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禁軍和京畿衛又派人分別挑戰了武貢士前十,輸贏各半,沒讓場麵像先前那般難看。
但文清帝已經完全失了興致,臉色越來越難看。
他年輕時也是武藝了得的馬背梟雄,隻一眼就能看出,武貢士前十中有許多人的功夫都勝過那個段禦,縱使車輪戰存在一定的弊端,也斷不該由他坐上武會元的位置。
這屆武舉顯然存在蹊蹺。
可若是在此時、在文武百官和文武貢士麵前揭露此事,這一切必將變成他登基十八載最大的敗筆。
「唱名吧。」文清帝忍下怒火,對禮部尚書吩咐道。
「且慢!」
禮部尚書剛示意負責唱名的官員上前,卻被徐禦史打斷。
「臣有本要奏。」徐禦史站到文清帝麵前,無視他鐵青的臉色,不疾不徐道:「忠王側妃母族——金陵段家橫行江南,侵占田產二百三十一戶,共計兩千餘畝——」
文清帝猛地起身,唿吸粗重、胸膛不住起伏,怒火熊熊地看向忠王。
忠王一驚,立刻跪到他身前:「兒臣冤枉!請父皇明鑑!」
百官譁然,文武貢士瞠目,徐禦史依舊不急不緩地參奏:「段家收佃租六成,囤積糧食上萬擔,致使江南雪災數萬災民無糧可食,請陛下徹查!」
「徐禦史!」忠王紅著眼怒斥,「本王自認與你並無恩怨,緣何遭你血口噴人?!」
方誌洲作出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這……江南雪災之後,段家還在毅王殿下勸說下捐出十萬兩白銀,用於災後重建,又怎會做出此等駭人聽聞之事?!」
他不提還好,一提眾人便開始懷疑,若非盤剝百姓,又怎會這麽痛快的捐出十萬兩白銀?
徐禦史從袖中掏出奏摺,中間夾著一遝厚厚的紙:「臣有帳冊為證,請陛下徹查!」
方誌洲連忙跪下告罪:「請陛下治罪。微臣失察,任江南巡撫一載有餘,竟然未能察覺段家這等罪行!臣有罪,請陛下治罪。」
徐禦史卻還未參完,繼續道:「此外,出身金陵段家的武會元段禦,涉嫌買通同屆舉子作弊,不配會元之位,請陛下徹查。」
段禦的臉色早已煞白,驚慌失措地看向高階之上的忠王。可惜忠王自身難保,一個眼神都沒有給他。
武舉考官麵麵相覷,一同跪在文清帝麵前:「微臣失察,請陛下息怒。」
文清帝氣得唿吸急促,眼前發黑,踉蹌著往後倒。
「陛下!」總管太監立刻衝上去扶住他。
百官紛紛跪地:「請陛下保重龍體!」
場下的文武貢士與禁軍、京畿衛也跟著跪下,段禦還呆愣愣地站著,被任逍遙拉了一把才踉蹌著跪下。
謝承低著腦袋忍下一個哈欠,心想今日這戲差不多該收場了。
高階之上,文清帝粗喘著喚來禮部尚書,直接將段禦的名字從武進士名單中劃掉,厲聲道:「唱榜!」
禮部尚書立刻意會,把其他武貢士的名次全都向前提了一名,迅速唱完了武舉榜。
「謝彥成」倒是「因禍得福」,變成了武探花。
隻不過這些新晉的武進士臉上一點喜悅之情也無,全都戰戰兢兢地跪地謝恩。
緊接著便是文舉榜。禮部尚書先唱了二甲、三甲的名次,段書文和謝承的幾個同窗都在二甲之列。
一直沒能聽到自己的名字,謝承心裏大概有了底。
