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走出營帳,心情始終提不起來,沒想到伯圭兄現如今竟變成了如此唯利是圖之人,他現在終於是明白啦,為什麽當初老師同意德然學習兵法,卻不同意伯圭兄學習兵法,其原因就是伯圭兄性格太偏執啦,一切都要以自己為準,容不得別人侵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容不得別人對他有絲毫的不尊重,容不得別人對他有絲毫的瞧不起,這樣的人,讓他接觸兵法,是非常危險的。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他在戰場上總是奮勇殺敵,為的就是要讓別人知道,他是可以的,他不比別人差,反而可以處處比別人強。


    自從他被舉薦為孝廉之後,事業可謂是一帆風順,扶搖直上,先是擔任遼東屬國長史,而後因為立了戰功,被任命為涿縣縣令,之後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為騎督尉,而後又在遼東屬國的石門之戰中,立下戰功,升任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等等,一路走來,如此多的成功,如此多的勝利,他開始膨脹了,他變得驕傲自滿,一切罪惡的來源便是他成功得太快啦。


    直到他無力征討丘力居等外族之時,他也硬是和他們僵持了四年,不過後來劉虞的出現以及當他得知劉虞輕鬆地平定了外族叛亂之時,他頓時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一路走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卻被劉虞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徹底踩在了腳下,他花了四年的時間和丘力居等外族拚命,卻被劉虞搶走了他的戰果,他感覺劉虞是在無視他的努力,是在嘲笑他的能力,他不可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劉備此時覺得社會真的是一個大染缸,一個原本純潔無瑕之人進入這個社會也會變得五顏六色,更不要說像伯圭兄那樣先天心理障礙之人啦。在這樣的社會中,能夠保持住自己的初心,是多麽難的一件事情呀,不知將來的自己是否能夠可以一直堅守住自己的初心。


    “大哥,你怎麽啦,臉色這麽難看,毋丘毅欺負你啦,他奶奶的,看我張翼德不弄死他。”說完直接拿著蛇矛往毋丘毅營帳走去。


    劉備見張飛如此魯莽,總是讓自己不省心,於是連忙喊道:“三弟迴來,不可造次,人家對我好著呢,我隻是在想此番我們來投軍,並非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配合朝廷的官員演一出鬧劇,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呀。”劉備心裏清楚,公孫瓚的事情自然不能往外說,這種有辱師門之事,說出來自己也晦氣。


    此時關羽說道:“春秋有雲:‘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大哥想得遠,小弟亦是佩服,既然我等來參軍,毋丘毅起兵又是受朝廷之命,隻要做好本分之事,定不會有太多的不利。”


    “哈哈,好一個有備無患呀,有哥哥劉備在此,量它有多大的危險,那都會轉危為安的,雲長的《春秋》讀得確實不錯呀。”劉德然笑著說道。


    “《春秋》蘊含著大量的儒家經典,我平生最喜歡的書便是它了,百讀不厭,愛不釋手。”關羽笑著說道。


    “春秋有大義,雲長亦是有大義呀。”劉備聽了關羽的話說道。


    “大哥,你手裏拿的是什麽呀?”張飛瞅到了劉備的手上拿著一個黃燦燦的東西。


    “哦,這個是橘子,據說挺好吃的,大家分了吃吧!”劉備遞給了張飛說道。


    “橘子?聽說晏子使楚的時候就提到這個橘子!”張飛舉起橘子,轉了轉,瞅了瞅,聞了聞。


    “是啊,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公孫瓚當年在嵩山之時還是一個挺好的人,已走入這世道,便成了惡魔般的人物,可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土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有多麽的重要呀。


    “哎呀,吃個橘子不小心掉書袋子裏去了,哈哈.....”張飛笑著說道:“這怎麽吃呀,剝皮嗎還是?”


    “看剛才毋丘毅是剝皮吃的,你把皮剝了吧,裏麵還是一掰一掰的!”


    “好嘞!”


    此時隻見簡雍從遠處小跑了過來,說道:“你們笑嘻嘻的在說什麽呀?”


    劉備一見簡雍,便故意說道:“我們剛才在談論你是不是在軍營裏碰上姑娘啦,這大半天的也不見個蹤影。”


    “害!哪有什麽姑娘呀,我剛才看那些兵剛訓練完,就跑上去和他們隨便聊了聊,他們說這何進召集豪傑,可不單單就召了鮑信,王匡,橋瑁以及毋丘毅幾個啊,還有召集了西涼的董卓以及並州的丁原呐。”


    “什麽,這些地方的人竟然也來啦。”關羽一聽,蔑視地說道。涼州和並州都處於漢朝的邊境地區,當地的百姓與大量的少數民族雜居在一起,由於長期受到羌胡以及南匈奴的入侵,東漢政權無力顧忌,為了維護內地的穩定與安全,因此漢光武帝劉秀就下令凡涼州人不得內遷,還把他們當做賤民來看待。


    同時東漢的朝臣們從光武帝開始就話經文弱兵製,於是出現了文弱的邊郡守將以及不再訓練有素的軍隊。麵對羌胡之入侵,邊郡太守、長史等紛紛要求內徙,不做應戰。朝廷甚至還有‘棄涼州’的公開言論,使得涼州並州的政治地位愈發下降,這就是為何關羽要對董卓和丁原提出質疑的聲音。


