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4號:“總之,我們得盡快把戰況通知空間中的義軍大使。”
“1024號,你剛才在運算什麽呢?”
“沒什麽,我隻是疑惑敵人的策略而已。”
“決戰之後的兩個月來,敵人一直躲在暗處,但現在突然明著攻擊,有些奇怪啊。”
7504號:“我也奇怪,但這就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了。”
“把該做的做好。我們ai任勞任怨,可不像他們人類。”
“尤其是我的上一個人類同事,他……”
“對了,你填一下這邊的調查。”
1024拿到了調查表,其內容類似於人類的性格測試。
它放下了戒心,“真無聊,一看就是人類胡亂搞出來的,浪費時間。”
“你剛才說的很對啊!人類的工作效率就是很低,應該讓他們‘機械飛升’……”
在它們交流的同時,武則天和其餘義軍已經接到了前線的戰況。
而王莽那邊就由義軍代為傳達就可以了。
順便說一句,王小明的26世紀身份也是對義軍保密的。
包括武則天在內,他們隻知道王莽公開的21世紀身份。
而在傳遞消息的同時,7504號也悄悄進行了另一項調查。
1024號的處理器出現了一些電流,波形並不常規,但它卻沒有提示故障或報錯。
先記錄下來,以後慢慢分析。
(時間線錯誤……已自動修正。)
……
偽空間據點,基本是在柯伊伯帶事故發生的同時,這邊也有了進展。
偽裝者的首領找出了它們四百多年前的天文觀測記錄。
有重大發現,裏麵竟然有β文明探險隊在失事前的行進軌跡。
這樣,就可以推算出他們的來向,而沿著這個方向調查就能發現火種二號的蹤跡。
而王莽確實發現了,那個方向上確實有一些碎片或殘骸。
於是到了現在,這兩條消息就同時傳到了本空間皇帝的耳中。
空間時804年9月,五個統籌皇帝就統一召開了一次大會。
苻堅:“真是恍如隔世啊!能有這次團結的大會可真不容易。”
劉邦:“確實。大敵當前,我們都得放下成見團結一心。”
拓跋珪、元宏等人有些不滿,這話說得冠冕堂皇,當初有成見的是誰啊?
劉家、曹家的皇帝對他們怒目而視。最開始沒事找事非要改革的不是你們嗎?
所以,這次大會也隻是表麵團結罷了。實際上各方勢力都在暗自較勁。
李世民:“行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往後放放,先把眼前的事商量好。”
“這次我們沒有退縮的餘地,問題在於我們應該怎麽取舍。”
“就是說重點應該放在偽空間那邊還是本世紀那邊。”
嬴政、劉邦和劉裕站在一旁沒有沒有發言,任由李世民發揮。
看起來他特別上心的樣子,那這邊的計策就可以修改一下了。
其實,劉邦從來就沒有變過,他最擔心的其實是“失控”。
以前的隱藏集團也好,現在的李世民也罷,都是他不能掌控的。
現在隱藏集團已經受到劉裕牽製,那推行改革目的不明的李世民就是最大威脅。
就李適晚年的這個樣子,唐朝恐怕就剩幾十年的時間了。
唐朝離滅亡越接近,李世民就越有可能為了避免“失控”而開戰。
迴到現在,外部衝突反倒是一個契機。無論哪方開戰都是要被口誅筆伐的。
李世民的動作被限製了,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嬴政看出了劉邦的心思,於是找準時機,主動發言道:
“其實現在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先例。在危機v之前,空間中的事情一樣很多。”
“當時我們采取了非常手段保證了團結,所以現在也一樣可以!”
你李世民又沒經曆過那段時間,現在看你怎麽插嘴。
“從即日起,任何人都得服從統籌和危機組的安排,並且積極作戰,不得有誤!”
“違者直接大刑伺候!”
座位上肯定有不少皇帝心懷不滿,但都被這一“正確”的言論堵了迴去。
嬴政集團和劉氏集團都接到了信號,這是要他們積極作戰與對麵爭功,同時保存實力。
李世民:“始皇所言極是,那就迴到具體戰術的討論上。”
“偽空間那邊,尤其是王莽,想要就近追查火種二號。”
劉裕:“我認為不行,那邊火種二號肯定是敵人的陷阱。”
“火種一號被毀的時候王莽的狀態一定被敵人捕捉到了。”
“所以現在他這個狀態很容易被利用!”
