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嶽黃芽
明末:複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 作者:秋風渭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7章 白嶽黃芽
秋,八月二十三日。
明軍收複鎮江的消息傳入了南京城,滿城一片嘩然。
南京,大將軍府,滿庭菊芳,鬆竹空老。
勒克德渾看似閑庭信步,實則心中悲涼。
自那大明的潞王監國以來,大清便在江南接連喪師敗績,陷地失城。
鎮江丟失,劉良佐身死高橋,十幾萬兵馬被盡數潰滅。
江南十府之地,已成明軍囊中之物。
現在南京已經匯聚了他從各地抽調來的兵馬十萬,但勒克德渾依然感到了強烈的不安。
“報~懷順王求見。”
“請他過來吧。”
眼下,勒克德渾手中幾無大將,多鐸與博洛帶走了他們的班底,葉臣一係又全軍覆沒,南京無大將,隻剩一個耿仲明可堪一用。
不多時,耿仲明麵色凝重地走進了後庭之中,見勒克德渾正在等他,便急忙上前行禮。
“懷順王請坐吧。”
“謝大將軍。”
勒克德渾倒是不像其他八旗將領一般輕視降清的漢臣,他對三順王一直是以禮相待。
有勒克德渾的禮遇,耿仲明自然願意為其效勞,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布置南京城的防務,可以說是鞠躬盡瘁。
“大將軍,臣聽聞池州府尚有我軍八萬兵馬?”
“沒錯,徽州府有叛軍金聲、江天一作亂,聲勢浩大,已經發展到了五萬之數,不可坐視啊。”
耿仲明點點頭,這金聲他聽說過,乃是徽州休寧人,字正希,號赤壁。崇禎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後來托病返鄉,招募鄉勇,保衛徽州。
金聲自徽州府高舉義旗,從者如雲,徽州總兵範雲龍、其弟金經、門生江天一皆慷慨相隨。
“眼下我軍不宜再分散了,臣以為當集中兵力,死守南京,等待朝廷援軍,否則會被明軍各個擊破。”
“懷順王所言極是,我已經派了快馬八百裏加急調池州兵馬入衛南京。”
“大將軍英明!如此,南京尚有兵馬十八萬,倚仗城堅池深,可無憂矣。”
“朝廷發了天津水師南下,不日便會抵達,屆時奪迴江麵,南京便可保萬全。”
“哦?明軍水師厲害,不知天津水師何人統兵?”
“梅勒章京伊爾登,不但帶來了水師,還帶著朝廷為南京增派的將領。”
“那真是太好了!”
“明軍接連大戰,短期內應當無力進攻南京,咱們還有時間。”
“大將軍盡可放心,城防皆已布置妥當。”
勒克德渾點點頭,麵上並無喜色,等到江南的戰況傳到京師,想來攝政王一黨又要趁機大鬧朝堂。
自己這大將軍的位置,恐怕是坐不了多久了。
耿仲明此來就是想讓勒克德渾給他交個底,他布置起來心中有數,知曉了大致情況,便沒有多留,離開了大將軍府。
......
