員前來。
不過也好,高橋大火與士子失蹤,都與自己有關,最終都會查到他的頭上。
現在王朝生將他們安置在縣衙裏,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前院公堂,王朝生在堂中緩慢踱步,時而仰麵沉思,時而垂首沉吟。
不久,他喚來了三班捕頭,命其前往大牢提人,升堂審訊。
他要趕在上麵插手之前,把案子直接辦結。
醜時中,第一人提到了堂上。
乃是高橋耆老劉公。
耄耋老人,又有功名在身,可以不跪。
老者一入公堂,便氣衝衝問道:“百裏侯何故羈押我等庶民?”
“爾高橋鎮民,在元宵之夜,暴亂縱火,形同造反,不羈押爾等亂賊,難道要羈押良民?”
堂中昏暗,再加上老者目力不佳,王朝生一說話,老者才察覺,這聲音不大對勁。
他是見過無錫知縣的,江陰馮厚敦,乃是一時英雄,這蘇鬆四府之地,無人不知。
“汝是何人?馮公何在?”
“本官乃是朝廷新任無錫知縣,王朝生,舊官馮厚敦已被革職閑住,聽候處置。”
“什麽???汝戲言乎?”
“哼!國朝大事,豈容戲言?!”
王朝生拿起驚堂木,狠狠拍打在桌案之上,十分憤怒道。
若不是這老頭有功名在身,他早就以擾亂公堂之名先打上十幾板子再說。
老者頓時啞然無話,馮厚敦竟然被革職待查了,實在是令人費解!
難不成朝廷上出了什麽大事?
連馮公這樣的青天大老爺都被革職,天理不公啊!
老者曾經也是當過官的,隻不過是致仕養老,他已經感覺到,這公堂之內,刮起了陣陣陰風。
“高橋鎮民劉氏,本官問你,聚眾作亂者,可是你?”
王朝生滿口火氣,厲聲喝問道。
老者深深一歎,自己本意隻是攜眾家族前去王府討人,現在倒好,一頂聚眾作亂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這件事,其實可大可小,全憑知縣一張嘴。
“非是聚眾作亂,百裏侯可知,鎮中晚輩士子,失蹤者二十餘,皆自王府水雲草堂銷聲匿跡。”
“我等身為家眷,又值團圓佳節,發生這等事,豈能不要個說法?”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老者言辭懇切,情深意濃地訴說道。
王朝生卻是不為所動,雙眼一眯,麵有怪異笑容。
“討要說法,卻是為何縱火行兇?”
“如今爾等一把大火,盡毀高橋,本官也得替朝廷向爾等討個說法。”
老者無言以對,這知縣話中,似乎別有他意。
琢磨了一陣,老者方才有了明悟。
“舍老朽一人,可否保全諸家?”
“哦~那要看你如何交待了,這狀紙之上,可是白紙黑字真真切切的在記錄汝之言辭。”
老者默然,他明白了這知縣的意思,事情鬧大了,他也會被上麵處置。
當然,諸家縱火之人也難逃其咎,會被朝廷一一處置。
這王朝生想大事化小,保住官位,而他想保住鎮中眾人。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都是不想將事情鬧大的。
王朝生坐在案前,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
他吃住了這老者的心思,篤定他會妥協。
果然,在權衡許久之後,老者聲音低沉道:“老朽認罪,這把大火,是我放的,與旁人無關。”
“鎮民皆是燈會閑逛,前來圍觀。”
“老朽隻為向王府討要失蹤孫兒的下落。”
“情急之下,失手縱火,釀成大禍!”
“老朽願以死抵罪。”
說罷,老者抬頭看向了王朝生。
在他模糊的視線中,隻見王朝生扭頭對著書吏急切問道:“都記下了嗎?記清楚了嗎?”
書吏忙迴話道:“記下了,都記清楚了。”
“好好好,甚好!此案已經水落石出,兇犯已然認罪伏法,來人,將此賊押入天字號牢房,等候處置!”