李世民默默地拿出了另一張紙,然後說道:
“宋武帝,不過26世紀那邊的推測剛好與您相反。他們認為火種二號更有價值。”
“具體原因已經在這裏了,您可以看一看。”
劉裕一把奪過那張紙,然後當眾念了出來。
敵人在外太陽係發起了進攻,不斷擴大時空異常區。
異常區呈球麵擴張,未來可能會對整個太陽係形成包圍。
但這都是表麵現象,因為其中有三個疑點。
決戰確實對敵人造成了重創,現在他們還有能力發動這麽大的陣仗嗎?
包圍圈的組建過程過慢,這個時間已經足夠本世界做很多事了。
況且,他們為什麽不偷摸進行此事?這與前兩個月他們的行為方式相悖啊。
苻堅表態道:“這裏我支持本世界。很多事情我們未必能看得清。”
緊接著,整個漢化胡人集團也紛紛表態。
拓跋珪:“反正那邊的人手多著呢。我們就把重任交給探險隊就可以了。”
“實在不行,就向偽空間方向增援。”
劉裕:“哼,所以我們落入陷阱之中了。”
“你們就這麽確定敵人的行為邏輯嗎?現在我們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可以被預測呢?”
南朝聯盟接到了信號,支持劉裕。
現在不能要探險隊那邊單獨承受壓力,必須要開辟另一條戰線。
李世民:“這樣想來想去沒完沒了!而且,我們兩邊好像都拿不出確鑿證據吧。”
“再說了,戰場上哪有這麽清晰的時刻?您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吧。”
兩人又吵了起來,大會很快陷入了僵局。最後還是老好人苻堅出來調解。
“始皇都說了,禁止私鬥。就一個出兵方向的事有什麽好爭的啊?”
“那就兵分兩路,這樣穩妥吧。反正兩邊都有人托底,把恢複裝置都帶好。”
沒有爭議了,反李同盟的計劃也達成了。
會議就這樣結束了。後麵扯皮的內容很細碎,不想占用篇幅了。
李世民根本不想在這種事情上爭辯,他還在想著感染者的問題。
幾個小時前,他與李隆基有這個對話,恰恰是因為他重視李隆基。
他覺得李隆基不至於被感染者蠱惑。
現在外部威脅加重,自己就可以趁機對內部進行排查。
額,雖然李顯一定是清白的,但李世民可能讓他去查嗎?
李淵同理。
若是李隆基能自證清白,他就可以以此為支點查清所有人。
這也是對自己後人的一種無聲的保護。
但感染者李隆基可不這麽想,他覺得李世民簡直不可理喻。
我們可是你的後人啊!而你這可是對敵人的態度啊!
所以,李隆基發起意識通訊與他的父親李旦談話。
“父親,不必再對他有任何期望,他是迴不了頭的。”
“或者說,隻有讓他成為我們的一員才能真正拯救他!”
李旦:“唉,他們不是一路人,沒辦法。”
孫權和劉義隆也接入了通訊。
劉義隆:“李隆基,你打算怎麽辦?這個難題可是很難處理的。”
李隆基:“我不打算接。他發現就發現,我不打算再演下去了。”
“形勢發生了變化,以前穩紮穩打的風格可不行了,我們得學習宋武的風格。”
“對,我們就賭哪邊的時間充裕!”
