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四處采購
張立行吃完早點,就獨自一人在大街上晃悠,目光時不時的看向街上的小販。
此時的義烏小商品市場還沒有建立,還要等明年,也就是1982年才真正以大市場的形式出現。
但早在六七十年代,這裏就已經有很多的家庭以小作坊的形式,在製造各種小商品。
他們生產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易上手的產品,比如扣子啊,拉鏈啊,橡皮筋,牙簽什麽的,這樣的作坊多的很。
正是因為有這麽多的小作坊存在,有了這個強大的氛圍,這才為義烏小商品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等到小商品市場正式建立,這個市場直接就一飛衝天,成為國際知名市場,無數人發家致富。
張立行在街頭觀察,最後看中一個背著籮筐,四處叫賣扣子的人。
張立行發現這人一臉憨厚,人緣不錯,很多人都主動跟他打招唿,這樣的人,至少人品是不錯的。
張立行於是走過去問道:“同誌,你這扣子怎麽賣的?”
那男人很熱情的介紹道:“同誌,我這扣子一分錢五個,紅黃藍綠都有,你隨便挑。”
張立行心裏合計這玩意倒是便宜,於是說道:“同誌,我是大廠采購,量大,你能大量供應嗎?”
見張立行這樣說,那男人更加熱情,說道:“沒問題,我家裏都是幹這個的,你要多少,我立馬給你拿來。”
張立行點點頭,然後說道:“我要十萬個,價錢我不跟你還價,但我有一個要求,就是你每十個扣子用線串起來,或者用其他的什麽包起來,這樣方便我銷售,顏色我也不挑,什麽顏色都可以搭配,你看怎麽樣?”
那男人想了想,隨後一口答應下來,說道:“同誌,這麽大的量,你能不能先付三成定金。”
張立行微微一笑,說道:“你帶我去你家裏一趟,讓我看看你確實有能力給我供貨,隻要你有能力,以後我們就長期合作。”
“好,同誌你這邊請。”
在路上通過交談,張立行得知他叫馬家寶,家裏一直就有經商的傳統,爺爺在民國年間就在扣子工廠當學徒,後來自己搞了一個作坊,自己做。
再後來因為小日子侵略,搞的天下大亂,沒辦法,他爺爺的作坊也就關閉了,據說那會他爺爺的作坊已經頗具規模,在當地小有名氣,馬家寶談到這裏的時候就一臉惆悵,不停的說著可惜可惜。
因為有這方麵的經驗和底子,十幾年前馬家寶的父親又開始偷偷做扣子,不過那時候抓的緊,隻能當副業,在趕集的時候賣一點,現在鬆了很多,量也就做的多起來。
他還說他有一個叔叔去泰國那邊闖蕩,不過自從離家之後就一直沒消息,也不知生死,前兩年有老鄉說在泰國遇見了叔叔,說叔叔在那邊發了財,還娶了好幾個老婆,這邊想去找找,但一直沒機會出去。
說話間,張立行就來到了馬家寶的家裏,他們一家不在城市居住,而是在郊區,他家有一個院子,院子裏麵有幾個籮筐,裏麵都裝滿了扣子。
馬家寶把父親,母親,幾個哥哥弟弟都叫出來,跟他們說了張立行要大量采購的事情,一家人都很高興,他父親更是拍著胸膛保證絕對沒問題,如果扣子數量不對,質量不好,他就把作坊賠給張立行,一家人再也不碰扣子這個行業。
張立行對他們一家的敬業態度很滿意,當即數了十張大團結,100元,付清一半的貨款,約定五天後就能拿到貨。
而後馬家寶父親還熱情的邀請張立行在家裏吃飯,不過張立行還有很多事情要忙,自然是不可能耽誤。
張立行又對馬家人打聽,問道:“你們知道還有哪家做火柴盒,橡皮筋,發夾什麽的嗎?我要靠譜的,就像你們一樣,我就喜歡跟靠譜的人做生意。”
張立行這句話極大了鼓舞馬家人,讓他們覺的自己是在做生意,不是在投機倒把。