書吏捧著那封供狀上前,讓老者畫押後,衙役將老者押了下去。
王朝生要過供狀,查驗無誤後,吩咐佐吏歸檔備查。
這麽大的事情,大將軍府一定會派員前來過問。
有了這份供詞,上麵應當也不會再去詳查。
為了以防萬一,王朝生決定親自前往大牢,給那群高橋鎮民上上弦。
縣衙大牢。
數百高橋鎮百姓被關押在此。
大牢之中,人滿為患。
王朝生在衙役的護衛之下,掩著口鼻走了進來。
一時間,大牢內響起了響亮的喊冤之聲。
在衙役的如狼似虎的嗬斥下,人聲這才漸漸平息。
王朝生清了清嗓子,負手大聲道:“夜裏在王府門前聚集之人,都給我站到前麵來!”
霎時,牢內關押的鎮民皆麵麵相覷,色驚而懼。
站在前排的人都向後退縮。
許久,無人敢上前承認。
王朝生心中冷笑,果然不出所料。
“家中丟了人的,上前來!”
又是一聲,依舊是無人敢上前,所有人都知道,昨夜正是家中丟了人的那些親屬前往的王府,引發了大火。
現在官府尋找這些人,自然是為了處置他們。
等了半天,還是無人上前承認。
這時,忽然牢房中有人開始指認身邊之人。
“是他,他們家丟了人!青天大老爺,我檢舉,可否放我出去。”
高橋鎮民聞聲色變,皆向那人投去了驚疑的目光。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又有一人出來揭發。
隨即,一發不可收拾。
最後,那些跟著耆老劉公前往王府討人的失蹤士子的親屬,全部被推到了最前麵。
王朝生見狀,搖了搖頭,冷笑出聲。
看呐,這就是人性。
討人時,同仇敵愾。
認罪時,互相揭發。
那些被推出來的高橋鎮民滿臉驚懼與失望,還夾雜著一些憤怒。
就在王朝生譏諷大笑之時,在另一邊的牢房之中,人群之後,有一雙深邃的眼睛正在緊緊盯著他。
那人,正是刑部尚書萬元吉。
他蓬頭垢麵,隱藏在人群之中,絲毫不起眼。
現在的他,心中很是疑惑,這無錫知縣,難道不是馮厚敦嗎?
當年江陰三公的任命,那可都是潞王欽點的,朝野人盡皆知。
眼前這人,定然不是馮厚敦,他,太年輕了,一身書卷氣,渾然不像是經曆過江陰死戰的人。
方才王朝生的連番反問,萬元吉已經猜到他的目的是什麽了。
就在這時,王朝生又故作慶幸道:“爾等是受何人蠱惑,從實招來,可從輕發落!”
“是耆老劉公。”
“哦~果然是他,與本官審查無二,此賊已經認罪伏法,擇日便會上報大將軍府接受處置。”
王朝生語氣故作溫和之狀,向眾鎮民說道。
鎮民們一聽,劉公竟然認罪了!
在短暫的錯愕之後,眾人神情各異。
有麻木,有惋惜,有氣憤,更多的則是慶幸。
這些神態,萬元吉盡收眼底,他不免深深一歎,眼前這個年輕的知縣,拿捏這庶民之心,實在是好手段。
那老者,真的認罪了嗎?
萬元吉心中實難相信。
這其中的糾葛,他身在樊籠之中,又豈能不知?
一旦高橋鎮之變被定性為造反,他這個知縣,必然要被重責。
一人縱火與人人縱火的結果,有著雲泥之別。
萬元吉此時心中已經有了猜測,這無錫縣衙,出了問題。
在被關押進來之後,他也旁敲側擊的了解到一些關於高橋失蹤士子的消息。
水雲草堂,是他們經常集會的地方。
而其主人王水雲,是去歲北來之人。
萬元吉料定,此人定然與隱藏在無錫的清軍諜子有聯係。
更有可能與阮大铖有關係。
根據馮厚敦的奏報,阮大铖出現在了無錫,現在發生了這麽多事情,其必參與其中。
現在要破局,必須找到那個叫王水雲的豪商才行。
......