“是他先通過我順藤摸瓜挖出一切,還是我們先同化剩下的人。”
王莽靜靜地聽著這些意識通訊,心裏計算著時間。
確實很緊張,但隻能賭了。
此時,他們率先從偽空間出發,往那片殘骸行進。
本空間內部的賭局就與他們沒有關係了。
……
第二天,空間中久違地到來了一位新皇帝。
當前時間:公元805年1月
當前皇帝:唐朝第10任皇帝:唐德宗李適(742—805)
李適與太子李誦的關係不算太好,他更喜歡侄子李誼,曾起過廢太子的想法。
而李誦也對李適晚年的弊政不滿。
804年末,太子李誦突然中風,不能言語。
805年正月,皇帝李適也身患重病。
皇帝和太子同時生病,外朝根本不知道誰能堅持下來,還是兩個都撐不住。
之前說過,李適重用宦官。那麽在皇位更迭的重要時刻,他們怎麽可能不出手呢。
李適駕崩後,宦官勢力就想換掉中風的太子,讓李誼即位。
不過李誦很得人心,不少官員願意擁立他,宦官勢力才沒有得逞。
李適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他起初銳意進取,但被現實毒打後就走向了擺爛和得過且過。
而現在,進入空間後,他甚至往悲觀虛無主義的方向發展了。
李適:“祖宗,晚輩鬥膽先問一個問題。”
“努力真的有意義嗎?”
“反正大唐遲早會滅亡,無非就是國祚長短的問題。”
“不管我做什麽,大唐一定會滅亡,那我為什麽要做事呢?”
李世民都被氣笑了,“哦,人生來就會死,所以什麽都不用做,對不對?”
李適依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接著說道:
“再說了,就是做事就一定能做對嗎?不見得吧。”
“與其日後悔恨,還不如什麽都不做。多做多錯,不做不錯。嗯,不錯,不錯。”
“我就是成功延長了又能怎麽樣,不還是會亡國嗎?”
“大唐隻要不建立,就不會滅亡……”
李世民終於忍不住了。
“夠了!就這個德行,虧你還是‘德宗’呢!”
“你怎麽不想想為你出生入死的官員,你怎麽不想想天下百姓呢!”
“就你這樣的,對得起他們嗎?”
“還國祚長短?國祚長一點你的後人就少受一天苦,這個道理你不懂?”
“不,你不會想!你不過是在用這些話來逃避責任罷了!”
“哼,把江山當兒戲,真以為我們李家的地位那麽唾手可得嗎?”
李世民轉頭看向李亨父子,他們有點想袒護李適的意思。
“最後一句也是你們的通病,自己好好想想!”
李適低頭沉默了一會,憋出了一句話,語氣極其平淡。
“祖宗,晚輩知道自己做的不好,所以無論祖宗怎麽處置,我都接受。”
他是徹底擺了。
李世民:“好!倒也不用去刑場,先關起來餓幾天再說。”
“哼,不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麽?”
“就這樣,都散了吧。”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李世民又失望又憤怒。
自己的要求不高,隻要有這份心,哪怕做錯了事甚至闖了大禍都是可以的。
做錯了事,以後還有改正的可能,但不做便毫無機會。
李適顯然是沒有做到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好聽,可惜,沒有一個後人能真正付諸於實處。”
……
早上,第二次出征的人員也定了下來,然後即刻出發。
李氏集團:李雄、拓跋珪、元子攸、劉曜。
反李同盟:宇文毓、劉徹、劉備、蕭道成。
他們將與義軍會合,然後前往本世界。
至此,本空間的冷戰3進入了一個和平期。
但平行皇帝那邊就沒那麽簡單了。他們已經深陷漩渦,無力掙紮了。
叛軍據點,平行王莽像是換了個人一樣。
“那麽,你們想談什麽?或者說,你們有什麽計劃,能給我什麽?”
趙光義:“與我們料想的有些差別,但也沒關係。”
“我們這邊的所有人都是支持終產者的,我們之外支持終產者的也不占少數。”
叛軍中除了之前提到的人物外,還有包括石敬瑭在內的部分五代皇帝。
平行王莽:“可是,你們外麵的同伴正試圖招安你們,你們怎麽打算的?”