徽州府,績溪縣。
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裏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故名績溪。
縣城位於黃山與天目山接合部,境內重巒疊嶂,溪流縱橫,多山脈盆地。
績溪縣揚溪鎮北部,兩山之間,有一關隘,壘石為城,上置樓櫓,下設鐵門,有一夫當關,千人氣縮之勢,稱作叢山關。
叢山四合,地勢險要,有績溪之脊美譽。
關城之上,遍插旗幟,金字大旗最為醒目。
徽州府義軍首領金聲正在此處率軍駐守。
他響應潞王號召,在徽州府起兵抗清,因清軍在徽州府並無主力駐紮,所以兩月之間,金聲部義軍便如滾雪球般壯大,如今已有七八萬的規模。
一部兩萬人駐紮在徽州府西北的祁門縣,領軍的是他的弟弟金經與原徽州總兵範雲龍。
他帶著門生江天一領兵五萬紮在了績溪縣。
十天前,池州府傳來清軍的消息,有自江北南下的一部清軍約八萬人馬,進入了寧國府境內,正朝著徽州府進軍。
金聲得知後,立馬調動兵馬,移駐績溪準備迎戰。
叢山關,便是績溪之屏障,清軍要是想自東北方向進攻徽州府,首先就要攻克績溪。
作為重中之重,金聲便分兵兩萬親自坐鎮叢山關,門生江天一領兵三萬留守績溪縣城。
山色青黛,鳥繞翠峰。
叢山關前的土路上,義軍斥候狂奔歸來。
“韃子來襲,距我十裏。”
那薄衣無甲的騎士在關城下喊了幾聲,便調轉馬頭,背城而去。
城上的士卒迅速敲起了銅鑼示警,關城內,義軍士卒見有敵情,匆匆持械上城。
正在檢查糧草的義軍首領金聲聞訊,急忙派人向績溪告警。
他今年已五十有六,年近花甲,但依舊精神矍鑠。
長眉細目,麵如鵝卵,須髯斑白,手中拄著一根竹杖,匆匆帶著麾下義軍將領們登上了城關。
“首領,韃子八萬,咱們能守住嗎?”
“聽說韃子十分兇狠,咱這點人恐怕難守。”
義軍的將領們有些沒有信心,他們隻有兩萬人,而韃子據說有八萬人,實力過於懸殊。
金聲皺著眉,指了指關城前的道路,說道:“兩山之間,隻此一條通路,叢山關在此,於敵有如天塹,不必害怕。”
眾將聞言稍安,縱使韃子再多,眼前的地形卻也是極大的限製了他們。
戰場隻有這麽寬,任你八萬大軍,在此也施展不開,每次也隻能派數千人進攻。
“你們的家小,都遷到府城了嗎?”
“迴首領,都轉移走了。”
“嗯,做好死守的準備吧,韃子若是破了關,徽州又要雞犬不寧了。”
“我等明白!”
金聲做了一番布置,命諸將輪番率部守關,防止韃子搞車輪戰,行疲兵之計。
眾將應命,兩萬人分為十部,每部兩千人,十部輪替。
半個時辰後,斥候傳來情報,清軍主力紮在了績溪西北的濠寨,其前鋒兩萬在五裏外紮營,並遣先鋒三千進入關道。
不多時,清軍的先鋒便出現在了叢山關前。
領兵者,乃清軍參領詹岱。
清軍在距離關城五百步外列隊,陣中跑出一人一馬,來到了關城之下。
金聲在城上看的清楚,來者是個身穿大明公服的漢人,心中十分不齒。
“在下乃池州兵備道喬三變,奉巴牙喇纛章京蘇克薩哈之命,前來勸諸位棄暗投明,歸順大清。”
“金先生,大清雄師已席卷天下,王朝更迭乃是天理循環,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先生難道不知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嗎?”
“爾兵疲械陋,衣甲短缺,如何擋得住八旗勁旅,此與螳臂當車,蚍蜉撼樹何異?”
“今蘇克薩哈章京仁慈,欲曉諸位以理,章京有言,諸位隻需開關投降,大軍所過之處,不動草木分毫,一切照舊。”
“諸位不必有家毀人亡之憂,隻需動動手,換一換旗幟,便可免於刀兵之禍,有何難哉?”
這喬三變說的振振有詞,一番攻心之話,便說的城上人心浮動。
金聲見狀大驚,立刻出言喝止。
“哼,爾奴顏婢膝之徒,有何麵目在我義軍麵前,胡言亂語?”
“爾不聞揚州之禍乎?”
“汝既為大明之兵備,卻不思為國禦敵,倒做了帶路之犬,引狼入室,反害同胞。”
“喬三變,汝真是心變、誌變、節變,此三變也!”
