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先做好準備
給親戚們拜完年,張立行辭別了嶽父嶽母,便和文若欣迴到自己的小家,過起了二人世界。
現在的張立行可謂是小日子過的不錯,有彼此相愛的老婆,有欣欣向榮的工廠,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都穩定在五萬到六萬之間,如果再有幾個可愛的孩子,那可就是人生完美。
這樣的日子,都讓張立行有種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的感覺,什麽做大事業,什麽出人頭地,現在就這樣不挺好的嘛。
不過世界是這樣的,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想,他就不會發生。也不是你不做,事情就可以不做。當你身上承擔了很多責任的時候,你其實就在被人被事推著走,由不得你。
就說現在張立行的工廠,直接員工七個人,以合作形式承包崗位的人一百四十三人,以合作形式鋪貨零售的人更是達到了三百二十三人。
這些人的生計已經和張立行息息相關,張立行在考慮自己個人發展的時候,也不得不將他們考慮進去,這就是責任。
為了這些人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可以養家糊口,張立行就不得不繼續往前走,不停的往前走,因為一停下,就有可能被市場淘汰,那麽這些人就要餓肚子了。
這些人,他們每一個人的背後都代表著一個家庭啊。
開開心心的過了幾天二人世界,才剛過完元宵節,給張立行印象不錯的二舅母就主動找上門,和她一起來的還有二舅,以及他們的二兒子錢秉福。
看他們一家三口上門,手裏還提著一袋子水果,張立行知道無事不登三寶殿,看來今天十有八九是來找自己幫忙來了,就是不知道他們是有什麽事。
張立行,文若欣熱情的把他們迎進了屋,搬來凳子給他們坐。
二舅比較老實,不說什麽話,表弟錢秉福十八九歲,和張立行還不是很熟,所以話也不多。
隻有二舅媽自來熟,和張立行說話就跟自己家裏人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張立行的親媽親姨呢。
說了幾句客套話,最後說到正題,二舅媽對張立行說道:“立行啊,你二舅的崗位以後是我那大兒子接班,秉福這孩子就隻能靠自己了,可他一沒技術二沒文化,你說他能幹啥,所以我就想能不能讓他到你廠裏去上班,你隨便給他安排個活,掃地端水都行。”
張立行心裏‘咯噔’一聲,立馬意識到不好,這要是開了口子,以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還不得全來,不讓他們來,不但親戚做絕了,自己還要背一個罵名,說自己幫這個不幫那個,勢利眼。
張立行想了想,又看向錢秉福,問道:“秉福表弟,你自己是怎麽想的,願意進廠上班嗎?”
二舅媽趕緊給錢秉福使了一下眼色,錢秉福愣了愣,然後說道:“願意願意,姐夫你是大老板,跟著你幹絕對不會錯。”
張立行考慮了一下,然後一個想法冒了出來,那就是銷售終端。
自己的工廠是生產產品的,但不管是什麽產品,如果不解決銷售終端的問題,就無法實現穩健發展。
現在是賣方市場,當然不用考慮銷售終端的問題,但是這樣的情況是會改變的,賣方市場最多再維持十幾年,到時候就會變成買方市場。
到了買方市場,你的產品要進入大型超市和商場銷售,那是要交一筆不菲的進場費,逢年過節超市商場搞活動,還有這費那費讓你交,算下來費用真是不得了。
所以說有個問題,這超市商場到底在賺誰的錢?
這費用你不交,那你憑什麽讓我超市賣你的產品?人家的產品不能賣嗎?消費者買誰的不是買?你們誰交錢我賣誰的。
這就是人家的優勢,人家是大型超市,繁華商場,掌握著終端客流,如果你不交費,人家就讓其他品牌進入,到時候消費者連你產品的影子都見不到,那還談什麽購買?
