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龍,鳳生鳳,十子不同德,龍首能稱霸。
這歌謠並不順嘴,甚至有些拗口,可人人都聽過,人人都唱過,當真是眾人皆知。
這首歌謠是李錦昶自己放出來的,話裏話外都是說他好,自然無人控製。
待到時機成熟,他提前即位便不會引起百姓驚愕,一切便會水到渠成。
朝堂之上這幾日是波詭雲譎,風波不斷,李宿知道,李錦昶的動作就在這幾日。
但他卻沒有想到,先動手的居然不是他。
賀天來躬著身,低聲道:「殿下,新的歌謠是,姻緣結,結姻緣,兄妹成眷侶,共係紅線繩。」
李宿端著茶的手微微一頓,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
「確實是這一句?」
賀天來擦了擦臉上的汗:「正是這兩句,一次不差,而且根據尉遲大人稟報,京郊各處也開始有百姓傳唱。」
兄妹成眷侶這一句,實在太過意有所指,本來在宮宴那一日李如嫣的身份就輕描淡寫被帶過,現在有這一句歌謠放大,讓人不得不多想。
這是直接把刀往李錦昶身上戳,定要把他從太子之位強拉下來。
倒是姚珍珠,這會兒想到了李如嫣。
「朝陽公主那可知道了?」
問道這裏,賀天來倒是略有些緩和:「未曾,公主在皇覺寺中,並不知道山外歲月,且她大病一場,正在修養,貴妃娘娘不讓宮人多說半句閑話。」
姚珍珠鬆了口氣:「那就好,公主年紀還小,當的多多關懷才是。」
李宿也道:「正是如此,賀天來你且給祖母送可口信,讓她多費心神,勿要讓朝陽知道此事。」
賀天來忙行禮:「是,臣明白。」
這歌謠來得太突然,似乎已是風雨欲來,李宿垂眸沉思片刻,直接把茶杯放迴方幾上。
他起身往外走,邊走便跟賀天來道:「立即讓尉遲聞和馮章過來,也請太傅這兩日有空來一趟南寂園,本王有話要說。」
賀天來一麵給貝有福打眼色,一邊跟在他後麵小跑:「是,臣明白。」
待李宿身影消失不見,姚珍珠才微微露出些許擔憂來。
雖是春日,但盛京已經有些熱了。
南寂園開闊空寂,比長信宮已經涼快不少,但此刻姚珍珠心中煩悶,就總覺得有些悶熱。
王婉清取了扇子替她打扇,輕聲細語道:「娘娘且放心,殿下心裏都有數,且知道如何應對。」
姚珍珠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此事若非殿下知道內情,外人是不可能會知曉的,且這個外人不僅知曉,還傳得滿城風雨,生怕旁人不知太子殿下德不配位,禍亂宮闈,這就實在讓人心中不安。」
原本三請三辭之後,京中便有些緊張,前些時日李錦昶就祭祖不利之事責罰打傷李宴,又廢李宿太子之位,京中更是動盪不安。
在這個節骨眼上,李錦昶的做法就是盡快登基,永絕後患。
所以這些時候李宿便都很忙,一直在同幾個心腹在商議。
對於李錦昶而言,平順登基是最好的。
但現在,這樣一則歌謠傳出,即便百姓不知宮中那些郡主變公主的戲碼,有心人也會半真半假跟著講解。
如此一來,李錦昶若想要順利登基,隻怕會激起民憤,得不償失。
姚珍珠思及此,突然站起身來,皺眉看向窗外。
暮春時節,本是天朗氣清,然而京中的炎熱已經要遮擋不住,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心裏發悶。
此情此景,李錦昶唯有盡快登基,才能阻止歌謠傳播。
姚珍珠道:「事態緊張了。」
事態確實緊張了,李宿今日忙了一下午,連發數道密信,把所有事都安排妥當才迴來安置。
姚珍珠見他神態疲倦,有著說不出的疲累,便趁他泡腳的時候給他捏肩膀。
李宿的肩膀很寬厚,卻也很僵硬,姚珍珠手上有勁兒,倒是捏得他很舒服。
「辛苦你了。」李宿半閉著眼睛,難得放鬆下來。
姚珍珠道:「殿下之前也說過,咱們走一步看一步,倒也不必把自己逼得這般緊。」
李宿輕輕嘆了口氣,摸了摸她的手,就連聲音也有些懶怠:「也就這幾日了,李錦昶肯定坐不住,這歌謠傳得越久,知道的人便越多,不管旁人信不信,這個謠言在身,他若不盡快登基,太子之位也有風險。」
「最根本的原因是,此事是真,宮裏好多老人都沒死絕,總有人知道真相。」
「就看他要何時動手了。」
李宿也不過是為了放鬆同她說幾句,未曾想到話音落下,她卻沒了迴音,便迴頭瞧了一眼。
這一眼,便讓李宿重新勾起唇角。
他牽過她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邊,兩個人親密靠在一起。
李宿語氣和緩:「莫怕,也莫要太過擔憂,該準備的我都提前準備妥當,就等他動作。」
「早些和晚些並未有太多區別,隻是調整一下布置罷了。」
「而且,你以為旁人不急?最著急的應該是布局者,並非我們。」
姚珍珠小聲問:「會是誰?」
李宿在她耳邊輕聲說了幾個字,然後便攬過她的肩膀,讓她靠在自己身上。
「其實啊,我比他們還急,早些塵埃落定,早些安心。」
