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千年壽元,小兇大吉
長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修行界各種常見的法術張銘都修行過,並且對於法術能夠造成的影響以及相關的痕跡都記得非常的清楚。
五行遁術之中,任何一門遁術看上去毫無痕跡,實際上還是會在原地停留下一點點的異常。
施展遁術之後,若是修行者在相應的區域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定的限度,有超過數分鍾的停留。
那麽那一片區域的相應的元素就會增加表,現在土遁術上就是那一片土地會更加堅硬,略微有點突出。
表現在樹木之中,就會讓那一片區域的樹木比平常更翠綠,生長速度更快一些。
其他的頓數也是大概相同的道理,這一點痕跡很不明顯,而且隔上數日這一點異常就會完全的消失,甚至不需要隔上數日,短短的半日到一日之間這些痕跡基本上就不會留下。
甚至於修行界絕大多數修行者對於這樣細微的分別都不太了解。
不過張銘把很多的常見的法術都練習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練氣期的時候就有法術大師之稱號。
那個不是別人吹噓他的,而是來自於腦海之中那神秘莫測的古老書頁。
有這樣的評價,張銘實際上對各種常見的法術,各種細微的表現都有所了解。
到達築基境界之後,了解的更加的深入和明白。
而離火門的諸多密藏對於張銘而言也有一個頗大的提升。
其對於修行界各門各派以及常見的法術流派都有所了解。
對於張銘而言,得到了離火門的密藏之後,是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的。
起碼他知道傳承多年的青雲門的木遁術名曰青雲水木遁術。
其兼顧了水屬性和木屬性的兩重融於天地之間,更加的無形無影,隱藏氣息無往而不利,隻是會在外界表現對於樹木更加滋潤。
其他門派之間的散手也有所了解,比如火雲城諸多人物都會修行一手的論述,其來自於已經毀滅在曆史煙雲之中的五行宗。
其流傳下來的五行遁術非常的流利,張銘之前曾經得到的虹化遁術就是奇門派流傳出來的秘傳法門之一。
在遁術方麵,五行宗是出類拔萃的。
隻是多年之間的戰爭以及混亂,不知因何而死在了時間長河之中,隻有其功法傳承飄落在外。
也唯有火雲城這樣四處優秀的功法和傳承都會吸收學習一點的散修視力,才會以這樣的遁法為核心學習吸收一點。
在離火門的南邊兩處高山之上就有土遁術留下來的痕跡,其中部分是五行中流傳下來的庚金土木遁術。
因為土木之中常有金石之屬,光有土遁在土地之上穿梭遁術的話,往往速度沒有辦法提升到太快太高。
因此五行中結合,土遁術和金遁術,共同創造出庚金土木遁術。
其遁術的特點就是弱勢在一片區域停留頗長,以此觀測他人的話,那一片區域的土會帶上部分金屬性質會有點凝結成岩石。
原本北麵那一片高山上方的那一方區域隻有部分岩石,剩下的都是土木,結果那一片區域更加堅固。
那是張銘特意留下來的觀測點之一,是離火門山門之處幾處最好的觀測離火門內部情況的點之一。
傳火道人和張銘共同布置的陣法,從那一片去往這邊看會更薄弱一些。
可以偶爾有部分間隙從哪一個區域窺探到離火門內部的部分景象。
張銘向來認為,在修行界不能夠純純的扮豬吃老虎,有些時候要裝作野豬,露出身上堅固的鎧甲和皮毛來展現出部分的鋒芒。
不然誰都會上來欺負一下,久而久之就真的把這個身份玩廢了。
當然,若是要展現出野豬的本事,實際上內裏起碼要是熊羆或者是老虎。
不然真的碰到老虎呲牙咧嘴要攻擊野豬,自身又沒有力量,自保的話那也是死路一條。
華夏人自古以來就講究謙虛嘛。
但修行界弱肉強食,必須得展現出強悍的一麵,張銘給出的方式就是展現一套,儲備一套,同時準備下一套。
“是最近那一座死亡之城留下來的痕跡?”