“貳臣賊子,兩姓包衣,牙尖嘴利,巧言令色,殊不知,汝尚不如,吾家護門黃犬爾。”
金聲言辭犀利地將喬三變懟了一通,罵的喬三變仰麵指著城頭的金聲,支支吾吾半晌說不出話來。
城頭義軍士卒見狀,齊齊哄笑,令喬三變灰頭土臉,碰了一鼻子灰,狼狽離去。
見穩住軍心,金聲心中鬆了口氣,這些義軍都是整合來的,成分複雜,有良家子,也有江湖人。
雖今日聚為義軍,實則凝聚力並無多少。
大多數不過是見徽州府並無多少清軍,想來混一份糧餉。
現在真的要與清軍作戰,很多人恐怕心中別有想法。
金聲決定親自坐於城頭,以此來穩定軍心。
士卒見首領親在,便沉下心來,方才被喬三變擾亂的心心緒也漸漸平靜下來。
喬三變迴到軍中,垂頭喪氣地向詹岱匯報了情況。
詹岱雖有不悅,但也沒有斥責喬三變,他親自領著親兵往軍前觀望。
見叢山關地勢險要,不禁感歎:“此地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破關恐非易事,來人,向中軍報信,就說此關強攻不易,需再做定奪。”
詹岱發起了愁,心中稍微估算了一下,守關明軍若是有兩萬,自己就算是強攻,恐怕耗盡了兵馬也拿不下來。
可此地乃是徽州鎖鑰,打破此關,拿下績溪,他們便能長驅直入,直搗徽州府腹地。
“主子,據奴才所知,這金聲與那原巡按禦史黃澍頗為友善......”
“哦?竟有此事!黃澍正好在蘇克薩哈章京帳下,若是叫他來勸降,必有效果,我這就派人去傳信。”
喬三變卻是眼珠子一轉,賊眉鼠眼地對著詹岱小聲道:“奴才的意思不是讓他來勸降。”
詹岱眉頭一皺,沒懂喬三變什麽意思,漢人的這些彎彎繞繞實在是太多,他一直弄不明白,也不喜歡。
“那你是何意,快快說來!”
“奴才......”
喬三變湊在詹岱耳邊密語一番,詹岱頓時大喜,重重拍了拍喬三變的肩膀,誇讚道:“真不愧是我的好奴才,我果然沒看錯你!”
“嘿嘿嘿,能得參領主子賞識,是奴才畢生之幸,為主子出謀劃策,乃奴才本分。”
詹岱對喬三變十分滿意,當即便賞了他一碗骨頭湯。
喬三變大喜,雙手捧著湯碗連連跪謝,看著手中香噴噴的骨湯,就像是看什麽寶貝一般。
小心地舔了舔碗邊上的浮沫,砸吧幾下嘴巴,真是迴味無窮。
詹岱收兵撤迴,向駐紮在濠寨的蘇克薩哈部主力發去了快馬。
濠寨鄉,清軍主力選擇駐紮在此處,這裏原本設有巡司,但早已經荒廢無人。
鄉民大多也已經搬離,整個濠寨鄉人丁十分稀少。
但大寨卻依舊完好,所以這裏也成了天然的軍營,蘇克薩哈便住在寨子之中。
蘇克薩哈,正白旗人,額駙蘇納之子,乃攝政王多爾袞之心腹股肱。
他本率軍在江西九江府,但是江西暫時沒有戰事,所以他奉勒克德渾之命,率軍進入南直隸池州府,往徽州府剿滅叛軍。
其父蘇納,乃是一員猛將,崇德元年,從武英郡王阿濟格伐明,五十六戰皆捷。
但蘇納卻常因魯莽而受罰,最終被罷去了固山額真之職。
蘇克薩哈此來江南,也是為了戰功,想要重振父輩榮光。
又因為他是攝政王多爾袞的心腹,所以他雖然隻是巴牙喇纛章京,但卻獨自領大軍征討,不歸各方節製。
即便是此前奉命節製江南八旗諸軍的葉臣,也沒有對其有所指示,畢竟葉臣是深知多爾袞有多器重蘇克薩哈的。
大寨中央的木樓中,蘇克薩哈正與麾下諸將合議平叛之事,忽然有詹岱的快馬送來急信。
蘇克薩哈一身白甲,十分亮眼,長得也是頗為英武神氣。
看罷詹岱的信件,他將目光投向了身邊的一名漢人。
其人身穿大明公服,青色錦織圓領,胸前繡溪鶒補子。
生的麵白須淨,相貌平平,一雙招風耳引人注目。
“黃澍,你怎麽看?”