於是馬家人一個個的給張立行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最後張立行請他們派個人給自己帶路,免的自己難找。
這個要求自然是得到滿足,馬家寶親自帶著張立行去找那些家庭作坊。
他們來到一個做火柴的人家裏,因為馬家寶帶來的,是熟人關係,生意談的很順利,張立行在檢查了幾盒火柴沒有問題後,就當即下了一萬盒的訂單。
一盒火柴兩分錢,一萬盒火柴就是兩百塊錢,張立行也是當即支付了一半的貨款,然後約定三天後交貨。
然後馬家寶又帶著張立行來到了一家生產針線的作坊,產品沒有問題,就又下了一萬個線團的訂單,貨款兩百二十塊,當場支付了一半的貨款,然後約定五天後交貨。
最後張立行又被馬家寶帶著來到了一家生產鉛筆的作坊,這鉛筆張立行試用了一下,不是很滿意,相比於幾十年後的鉛筆,這鉛筆手感不好,寫出來的字也不細膩。
作坊老板叫劉招弟,是個女人,她已經從馬家寶那裏知道張立行是個大主顧,訂單都是幾萬幾萬的下,錯過了真可以去跳河了。
劉招弟見張立行似乎對鉛筆不滿意,趕緊說道:“同誌你放心,我這裏的鉛筆雖然比不上中華鉛筆,但也絕對是可以滿足小學生初中生要求的,用過我鉛筆的孩子,沒有不說好的。”
張立行笑了笑,一分錢一分貨,這還真是沒說錯,供銷社的中華鉛筆一根賣一毛兩分錢,這裏給自己的報價是一根鉛筆一分三厘錢,價格幾乎相差十倍,自然無法相比。
但縱然價錢相差十倍,可這一分三厘錢的鉛筆依然不算差,確實是完全可以滿足小學生的要求,手感和細膩程度自然也不能以幾十年後的眼光去看待。
張立行想了想,而後就下了一萬隻鉛筆的訂單,當場付了一半的貨款,六十五塊錢,約定三天後交貨。
劉招弟接到訂單很高興,她知道這不單單隻是眼前的一百三十塊錢的生意,而是一個長久穩定的銷售渠道,隻要自己可以和張立行保持合作,自己的作坊絕對是財源滾滾。
先後采購了扣子,火柴盒,線團,鉛筆,天色也不早了,張立行就和馬家寶道別,迴了旅社。
張立行吃完早點,就獨自一人在大街上晃悠,目光時不時的看向街上的小販。
此時的義烏小商品市場還沒有建立,還要等明年,也就是1982年才真正以大市場的形式出現。
但早在六七十年代,這裏就已經有很多的家庭以小作坊的形式,在製造各種小商品。
他們生產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易上手的產品,比如扣子啊,拉鏈啊,橡皮筋,牙簽什麽的,這樣的作坊多的很。
正是因為有這麽多的小作坊存在,有了這個強大的氛圍,這才為義烏小商品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等到小商品市場正式建立,這個市場直接就一飛衝天,成為國際知名市場,無數人發家致富。
張立行在街頭觀察,最後看中一個背著籮筐,四處叫賣扣子的人。
張立行發現這人一臉憨厚,人緣不錯,很多人都主動跟他打招唿,這樣的人,至少人品是不錯的。
張立行於是走過去問道:“同誌,你這扣子怎麽賣的?”
那男人很熱情的介紹道:“同誌,我這扣子一分錢五個,紅黃藍綠都有,你隨便挑。”
張立行心裏合計這玩意倒是便宜,於是說道:“同誌,我是大廠采購,量大,你能大量供應嗎?”
見張立行這樣說,那男人更加熱情,說道:“沒問題,我家裏都是幹這個的,你要多少,我立馬給你拿來。”
張立行點點頭,然後說道:“我要十萬個,價錢我不跟你還價,但我有一個要求,就是你每十個扣子用線串起來,或者用其他的什麽包起來,這樣方便我銷售,顏色我也不挑,什麽顏色都可以搭配,你看怎麽樣?”
