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劉德然已是孤身一人,在三叔三嬸的喪事操辦上,劉備作為三叔的兒子一樣,一直和劉德然待在一起,不管大事小事,劉備總是陪在劉德然身邊,這不僅是為了迴報三叔對自己的恩情,也是想彌補自己對德然的虧欠,當然他知道,這一切都隻是杯水車薪,人死不能複生,再怎麽迴報,再怎麽彌補,也都是遠遠不夠的。
於此同時,王氏的肚子也是越鼓越圓,眼看著生孩子的時候就要到了,但劉備分身乏術,於是雇傭了隔壁鄰居阿婆,王氏的衣食住行都由阿婆照顧,劉備每天迴去一兩次,打算等這兒的喪事辦完了,劉備再迴去陪著王氏。
自從劉德然迴來之後,劉備所經曆的事情實在太多,先是趕往遼東郡屬國去拜訪公孫瓚,迴來之後就得知了三叔三嬸去世的消息,於是又急急忙忙地趕往劉德然家中,幫忙著一起舉辦喪事,期間王氏又要快生孩子了,於是就想辦法找了阿婆來幫忙,事情真的是來一件又一件,壓得自己整個人是夠嗆的。
今日將三叔三嬸安葬了之後,劉備終於感覺可以深深地舒上了一口氣,此時和劉德然在迴來的途中,劉備就問起了多日想問又沒時間問的事情:“德然,自從你那天和我們分開之後,在途中你都經曆了什麽呀,趁著這個時候,你和我說說吧。”
“光是去蘇雙家,我都花了好長時間,人生地不熟的,四處打聽來打聽去,好在他們家有名,知道的人多,當我找到之後,敲了好長時間的門都沒見人來開,後來問了他家周圍的人才知道,蘇雙早就避難去了!”劉德然搖頭說道:“哥,他是一個商人,精明的很,怎麽可能會在中山等死呢,我們都替他白擔心了!”
“說的也是,那你打聽到他們都去哪裏了嗎?”劉備扭頭問道。
“揚州,他們去揚州避難去了,當今天下戰火連天,除了揚州,其他各州郡都有大麵積的戰亂痕跡,蘇雙的家,也就是冀州就更不必說,它是張角的大本營,還有幽州,青州,兗州,並州,豫州,徐州,荊州都是處於太平道的戰火之下,後來張角死後,又出現了一個黑山軍!”劉德然擔憂地說道。
“黑山軍?”
“對,他是在黃巾之亂的時候發展起來的一個勢力,首領是一個叫張燕的人,一直在冀州並州區域內活動,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其侵擾,剛剛曆經黃巾之亂,朝廷已無力再派兵圍剿,因此也就聽之任之。不過後來聽說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向朝廷上書主動請求歸降,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匯報工作。”
“現在土匪也是越來越聰明了!”劉備感歎道。
“啥?什麽意思?”
“如果不主動投降,土匪始終就是土匪,不僅是非法組織,而且也被天下人所仇視,現在沒人動他,是因為朝廷現在還沒緩過氣,一旦朝廷有了力氣,那他就隻能吃不了兜著走,張角軍聲勢浩大,也不過是過眼雲煙,張燕豈能不知,現在他主動投降,朝廷實力弱,也隻能接受,一旦得到朝廷的承認,那黑山軍就是一個合法的組織,擁有的軍隊也是合法的,也就沒人可以隨意以剿匪的理由對他們開刀了!”劉備冷笑道:“厲害厲害!”
“原來如此,聽你這麽一說還真的是這個道理!”劉德然豁然開朗地說道。
“不過話又說迴來,冀州的匪盜如此多,難怪蘇雙要搬家,那後來呢,你去了哪裏?”