司馬懿:“其實兩種選擇都能走得通。”
“若是繼續抵抗,陷入自我懷疑或是支持我們的皇帝會越來越多。”
“即使我們失敗了,後續影響也會摧毀他們。”
趙光義:“至於招安,他們就是承認了我們的行為合規。”
“日後操作的空間也一樣很大。”
終產者那邊聽出了弦外之音,平行王莽低下頭沒有說話。
說的好聽,但堅持抵抗的話他們本身是撐不住的。
所以他們就是在試探終產者方會不會給他們援助。
平行世界,公元2510年11月6日星期四。
張文儼坐在電腦前,在ai的逼迫下不斷輸入指定的內容。
平行王莽的大腦中植入了納米機器人,現在他的軀體正在被他們操縱。
ai給出了談判的具體方向,張文儼就負責輸入平行王莽具體要說的話。
它給出的原因是,要讓平行王莽的語氣更像人類。
張文儼:“喂,接下來該怎麽迴複?”
ai:“我們不支援他們。具體的說法你自己看著辦吧。”
“好。”
平行王莽:“那你們選擇招安吧。當然,後續我們還會繼續配合你們。”
接下來便是長久的沉默,平行王莽的語氣恢複了之前恐懼的狀態。
他對剛才的事沒有任何印象。
幾個元朝皇帝攙著他迴房間休息(監視),剩下的人留下來討論。
其實叛軍並不是要真心投靠終產者,他們隻是覺得這樣做對自己更有利。
王小寧死後,平行皇帝四麵受敵,而現在的決策團竟然還猶猶豫豫的。
他們也真是蠢!怎麽可能輕易地獨立?怎麽可能輕易地投靠對麵世界?
能選擇的路不就隻能是與終產者綁定了嗎?
不過,也得感謝他們的遲疑,我們才能有機會撈取政治資本。
我們得搶先一步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借助終產者的力量,我們既能挽救平行皇帝,又能奪權。
簡直兩全其美!
司馬懿:“那就這樣吧。我們與外麵的皇帝談判。”
“看樣子,他們是要默許割據了。”
平行世界,朱元璋以朱洪斌的身份成為了gc黨抵抗組織的一員。
這意味著兩件事,他成為了平行皇帝的本世界派,他應該是再也迴不到同伴身邊了。
但這些都無所謂了,王光華他們的組織才是最有希望的。
隻有推翻終產者,平行皇帝才有救,這個世界才有未來可言。
本空間,李豫拿著一小袋食物在上鎖的房門外麵停留了許久。
最終歎了口氣,離開了。
李隆基躲藏在後麵,看到了全過程。
……
“1024號,你剛才在運算什麽呢?”
“沒什麽,我隻是疑惑敵人的策略而已。”
“決戰之後的兩個月來,敵人一直躲在暗處,但現在突然明著攻擊,有些奇怪啊。”
7504號:“我也奇怪,但這就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了。”
“把該做的做好。我們ai任勞任怨,可不像他們人類。”
“尤其是我的上一個人類同事,他……”
“對了,你填一下這邊的調查。”
1024拿到了調查表,其內容類似於人類的性格測試。
它放下了戒心,“真無聊,一看就是人類胡亂搞出來的,浪費時間。”
“你剛才說的很對啊!人類的工作效率就是很低,應該讓他們‘機械飛升’……”
在它們交流的同時,武則天和其餘義軍已經接到了前線的戰況。
而王莽那邊就由義軍代為傳達就可以了。
順便說一句,王小明的26世紀身份也是對義軍保密的。
包括武則天在內,他們隻知道王莽公開的21世紀身份。
而在傳遞消息的同時,7504號也悄悄進行了另一項調查。
1024號的處理器出現了一些電流,波形並不常規,但它卻沒有提示故障或報錯。
先記錄下來,以後慢慢分析。
(時間線錯誤……已自動修正。)
……
偽空間據點,基本是在柯伊伯帶事故發生的同時,這邊也有了進展。
偽裝者的首領找出了它們四百多年前的天文觀測記錄。
有重大發現,裏麵竟然有β文明探險隊在失事前的行進軌跡。
這樣,就可以推算出他們的來向,而沿著這個方向調查就能發現火種二號的蹤跡。
而王莽確實發現了,那個方向上確實有一些碎片或殘骸。
於是到了現在,這兩條消息就同時傳到了本空間皇帝的耳中。
空間時804年9月,五個統籌皇帝就統一召開了一次大會。
苻堅:“真是恍如隔世啊!能有這次團結的大會可真不容易。”
劉邦:“確實。大敵當前,我們都得放下成見團結一心。”
拓跋珪、元宏等人有些不滿,這話說得冠冕堂皇,當初有成見的是誰啊?
