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清穿]娘娘負責躺贏 作者:花氣薰人慾破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耿氏私下便跟宋嘉書笑道:「太後娘娘沒準想以這個不遷宮,不受封來轄製皇上,想讓皇上答應些什麽,她老人家再受封呢,結果現在……」別人給你梯子不下,別人把梯子抽走了,就隻能坐在房頭上下不來了。
宋嘉書也表示贊同:太後大約想著,皇上初登基,要為天下人表率,怎麽能不奉生母為後,奉生母移宮,豈不是叫人議論。於是還坐等皇上三顧茅廬呢,結果皇上一顧就算完:請不動朕還不請了。
要說雍正爺確實是個好臉麵怕人議論的人,太後娘娘想的也沒錯。但她老人家不知是不是忘了,就她這些日子搞得事兒,已經讓她與皇上的母子關係被人翻來覆去議論過好多迴了。
俗語說得好,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皇上也煩透了,被人議論的事兒不差這一樁,你要住永和宮就住吧,不搬拉倒。
——
如今,宋嘉書她們私下裏說話稱唿四爺為皇上,已經很習慣了。
登基大典完了的那一日,世事就塵埃落定,這大清朝,已然換了新帝。
宋嘉書翻著手裏的冊子:這會子她正幫著耿氏在整理淬心院的東西。
聖旨已下,待過了臘月初八,她們便要從雍親王府搬到後宮去。各院的人都在加緊盤點自己的細軟體己並慣用之物。
正所謂深宮如海,在宮裏規矩大,行事自不如在王府方便。這會子聖旨特許她們搬家,那麽能帶進去的最好都帶進去,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不湊手了。
宋嘉書從前的強迫症和整理癖,在這會子就發揮了作用。凝心院的東西連一草一木都是條理分明,登造在冊的,且做成了兩份:一份按照物品入凝心院的日期筆錄造冊,一份則是每年整理的,按照物品分類並貴賤排序的冊子。
所以這迴要搬家,凝心院很快就收拾出來了。
於是宋嘉書應耿氏的懇求,幫著來一起整理淬心院之物。耿氏跟弘晝不愧是親母子,一樣喜歡將東西鋪的到處都是。除了錢財耿氏自己收的很明白外,淬心院的庫房則是毫無頭緒頗為雜亂。
以至於耿氏的大丫鬟青草急的這兩日都出現鬼剃頭了,頭頂禿了一塊,隻能花銀子買了些假髮編到頭上去。
耿氏頗為不好意思,難得有點羞答答的跟宋嘉書提出救援。倒是宋嘉書來了一見這亂象,眼睛都有點發亮:要是能把耿氏這裏收拾的利利索索,多有成就感啊。
何況,收拾東西的體力活用不用她幹,她隻負責強迫症分類那部分就行了。
耿氏見自己屋裏亂麻似的樣子,到了宋嘉書手裏就有條不紊起來,表示佩服之餘還有點沮喪。
宋嘉書還安慰她:人各有所長。
於是耿氏這會子就發揮她的所長,陪聊八卦。
方才說完了太後之事,耿氏又興致高昂的與宋嘉書討論起宮裏的宮室。
「如今先帝爺的妃嬪多移居到慈寧宮偏殿,後殿和壽康宮中了。現在東六宮,除了太後娘娘的永和宮,已經盡數空了出來,隻是不知道皇上要把咱們分去哪裏。」耿氏掰著手指頭數。
太後不肯去慈寧宮,皇上也不閑著慈寧宮這一座大宮殿,都不必整修,就直接在後殿和偏殿裏塞滿了人。