蘇克薩哈將信件遞給了黃澍,因為是喬三變代筆的漢文,所以黃澍看的明白。
瀏覽之後,黃澍恭敬說道:“主子,奴才願效犬馬之勞。”
“哈哈哈,好!若是事成,我重重有賞。”
“我與那金聲素來相交甚好,彼此引為知己,常常談兵論政,乃交心之誼。”
“嗯,這真是天助我也!事不宜遲,先生速速出發。”
“奴才領命!”
黃澍遞雙手遞還信件,行禮告退。
蘇克薩哈見其走遠,對著麾下將領笑道:“漢人當真是狡詐,此計,乃毒計也!”
“這些人,還需小心堤防才是。”參領穆濟倫麵色凝重地附和道。
信中的內容方才他也看過了,就連他這等莽夫看了也覺得殺人不過頭點地,這計劃,實在是過於誅心。
“可攝政王偏偏要重用,你看看朝中那些奴才,寧完我、範文程、馮銓、再加一個洪承疇,哪個不是位高權重。”
“唉,此事不是咱們操心的,想必攝政王自有手段拿捏他們吧。”
蘇克薩哈聞言一笑,穆濟倫說得對,這事,輪不到他們操心,還是想想怎麽剿滅這股叛軍,拿下實打實的功勞才是。
黃澍離開了濠寨,帶著十幾名親信家丁朝著詹岱部趕去。
青山嫵媚,斜陽妖嬈,迎麵風塵迷了黃澍的眼睛。
他用袖口擦了擦眼睛,淚水沾濕了袖袍。
奔馳的駿馬如風,兩側的風景急速倒退。
黃澍有些恍惚,迴憶起了陳年舊事。
......
十年前,徽州府,休寧縣。
齊雲山上,玄天太素宮中,客房之內。
兩人對坐,焚香煮茶。
“金兄,闖賊攻克了鳳陽,把皇陵給刨了!”
“什麽?竟有此事!”
“沒錯,朝野震動,龍顏大怒,眼下正調集各省精兵準備在中原會剿。”
“何人督師?”
“以盧象升總理七省軍務,與三邊總督洪承疇一起從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圍剿。”
“唉!”
“金兄何故歎息?”
“闖賊屢剿不滅,反倒成燎原之勢,究其根本,乃中樞混亂朝令夕改,地方疲敝庸吏當政。”
“金兄滿腹才華,朝廷不用真是可惜。”
“哈哈哈,朝中多庸人,在野也樂得清閑,這白嶽黃芽,乃是上品,黃兄快嚐嚐。”
“嗯......色黃隱翠,白毫顯露,湯色清澈明亮,咽後生津止渴,真是妙哉。”
“哈哈哈,此番過徽州,留不得多久,難得一見,再見不知又是何日了。”
“誒,你為國事奔波,你我知己,相逢足慰平生,不必牽掛。”
“金兄,你說這迴闖賊能徹底剿滅嗎?”
“難,總督有圍剿之師,州縣無堵禦之兵。流賊流賊,難在流字。”
“唉,真是內憂外患,愁煞人也。”
“哈哈哈,難得一見,不談國事,不談國事,來,喝茶,喝茶!”
“好好好,我走的時候,多帶一些迴去,困頓之時,就煮一壺,便能想起與金兄暢談之快,舒緩心中塊壘。”
“哈哈哈,好哇,你黃澍竟也如此多愁善感!”
......
馬背起伏,滿麵風霜,黃澍迴過神來,麵色淒愴,重重歎息一聲,催馬更急。
他腰間的香囊,也隨風晃動,盡管顏色有些泛黃,但上麵繡著的高山流水,卻依舊清晰。
感謝書友的月票!