“得知速蘇雙搬走了,我便迴到了安喜縣。”
此時劉備聽到了安喜縣,心中便特別地不好意思,羞愧地說道:“慚愧慚愧,隻怪當初自己性子太衝,脾氣太暴躁,不能控製住自己的衝動,才犯下大錯,慚愧呀。”
劉德然此時笑著說:“你還真別說,我迴去之後,雖然見城門上貼著緝拿你的告示,但是當地的百姓卻無不念叨你的好,都說劉縣尉是一個清官,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真的?”劉備此時聽了劉德然說的話,竟然有些不敢相信。
“誰說不是呢,老百姓隻喜歡為他們辦實事的官,即使你地位再高,如果不替他們辦實事,他們也不會在乎你,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這才是一個官員該做的,後來我四處打聽了你們的去向,終於打聽到有人說見你們是往青州方向去了,我想這麽多地方你們為什麽偏偏要往青州跑呢,青州除了劉子平,也沒有別的人認識,於是我就去找了劉子平,真沒想到竟然找對人了。”
“是啊,其實當時我們幾個人就是逃犯,幽州肯定是不敢去了,其他地方除了認識劉子平,也沒人認識,隻能到他那裏去碰碰運氣,看他能不能收留自己,好在劉子平仗義,在為難的時候幫了咱們一把,患難見真情,這個朋友咱們得記住。”
“是啊,他和我說翼德把督郵給打了,可這和我在安喜縣向當地人打聽到的不一樣呀,但當著他的麵,我也不好就這種事情和他爭論,哈哈......”
“一言難盡,誰知道簡雍當時會出這麽個主意,想想還是挺對不住翼德的,讓他替自己承擔了這樣的罪名。”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大家都認識你,卻沒人認識張翼德,說他打了督郵總比說你打了督郵要強得多。後來聽他說你們去了幽州打仗,我這才知道你們原來是迴去了,於是我便離開了青州,往幽州出發,但是中途有好多處作亂,我隻能東躲西藏,繞來繞去,在途中也就耽擱了些時間,迴來得晚了一些。”
“那你的馬呢?你迴來的時候我見你沒有騎馬!”
“哎~早死了,在路上被一夥強盜追著跑,坐騎中箭,當場死了,見一旁有河水,我就潛到水裏去了,幸好在嵩山溪水中經常玩這個,要不然早沒命了!”劉德然說到這裏,仍然感覺心有餘悸。
劉備聽劉德然因為自己在途受了這麽多苦,心中百感交集,此時又想起了三叔,想到三叔一家人為自己付出得實在是太多啦,自己如今就一普通的老百姓,又何德何能讓這麽多人為自己付出呢,想著想著劉備不禁留下了淚水,感歎地說道:“讓你受苦啦,德然。”
劉德然見劉備竟然為自己流下了眼淚,內心便十分地感動,說道:“哥,大家都是兄弟,都是應該的。”
劉備此時覺得自己真的不能再這樣碌碌無為了。劉德然,關羽,張飛,簡雍,哪一個不曾為自己出生入死,哪一個不曾為自己殫精竭慮,難道自己就以這平庸的一生來報答他們嗎,還有老師盧植,師姐雪兒,師兄公孫瓚,他們都為自己做了這麽多,幫了自己這麽多,難道自己就沒有一點長進嗎,如此度過一生,恐怕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的。
那些一見亂世就跑到山野去當隱士的人,那不過都是一些自欺欺人的家夥,都是一些不敢麵對現實之人,一個個口口聲聲說對名譽不稀罕,說名譽隻是轉瞬即逝之物,的確名譽確實是轉瞬即逝的,但是平庸卻可以永保一世,不過我劉備絕不做平庸之人,當初口口聲聲說要中興漢室的人去哪裏了,難道就是在這荒山野嶺來實現中興漢室的嗎?
“德然,你覺得我是個怎麽樣的人?”劉備突然問道。
“胸懷大誌,有膽識,有遠見之人!”劉德然皺著眉頭思索著。
“哪有這麽誇張,說真的!”
“真的!你對普通生活的不安分,那就代表你不甘於平庸,胸懷大誌;你參加多次戰爭,此次都是身先士卒,還曾差點丟了性命,就代表與勇氣;你對朝政格局與天下形勢分析地有理有據,就代表有見識,這就是我的依據,我也相信,我們以後跟著你,也一定會成功的!”