最後輪到一甲及第的進士,隻聽禮部尚書唱完探花和榜眼,終於道:「揚州謝承,賜狀元及第。」
謝承不算驚訝,平靜地出列行禮:「叩謝陛下聖恩。」
文清帝麵寒如水,索性省去勉勵眾進士的那一套,直接起身甩袖離開。
……
謝家琅玉齋在京城主街上有一間鋪子,薑羨餘和謝桑柔帶著家裏三個小孩守在二樓包間,等待狀元遊街。
直到日近正午,識墨才風風火火跑上樓。
「來了來了!出了宣武門了!」
薑羨餘立刻抱著小湯圓擠到窗邊,眼巴巴往外瞧。
謝桑柔不禁笑著提醒:「離這還有好一會兒呢。」
薑羨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還是沒有離開窗邊。
又等了一炷香,終於聽見儀仗隊吹吹打打的聲音。
謝承的身影出現在隊伍之首。他身著狀元紅袍,眉目俊朗,意氣風發,樣貌比文武探花都俊俏,身姿比武狀元還挺拔。
街道兩側人聲鼎沸,一個個都瞧著謝承感嘆。
「今年這位狀元郎真俊啊!」
「是啊,看著還挺年輕,不知成婚了沒。」
薑羨餘看著謝承的隊伍走近,將拇指食指含進嘴裏,吹了一聲響亮的口哨。
所有人循身望向他。
薑羨餘笑容燦爛地朝謝承招招手,又低頭對懷裏的小湯圓說了一句什麽。
小湯圓立刻朝謝承揮舞小胳膊,大聲喊道:「爹爹!」
謝承一愣,繼而彎起唇角笑開,難得不太穩重地朝薑羨餘和小傢夥揮了揮手。
琅玉齋掌櫃連忙將掛在門邊的鞭炮點上,領著夥計朗聲高唿:「賀喜少東家高中!」
「這狀元郎還是琅玉齋少東家?笑起來更俊了!」
「甭惦記了,人家兒子都這麽大了,你女兒沒戲!」
「害!就算人家沒成親,那也得娶高門閨女,天仙一樣的姑娘,哪輪得到我閨女喲!」
但文清帝已經完全失了興致,臉色越來越難看。
他年輕時也是武藝了得的馬背梟雄,隻一眼就能看出,武貢士前十中有許多人的功夫都勝過那個段禦,縱使車輪戰存在一定的弊端,也斷不該由他坐上武會元的位置。
這屆武舉顯然存在蹊蹺。
可若是在此時、在文武百官和文武貢士麵前揭露此事,這一切必將變成他登基十八載最大的敗筆。
「唱名吧。」文清帝忍下怒火,對禮部尚書吩咐道。
「且慢!」
禮部尚書剛示意負責唱名的官員上前,卻被徐禦史打斷。
「臣有本要奏。」徐禦史站到文清帝麵前,無視他鐵青的臉色,不疾不徐道:「忠王側妃母族——金陵段家橫行江南,侵占田產二百三十一戶,共計兩千餘畝——」
文清帝猛地起身,唿吸粗重、胸膛不住起伏,怒火熊熊地看向忠王。
忠王一驚,立刻跪到他身前:「兒臣冤枉!請父皇明鑑!」
百官譁然,文武貢士瞠目,徐禦史依舊不急不緩地參奏:「段家收佃租六成,囤積糧食上萬擔,致使江南雪災數萬災民無糧可食,請陛下徹查!」
「徐禦史!」忠王紅著眼怒斥,「本王自認與你並無恩怨,緣何遭你血口噴人?!」
方誌洲作出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這……江南雪災之後,段家還在毅王殿下勸說下捐出十萬兩白銀,用於災後重建,又怎會做出此等駭人聽聞之事?!」
他不提還好,一提眾人便開始懷疑,若非盤剝百姓,又怎會這麽痛快的捐出十萬兩白銀?