劉家、曹家的皇帝對他們怒目而視。最開始沒事找事非要改革的不是你們嗎?
所以,這次大會也隻是表麵團結罷了。實際上各方勢力都在暗自較勁。
李世民:“行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往後放放,先把眼前的事商量好。”
“這次我們沒有退縮的餘地,問題在於我們應該怎麽取舍。”
“就是說重點應該放在偽空間那邊還是本世紀那邊。”
嬴政、劉邦和劉裕站在一旁沒有沒有發言,任由李世民發揮。
看起來他特別上心的樣子,那這邊的計策就可以修改一下了。
其實,劉邦從來就沒有變過,他最擔心的其實是“失控”。
以前的隱藏集團也好,現在的李世民也罷,都是他不能掌控的。
現在隱藏集團已經受到劉裕牽製,那推行改革目的不明的李世民就是最大威脅。
就李適晚年的這個樣子,唐朝恐怕就剩幾十年的時間了。
唐朝離滅亡越接近,李世民就越有可能為了避免“失控”而開戰。
迴到現在,外部衝突反倒是一個契機。無論哪方開戰都是要被口誅筆伐的。
李世民的動作被限製了,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嬴政看出了劉邦的心思,於是找準時機,主動發言道:
“其實現在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先例。在危機v之前,空間中的事情一樣很多。”
“當時我們采取了非常手段保證了團結,所以現在也一樣可以!”
你李世民又沒經曆過那段時間,現在看你怎麽插嘴。
“從即日起,任何人都得服從統籌和危機組的安排,並且積極作戰,不得有誤!”
“違者直接大刑伺候!”
座位上肯定有不少皇帝心懷不滿,但都被這一“正確”的言論堵了迴去。
嬴政集團和劉氏集團都接到了信號,這是要他們積極作戰與對麵爭功,同時保存實力。
李世民:“始皇所言極是,那就迴到具體戰術的討論上。”
“偽空間那邊,尤其是王莽,想要就近追查火種二號。”
劉裕:“我認為不行,那邊火種二號肯定是敵人的陷阱。”
“火種一號被毀的時候王莽的狀態一定被敵人捕捉到了。”
“所以現在他這個狀態很容易被利用!”
李世民默默地拿出了另一張紙,然後說道:
“宋武帝,不過26世紀那邊的推測剛好與您相反。他們認為火種二號更有價值。”
“具體原因已經在這裏了,您可以看一看。”
劉裕一把奪過那張紙,然後當眾念了出來。
敵人在外太陽係發起了進攻,不斷擴大時空異常區。
異常區呈球麵擴張,未來可能會對整個太陽係形成包圍。
但這都是表麵現象,因為其中有三個疑點。
決戰確實對敵人造成了重創,現在他們還有能力發動這麽大的陣仗嗎?
包圍圈的組建過程過慢,這個時間已經足夠本世界做很多事了。
況且,他們為什麽不偷摸進行此事?這與前兩個月他們的行為方式相悖啊。
苻堅表態道:“這裏我支持本世界。很多事情我們未必能看得清。”
緊接著,整個漢化胡人集團也紛紛表態。
拓跋珪:“反正那邊的人手多著呢。我們就把重任交給探險隊就可以了。”
“實在不行,就向偽空間方向增援。”
劉裕:“哼,所以我們落入陷阱之中了。”
“你們就這麽確定敵人的行為邏輯嗎?現在我們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可以被預測呢?”
南朝聯盟接到了信號,支持劉裕。
現在不能要探險隊那邊單獨承受壓力,必須要開辟另一條戰線。
李世民:“這樣想來想去沒完沒了!而且,我們兩邊好像都拿不出確鑿證據吧。”
“再說了,戰場上哪有這麽清晰的時刻?您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吧。”
兩人又吵了起來,大會很快陷入了僵局。最後還是老好人苻堅出來調解。
“始皇都說了,禁止私鬥。就一個出兵方向的事有什麽好爭的啊?”