這歌謠並不順嘴,甚至有些拗口,可人人都聽過,人人都唱過,當真是眾人皆知。
這首歌謠是李錦昶自己放出來的,話裏話外都是說他好,自然無人控製。
待到時機成熟,他提前即位便不會引起百姓驚愕,一切便會水到渠成。
朝堂之上這幾日是波詭雲譎,風波不斷,李宿知道,李錦昶的動作就在這幾日。
但他卻沒有想到,先動手的居然不是他。
賀天來躬著身,低聲道:「殿下,新的歌謠是,姻緣結,結姻緣,兄妹成眷侶,共係紅線繩。」
李宿端著茶的手微微一頓,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
「確實是這一句?」
賀天來擦了擦臉上的汗:「正是這兩句,一次不差,而且根據尉遲大人稟報,京郊各處也開始有百姓傳唱。」
兄妹成眷侶這一句,實在太過意有所指,本來在宮宴那一日李如嫣的身份就輕描淡寫被帶過,現在有這一句歌謠放大,讓人不得不多想。
這是直接把刀往李錦昶身上戳,定要把他從太子之位強拉下來。
倒是姚珍珠,這會兒想到了李如嫣。
「朝陽公主那可知道了?」
問道這裏,賀天來倒是略有些緩和:「未曾,公主在皇覺寺中,並不知道山外歲月,且她大病一場,正在修養,貴妃娘娘不讓宮人多說半句閑話。」
姚珍珠鬆了口氣:「那就好,公主年紀還小,當的多多關懷才是。」
李宿也道:「正是如此,賀天來你且給祖母送可口信,讓她多費心神,勿要讓朝陽知道此事。」
賀天來忙行禮:「是,臣明白。」
這歌謠來得太突然,似乎已是風雨欲來,李宿垂眸沉思片刻,直接把茶杯放迴方幾上。
他起身往外走,邊走便跟賀天來道:「立即讓尉遲聞和馮章過來,也請太傅這兩日有空來一趟南寂園,本王有話要說。」
賀天來一麵給貝有福打眼色,一邊跟在他後麵小跑:「是,臣明白。」
待李宿身影消失不見,姚珍珠才微微露出些許擔憂來。
雖是春日,但盛京已經有些熱了。
南寂園開闊空寂,比長信宮已經涼快不少,但此刻姚珍珠心中煩悶,就總覺得有些悶熱。
王婉清取了扇子替她打扇,輕聲細語道:「娘娘且放心,殿下心裏都有數,且知道如何應對。」
姚珍珠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此事若非殿下知道內情,外人是不可能會知曉的,且這個外人不僅知曉,還傳得滿城風雨,生怕旁人不知太子殿下德不配位,禍亂宮闈,這就實在讓人心中不安。」
原本三請三辭之後,京中便有些緊張,前些時日李錦昶就祭祖不利之事責罰打傷李宴,又廢李宿太子之位,京中更是動盪不安。
在這個節骨眼上,李錦昶的做法就是盡快登基,永絕後患。
所以這些時候李宿便都很忙,一直在同幾個心腹在商議。
對於李錦昶而言,平順登基是最好的。
但現在,這樣一則歌謠傳出,即便百姓不知宮中那些郡主變公主的戲碼,有心人也會半真半假跟著講解。
如此一來,李錦昶若想要順利登基,隻怕會激起民憤,得不償失。
姚珍珠思及此,突然站起身來,皺眉看向窗外。
暮春時節,本是天朗氣清,然而京中的炎熱已經要遮擋不住,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心裏發悶。
此情此景,李錦昶唯有盡快登基,才能阻止歌謠傳播。
姚珍珠道:「事態緊張了。」
事態確實緊張了,李宿今日忙了一下午,連發數道密信,把所有事都安排妥當才迴來安置。
姚珍珠見他神態疲倦,有著說不出的疲累,便趁他泡腳的時候給他捏肩膀。
李宿的肩膀很寬厚,卻也很僵硬,姚珍珠手上有勁兒,倒是捏得他很舒服。
「辛苦你了。」李宿半閉著眼睛,難得放鬆下來。
姚珍珠道:「殿下之前也說過,咱們走一步看一步,倒也不必把自己逼得這般緊。」
李宿輕輕嘆了口氣,摸了摸她的手,就連聲音也有些懶怠:「也就這幾日了,李錦昶肯定坐不住,這歌謠傳得越久,知道的人便越多,不管旁人信不信,這個謠言在身,他若不盡快登基,太子之位也有風險。」
「最根本的原因是,此事是真,宮裏好多老人都沒死絕,總有人知道真相。」
「就看他要何時動手了。」
李宿也不過是為了放鬆同她說幾句,未曾想到話音落下,她卻沒了迴音,便迴頭瞧了一眼。
這一眼,便讓李宿重新勾起唇角。
他牽過她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邊,兩個人親密靠在一起。
李宿語氣和緩:「莫怕,也莫要太過擔憂,該準備的我都提前準備妥當,就等他動作。」
「早些和晚些並未有太多區別,隻是調整一下布置罷了。」
「而且,你以為旁人不急?最著急的應該是布局者,並非我們。」
姚珍珠小聲問:「會是誰?」
李宿在她耳邊輕聲說了幾個字,然後便攬過她的肩膀,讓她靠在自己身上。
「其實啊,我比他們還急,早些塵埃落定,早些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