“謝謝你!”劉備將手搭在了劉德然身上,兩兄弟笑著往家走去。
於此同時,王氏的肚子也是越鼓越圓,眼看著生孩子的時候就要到了,但劉備分身乏術,於是雇傭了隔壁鄰居阿婆,王氏的衣食住行都由阿婆照顧,劉備每天迴去一兩次,打算等這兒的喪事辦完了,劉備再迴去陪著王氏。
自從劉德然迴來之後,劉備所經曆的事情實在太多,先是趕往遼東郡屬國去拜訪公孫瓚,迴來之後就得知了三叔三嬸去世的消息,於是又急急忙忙地趕往劉德然家中,幫忙著一起舉辦喪事,期間王氏又要快生孩子了,於是就想辦法找了阿婆來幫忙,事情真的是來一件又一件,壓得自己整個人是夠嗆的。
今日將三叔三嬸安葬了之後,劉備終於感覺可以深深地舒上了一口氣,此時和劉德然在迴來的途中,劉備就問起了多日想問又沒時間問的事情:“德然,自從你那天和我們分開之後,在途中你都經曆了什麽呀,趁著這個時候,你和我說說吧。”
“光是去蘇雙家,我都花了好長時間,人生地不熟的,四處打聽來打聽去,好在他們家有名,知道的人多,當我找到之後,敲了好長時間的門都沒見人來開,後來問了他家周圍的人才知道,蘇雙早就避難去了!”劉德然搖頭說道:“哥,他是一個商人,精明的很,怎麽可能會在中山等死呢,我們都替他白擔心了!”
“說的也是,那你打聽到他們都去哪裏了嗎?”劉備扭頭問道。
“揚州,他們去揚州避難去了,當今天下戰火連天,除了揚州,其他各州郡都有大麵積的戰亂痕跡,蘇雙的家,也就是冀州就更不必說,它是張角的大本營,還有幽州,青州,兗州,並州,豫州,徐州,荊州都是處於太平道的戰火之下,後來張角死後,又出現了一個黑山軍!”劉德然擔憂地說道。
“黑山軍?”
“對,他是在黃巾之亂的時候發展起來的一個勢力,首領是一個叫張燕的人,一直在冀州並州區域內活動,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其侵擾,剛剛曆經黃巾之亂,朝廷已無力再派兵圍剿,因此也就聽之任之。不過後來聽說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向朝廷上書主動請求歸降,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匯報工作。”
“現在土匪也是越來越聰明了!”劉備感歎道。
“啥?什麽意思?”
“如果不主動投降,土匪始終就是土匪,不僅是非法組織,而且也被天下人所仇視,現在沒人動他,是因為朝廷現在還沒緩過氣,一旦朝廷有了力氣,那他就隻能吃不了兜著走,張角軍聲勢浩大,也不過是過眼雲煙,張燕豈能不知,現在他主動投降,朝廷實力弱,也隻能接受,一旦得到朝廷的承認,那黑山軍就是一個合法的組織,擁有的軍隊也是合法的,也就沒人可以隨意以剿匪的理由對他們開刀了!”劉備冷笑道:“厲害厲害!”
“原來如此,聽你這麽一說還真的是這個道理!”劉德然豁然開朗地說道。
“不過話又說迴來,冀州的匪盜如此多,難怪蘇雙要搬家,那後來呢,你去了哪裏?”