醜時末,常州府。
高橋鎮大火的消息快馬直遞大將軍府。
王翦聞訊色變,這元宵前後,竟屢出事端,真是蹊蹺。
先是禮部主事吳偉業在無錫遭受襲擊,現在又是無錫高橋鎮大火。
兩夜之間,無錫竟動亂如此!
王翦不免十分生氣,想來這無錫知縣乃是馮厚敦,其人勤政愛民,治下有方,又怎會突然變故如此?
正在他又疑又氣之時,有塘騎自江陰發來,送來了知縣陳明遇的急報。
就在今夜,吏部文選司與考功司兩位主事先後進入江陰察官。
知縣陳明遇被以修建錢塘水師陵園誤期一事革職待查。
陳明遇在被軟禁之前,草書密信一封,交予親信送出。
王翦接報,呆立許久。
與他議事的太醫院院正吳有性沉默許久之後,起身向王翦說道:“重症常隱於微末,而發於小疾。”
“自古人心難醫也。”
錢塘水師施琅全軍戰歿之後,潞王曾下令,在江陰境內,君山之下,為水師將士修建陵園,以供世人祭奠。
但因當時清軍入寇,戰事頻發,江陰又在要地,需常備敵情,所以陵園延後建之。
現在吏部翻出這件事來處置陳明遇,實在是雞蛋裏挑骨頭之舉。
王翦也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沉思許久。
這時,王翦標營帳下督,參將陳子升急匆匆叩門求見。
王翦心中一驚,忙令陳子升入內奏報。
陳子升自戰事平靜之後,便被王翦調入了大將軍府,為自己的標營將官,負責將軍府警備。
“啟稟大將軍,方才偵知,無錫有變。”
“又是無錫???”
“無錫知縣馮厚敦,被吏部文選司罷官,革職閑住,以原仁和縣主簿,舉人王朝生補缺。”
“什麽???”
王翦大怒,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之上,幾乎將燭台打翻。
吳有性眼疾手快,趕緊上前扶住,以防失火。
陳子升掌管大將軍府的軍情刺探,監察地方本不在其職責範圍之內。
但十四日醜時,清軍在丹徒以北江域異動,兩軍交戰,這引起了陳子升的注意。
清軍異動,一定是出於什麽目的,於是在大將軍府軍情司調查之下,他們注意到了無錫。
根據巡河哨船匯報,當晚有一艘商船自稱前往丹徒縣。
但是丹徒縣並未有該船進入的記錄。
陳子升溯源追查,發現了這艘船乃是自無錫出發,夜航通行的文牒之上,有無錫縣衙的官印。
再一查,發現無錫知縣竟然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換了人!
於是陳子升便連夜來向王翦稟報此事。
王翦疑怒過後,逐漸冷靜下來。
這兩日前後之事,似乎有些千絲萬縷的聯係。
仿佛自己治下,有一股暗流即將爆發。
身為坐鎮江南十府的大將軍,他絕不能讓君上心憂。
王翦當即一拍桌子,命陳子升廣發暗探,往江陰、無錫諸縣搜集情報。
同時,又調帳下參將胡一青整備標營兵馬一萬,枕戈待旦,隨時出動。
“子升,那艘行蹤詭異的商船,是從高橋鎮碼頭出發?”
“正是!該船未至丹徒,經追查,最後是在丹徒鎮停靠。”
“文牒上可有寫明目的地?”
“隻寫了運載織物千斤,發往丹徒散售。”
“哦?這就有意思了。”
王翦摩挲下頜,意味深長地說道。
這夜航的文牒之上,蓋著無錫縣衙的大印,應當是那新任的知縣所加蓋。
如此一來,文牒之中沒有寫明丹徒縣還是丹徒鎮,這到底是故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
這兩天沒評論,還以為沒人看了,多來點評論,友友們。
章節名有誤,已經修改,但是後台不知道啥時候變更,順序無誤,不影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