實在也是先帝爺的後宮數量龐大,不如此根本住不開。
就這,還是雍正爺開恩,讓年老且有子女的妃嬪出宮隨子女居住,不在占用宮裏地方的結果。
耿氏數到這裏,也不免羨慕:「從前先帝爺在的時候,宮裏都是憑著位份定尊卑,可如今卻看誰有兒子了。密嬪娘娘雖隻是個嬪位,但人家生了三個兒子,且都到了能成親開府的年紀。皇上登基必不會虧待了這些小弟弟們,必然都有爵位的,密嬪娘娘隻管挨個兒子的府邸住過去,這日子真是美。」
宋嘉書邊低頭奮筆疾書,邊點頭表示贊同:隻是密嬪娘娘命好,不止在於她生了三個兒子,更在於她生兒子的時機好。
兒子年齡小,統統沒趕上這場殘酷血腥的奪嫡。且兒子跟當今年齡差的大,出於名聲考慮,皇上對幼弟們自然也要更照顧一些。
不像宜妃娘娘,雖也有兩個兒子,但她的兒子中不幸還有九爺這種跟當今不對付多年的,這會子就比較慘,皇上始終不鬆口讓宜妃出宮。在給太後和各位太妃加封定尊號的時候,也獨獨漏下了宜妃。
把九爺氣的簡直要跳起來,但親娘在宮裏,在人家手裏,也沒法子。
這會子八爺都有點慶幸自己額娘去的早,不然落在老四手裏,隻怕待遇還不如宜妃。
果然耿氏也想起了宜妃,哪怕在自己屋裏,耿氏也湊過來,壓低了聲音密語道:「姐姐知不知道,為了不能出宮跟著恆親王和九貝勒住的事兒,宜妃娘娘還去太後跟前鬧過呢。」
宋嘉書把寫好的一頁紙吹了吹墨道:「都是長輩們的事情,與咱們不相幹。」
耿氏也不敢多說這些事,就重新把期待轉向了與她們相幹的事情:「等著真是讓人焦心——不知道皇上要怎麽分派咱們的宮室呢。」頓了頓,語氣更忐忑了:「其實住哪裏也罷了,東西各六宮,都住過先帝爺的嬪妃們,想必都是過得去的。隻是這位份……」
耿氏苦笑了一聲,挽著宋嘉書道:「姐姐,雖然我有兒子,但我是真怕,爺萬一連個主位都不給……弘晝以後可如何做人呢。」
宋嘉書也表示贊同:太後大約想著,皇上初登基,要為天下人表率,怎麽能不奉生母為後,奉生母移宮,豈不是叫人議論。於是還坐等皇上三顧茅廬呢,結果皇上一顧就算完:請不動朕還不請了。
要說雍正爺確實是個好臉麵怕人議論的人,太後娘娘想的也沒錯。但她老人家不知是不是忘了,就她這些日子搞得事兒,已經讓她與皇上的母子關係被人翻來覆去議論過好多迴了。
俗語說得好,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皇上也煩透了,被人議論的事兒不差這一樁,你要住永和宮就住吧,不搬拉倒。
——
如今,宋嘉書她們私下裏說話稱唿四爺為皇上,已經很習慣了。
登基大典完了的那一日,世事就塵埃落定,這大清朝,已然換了新帝。
宋嘉書翻著手裏的冊子:這會子她正幫著耿氏在整理淬心院的東西。
聖旨已下,待過了臘月初八,她們便要從雍親王府搬到後宮去。各院的人都在加緊盤點自己的細軟體己並慣用之物。
正所謂深宮如海,在宮裏規矩大,行事自不如在王府方便。這會子聖旨特許她們搬家,那麽能帶進去的最好都帶進去,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不湊手了。
宋嘉書從前的強迫症和整理癖,在這會子就發揮了作用。凝心院的東西連一草一木都是條理分明,登造在冊的,且做成了兩份:一份按照物品入凝心院的日期筆錄造冊,一份則是每年整理的,按照物品分類並貴賤排序的冊子。
