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東華大帝君
洪荒伏羲:女媧,我要你助我修行 作者:風起長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年能夠支配人族幾十萬人,怎麽他能用,我就不能用?”
他愣了一下,然後猛地笑出來,聲音很響。
然後就這麽笑著走了。
那老頭走了之後,大殿就很尷尬。
老三一直盯著老子看。
副教主一直撚著胡須。殿裏的其他族人也不散去,就站在下麵等著。
老子知道人教得給一個說法。可一時間腦子也亂了起來,話繞來繞去的也沒有個頭。
想來想去,出口隻有一句:“老三,你怎麽看?”
老三撓了撓頭,銅鈴般的眼睛依舊看著老子:“教主的,俺腦子直,想不通許多道理。”
“那當神仙兒的害死不少洪荒的諸位生靈,又想來占人教山頭,終究不是好心。”
“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伏羲聖人的囑托,人教不能不尊。”
“可咱們要是尊了,豈不是要埋無數是屍首於此?”副教主的開口了。
“既是忠義的神仙,又是人教敬仰的英雄,埋便埋了,有何不可?”
“那些隨著他們征戰的手下嘍囉戰士們,你埋也不埋?”
“他們的妻子神仙們,你埋也不埋?”
“他們的後人,後人還有後人,你埋也不埋?”
副教主幾句話,問得老三啞口無言,隻得轉到牆角撓頭發瞪眼睛。
“況且,”副教主轉過頭看過來,“昔日伏羲聖人讓一部分人歸順天庭為神仙,尚且落得如此下場。”
“如今要咱們歸順,看墓守穴隻可作吏,人微言輕,料想更無法自保。”
老子想了想,副教主說的在理,剛想開口,老三又從牆角悶出來一句:“可那是伏羲聖人……”
屋裏站著的那些嘍囉們,聽到這話,也紛紛抬起頭來,眼裏閃著期盼看著人教。
話到了嘴邊上又生生咽了迴去,堵在胸口。
副教主見老子為難,便對嘍囉們說:“那個鬥姆元君徑自走了。”
“也不等人教同意,也不等人教不同意,今日的事,隻好暫且如此,結果如何,從長計議。”
又勸了一陣,總算把他們都勸迴了營房。
老三瞪著眼睛看手下都出了大殿走遠了,才蹲到地下,嗚得一聲哭出來。
副教主看著他,拍了拍肩膀,也沒說話。
老子第一次看老三哭。老三第一次哭就哭成這樣。
副教主向老子使個眼色,於是一起退出來。
屋外的天有些陰,風很大,大殿門口豎的旗獵獵作響。
當初這個小小的旗幟,承載著他們很多的希望,是當初這個門派剛剛聚起來的時候立起來的。
當時老子請出伏羲聖人的名頭,告訴他們忠義的道理,副教主指著那麵旗子教大家一起喊結善緣謀善事。
他們激動地流出眼淚,嗓子也喊到嘶啞。
從那天開始,哪怕吵架都要在旗下麵評理。
老三也是那個時候,帶著幾十名聖人們和他最寶貴的法器上山的。
之後,在山後的崖邊,老子和山上的這些族人們焚了香,摔了碗酒。
一個頭磕在地上,結成族人,從此就如不周山的神仙一般,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崖上的風景很好,看得見整個蓼兒窪水岸的風采,時不時還有水鳥和漁船點綴。
副教主提議,這崖就叫忘憂崖。
今日走到忘憂崖邊,當時的香桌還擺在這裏,貢品已經撤了,貢盤還在,隻是沒有人。
兩三條漁船在江心緩緩地過,日頭照在水麵上亮出鱗光。
第二天,有族人來報,說是蓼兒窪水域外,對岸撐起了許多營地帳篷,還有大車和大船。
山上的人,聽了都很驚恐,說是天庭派兵要來打。
副教主發話鎮住他們,說當年羅睺排下無數以及各種魔獸都無法將這攻破,今日修葺山防,勤加練兵,咱們又是人教,人教必勝。
眾人一聽人教故事,人心立即穩了下來,於是該搬石頭搬石頭,該練刀槍練刀槍。
然後,他私下拉住老子,問老子:“教主,咱問你,山上人這麽少,如何抵擋天庭?”
老子說:“聽鬥姆元君的意思,天庭沒有動兵的念頭。對岸的陣勢雖大,不過是虛張聲勢。”
“咱是說,萬一呢?”
“你剛才不是說了嗎,人教必勝。”
副教主白了人教一眼:“那是為了穩住那些嘍囉,否則早就出去投降了。”
“人教兵馬富足,又多良將,手下嘍囉也練得有模有樣,因此能勝。咱們有什麽?”