“得知速蘇雙搬走了,我便迴到了安喜縣。”
此時劉備聽到了安喜縣,心中便特別地不好意思,羞愧地說道:“慚愧慚愧,隻怪當初自己性子太衝,脾氣太暴躁,不能控製住自己的衝動,才犯下大錯,慚愧呀。”
劉德然此時笑著說:“你還真別說,我迴去之後,雖然見城門上貼著緝拿你的告示,但是當地的百姓卻無不念叨你的好,都說劉縣尉是一個清官,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真的?”劉備此時聽了劉德然說的話,竟然有些不敢相信。
“誰說不是呢,老百姓隻喜歡為他們辦實事的官,即使你地位再高,如果不替他們辦實事,他們也不會在乎你,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這才是一個官員該做的,後來我四處打聽了你們的去向,終於打聽到有人說見你們是往青州方向去了,我想這麽多地方你們為什麽偏偏要往青州跑呢,青州除了劉子平,也沒有別的人認識,於是我就去找了劉子平,真沒想到竟然找對人了。”
“是啊,其實當時我們幾個人就是逃犯,幽州肯定是不敢去了,其他地方除了認識劉子平,也沒人認識,隻能到他那裏去碰碰運氣,看他能不能收留自己,好在劉子平仗義,在為難的時候幫了咱們一把,患難見真情,這個朋友咱們得記住。”
“是啊,他和我說翼德把督郵給打了,可這和我在安喜縣向當地人打聽到的不一樣呀,但當著他的麵,我也不好就這種事情和他爭論,哈哈......”
“一言難盡,誰知道簡雍當時會出這麽個主意,想想還是挺對不住翼德的,讓他替自己承擔了這樣的罪名。”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大家都認識你,卻沒人認識張翼德,說他打了督郵總比說你打了督郵要強得多。後來聽他說你們去了幽州打仗,我這才知道你們原來是迴去了,於是我便離開了青州,往幽州出發,但是中途有好多處作亂,我隻能東躲西藏,繞來繞去,在途中也就耽擱了些時間,迴來得晚了一些。”
“那你的馬呢?你迴來的時候我見你沒有騎馬!”
“哎~早死了,在路上被一夥強盜追著跑,坐騎中箭,當場死了,見一旁有河水,我就潛到水裏去了,幸好在嵩山溪水中經常玩這個,要不然早沒命了!”劉德然說到這裏,仍然感覺心有餘悸。
劉備聽劉德然因為自己在途受了這麽多苦,心中百感交集,此時又想起了三叔,想到三叔一家人為自己付出得實在是太多啦,自己如今就一普通的老百姓,又何德何能讓這麽多人為自己付出呢,想著想著劉備不禁留下了淚水,感歎地說道:“讓你受苦啦,德然。”
劉德然見劉備竟然為自己流下了眼淚,內心便十分地感動,說道:“哥,大家都是兄弟,都是應該的。”
劉備此時覺得自己真的不能再這樣碌碌無為了。劉德然,關羽,張飛,簡雍,哪一個不曾為自己出生入死,哪一個不曾為自己殫精竭慮,難道自己就以這平庸的一生來報答他們嗎,還有老師盧植,師姐雪兒,師兄公孫瓚,他們都為自己做了這麽多,幫了自己這麽多,難道自己就沒有一點長進嗎,如此度過一生,恐怕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的。
那些一見亂世就跑到山野去當隱士的人,那不過都是一些自欺欺人的家夥,都是一些不敢麵對現實之人,一個個口口聲聲說對名譽不稀罕,說名譽隻是轉瞬即逝之物,的確名譽確實是轉瞬即逝的,但是平庸卻可以永保一世,不過我劉備絕不做平庸之人,當初口口聲聲說要中興漢室的人去哪裏了,難道就是在這荒山野嶺來實現中興漢室的嗎?
“德然,你覺得我是個怎麽樣的人?”劉備突然問道。
“胸懷大誌,有膽識,有遠見之人!”劉德然皺著眉頭思索著。
“哪有這麽誇張,說真的!”
“真的!你對普通生活的不安分,那就代表你不甘於平庸,胸懷大誌;你參加多次戰爭,此次都是身先士卒,還曾差點丟了性命,就代表與勇氣;你對朝政格局與天下形勢分析地有理有據,就代表有見識,這就是我的依據,我也相信,我們以後跟著你,也一定會成功的!”
“謝謝你!”劉備將手搭在了劉德然身上,兩兄弟笑著往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