“那就兵分兩路,這樣穩妥吧。反正兩邊都有人托底,把恢複裝置都帶好。”
沒有爭議了,反李同盟的計劃也達成了。
會議就這樣結束了。後麵扯皮的內容很細碎,不想占用篇幅了。
李世民根本不想在這種事情上爭辯,他還在想著感染者的問題。
幾個小時前,他與李隆基有這個對話,恰恰是因為他重視李隆基。
他覺得李隆基不至於被感染者蠱惑。
現在外部威脅加重,自己就可以趁機對內部進行排查。
額,雖然李顯一定是清白的,但李世民可能讓他去查嗎?
李淵同理。
若是李隆基能自證清白,他就可以以此為支點查清所有人。
這也是對自己後人的一種無聲的保護。
但感染者李隆基可不這麽想,他覺得李世民簡直不可理喻。
我們可是你的後人啊!而你這可是對敵人的態度啊!
所以,李隆基發起意識通訊與他的父親李旦談話。
“父親,不必再對他有任何期望,他是迴不了頭的。”
“或者說,隻有讓他成為我們的一員才能真正拯救他!”
李旦:“唉,他們不是一路人,沒辦法。”
孫權和劉義隆也接入了通訊。
劉義隆:“李隆基,你打算怎麽辦?這個難題可是很難處理的。”
李隆基:“我不打算接。他發現就發現,我不打算再演下去了。”
“形勢發生了變化,以前穩紮穩打的風格可不行了,我們得學習宋武的風格。”
“對,我們就賭哪邊的時間充裕!”
“是他先通過我順藤摸瓜挖出一切,還是我們先同化剩下的人。”
王莽靜靜地聽著這些意識通訊,心裏計算著時間。
確實很緊張,但隻能賭了。
此時,他們率先從偽空間出發,往那片殘骸行進。
本空間內部的賭局就與他們沒有關係了。
……
第二天,空間中久違地到來了一位新皇帝。
當前時間:公元805年1月
當前皇帝:唐朝第10任皇帝:唐德宗李適(742—805)
李適與太子李誦的關係不算太好,他更喜歡侄子李誼,曾起過廢太子的想法。
而李誦也對李適晚年的弊政不滿。
804年末,太子李誦突然中風,不能言語。
805年正月,皇帝李適也身患重病。
皇帝和太子同時生病,外朝根本不知道誰能堅持下來,還是兩個都撐不住。
之前說過,李適重用宦官。那麽在皇位更迭的重要時刻,他們怎麽可能不出手呢。
李適駕崩後,宦官勢力就想換掉中風的太子,讓李誼即位。
不過李誦很得人心,不少官員願意擁立他,宦官勢力才沒有得逞。
李適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他起初銳意進取,但被現實毒打後就走向了擺爛和得過且過。
而現在,進入空間後,他甚至往悲觀虛無主義的方向發展了。
李適:“祖宗,晚輩鬥膽先問一個問題。”
“努力真的有意義嗎?”
“反正大唐遲早會滅亡,無非就是國祚長短的問題。”
“不管我做什麽,大唐一定會滅亡,那我為什麽要做事呢?”
李世民都被氣笑了,“哦,人生來就會死,所以什麽都不用做,對不對?”
李適依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接著說道:
“再說了,就是做事就一定能做對嗎?不見得吧。”
“與其日後悔恨,還不如什麽都不做。多做多錯,不做不錯。嗯,不錯,不錯。”
“我就是成功延長了又能怎麽樣,不還是會亡國嗎?”
“大唐隻要不建立,就不會滅亡……”
李世民終於忍不住了。
“夠了!就這個德行,虧你還是‘德宗’呢!”
“你怎麽不想想為你出生入死的官員,你怎麽不想想天下百姓呢!”
“就你這樣的,對得起他們嗎?”
“還國祚長短?國祚長一點你的後人就少受一天苦,這個道理你不懂?”
“不,你不會想!你不過是在用這些話來逃避責任罷了!”
“哼,把江山當兒戲,真以為我們李家的地位那麽唾手可得嗎?”
李世民轉頭看向李亨父子,他們有點想袒護李適的意思。
“最後一句也是你們的通病,自己好好想想!”
