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沒有順利租到倉庫,王慶培也很失望,他見張立行灰心,於是安慰道:“沒事,不過是個場地,這裏沒有就到別處去,無非是多花點時間而已。”


    張立行不甘心,不解的說道:“我真不知道那個廠長是怎麽想的,寧願放著倉庫吃灰,也不拿出來出租,是讓他出租又不是變賣,他有什麽舍不得的?”


    兩人一陣沉默,一邊的馬強東也不敢插嘴,隻是在一邊好奇的看著。


    王慶培琢磨了一下,最後他說道:“也許是你的方法太直接了,我看可以換一個方法跟他再談一下。”


    “換一個方法,什麽方法?”


    “我們可以跟他說合作,他為我們出一個場地,我們給他一筆固定的資金,這樣他解決了場地閑置的問題,我們解決了場地的問題,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張立行聽了,有些腦子轉不過彎,說道:“這不是一樣嗎?這不還是出租倉庫嗎?”


    王慶培微笑著搖頭,說道:“不一樣,你說的是出租倉庫,我說的是合作共贏。你在吃飯,我在用膳,你說這能一樣嗎?”


    “這,,,這能行?”


    “反正現在已經不行了,試試唄,不行也沒什麽損失。”


    張立行點點頭,說道:“好,那就再跟他談一次,不過這一次得老哥你出麵,我剛才已經跟他談了出租,再跟他談,他就下不來台了,你談的話麵子上要好看一點。”


    王慶培點頭,認可張立行的話,於是王慶培便起身去化纖廠,商談合作共贏事宜。


    還別說,這迴換了個新名詞,竟然真就談成了,價錢也很合適,直接把那個三千平米的倉庫給租了下來,每個月的‘合作資金’五百塊錢,合作期限暫時商定為五年。


    不但如此,化纖廠還安排師傅幫忙拉好水和電,不過電線電表,水管水表等材料需要張立行這邊出錢,他們隻出人工。


    張立行很高興,當即就一次性付清了一年的租金,整整六千元。


    這筆資金進入化纖廠的賬上,孟廠長頓時成為了上級領導部門的香饃饃,因為他有了一項功績,那就是合作共贏,盤活資產,增加收益,實現年度扭虧為盈!


    孟廠長滿麵春風的到處做報告,傳授相關經驗,忙的不得了。


    以前因為企業虧錢,孟廠長見了別的廠長都感覺矮三分。


    現在他竟然還能站在台上給人出點子,支新招,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是狠狠的出了一把風頭。


    再說張立行這邊,廠房一定下,張立行和王慶培就開始分頭行動,張立行去跑部門,辦各種手續,另外還要去聯係各種原料的采購,忙的是腳不沾地。


    王慶培則負責聯係各家汽水廠,問他們有沒有落後淘汰的機器設備需要處理。


    早在清朝同治皇帝時期,我們國家就已經有了生產汽水的廠家,到現在一百多年了,這樣的廠家自然不少。


    這些廠家雖然曆經時代變革,但機器設備基本不會有什麽人為的損壞,畢竟這機器擱誰手裏都是有價值的,誰也不會去故意損毀。


    就算機器用的年頭久了,壞了,沒法修了,那也不會當廢鐵賣,而是把他放倉庫,以後缺什麽配件就去拆,這樣既節約時間又省錢。


    王慶培手裏拿著記事本,坐在郵政局打電話,可以說凡是有名有姓的汽水廠,都接到了他的電話。


    這年頭打電話可不便宜,一分鍾一塊一毛錢,豬肉也才一塊錢一斤,花生油也才八毛錢一斤,饅頭包子雞蛋那都是按分賣,可在電話裏隨便說幾句,就沒了一筐雞蛋。


    一天下來,光是電話費就打掉了兩百多塊錢,看的邊上的工作人員心裏都滴血,心說這是哪來的神經病,花兩百多塊錢打電話,一年的工資白瞎了,有這錢,都可以坐飛機去麵談了。


    馬強東也沒閑著,他今天跟著張立行跑,明天跟著王慶培跑,反正是哪裏需要搭把手,那就把他帶去,他也樂此不疲,整天樂嗬嗬的。


    豫江工商所,張立行來這裏辦理營業執照,本以為這裏人會很多,張立行一大早就來了,卻沒想到整個工商所,竟然隻有自己一個人需要辦證。


    好嘛,今天成了超級vip,整個工商所都是為自己一個人服務,張立行心裏賊爽。


    “你好,同誌,請問您是哪個單位的,需要辦理什麽證件和業務?”


    一個三十來歲的女辦事員熱情的對張立行詢問,臉上帶著親切和藹的笑容,就像是鄰家大姐姐,那態度,確實令人舒服,應了那句話,為人民服務。


    張立行對她點點頭,掏出身份證和戶口本,還有化纖廠的證明,場地合同,場地照片等證件,說道:“你好,我要辦一個飲料工廠,麻煩您給批一個營業執照,對了,那生產許可證是不是也在你這裏辦?”


    “好的,您稍等,你是哪個單位的,我這邊登記查詢一下。”


    “抱歉,我沒有單位,我是私人辦廠。”


    “,,,,,,”


    張立行的話頓時讓辦事員反應不過來了,私人辦廠,這是個什麽鬼?


    私人可以辦廠的嗎?


    好半天,那辦事員才反應過來,她對張立行不可置信的問道:“同誌,你是說你要以個人的身份開工廠,當資(本家?”


    這年頭雖然不比以前了,但還是很嚴格的,資(本家的名頭依然可以嚇死人,誰敢沾邊?


    張立行嚇了一跳,趕緊擺手解釋道:“不不不,我哪敢當資(本家,我隻是以個人的名義辦個工廠,自己當廠長,說白了就是給老百姓服務,和國有企業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辦事員第一次遇上這樣的事情,也不知道該怎麽操作,隻能說道:“同誌,你先等一下,我去請示一下領導。”


    “好的,那麻煩你了。”


    張立行於是便在窗口等待,那個辦事員則轉身去了領導的辦公室,匯報情況。


    這時少不了有人議論,有辦事員悄悄議論道:“這同誌真是好大的膽,他那幾句話要是放在以前,都能直接帶走了。”


    “可不是嘛,私人辦企業,這要放以前誰敢想,槍斃了都有可能。”


    幾個辦事員的話被張立行聽到,弄的張立行都有些忐忑起來,心說自己是不是來早了,晚幾年是不是更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財從1980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言子並收藏發財從1980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