今天要出去看電影,所以先更一章五千字。
秋,八月二十三日。
明軍收複鎮江的消息傳入了南京城,滿城一片嘩然。
南京,大將軍府,滿庭菊芳,鬆竹空老。
勒克德渾看似閑庭信步,實則心中悲涼。
自那大明的潞王監國以來,大清便在江南接連喪師敗績,陷地失城。
鎮江丟失,劉良佐身死高橋,十幾萬兵馬被盡數潰滅。
江南十府之地,已成明軍囊中之物。
現在南京已經匯聚了他從各地抽調來的兵馬十萬,但勒克德渾依然感到了強烈的不安。
“報~懷順王求見。”
“請他過來吧。”
眼下,勒克德渾手中幾無大將,多鐸與博洛帶走了他們的班底,葉臣一係又全軍覆沒,南京無大將,隻剩一個耿仲明可堪一用。
不多時,耿仲明麵色凝重地走進了後庭之中,見勒克德渾正在等他,便急忙上前行禮。
“懷順王請坐吧。”
“謝大將軍。”
勒克德渾倒是不像其他八旗將領一般輕視降清的漢臣,他對三順王一直是以禮相待。
有勒克德渾的禮遇,耿仲明自然願意為其效勞,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布置南京城的防務,可以說是鞠躬盡瘁。
“大將軍,臣聽聞池州府尚有我軍八萬兵馬?”
“沒錯,徽州府有叛軍金聲、江天一作亂,聲勢浩大,已經發展到了五萬之數,不可坐視啊。”
耿仲明點點頭,這金聲他聽說過,乃是徽州休寧人,字正希,號赤壁。崇禎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後來托病返鄉,招募鄉勇,保衛徽州。
金聲自徽州府高舉義旗,從者如雲,徽州總兵範雲龍、其弟金經、門生江天一皆慷慨相隨。
“眼下我軍不宜再分散了,臣以為當集中兵力,死守南京,等待朝廷援軍,否則會被明軍各個擊破。”
“懷順王所言極是,我已經派了快馬八百裏加急調池州兵馬入衛南京。”
“大將軍英明!如此,南京尚有兵馬十八萬,倚仗城堅池深,可無憂矣。”
“朝廷發了天津水師南下,不日便會抵達,屆時奪迴江麵,南京便可保萬全。”
“哦?明軍水師厲害,不知天津水師何人統兵?”
“梅勒章京伊爾登,不但帶來了水師,還帶著朝廷為南京增派的將領。”
“那真是太好了!”
“明軍接連大戰,短期內應當無力進攻南京,咱們還有時間。”
“大將軍盡可放心,城防皆已布置妥當。”
勒克德渾點點頭,麵上並無喜色,等到江南的戰況傳到京師,想來攝政王一黨又要趁機大鬧朝堂。
自己這大將軍的位置,恐怕是坐不了多久了。
耿仲明此來就是想讓勒克德渾給他交個底,他布置起來心中有數,知曉了大致情況,便沒有多留,離開了大將軍府。
......