張銘低聲自語,察覺到了這其中的情況。
死亡之城的動靜鬧得那麽大啊,他這一個鄰居卻一點風波也沒有。
這可說不過去。
而且死亡之城之中出現了南離明火的使用手段,那漫天留下來的灰燼做不了假。
即便是把所有的灰燼都收拾的幹幹淨淨,仍然會留下明顯的南離明火灼燒的痕跡,這一點張銘也掩飾不了。
況且那一場風波持續的時間太長,張銘用腳趾頭想都能夠知道,一旦停下相關的動作絕對會有大人物趕過來。
隱藏所有痕跡,打掃整個戰場的確是需要做的,但緊迫的情況之下,還是逃命優先。
如今對方的動作都算得上是有點慢的。
“離火門在這一個事情之中,算是處於風口浪尖,不過處理方法倒是有很多……”
張銘盤坐在地,那一尊麵容英武,方麵闊耳,如同一尊古代武將的三全真人的軀體還在。
張銘盯著這一具軀體,目光不斷的閃動。
厚土宗、火雲城、青雲門的頂尖人物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先是派小的人物過來試探,恐怕是因為擔心那一座毀滅死亡之城的人物藏在離火門。
或者說擔憂其和離火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但如果幾番試探,這邊還不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信息,離火門隻有張銘這樣一個築基中後期的人物駐守的話。
對方說不定會派出假單級別的人物過來探索,甚至是結丹級別人物。
到那個時候這一尊三階上品的肉身可不好隱瞞了。
就即便是現在,這一尊肉身被重重封印,仍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道又一道的道韻,要和天地相合。
張銘有點封印不住。
思前想後之下,張銘終於下定決心。
他悄無聲息的帶著這一尊軀體離去。
然後衝入凡人國度,找到一個受災頗大的區域,選定了數十位人物,拯救了他們的性命,同時與他們簽訂了契約。
這些人要把所有的生命壽命,一切的一切,都賣給他。
沒有人覺得有異樣。
在張銘隨機選中的一個當地頗有實力的士紳之家被張銘控製之後。
直接來了一個富哥v二兩銀子。
所有簽訂契約的人都直接能夠有二兩的賣身銀。
然後就有一大批的人物湧上來,要賣身為奴,即便被主家打死也願意。
悄無聲息的完成了這一步,又簽訂了超過五十份契約之後。
張銘又重新悄無聲息地返迴了離火門,從頭到尾都沒有幾人發現他離開。
隻是迴來的時候,他發現門口留下來的痕跡更多了一些,甚至於還有青雲門遞上的拜帖。
張銘目光閃動了一下,暫時沒有去理會,腦海之中那一個先知先得的被動神通,在這個時候仍然是光芒黯淡。
沒有展現出多少神意。
而張銘這個時候把那一具三階上品的軀體放在麵前。
沒有先急著動手,而是感應腦海之中的那一個先知先覺的神通。
這不是直接戰鬥的神通,但在某些方麵卻比戰鬥的神通好用的多,更契合張銘這一個長生總的心思。
果然似乎感應到了張銘的心思,那一個先知先覺的神通在這個時候微微發亮,展現出中兇大吉的狀態。
這表明這一件事情有頗大的風險,但完成之後收獲也是非常之大。
比上一次在死亡之城與那一位半殘的幽冥真君交鋒要好一些。
但這一種撕裂自身的神魂,然後煉製身外化身的手段和手比,同樣具有很大的風險性。
這和張銘之前推測的差不多。
但到了這一步,繼續猶豫徘徊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自身能夠提升的基本上都完善了。
張銘卻沒有立刻動手,而是在這個時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無人察覺的時候,他腦海之中的那一張古老的書頁微微發光。