這也就是說你如果不交費進場,那就是將市場份額拱手讓人,最後自己泯然於眾生。
君不見多少曾經耳熟能詳的品牌,似乎是一夜之間就從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但人家明明沒有倒閉,還在繼續生產,這是為什麽呢?
說到底,還不是在銷售終端被人卡了脖子,承擔不起那天價的進場費,還有後續的這費那費,最後無奈被人給擠走了。
可是選擇交費,這又將無限抬高自己的成本,要知道全國那麽多超市和商場,每家進場費幾萬幾十萬不等,這筆錢一算下來,那就是天文數字。
最後自己吭哧吭哧累的死,卻變成為別人打工,堂堂大廠,甚至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做事,這就太憋屈了。
不如趁著這十幾年的時間,培養幾個商場和超市的大牛出來,到時候自己是老板,想讓誰進場就讓誰進場,還怕什麽?
想到這裏,張立行有了主意,對錢秉福說道:“最近我在考慮一個生意,就是開小超市。”
二舅媽急忙問道:“小超市是什麽?”
張立行愣了愣,然後笑著解釋道:“就是小賣部,跟供銷社差不多,但沒人家規模大。”
二舅媽一聽兩眼放光,急忙說道:“那這生意怎麽做,我家秉福別看他沒文化,但人特能吃苦,也特機靈,絕對能幫你做好生意,要是做不好賠了,我們都沒臉見你。”
張立行此時真是不得不佩服這個二舅媽,說話就是高明,他兒子做不好生意賠了,隻是沒臉見自己,卻不說賠錢給自己。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既給了自己保證,又不讓她付出任何損失,這頭腦,不去做生意都虧了。
張立行一笑而過,也不在意這些,心說反正自己廣撒網,多捕魚,在你兒子身上也投不了多少錢,虧不虧也無所謂。
而後張立行介紹道:“小超市的生意也很容易做的,現在私人可以做生意了,隻要辦個營業執照就行,然後找個門臉開店,專賣日常用品,隻要本份經營,基本是溫飽不愁,如果做的好,還可以開分店,那就賺的更多了。”
給親戚們拜完年,張立行辭別了嶽父嶽母,便和文若欣迴到自己的小家,過起了二人世界。
現在的張立行可謂是小日子過的不錯,有彼此相愛的老婆,有欣欣向榮的工廠,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都穩定在五萬到六萬之間,如果再有幾個可愛的孩子,那可就是人生完美。
這樣的日子,都讓張立行有種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的感覺,什麽做大事業,什麽出人頭地,現在就這樣不挺好的嘛。
不過世界是這樣的,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想,他就不會發生。也不是你不做,事情就可以不做。當你身上承擔了很多責任的時候,你其實就在被人被事推著走,由不得你。
就說現在張立行的工廠,直接員工七個人,以合作形式承包崗位的人一百四十三人,以合作形式鋪貨零售的人更是達到了三百二十三人。
這些人的生計已經和張立行息息相關,張立行在考慮自己個人發展的時候,也不得不將他們考慮進去,這就是責任。
為了這些人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可以養家糊口,張立行就不得不繼續往前走,不停的往前走,因為一停下,就有可能被市場淘汰,那麽這些人就要餓肚子了。
這些人,他們每一個人的背後都代表著一個家庭啊。
開開心心的過了幾天二人世界,才剛過完元宵節,給張立行印象不錯的二舅母就主動找上門,和她一起來的還有二舅,以及他們的二兒子錢秉福。
看他們一家三口上門,手裏還提著一袋子水果,張立行知道無事不登三寶殿,看來今天十有八九是來找自己幫忙來了,就是不知道他們是有什麽事。
張立行,文若欣熱情的把他們迎進了屋,搬來凳子給他們坐。
二舅比較老實,不說什麽話,表弟錢秉福十八九歲,和張立行還不是很熟,所以話也不多。
隻有二舅媽自來熟,和張立行說話就跟自己家裏人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張立行的親媽親姨呢。
說了幾句客套話,最後說到正題,二舅媽對張立行說道:“立行啊,你二舅的崗位以後是我那大兒子接班,秉福這孩子就隻能靠自己了,可他一沒技術二沒文化,你說他能幹啥,所以我就想能不能讓他到你廠裏去上班,你隨便給他安排個活,掃地端水都行。”
張立行心裏‘咯噔’一聲,立馬意識到不好,這要是開了口子,以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還不得全來,不讓他們來,不但親戚做絕了,自己還要背一個罵名,說自己幫這個不幫那個,勢利眼。
張立行想了想,又看向錢秉福,問道:“秉福表弟,你自己是怎麽想的,願意進廠上班嗎?”