那男人想了想,隨後一口答應下來,說道:“同誌,這麽大的量,你能不能先付三成定金。”
張立行微微一笑,說道:“你帶我去你家裏一趟,讓我看看你確實有能力給我供貨,隻要你有能力,以後我們就長期合作。”
“好,同誌你這邊請。”
在路上通過交談,張立行得知他叫馬家寶,家裏一直就有經商的傳統,爺爺在民國年間就在扣子工廠當學徒,後來自己搞了一個作坊,自己做。
再後來因為小日子侵略,搞的天下大亂,沒辦法,他爺爺的作坊也就關閉了,據說那會他爺爺的作坊已經頗具規模,在當地小有名氣,馬家寶談到這裏的時候就一臉惆悵,不停的說著可惜可惜。
因為有這方麵的經驗和底子,十幾年前馬家寶的父親又開始偷偷做扣子,不過那時候抓的緊,隻能當副業,在趕集的時候賣一點,現在鬆了很多,量也就做的多起來。
他還說他有一個叔叔去泰國那邊闖蕩,不過自從離家之後就一直沒消息,也不知生死,前兩年有老鄉說在泰國遇見了叔叔,說叔叔在那邊發了財,還娶了好幾個老婆,這邊想去找找,但一直沒機會出去。
說話間,張立行就來到了馬家寶的家裏,他們一家不在城市居住,而是在郊區,他家有一個院子,院子裏麵有幾個籮筐,裏麵都裝滿了扣子。
馬家寶把父親,母親,幾個哥哥弟弟都叫出來,跟他們說了張立行要大量采購的事情,一家人都很高興,他父親更是拍著胸膛保證絕對沒問題,如果扣子數量不對,質量不好,他就把作坊賠給張立行,一家人再也不碰扣子這個行業。
張立行對他們一家的敬業態度很滿意,當即數了十張大團結,100元,付清一半的貨款,約定五天後就能拿到貨。
而後馬家寶父親還熱情的邀請張立行在家裏吃飯,不過張立行還有很多事情要忙,自然是不可能耽誤。
張立行又對馬家人打聽,問道:“你們知道還有哪家做火柴盒,橡皮筋,發夾什麽的嗎?我要靠譜的,就像你們一樣,我就喜歡跟靠譜的人做生意。”
張立行這句話極大了鼓舞馬家人,讓他們覺的自己是在做生意,不是在投機倒把。
於是馬家人一個個的給張立行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最後張立行請他們派個人給自己帶路,免的自己難找。
這個要求自然是得到滿足,馬家寶親自帶著張立行去找那些家庭作坊。
他們來到一個做火柴的人家裏,因為馬家寶帶來的,是熟人關係,生意談的很順利,張立行在檢查了幾盒火柴沒有問題後,就當即下了一萬盒的訂單。
一盒火柴兩分錢,一萬盒火柴就是兩百塊錢,張立行也是當即支付了一半的貨款,然後約定三天後交貨。
然後馬家寶又帶著張立行來到了一家生產針線的作坊,產品沒有問題,就又下了一萬個線團的訂單,貨款兩百二十塊,當場支付了一半的貨款,然後約定五天後交貨。
最後張立行又被馬家寶帶著來到了一家生產鉛筆的作坊,這鉛筆張立行試用了一下,不是很滿意,相比於幾十年後的鉛筆,這鉛筆手感不好,寫出來的字也不細膩。
作坊老板叫劉招弟,是個女人,她已經從馬家寶那裏知道張立行是個大主顧,訂單都是幾萬幾萬的下,錯過了真可以去跳河了。
劉招弟見張立行似乎對鉛筆不滿意,趕緊說道:“同誌你放心,我這裏的鉛筆雖然比不上中華鉛筆,但也絕對是可以滿足小學生初中生要求的,用過我鉛筆的孩子,沒有不說好的。”
張立行笑了笑,一分錢一分貨,這還真是沒說錯,供銷社的中華鉛筆一根賣一毛兩分錢,這裏給自己的報價是一根鉛筆一分三厘錢,價格幾乎相差十倍,自然無法相比。
但縱然價錢相差十倍,可這一分三厘錢的鉛筆依然不算差,確實是完全可以滿足小學生的要求,手感和細膩程度自然也不能以幾十年後的眼光去看待。
張立行想了想,而後就下了一萬隻鉛筆的訂單,當場付了一半的貨款,六十五塊錢,約定三天後交貨。
劉招弟接到訂單很高興,她知道這不單單隻是眼前的一百三十塊錢的生意,而是一個長久穩定的銷售渠道,隻要自己可以和張立行保持合作,自己的作坊絕對是財源滾滾。
先後采購了扣子,火柴盒,線團,鉛筆,天色也不早了,張立行就和馬家寶道別,迴了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