所以這迴要搬家,凝心院很快就收拾出來了。
於是宋嘉書應耿氏的懇求,幫著來一起整理淬心院之物。耿氏跟弘晝不愧是親母子,一樣喜歡將東西鋪的到處都是。除了錢財耿氏自己收的很明白外,淬心院的庫房則是毫無頭緒頗為雜亂。
以至於耿氏的大丫鬟青草急的這兩日都出現鬼剃頭了,頭頂禿了一塊,隻能花銀子買了些假髮編到頭上去。
耿氏頗為不好意思,難得有點羞答答的跟宋嘉書提出救援。倒是宋嘉書來了一見這亂象,眼睛都有點發亮:要是能把耿氏這裏收拾的利利索索,多有成就感啊。
何況,收拾東西的體力活用不用她幹,她隻負責強迫症分類那部分就行了。
耿氏見自己屋裏亂麻似的樣子,到了宋嘉書手裏就有條不紊起來,表示佩服之餘還有點沮喪。
宋嘉書還安慰她:人各有所長。
於是耿氏這會子就發揮她的所長,陪聊八卦。
方才說完了太後之事,耿氏又興致高昂的與宋嘉書討論起宮裏的宮室。
「如今先帝爺的妃嬪多移居到慈寧宮偏殿,後殿和壽康宮中了。現在東六宮,除了太後娘娘的永和宮,已經盡數空了出來,隻是不知道皇上要把咱們分去哪裏。」耿氏掰著手指頭數。
太後不肯去慈寧宮,皇上也不閑著慈寧宮這一座大宮殿,都不必整修,就直接在後殿和偏殿裏塞滿了人。
實在也是先帝爺的後宮數量龐大,不如此根本住不開。
就這,還是雍正爺開恩,讓年老且有子女的妃嬪出宮隨子女居住,不在占用宮裏地方的結果。
耿氏數到這裏,也不免羨慕:「從前先帝爺在的時候,宮裏都是憑著位份定尊卑,可如今卻看誰有兒子了。密嬪娘娘雖隻是個嬪位,但人家生了三個兒子,且都到了能成親開府的年紀。皇上登基必不會虧待了這些小弟弟們,必然都有爵位的,密嬪娘娘隻管挨個兒子的府邸住過去,這日子真是美。」
宋嘉書邊低頭奮筆疾書,邊點頭表示贊同:隻是密嬪娘娘命好,不止在於她生了三個兒子,更在於她生兒子的時機好。
兒子年齡小,統統沒趕上這場殘酷血腥的奪嫡。且兒子跟當今年齡差的大,出於名聲考慮,皇上對幼弟們自然也要更照顧一些。
不像宜妃娘娘,雖也有兩個兒子,但她的兒子中不幸還有九爺這種跟當今不對付多年的,這會子就比較慘,皇上始終不鬆口讓宜妃出宮。在給太後和各位太妃加封定尊號的時候,也獨獨漏下了宜妃。
把九爺氣的簡直要跳起來,但親娘在宮裏,在人家手裏,也沒法子。
這會子八爺都有點慶幸自己額娘去的早,不然落在老四手裏,隻怕待遇還不如宜妃。
果然耿氏也想起了宜妃,哪怕在自己屋裏,耿氏也湊過來,壓低了聲音密語道:「姐姐知不知道,為了不能出宮跟著恆親王和九貝勒住的事兒,宜妃娘娘還去太後跟前鬧過呢。」
宋嘉書把寫好的一頁紙吹了吹墨道:「都是長輩們的事情,與咱們不相幹。」
耿氏也不敢多說這些事,就重新把期待轉向了與她們相幹的事情:「等著真是讓人焦心——不知道皇上要怎麽分派咱們的宮室呢。」頓了頓,語氣更忐忑了:「其實住哪裏也罷了,東西各六宮,都住過先帝爺的嬪妃們,想必都是過得去的。隻是這位份……」
耿氏苦笑了一聲,挽著宋嘉書道:「姐姐,雖然我有兒子,但我是真怕,爺萬一連個主位都不給……弘晝以後可如何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