二舅媽趕緊給錢秉福使了一下眼色,錢秉福愣了愣,然後說道:“願意願意,姐夫你是大老板,跟著你幹絕對不會錯。”
張立行考慮了一下,然後一個想法冒了出來,那就是銷售終端。
自己的工廠是生產產品的,但不管是什麽產品,如果不解決銷售終端的問題,就無法實現穩健發展。
現在是賣方市場,當然不用考慮銷售終端的問題,但是這樣的情況是會改變的,賣方市場最多再維持十幾年,到時候就會變成買方市場。
到了買方市場,你的產品要進入大型超市和商場銷售,那是要交一筆不菲的進場費,逢年過節超市商場搞活動,還有這費那費讓你交,算下來費用真是不得了。
所以說有個問題,這超市商場到底在賺誰的錢?
這費用你不交,那你憑什麽讓我超市賣你的產品?人家的產品不能賣嗎?消費者買誰的不是買?你們誰交錢我賣誰的。
這就是人家的優勢,人家是大型超市,繁華商場,掌握著終端客流,如果你不交費,人家就讓其他品牌進入,到時候消費者連你產品的影子都見不到,那還談什麽購買?
這也就是說你如果不交費進場,那就是將市場份額拱手讓人,最後自己泯然於眾生。
君不見多少曾經耳熟能詳的品牌,似乎是一夜之間就從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但人家明明沒有倒閉,還在繼續生產,這是為什麽呢?
說到底,還不是在銷售終端被人卡了脖子,承擔不起那天價的進場費,還有後續的這費那費,最後無奈被人給擠走了。
可是選擇交費,這又將無限抬高自己的成本,要知道全國那麽多超市和商場,每家進場費幾萬幾十萬不等,這筆錢一算下來,那就是天文數字。
最後自己吭哧吭哧累的死,卻變成為別人打工,堂堂大廠,甚至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做事,這就太憋屈了。
不如趁著這十幾年的時間,培養幾個商場和超市的大牛出來,到時候自己是老板,想讓誰進場就讓誰進場,還怕什麽?
想到這裏,張立行有了主意,對錢秉福說道:“最近我在考慮一個生意,就是開小超市。”
二舅媽急忙問道:“小超市是什麽?”
張立行愣了愣,然後笑著解釋道:“就是小賣部,跟供銷社差不多,但沒人家規模大。”
二舅媽一聽兩眼放光,急忙說道:“那這生意怎麽做,我家秉福別看他沒文化,但人特能吃苦,也特機靈,絕對能幫你做好生意,要是做不好賠了,我們都沒臉見你。”
張立行此時真是不得不佩服這個二舅媽,說話就是高明,他兒子做不好生意賠了,隻是沒臉見自己,卻不說賠錢給自己。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既給了自己保證,又不讓她付出任何損失,這頭腦,不去做生意都虧了。
張立行一笑而過,也不在意這些,心說反正自己廣撒網,多捕魚,在你兒子身上也投不了多少錢,虧不虧也無所謂。
而後張立行介紹道:“小超市的生意也很容易做的,現在私人可以做生意了,隻要辦個營業執照就行,然後找個門臉開店,專賣日常用品,隻要本份經營,基本是溫飽不愁,如果做的好,還可以開分店,那就賺的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