在這夜色降臨的時刻,凡人都已經陷入了睡眠之中,他讓這一個契約履行。
下一刻張銘的軀體不由一顫,感覺到了極其特殊的生命力量一點一滴的湧入他的軀體之中。
肉身的氣血都會有變得更加的靈動和活潑,一身的法力似乎都擺脫了那一種沉重的壓迫,變得更加的自如。
而他的壽命麵板之上不斷的跳動有五百年,一直跳動到一千年。
他從那五十位契約者的身上分別抽取了十年的壽命,而把他挑選的這一批契約者,每個人的壽命都在六十歲往上,平均壽命達到了六十八歲。
即便是抽取掉了十年的壽命,於他們而言也不會過於明顯。
確保這一方麵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
而難民因為忍饑挨餓以及各種天災,本身軀體就受到很大的摧殘,壽元受到一定的影響也合理。
即便是有修行者察覺到這樣的現象,也會覺得很正常。
即便是在吸收壽元,張銘腦海之中,仍然在想著這樣的念頭。
但他這個時候發現他的思維在這樣的過程之中都變得極其的靈動和活潑。
思維速度比之前更快,肉身和靈力的波動以及改變,他也感覺到了,心頭不由一動。
他早就擁有能夠掠奪他人壽命的能力,但卻一直都沒有大規模不受限製的使用。
即便是在最弱小的時期,對很多事物都不是十分的了解,也沒有不斷的吸收壽命,讓自己成為一個擁有千年甚至萬年壽命的人物。
而是有所控製的讓自身的壽命達到一百多年就停了下來,後來也證明這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
修行者在練氣期的時候,對於壽命的感應還不是十分的明顯,真真正的到了築基乃至更高的境界之後,對於他人的壽命就會有一種感覺。
即便是模糊的感應,但如果自身過於弱小,壽命又過於強大,那一種感應就會變得很強。
而且強大一點的修行者會主動過來觸摸一下,測試一下他的感應是否是錯誤,一旦到了這一步,那就真的要出大問題了。
因此得到這古老的書頁這麽久,張銘還是人生之中第一次讓自身的壽命突破到千年。
在真真正正的壽命到達千年的那一個點的時候,張銘感覺神魂似乎都在升華,都在這一個過程之中有所變化。
太上分神篇可以讓他提前感應到自身的神魂,而在這一刻他是真實的感覺到了神魂在那獨特的壽元的幫助之下,都在增長,變得更加的厚重。
量在增加,增加了很大一部分,同時質也在增加,隱隱帶著一種之前在死亡之城張銘所感受到的那一位元嬰真君靈魂的感覺。
“道祖所說的性命雙修,如今我這個壽元也算是命數,命數增長到這樣的地步,是不是也算是一種特殊的修行,隻是不顯於外,而是內秀?”
張銘有所猜測。
神魂的增長緩慢而又堅定,而且在這壽元的加持之下,仍然在不斷的膨脹,甚至是在持續的增長,但他卻沒有不適感。
那一張古老的書頁在這個過程之中靜靜的發光,撫平了所有的躁動和不安,讓神魂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是穩固的成長。
張銘仔細的體會著這一種細微的變化。
他甚至感覺到神魂都多了一重明亮的光,內部都有一種特殊的質量在改變。
他欣喜之下甚至一度以為自身的神魂達到了元嬰那樣的程度。
他嚐試著修行太上分身篇,而太上分身篇很快就給了他重重的一擊。
以他的神魂力量仍然沒有辦法讓太上分神篇修行,讓自身的神魂穩固增長和壯大。
唯一改變的一點就是太上分神篇讓他的神魂越發的穩固和清晰。
張銘甚至於感覺得到,以他現在的水準和力量,再撕裂神魂的話,也會更加的從容和穩固,不會有太多的變化,起碼不會直接重創到昏迷,然後需要漫長時間沉睡恢複的程度。
了解到了這一點,張銘再一次望向麵前的那一尊三階上品的軀體,然後看向腦海之中那先知先覺的太極八卦圖。
在這個時候太極八卦圖微微的閃動,傳來了更進一步更新的卦象。
小兇大吉!
