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來文院,咱們一起討論一下這些東西,老頭子我一個實在是想不明白,你有沒有想過,你這是以一己之力打算改變整個士林呀。”
雖說“改大白話”、“加符號”這兩樣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但是他一個人覺得有道理沒用,必須要整個士林圈子都覺得有用,才能夠施展開來。
冷鋒搖了搖頭:“我不打算以一己之力改變士林,而是....”
“逼他們自己改變!”
一些東西不是簡單的“推廣”就能夠起效的,冷鋒也不想浪費口舌去給他們解釋,有這個時間,還不如悠閑過日子,迴頭讓印書坊就按著這個標準印書呢。
人都是賤皮子,你跟他們說這樣有用,他們未必會信,也未必會改。但是如果他們發現手裏的書籍,印刷用的都是大白話,句尾還是感歎號等東西,他們機會慢慢逼著自己適應。
等適應了這樣的閱讀,他們再寫東西就能自然而然的也使用這種寫法。
(後世寫文的不也是這樣嘛,脖-子-以-下不讓寫,不就隻能不寫了?)
冷鋒微微一笑:“韓老先生,這件事你就信我的吧,那些讀書人,我會讓他們適應這些改變的。”
走出書房,冷鋒對老李說:“明天去印書坊,先讓他們準備好用於印刷的符號模塊。”
老李點點頭,記下了冷鋒的話。
第二天一早,冷鋒就把言辭準備妥當,去了文院,文院裏的大儒們,是他最先說服的對象。文院立院之初,他就和那些大儒商量好了,不管什麽事,都商量著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票,少數服從多數。
所以,如果他想從印書坊下手,得先發起所有大儒開會議,得出結果才行。
出人意料的,大儒們對冷鋒的提議居然都保持著支持態度,隻有於煥之老先生表示古言作為中原文化傳承的一種,不能因為普及大白話等就廢除了。
在他們看來,普及大白話很好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書籍不再是學問人的專屬,現在他們正在做的事就是推廣教育,爭取做到“天下無白丁”。天下無白丁都已經很難了,要是讓天下人都能滿口的“之乎者也”還能出口成章,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會議持續了一個上午,冷鋒和大儒們不僅就“大白話、符號普及”達成了共.識,還商量好了該印什麽書。
貞觀百科全書!作為一本類似於字典的著作,它比什麽四書五經更適合百姓,雖然需要推翻之前編寫的,改成大白話,但是相比較於它之後能夠發揮的作用,這點勞累也就不值一提了。
中午,冷鋒本想著混頓午餐就走,結果收到了唐儉信,說是皇帝要提前接見蘇我次郎?這個....這個不容錯過呀!
於是冷鋒趕緊修書一封送去皇宮,叫李世民接見倭國使節的時候,記得提前叫自己去湊湊熱鬧。
蘇我次郎是懵-逼的,自從到大唐以來,他們都有點不受待見,明明到了長安,卻始終無法受到唐國皇帝重視,怎麽....忽然就變了呢?
就在今天早晨,鴻臚寺寺卿唐儉居然找到了他,接受了他擅自修改過的國書後,還把他的人安排了。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唐儉說第二天皇帝要接見他?
這....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吧!
看著周圍各國使節羨慕的目光,蘇我次郎決定一定要在明天的接見中好好表現,爭取給大唐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
第二天一早,例行的朝會,但是實在沒有什麽可以討論的東西,不少普通朝臣都昏昏欲睡。
但是聰明點的都警惕的看著武將那邊,精神百倍。
今天絕對有大事發生,為什麽這麽說?因為要麽不上朝,要麽遲到的熩國公今天居然準時上了朝,還一本正經的坐在他的位置上和李靖等人有說有笑的。
對,就是一本正經!熩國公能在朝堂上老實坐著,就算跟身邊人說著話,但這已經是“一本正經”的範疇了。
所以,肯定會有大事發生!