徽州府,績溪縣。
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裏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故名績溪。
縣城位於黃山與天目山接合部,境內重巒疊嶂,溪流縱橫,多山脈盆地。
績溪縣揚溪鎮北部,兩山之間,有一關隘,壘石為城,上置樓櫓,下設鐵門,有一夫當關,千人氣縮之勢,稱作叢山關。
叢山四合,地勢險要,有績溪之脊美譽。
關城之上,遍插旗幟,金字大旗最為醒目。
徽州府義軍首領金聲正在此處率軍駐守。
他響應潞王號召,在徽州府起兵抗清,因清軍在徽州府並無主力駐紮,所以兩月之間,金聲部義軍便如滾雪球般壯大,如今已有七八萬的規模。
一部兩萬人駐紮在徽州府西北的祁門縣,領軍的是他的弟弟金經與原徽州總兵範雲龍。
他帶著門生江天一領兵五萬紮在了績溪縣。
十天前,池州府傳來清軍的消息,有自江北南下的一部清軍約八萬人馬,進入了寧國府境內,正朝著徽州府進軍。
金聲得知後,立馬調動兵馬,移駐績溪準備迎戰。
叢山關,便是績溪之屏障,清軍要是想自東北方向進攻徽州府,首先就要攻克績溪。
作為重中之重,金聲便分兵兩萬親自坐鎮叢山關,門生江天一領兵三萬留守績溪縣城。
山色青黛,鳥繞翠峰。
叢山關前的土路上,義軍斥候狂奔歸來。
“韃子來襲,距我十裏。”
那薄衣無甲的騎士在關城下喊了幾聲,便調轉馬頭,背城而去。
城上的士卒迅速敲起了銅鑼示警,關城內,義軍士卒見有敵情,匆匆持械上城。
正在檢查糧草的義軍首領金聲聞訊,急忙派人向績溪告警。
他今年已五十有六,年近花甲,但依舊精神矍鑠。
長眉細目,麵如鵝卵,須髯斑白,手中拄著一根竹杖,匆匆帶著麾下義軍將領們登上了城關。
“首領,韃子八萬,咱們能守住嗎?”
“聽說韃子十分兇狠,咱這點人恐怕難守。”
義軍的將領們有些沒有信心,他們隻有兩萬人,而韃子據說有八萬人,實力過於懸殊。
金聲皺著眉,指了指關城前的道路,說道:“兩山之間,隻此一條通路,叢山關在此,於敵有如天塹,不必害怕。”
眾將聞言稍安,縱使韃子再多,眼前的地形卻也是極大的限製了他們。
戰場隻有這麽寬,任你八萬大軍,在此也施展不開,每次也隻能派數千人進攻。
“你們的家小,都遷到府城了嗎?”
“迴首領,都轉移走了。”
“嗯,做好死守的準備吧,韃子若是破了關,徽州又要雞犬不寧了。”
“我等明白!”
金聲做了一番布置,命諸將輪番率部守關,防止韃子搞車輪戰,行疲兵之計。
眾將應命,兩萬人分為十部,每部兩千人,十部輪替。
半個時辰後,斥候傳來情報,清軍主力紮在了績溪西北的濠寨,其前鋒兩萬在五裏外紮營,並遣先鋒三千進入關道。
不多時,清軍的先鋒便出現在了叢山關前。
領兵者,乃清軍參領詹岱。
清軍在距離關城五百步外列隊,陣中跑出一人一馬,來到了關城之下。
金聲在城上看的清楚,來者是個身穿大明公服的漢人,心中十分不齒。
“在下乃池州兵備道喬三變,奉巴牙喇纛章京蘇克薩哈之命,前來勸諸位棄暗投明,歸順大清。”
“金先生,大清雄師已席卷天下,王朝更迭乃是天理循環,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先生難道不知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嗎?”
“爾兵疲械陋,衣甲短缺,如何擋得住八旗勁旅,此與螳臂當車,蚍蜉撼樹何異?”
“今蘇克薩哈章京仁慈,欲曉諸位以理,章京有言,諸位隻需開關投降,大軍所過之處,不動草木分毫,一切照舊。”
“諸位不必有家毀人亡之憂,隻需動動手,換一換旗幟,便可免於刀兵之禍,有何難哉?”
這喬三變說的振振有詞,一番攻心之話,便說的城上人心浮動。
金聲見狀大驚,立刻出言喝止。
“哼,爾奴顏婢膝之徒,有何麵目在我義軍麵前,胡言亂語?”
“爾不聞揚州之禍乎?”
“汝既為大明之兵備,卻不思為國禦敵,倒做了帶路之犬,引狼入室,反害同胞。”
“喬三變,汝真是心變、誌變、節變,此三變也!”