五行遁術之中,任何一門遁術看上去毫無痕跡,實際上還是會在原地停留下一點點的異常。
施展遁術之後,若是修行者在相應的區域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定的限度,有超過數分鍾的停留。
那麽那一片區域的相應的元素就會增加表,現在土遁術上就是那一片土地會更加堅硬,略微有點突出。
表現在樹木之中,就會讓那一片區域的樹木比平常更翠綠,生長速度更快一些。
其他的頓數也是大概相同的道理,這一點痕跡很不明顯,而且隔上數日這一點異常就會完全的消失,甚至不需要隔上數日,短短的半日到一日之間這些痕跡基本上就不會留下。
甚至於修行界絕大多數修行者對於這樣細微的分別都不太了解。
不過張銘把很多的常見的法術都練習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練氣期的時候就有法術大師之稱號。
那個不是別人吹噓他的,而是來自於腦海之中那神秘莫測的古老書頁。
有這樣的評價,張銘實際上對各種常見的法術,各種細微的表現都有所了解。
到達築基境界之後,了解的更加的深入和明白。
而離火門的諸多密藏對於張銘而言也有一個頗大的提升。
其對於修行界各門各派以及常見的法術流派都有所了解。
對於張銘而言,得到了離火門的密藏之後,是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的。
起碼他知道傳承多年的青雲門的木遁術名曰青雲水木遁術。
其兼顧了水屬性和木屬性的兩重融於天地之間,更加的無形無影,隱藏氣息無往而不利,隻是會在外界表現對於樹木更加滋潤。
其他門派之間的散手也有所了解,比如火雲城諸多人物都會修行一手的論述,其來自於已經毀滅在曆史煙雲之中的五行宗。
其流傳下來的五行遁術非常的流利,張銘之前曾經得到的虹化遁術就是奇門派流傳出來的秘傳法門之一。
在遁術方麵,五行宗是出類拔萃的。
隻是多年之間的戰爭以及混亂,不知因何而死在了時間長河之中,隻有其功法傳承飄落在外。
也唯有火雲城這樣四處優秀的功法和傳承都會吸收學習一點的散修視力,才會以這樣的遁法為核心學習吸收一點。
在離火門的南邊兩處高山之上就有土遁術留下來的痕跡,其中部分是五行中流傳下來的庚金土木遁術。
因為土木之中常有金石之屬,光有土遁在土地之上穿梭遁術的話,往往速度沒有辦法提升到太快太高。
因此五行中結合,土遁術和金遁術,共同創造出庚金土木遁術。
其遁術的特點就是弱勢在一片區域停留頗長,以此觀測他人的話,那一片區域的土會帶上部分金屬性質會有點凝結成岩石。
原本北麵那一片高山上方的那一方區域隻有部分岩石,剩下的都是土木,結果那一片區域更加堅固。
那是張銘特意留下來的觀測點之一,是離火門山門之處幾處最好的觀測離火門內部情況的點之一。
傳火道人和張銘共同布置的陣法,從那一片去往這邊看會更薄弱一些。
可以偶爾有部分間隙從哪一個區域窺探到離火門內部的部分景象。
張銘向來認為,在修行界不能夠純純的扮豬吃老虎,有些時候要裝作野豬,露出身上堅固的鎧甲和皮毛來展現出部分的鋒芒。
不然誰都會上來欺負一下,久而久之就真的把這個身份玩廢了。
當然,若是要展現出野豬的本事,實際上內裏起碼要是熊羆或者是老虎。
不然真的碰到老虎呲牙咧嘴要攻擊野豬,自身又沒有力量,自保的話那也是死路一條。
華夏人自古以來就講究謙虛嘛。
但修行界弱肉強食,必須得展現出強悍的一麵,張銘給出的方式就是展現一套,儲備一套,同時準備下一套。
“是最近那一座死亡之城留下來的痕跡?”