而且,會是能夠讓熩國公都為之認真的大事!
當朝陽升起的時候,李世民才對唐儉說:“唐儉,倭國使節到了嗎?”
唐儉出班站好:“稟陛下,倭國使節今早醜時就已經到了宮門外,等著陛下召見。”
李世民點點頭:“那就宣吧。”
唐儉領命而去,好久之後才帶著蘇我次郎走進了大殿。
蘇我次郎是小國使節,所以他隻能在宮門外侯著,更何況他沒有很高的地位,不可能乘坐步輦或者轎子進來。
今天他穿著木屐,而宮門外走到太極宮又很遠,這一路,有點酸爽呀。
走進宮殿後,每前進幾步,蘇我次郎都躬身一禮,直到走到差不多二品大臣的位置,他才站定身體:“微末小國使節蘇我次郎見過上國皇帝陛下,願上國皇帝陛下身體安康。”
這樣的問候是很漢式很禮貌的,但是李世民並沒有和顏悅色的對待他,而是嗤笑道:“不是日出之國使節問候日落之國國君嘛?怎麽今天你反而改了話呢?”
隋煬帝時期,倭國使節就是這麽問候隋煬帝的,真是難為隋煬帝沒有跳起來親自砍了使節。
蘇我次郎解釋說:“唐皇陛下,國書是我倭國天-皇所書,目光短淺,癲狂自大,也是天-皇的問題。小人實在是1不敢那麽說。”
這麽賣自己上頭的還是頭迴見,冷鋒實在是忍不住,笑了出來,李靖看了看冷鋒,也想明白了笑點在哪,到最後,演變成了全朝堂的哄笑。
李世民也莞爾,但還是裝作威嚴的樣子說:“朕看了你的國書,怎麽看起來是你寫的?難道你一個使節,還可以更改你們皇帝的書信嘛?”
李世民到底沒有說出“天-皇”兩個字,這是對老天的大不敬啊,更何況他說出那兩個字,總會覺得有一種居於人下的感覺。
該死的倭國,先是“日出日落”,又是“天-皇”,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雖說“改大白話”、“加符號”這兩樣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但是他一個人覺得有道理沒用,必須要整個士林圈子都覺得有用,才能夠施展開來。
冷鋒搖了搖頭:“我不打算以一己之力改變士林,而是....”
“逼他們自己改變!”
一些東西不是簡單的“推廣”就能夠起效的,冷鋒也不想浪費口舌去給他們解釋,有這個時間,還不如悠閑過日子,迴頭讓印書坊就按著這個標準印書呢。
人都是賤皮子,你跟他們說這樣有用,他們未必會信,也未必會改。但是如果他們發現手裏的書籍,印刷用的都是大白話,句尾還是感歎號等東西,他們機會慢慢逼著自己適應。
等適應了這樣的閱讀,他們再寫東西就能自然而然的也使用這種寫法。
(後世寫文的不也是這樣嘛,脖-子-以-下不讓寫,不就隻能不寫了?)
冷鋒微微一笑:“韓老先生,這件事你就信我的吧,那些讀書人,我會讓他們適應這些改變的。”
走出書房,冷鋒對老李說:“明天去印書坊,先讓他們準備好用於印刷的符號模塊。”
老李點點頭,記下了冷鋒的話。
第二天一早,冷鋒就把言辭準備妥當,去了文院,文院裏的大儒們,是他最先說服的對象。文院立院之初,他就和那些大儒商量好了,不管什麽事,都商量著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票,少數服從多數。
所以,如果他想從印書坊下手,得先發起所有大儒開會議,得出結果才行。
出人意料的,大儒們對冷鋒的提議居然都保持著支持態度,隻有於煥之老先生表示古言作為中原文化傳承的一種,不能因為普及大白話等就廢除了。
在他們看來,普及大白話很好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書籍不再是學問人的專屬,現在他們正在做的事就是推廣教育,爭取做到“天下無白丁”。天下無白丁都已經很難了,要是讓天下人都能滿口的“之乎者也”還能出口成章,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會議持續了一個上午,冷鋒和大儒們不僅就“大白話、符號普及”達成了共.識,還商量好了該印什麽書。
貞觀百科全書!作為一本類似於字典的著作,它比什麽四書五經更適合百姓,雖然需要推翻之前編寫的,改成大白話,但是相比較於它之後能夠發揮的作用,這點勞累也就不值一提了。
中午,冷鋒本想著混頓午餐就走,結果收到了唐儉信,說是皇帝要提前接見蘇我次郎?這個....這個不容錯過呀!