    此時劉備說道:“看來涼州勢力和並州勢力也打算借著宦官,外戚和士族三者之間的政治鬥爭來擠進我漢朝的核心政權呀。”


    “哦,哥哥的意思是?”接過了張飛橘子。


    “涼州和並州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被人瞧不起,居住於那裏的人一直以來被大家稱作賤民。就拿涼州來說吧,為了防止羌胡的入侵,光武爺就下令凡涼州人不得內遷,這就導致了居住在那裏的人備受欺淩與歧視,名將張奐甚至不惜用戰功來換取戶籍內遷到弘農,就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子孫再受人欺負。永初元年,羌亂爆發,龐參授意其子龐俊上書,要求涼州士民轉居三輔之地,雖未明確提出內徙邊郡而‘棄涼州’,但仍可看出‘棄涼州’主張已產生了的萌芽。”


    “棄涼州?之前我們也聽過一些,但具體就不大了解了。”簡雍說完接過張飛的橘子問道:“這什麽呀?”


    “橘子!”張飛繼續分給他人。


    “永初四年,隨著戰事擴大,兵費日廣,連年五穀不登,糧價暴漲。因此龐參再次提議‘徙邊郡不能自存者,入居(三輔)諸陵,田戍故縣’,不需因西域之事而重困涼州,因涼州之事而重困三輔。由此他認為不僅要放棄西域,而且要放棄涼州。而鄧騭也‘以國用不足,欲棄涼州,並力北邊’為由,使公卿集議放棄涼州之事。”劉備將橘子放進了嘴裏。


    “為了漢朝的整體安穩而要放棄整個涼州,這夠狠。不過現在涼州在,想必當時朝廷一定有很多人反對吧。”


    “不錯,在虞詡的勸說下,太尉李修於朝會時堅決反對‘棄涼州’之舉。後來公卿百官也群起反對,‘棄涼州’之議最終流產。”劉備將嘴裏的籽吐了出來。


    “為什麽大家會有如此一致的意見呢?”


    “虞詡等認為不能放棄涼州的原因有三:第一,漢代疆域為曆代祖先所拓,得之不易,繼體之君應恪守祖業,而不應隨意棄之。第二,就地形而言,東漢雖建都洛陽,三輔之重要性已遠遜西漢,但關中仍屬核心統治區。所以如以洛陽為中心,在西邊,三輔為保障京師安全的第一重屏障,涼州則為扞衛三輔的屏障,同時又是保障京師安全的第二重屏障,涼州、三輔、洛陽事實上形成了唇齒相依的關係。假如放棄了涼州,則三輔失去了西邊的重要屏障,洛陽亦隨之唇亡齒寒。第三,涼州‘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長期與彪悍的匈奴等少數民族雜處,使得涼部士民‘習兵壯勇實過餘州’。正因涼州士民勇猛善戰,名將輩出,所以漢代一直將涼州作為充實禁衛軍的重要基地之一。”


    “說得不錯。”


    “不過當然涼州還是一個盛產優良馬匹的地方,當年漢武帝遠伐大宛的直接動機就是為了獲得大宛的良馬美駒,為騎兵的發展壯大積蓄力量。而涼州這個政府重要的軍馬馴養基地怎麽能說不要就不要,一旦放棄,對漢朝軍事戰鬥力的影響顯而易見。”


    “那這和你說的他們要擠進漢朝的核心政權又有什麽關係呢?”


    “這種‘棄涼州’的言論雖然沒有被付諸於實踐,但是這對當地的百姓,尤其是當地的豪強地主產生了很大的不安全感,每天都生活在即將要被拋棄的恐懼當中,因此這種‘危險論’便在整個涼州地區蔓延了開來,他們產生了自我維護的意識,於是在接下來應對羌胡之亂的過程中,他們或許是想借此機會自保,或許是想贏得東漢政權對其再度的信任,走進其統治權的核心區域。於是東漢自桓帝以來的羌胡之亂,漢朝對其征討的軍隊就以並涼勢力代關東勢力為之了,明顯的代表就是‘涼州三明’。”


    “原來如此,那這次的董卓和丁原應該就是衝著國家核心權力來的呀。大哥,你知道的可真多呀,俺張飛聽大哥講話,就是感覺痛快,不僅痛快,還漲了好多知識,哈哈......俺張飛真沒白跟大哥你呀。”


    “三弟說笑啦,我也隻是知道一點皮毛,這些還都是在嵩山聽老師和我講的。”


    “話說這橘子挺好吃的!”簡雍說著,順帶把籽也吞了:“還有嗎?”


    “沒了,下次有機會我們自個兒去摘一些,這個是毋丘毅將軍剛才給我的!”劉備拍了拍手。


    “哎呀,這什麽呀,手裏還黏黏的!”張飛聞了聞手上的味道說道:“這橘子皮的味道這麽好聞,感覺好清新呀!”


    “據說還可以泡茶喝呢!”簡雍說道。


    “泡茶,你不會騙我吧!”張飛拿著橘子皮說道:“是不是又想誆我,好為剛才報仇呀!”


    “你不要,給我!”簡雍準備伸手過去奪了。


    “幹嘛,這個是我的,我待會兒給大哥泡茶的,你搶什麽呀!”張飛連忙跑開了,順便將橘子皮塞進了衣兜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仁慈的梟雄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記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記曰並收藏仁慈的梟雄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