張銘低聲自語,察覺到了這其中的情況。
死亡之城的動靜鬧得那麽大啊,他這一個鄰居卻一點風波也沒有。
這可說不過去。
而且死亡之城之中出現了南離明火的使用手段,那漫天留下來的灰燼做不了假。
即便是把所有的灰燼都收拾的幹幹淨淨,仍然會留下明顯的南離明火灼燒的痕跡,這一點張銘也掩飾不了。
況且那一場風波持續的時間太長,張銘用腳趾頭想都能夠知道,一旦停下相關的動作絕對會有大人物趕過來。
隱藏所有痕跡,打掃整個戰場的確是需要做的,但緊迫的情況之下,還是逃命優先。
如今對方的動作都算得上是有點慢的。
“離火門在這一個事情之中,算是處於風口浪尖,不過處理方法倒是有很多……”
張銘盤坐在地,那一尊麵容英武,方麵闊耳,如同一尊古代武將的三全真人的軀體還在。
張銘盯著這一具軀體,目光不斷的閃動。
厚土宗、火雲城、青雲門的頂尖人物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先是派小的人物過來試探,恐怕是因為擔心那一座毀滅死亡之城的人物藏在離火門。
或者說擔憂其和離火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但如果幾番試探,這邊還不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信息,離火門隻有張銘這樣一個築基中後期的人物駐守的話。
對方說不定會派出假單級別的人物過來探索,甚至是結丹級別人物。
到那個時候這一尊三階上品的肉身可不好隱瞞了。
就即便是現在,這一尊肉身被重重封印,仍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道又一道的道韻,要和天地相合。
張銘有點封印不住。
思前想後之下,張銘終於下定決心。
他悄無聲息的帶著這一尊軀體離去。
然後衝入凡人國度,找到一個受災頗大的區域,選定了數十位人物,拯救了他們的性命,同時與他們簽訂了契約。
這些人要把所有的生命壽命,一切的一切,都賣給他。
沒有人覺得有異樣。
在張銘隨機選中的一個當地頗有實力的士紳之家被張銘控製之後。
直接來了一個富哥v二兩銀子。
所有簽訂契約的人都直接能夠有二兩的賣身銀。
然後就有一大批的人物湧上來,要賣身為奴,即便被主家打死也願意。
悄無聲息的完成了這一步,又簽訂了超過五十份契約之後。
張銘又重新悄無聲息地返迴了離火門,從頭到尾都沒有幾人發現他離開。
隻是迴來的時候,他發現門口留下來的痕跡更多了一些,甚至於還有青雲門遞上的拜帖。
張銘目光閃動了一下,暫時沒有去理會,腦海之中那一個先知先得的被動神通,在這個時候仍然是光芒黯淡。
沒有展現出多少神意。
而張銘這個時候把那一具三階上品的軀體放在麵前。
沒有先急著動手,而是感應腦海之中的那一個先知先覺的神通。
這不是直接戰鬥的神通,但在某些方麵卻比戰鬥的神通好用的多,更契合張銘這一個長生總的心思。
果然似乎感應到了張銘的心思,那一個先知先覺的神通在這個時候微微發亮,展現出中兇大吉的狀態。
這表明這一件事情有頗大的風險,但完成之後收獲也是非常之大。
比上一次在死亡之城與那一位半殘的幽冥真君交鋒要好一些。
但這一種撕裂自身的神魂,然後煉製身外化身的手段和手比,同樣具有很大的風險性。
這和張銘之前推測的差不多。
但到了這一步,繼續猶豫徘徊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自身能夠提升的基本上都完善了。
張銘卻沒有立刻動手,而是在這個時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無人察覺的時候,他腦海之中的那一張古老的書頁微微發光。
在這夜色降臨的時刻,凡人都已經陷入了睡眠之中,他讓這一個契約履行。