徐禦史從袖中掏出奏摺,中間夾著一遝厚厚的紙:「臣有帳冊為證,請陛下徹查!」
方誌洲連忙跪下告罪:「請陛下治罪。微臣失察,任江南巡撫一載有餘,竟然未能察覺段家這等罪行!臣有罪,請陛下治罪。」
徐禦史卻還未參完,繼續道:「此外,出身金陵段家的武會元段禦,涉嫌買通同屆舉子作弊,不配會元之位,請陛下徹查。」
段禦的臉色早已煞白,驚慌失措地看向高階之上的忠王。可惜忠王自身難保,一個眼神都沒有給他。
武舉考官麵麵相覷,一同跪在文清帝麵前:「微臣失察,請陛下息怒。」
文清帝氣得唿吸急促,眼前發黑,踉蹌著往後倒。
「陛下!」總管太監立刻衝上去扶住他。
百官紛紛跪地:「請陛下保重龍體!」
場下的文武貢士與禁軍、京畿衛也跟著跪下,段禦還呆愣愣地站著,被任逍遙拉了一把才踉蹌著跪下。
謝承低著腦袋忍下一個哈欠,心想今日這戲差不多該收場了。
高階之上,文清帝粗喘著喚來禮部尚書,直接將段禦的名字從武進士名單中劃掉,厲聲道:「唱榜!」
禮部尚書立刻意會,把其他武貢士的名次全都向前提了一名,迅速唱完了武舉榜。
「謝彥成」倒是「因禍得福」,變成了武探花。
隻不過這些新晉的武進士臉上一點喜悅之情也無,全都戰戰兢兢地跪地謝恩。
緊接著便是文舉榜。禮部尚書先唱了二甲、三甲的名次,段書文和謝承的幾個同窗都在二甲之列。
一直沒能聽到自己的名字,謝承心裏大概有了底。
最後輪到一甲及第的進士,隻聽禮部尚書唱完探花和榜眼,終於道:「揚州謝承,賜狀元及第。」
謝承不算驚訝,平靜地出列行禮:「叩謝陛下聖恩。」
文清帝麵寒如水,索性省去勉勵眾進士的那一套,直接起身甩袖離開。
……
謝家琅玉齋在京城主街上有一間鋪子,薑羨餘和謝桑柔帶著家裏三個小孩守在二樓包間,等待狀元遊街。
直到日近正午,識墨才風風火火跑上樓。
「來了來了!出了宣武門了!」
薑羨餘立刻抱著小湯圓擠到窗邊,眼巴巴往外瞧。
謝桑柔不禁笑著提醒:「離這還有好一會兒呢。」
薑羨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還是沒有離開窗邊。
又等了一炷香,終於聽見儀仗隊吹吹打打的聲音。
謝承的身影出現在隊伍之首。他身著狀元紅袍,眉目俊朗,意氣風發,樣貌比文武探花都俊俏,身姿比武狀元還挺拔。
街道兩側人聲鼎沸,一個個都瞧著謝承感嘆。
「今年這位狀元郎真俊啊!」
「是啊,看著還挺年輕,不知成婚了沒。」
薑羨餘看著謝承的隊伍走近,將拇指食指含進嘴裏,吹了一聲響亮的口哨。
所有人循身望向他。
薑羨餘笑容燦爛地朝謝承招招手,又低頭對懷裏的小湯圓說了一句什麽。
小湯圓立刻朝謝承揮舞小胳膊,大聲喊道:「爹爹!」
謝承一愣,繼而彎起唇角笑開,難得不太穩重地朝薑羨餘和小傢夥揮了揮手。
琅玉齋掌櫃連忙將掛在門邊的鞭炮點上,領著夥計朗聲高唿:「賀喜少東家高中!」
「這狀元郎還是琅玉齋少東家?笑起來更俊了!」
「甭惦記了,人家兒子都這麽大了,你女兒沒戲!」
「害!就算人家沒成親,那也得娶高門閨女,天仙一樣的姑娘,哪輪得到我閨女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