“貳臣賊子,兩姓包衣,牙尖嘴利,巧言令色,殊不知,汝尚不如,吾家護門黃犬爾。”
金聲言辭犀利地將喬三變懟了一通,罵的喬三變仰麵指著城頭的金聲,支支吾吾半晌說不出話來。
城頭義軍士卒見狀,齊齊哄笑,令喬三變灰頭土臉,碰了一鼻子灰,狼狽離去。
見穩住軍心,金聲心中鬆了口氣,這些義軍都是整合來的,成分複雜,有良家子,也有江湖人。
雖今日聚為義軍,實則凝聚力並無多少。
大多數不過是見徽州府並無多少清軍,想來混一份糧餉。
現在真的要與清軍作戰,很多人恐怕心中別有想法。
金聲決定親自坐於城頭,以此來穩定軍心。
士卒見首領親在,便沉下心來,方才被喬三變擾亂的心心緒也漸漸平靜下來。
喬三變迴到軍中,垂頭喪氣地向詹岱匯報了情況。
詹岱雖有不悅,但也沒有斥責喬三變,他親自領著親兵往軍前觀望。
見叢山關地勢險要,不禁感歎:“此地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破關恐非易事,來人,向中軍報信,就說此關強攻不易,需再做定奪。”
詹岱發起了愁,心中稍微估算了一下,守關明軍若是有兩萬,自己就算是強攻,恐怕耗盡了兵馬也拿不下來。
可此地乃是徽州鎖鑰,打破此關,拿下績溪,他們便能長驅直入,直搗徽州府腹地。
“主子,據奴才所知,這金聲與那原巡按禦史黃澍頗為友善......”
“哦?竟有此事!黃澍正好在蘇克薩哈章京帳下,若是叫他來勸降,必有效果,我這就派人去傳信。”
喬三變卻是眼珠子一轉,賊眉鼠眼地對著詹岱小聲道:“奴才的意思不是讓他來勸降。”
詹岱眉頭一皺,沒懂喬三變什麽意思,漢人的這些彎彎繞繞實在是太多,他一直弄不明白,也不喜歡。
“那你是何意,快快說來!”
“奴才......”
喬三變湊在詹岱耳邊密語一番,詹岱頓時大喜,重重拍了拍喬三變的肩膀,誇讚道:“真不愧是我的好奴才,我果然沒看錯你!”
“嘿嘿嘿,能得參領主子賞識,是奴才畢生之幸,為主子出謀劃策,乃奴才本分。”
詹岱對喬三變十分滿意,當即便賞了他一碗骨頭湯。
喬三變大喜,雙手捧著湯碗連連跪謝,看著手中香噴噴的骨湯,就像是看什麽寶貝一般。
小心地舔了舔碗邊上的浮沫,砸吧幾下嘴巴,真是迴味無窮。
詹岱收兵撤迴,向駐紮在濠寨的蘇克薩哈部主力發去了快馬。
濠寨鄉,清軍主力選擇駐紮在此處,這裏原本設有巡司,但早已經荒廢無人。
鄉民大多也已經搬離,整個濠寨鄉人丁十分稀少。
但大寨卻依舊完好,所以這裏也成了天然的軍營,蘇克薩哈便住在寨子之中。
蘇克薩哈,正白旗人,額駙蘇納之子,乃攝政王多爾袞之心腹股肱。
他本率軍在江西九江府,但是江西暫時沒有戰事,所以他奉勒克德渾之命,率軍進入南直隸池州府,往徽州府剿滅叛軍。
其父蘇納,乃是一員猛將,崇德元年,從武英郡王阿濟格伐明,五十六戰皆捷。
但蘇納卻常因魯莽而受罰,最終被罷去了固山額真之職。
蘇克薩哈此來江南,也是為了戰功,想要重振父輩榮光。
又因為他是攝政王多爾袞的心腹,所以他雖然隻是巴牙喇纛章京,但卻獨自領大軍征討,不歸各方節製。
即便是此前奉命節製江南八旗諸軍的葉臣,也沒有對其有所指示,畢竟葉臣是深知多爾袞有多器重蘇克薩哈的。
大寨中央的木樓中,蘇克薩哈正與麾下諸將合議平叛之事,忽然有詹岱的快馬送來急信。
蘇克薩哈一身白甲,十分亮眼,長得也是頗為英武神氣。
看罷詹岱的信件,他將目光投向了身邊的一名漢人。
其人身穿大明公服,青色錦織圓領,胸前繡溪鶒補子。
生的麵白須淨,相貌平平,一雙招風耳引人注目。
“黃澍,你怎麽看?”