下一刻張銘的軀體不由一顫,感覺到了極其特殊的生命力量一點一滴的湧入他的軀體之中。
肉身的氣血都會有變得更加的靈動和活潑,一身的法力似乎都擺脫了那一種沉重的壓迫,變得更加的自如。
而他的壽命麵板之上不斷的跳動有五百年,一直跳動到一千年。
他從那五十位契約者的身上分別抽取了十年的壽命,而把他挑選的這一批契約者,每個人的壽命都在六十歲往上,平均壽命達到了六十八歲。
即便是抽取掉了十年的壽命,於他們而言也不會過於明顯。
確保這一方麵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
而難民因為忍饑挨餓以及各種天災,本身軀體就受到很大的摧殘,壽元受到一定的影響也合理。
即便是有修行者察覺到這樣的現象,也會覺得很正常。
即便是在吸收壽元,張銘腦海之中,仍然在想著這樣的念頭。
但他這個時候發現他的思維在這樣的過程之中都變得極其的靈動和活潑。
思維速度比之前更快,肉身和靈力的波動以及改變,他也感覺到了,心頭不由一動。
他早就擁有能夠掠奪他人壽命的能力,但卻一直都沒有大規模不受限製的使用。
即便是在最弱小的時期,對很多事物都不是十分的了解,也沒有不斷的吸收壽命,讓自己成為一個擁有千年甚至萬年壽命的人物。
而是有所控製的讓自身的壽命達到一百多年就停了下來,後來也證明這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
修行者在練氣期的時候,對於壽命的感應還不是十分的明顯,真真正的到了築基乃至更高的境界之後,對於他人的壽命就會有一種感覺。
即便是模糊的感應,但如果自身過於弱小,壽命又過於強大,那一種感應就會變得很強。
而且強大一點的修行者會主動過來觸摸一下,測試一下他的感應是否是錯誤,一旦到了這一步,那就真的要出大問題了。
因此得到這古老的書頁這麽久,張銘還是人生之中第一次讓自身的壽命突破到千年。
在真真正正的壽命到達千年的那一個點的時候,張銘感覺神魂似乎都在升華,都在這一個過程之中有所變化。
太上分神篇可以讓他提前感應到自身的神魂,而在這一刻他是真實的感覺到了神魂在那獨特的壽元的幫助之下,都在增長,變得更加的厚重。
量在增加,增加了很大一部分,同時質也在增加,隱隱帶著一種之前在死亡之城張銘所感受到的那一位元嬰真君靈魂的感覺。
“道祖所說的性命雙修,如今我這個壽元也算是命數,命數增長到這樣的地步,是不是也算是一種特殊的修行,隻是不顯於外,而是內秀?”
張銘有所猜測。
神魂的增長緩慢而又堅定,而且在這壽元的加持之下,仍然在不斷的膨脹,甚至是在持續的增長,但他卻沒有不適感。
那一張古老的書頁在這個過程之中靜靜的發光,撫平了所有的躁動和不安,讓神魂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是穩固的成長。
張銘仔細的體會著這一種細微的變化。
他甚至感覺到神魂都多了一重明亮的光,內部都有一種特殊的質量在改變。
他欣喜之下甚至一度以為自身的神魂達到了元嬰那樣的程度。
他嚐試著修行太上分身篇,而太上分身篇很快就給了他重重的一擊。
以他的神魂力量仍然沒有辦法讓太上分神篇修行,讓自身的神魂穩固增長和壯大。
唯一改變的一點就是太上分神篇讓他的神魂越發的穩固和清晰。
張銘甚至於感覺得到,以他現在的水準和力量,再撕裂神魂的話,也會更加的從容和穩固,不會有太多的變化,起碼不會直接重創到昏迷,然後需要漫長時間沉睡恢複的程度。
了解到了這一點,張銘再一次望向麵前的那一尊三階上品的軀體,然後看向腦海之中那先知先覺的太極八卦圖。
在這個時候太極八卦圖微微的閃動,傳來了更進一步更新的卦象。
小兇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