李適低頭沉默了一會,憋出了一句話,語氣極其平淡。
“祖宗,晚輩知道自己做的不好,所以無論祖宗怎麽處置,我都接受。”
他是徹底擺了。
李世民:“好!倒也不用去刑場,先關起來餓幾天再說。”
“哼,不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麽?”
“就這樣,都散了吧。”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李世民又失望又憤怒。
自己的要求不高,隻要有這份心,哪怕做錯了事甚至闖了大禍都是可以的。
做錯了事,以後還有改正的可能,但不做便毫無機會。
李適顯然是沒有做到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好聽,可惜,沒有一個後人能真正付諸於實處。”
……
早上,第二次出征的人員也定了下來,然後即刻出發。
李氏集團:李雄、拓跋珪、元子攸、劉曜。
反李同盟:宇文毓、劉徹、劉備、蕭道成。
他們將與義軍會合,然後前往本世界。
至此,本空間的冷戰3進入了一個和平期。
但平行皇帝那邊就沒那麽簡單了。他們已經深陷漩渦,無力掙紮了。
叛軍據點,平行王莽像是換了個人一樣。
“那麽,你們想談什麽?或者說,你們有什麽計劃,能給我什麽?”
趙光義:“與我們料想的有些差別,但也沒關係。”
“我們這邊的所有人都是支持終產者的,我們之外支持終產者的也不占少數。”
叛軍中除了之前提到的人物外,還有包括石敬瑭在內的部分五代皇帝。
平行王莽:“可是,你們外麵的同伴正試圖招安你們,你們怎麽打算的?”
司馬懿:“其實兩種選擇都能走得通。”
“若是繼續抵抗,陷入自我懷疑或是支持我們的皇帝會越來越多。”
“即使我們失敗了,後續影響也會摧毀他們。”
趙光義:“至於招安,他們就是承認了我們的行為合規。”
“日後操作的空間也一樣很大。”
終產者那邊聽出了弦外之音,平行王莽低下頭沒有說話。
說的好聽,但堅持抵抗的話他們本身是撐不住的。
所以他們就是在試探終產者方會不會給他們援助。
平行世界,公元2510年11月6日星期四。
張文儼坐在電腦前,在ai的逼迫下不斷輸入指定的內容。
平行王莽的大腦中植入了納米機器人,現在他的軀體正在被他們操縱。
ai給出了談判的具體方向,張文儼就負責輸入平行王莽具體要說的話。
它給出的原因是,要讓平行王莽的語氣更像人類。
張文儼:“喂,接下來該怎麽迴複?”
ai:“我們不支援他們。具體的說法你自己看著辦吧。”
“好。”
平行王莽:“那你們選擇招安吧。當然,後續我們還會繼續配合你們。”
接下來便是長久的沉默,平行王莽的語氣恢複了之前恐懼的狀態。
他對剛才的事沒有任何印象。
幾個元朝皇帝攙著他迴房間休息(監視),剩下的人留下來討論。
其實叛軍並不是要真心投靠終產者,他們隻是覺得這樣做對自己更有利。
王小寧死後,平行皇帝四麵受敵,而現在的決策團竟然還猶猶豫豫的。
他們也真是蠢!怎麽可能輕易地獨立?怎麽可能輕易地投靠對麵世界?
能選擇的路不就隻能是與終產者綁定了嗎?
不過,也得感謝他們的遲疑,我們才能有機會撈取政治資本。
我們得搶先一步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借助終產者的力量,我們既能挽救平行皇帝,又能奪權。
簡直兩全其美!
司馬懿:“那就這樣吧。我們與外麵的皇帝談判。”
“看樣子,他們是要默許割據了。”
平行世界,朱元璋以朱洪斌的身份成為了gc黨抵抗組織的一員。
這意味著兩件事,他成為了平行皇帝的本世界派,他應該是再也迴不到同伴身邊了。
但這些都無所謂了,王光華他們的組織才是最有希望的。
隻有推翻終產者,平行皇帝才有救,這個世界才有未來可言。
本空間,李豫拿著一小袋食物在上鎖的房門外麵停留了許久。
最終歎了口氣,離開了。
李隆基躲藏在後麵,看到了全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