於是冷鋒趕緊修書一封送去皇宮,叫李世民接見倭國使節的時候,記得提前叫自己去湊湊熱鬧。
蘇我次郎是懵-逼的,自從到大唐以來,他們都有點不受待見,明明到了長安,卻始終無法受到唐國皇帝重視,怎麽....忽然就變了呢?
就在今天早晨,鴻臚寺寺卿唐儉居然找到了他,接受了他擅自修改過的國書後,還把他的人安排了。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唐儉說第二天皇帝要接見他?
這....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吧!
看著周圍各國使節羨慕的目光,蘇我次郎決定一定要在明天的接見中好好表現,爭取給大唐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
第二天一早,例行的朝會,但是實在沒有什麽可以討論的東西,不少普通朝臣都昏昏欲睡。
但是聰明點的都警惕的看著武將那邊,精神百倍。
今天絕對有大事發生,為什麽這麽說?因為要麽不上朝,要麽遲到的熩國公今天居然準時上了朝,還一本正經的坐在他的位置上和李靖等人有說有笑的。
對,就是一本正經!熩國公能在朝堂上老實坐著,就算跟身邊人說著話,但這已經是“一本正經”的範疇了。
所以,肯定會有大事發生!
而且,會是能夠讓熩國公都為之認真的大事!
當朝陽升起的時候,李世民才對唐儉說:“唐儉,倭國使節到了嗎?”
唐儉出班站好:“稟陛下,倭國使節今早醜時就已經到了宮門外,等著陛下召見。”
李世民點點頭:“那就宣吧。”
唐儉領命而去,好久之後才帶著蘇我次郎走進了大殿。
蘇我次郎是小國使節,所以他隻能在宮門外侯著,更何況他沒有很高的地位,不可能乘坐步輦或者轎子進來。
今天他穿著木屐,而宮門外走到太極宮又很遠,這一路,有點酸爽呀。
走進宮殿後,每前進幾步,蘇我次郎都躬身一禮,直到走到差不多二品大臣的位置,他才站定身體:“微末小國使節蘇我次郎見過上國皇帝陛下,願上國皇帝陛下身體安康。”
這樣的問候是很漢式很禮貌的,但是李世民並沒有和顏悅色的對待他,而是嗤笑道:“不是日出之國使節問候日落之國國君嘛?怎麽今天你反而改了話呢?”
隋煬帝時期,倭國使節就是這麽問候隋煬帝的,真是難為隋煬帝沒有跳起來親自砍了使節。
蘇我次郎解釋說:“唐皇陛下,國書是我倭國天-皇所書,目光短淺,癲狂自大,也是天-皇的問題。小人實在是1不敢那麽說。”
這麽賣自己上頭的還是頭迴見,冷鋒實在是忍不住,笑了出來,李靖看了看冷鋒,也想明白了笑點在哪,到最後,演變成了全朝堂的哄笑。
李世民也莞爾,但還是裝作威嚴的樣子說:“朕看了你的國書,怎麽看起來是你寫的?難道你一個使節,還可以更改你們皇帝的書信嘛?”
李世民到底沒有說出“天-皇”兩個字,這是對老天的大不敬啊,更何況他說出那兩個字,總會覺得有一種居於人下的感覺。
該死的倭國,先是“日出日落”,又是“天-皇”,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