蘇克薩哈將信件遞給了黃澍,因為是喬三變代筆的漢文,所以黃澍看的明白。
瀏覽之後,黃澍恭敬說道:“主子,奴才願效犬馬之勞。”
“哈哈哈,好!若是事成,我重重有賞。”
“我與那金聲素來相交甚好,彼此引為知己,常常談兵論政,乃交心之誼。”
“嗯,這真是天助我也!事不宜遲,先生速速出發。”
“奴才領命!”
黃澍遞雙手遞還信件,行禮告退。
蘇克薩哈見其走遠,對著麾下將領笑道:“漢人當真是狡詐,此計,乃毒計也!”
“這些人,還需小心堤防才是。”參領穆濟倫麵色凝重地附和道。
信中的內容方才他也看過了,就連他這等莽夫看了也覺得殺人不過頭點地,這計劃,實在是過於誅心。
“可攝政王偏偏要重用,你看看朝中那些奴才,寧完我、範文程、馮銓、再加一個洪承疇,哪個不是位高權重。”
“唉,此事不是咱們操心的,想必攝政王自有手段拿捏他們吧。”
蘇克薩哈聞言一笑,穆濟倫說得對,這事,輪不到他們操心,還是想想怎麽剿滅這股叛軍,拿下實打實的功勞才是。
黃澍離開了濠寨,帶著十幾名親信家丁朝著詹岱部趕去。
青山嫵媚,斜陽妖嬈,迎麵風塵迷了黃澍的眼睛。
他用袖口擦了擦眼睛,淚水沾濕了袖袍。
奔馳的駿馬如風,兩側的風景急速倒退。
黃澍有些恍惚,迴憶起了陳年舊事。
......
十年前,徽州府,休寧縣。
齊雲山上,玄天太素宮中,客房之內。
兩人對坐,焚香煮茶。
“金兄,闖賊攻克了鳳陽,把皇陵給刨了!”
“什麽?竟有此事!”
“沒錯,朝野震動,龍顏大怒,眼下正調集各省精兵準備在中原會剿。”
“何人督師?”
“以盧象升總理七省軍務,與三邊總督洪承疇一起從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圍剿。”
“唉!”
“金兄何故歎息?”
“闖賊屢剿不滅,反倒成燎原之勢,究其根本,乃中樞混亂朝令夕改,地方疲敝庸吏當政。”
“金兄滿腹才華,朝廷不用真是可惜。”
“哈哈哈,朝中多庸人,在野也樂得清閑,這白嶽黃芽,乃是上品,黃兄快嚐嚐。”
“嗯......色黃隱翠,白毫顯露,湯色清澈明亮,咽後生津止渴,真是妙哉。”
“哈哈哈,此番過徽州,留不得多久,難得一見,再見不知又是何日了。”
“誒,你為國事奔波,你我知己,相逢足慰平生,不必牽掛。”
“金兄,你說這迴闖賊能徹底剿滅嗎?”
“難,總督有圍剿之師,州縣無堵禦之兵。流賊流賊,難在流字。”
“唉,真是內憂外患,愁煞人也。”
“哈哈哈,難得一見,不談國事,不談國事,來,喝茶,喝茶!”
“好好好,我走的時候,多帶一些迴去,困頓之時,就煮一壺,便能想起與金兄暢談之快,舒緩心中塊壘。”
“哈哈哈,好哇,你黃澍竟也如此多愁善感!”
......
馬背起伏,滿麵風霜,黃澍迴過神來,麵色淒愴,重重歎息一聲,催馬更急。
他腰間的香囊,也隨風晃動,盡管顏色有些泛黃,但上麵繡著的高山流水,卻依舊清晰。
感謝書友的月票!
今天要出去看電影,所以先更一章五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