“那按你這麽說……”
“萬幸昨日沒有把話說死,還有轉圜的餘地。若是真要動兵,不如早降。歸順天庭嘛,不寒磣。”
“那要是不降呢?”
“你說呢?”
老子低著頭,把腳邊的石子用力踢下山:“至少洪荒上還能落個好名聲。”
隔天早上,老子剛起來,就有人來報,對岸的船開過來了。
幾艘大船已經停下,載著的都是石料,一個神仙吏模樣的人正指揮著侍從卸貨,灘塗上堆得石頭像假山類似,還有新船靠來。
老子心中無名火起,抄起一口樸刀就衝下山去。
見了那人,也不答話,起手就是一刀,可惜教他閃過。
第二刀再起勢,副教主帶人早趕到,七手八腳攔住老子。
老子隻好掙脫他們,用刀指著他的鼻子問他是誰。
那人眉目不凡,正對著刀尖也麵不改色,上下打量了人教一番,道:“你這刀法,也配坐交椅?”
老子一時氣不過,又一刀劈下去。那人躲閃不及,劃傷了胳膊。
杏黃色的衣服撕開一條口子,滲出鮮紅的血。
周圍的侍從都圍過來想找迴場子,被他揮手製止。
然後自顧自扯下整條衣袖,撕成幾條,單手包紮上傷口。
老子看他手法熟練,像是綠林裏滾打過的人,於是收了刀,又問他是誰。
“放肆!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的名頭,也是你配問的?”旁邊的石工喊了一句。
“三島十洲仙翁?”
老子冷笑一聲,“不過又是個當神仙的,不知你死後是不是也要葬在這裏?”
“當然。”
他倒是雲淡風輕,“這是人教為天庭做的最後一件事。”
“然後,人教便死在這裏,與他們合葬。”
“你到底是誰?”
他愣了一下,然後猛地笑出來,聲音很響。
然後就這麽笑著走了。
那老頭走了之後,大殿就很尷尬。
老三一直盯著老子看。
副教主一直撚著胡須。殿裏的其他族人也不散去,就站在下麵等著。
老子知道人教得給一個說法。可一時間腦子也亂了起來,話繞來繞去的也沒有個頭。
想來想去,出口隻有一句:“老三,你怎麽看?”
老三撓了撓頭,銅鈴般的眼睛依舊看著老子:“教主的,俺腦子直,想不通許多道理。”
“那當神仙兒的害死不少洪荒的諸位生靈,又想來占人教山頭,終究不是好心。”
“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伏羲聖人的囑托,人教不能不尊。”
“可咱們要是尊了,豈不是要埋無數是屍首於此?”副教主的開口了。
“既是忠義的神仙,又是人教敬仰的英雄,埋便埋了,有何不可?”
“那些隨著他們征戰的手下嘍囉戰士們,你埋也不埋?”
“他們的妻子神仙們,你埋也不埋?”
“他們的後人,後人還有後人,你埋也不埋?”
副教主幾句話,問得老三啞口無言,隻得轉到牆角撓頭發瞪眼睛。
“況且,”副教主轉過頭看過來,“昔日伏羲聖人讓一部分人歸順天庭為神仙,尚且落得如此下場。”
“如今要咱們歸順,看墓守穴隻可作吏,人微言輕,料想更無法自保。”
老子想了想,副教主說的在理,剛想開口,老三又從牆角悶出來一句:“可那是伏羲聖人……”
屋裏站著的那些嘍囉們,聽到這話,也紛紛抬起頭來,眼裏閃著期盼看著人教。
話到了嘴邊上又生生咽了迴去,堵在胸口。
副教主見老子為難,便對嘍囉們說:“那個鬥姆元君徑自走了。”
“也不等人教同意,也不等人教不同意,今日的事,隻好暫且如此,結果如何,從長計議。”
又勸了一陣,總算把他們都勸迴了營房。
老三瞪著眼睛看手下都出了大殿走遠了,才蹲到地下,嗚得一聲哭出來。
副教主看著他,拍了拍肩膀,也沒說話。
老子第一次看老三哭。老三第一次哭就哭成這樣。
副教主向老子使個眼色,於是一起退出來。
屋外的天有些陰,風很大,大殿門口豎的旗獵獵作響。
當初這個小小的旗幟,承載著他們很多的希望,是當初這個門派剛剛聚起來的時候立起來的。
當時老子請出伏羲聖人的名頭,告訴他們忠義的道理,副教主指著那麵旗子教大家一起喊結善緣謀善事。
他們激動地流出眼淚,嗓子也喊到嘶啞。
從那天開始,哪怕吵架都要在旗下麵評理。
老三也是那個時候,帶著幾十名聖人們和他最寶貴的法器上山的。
之後,在山後的崖邊,老子和山上的這些族人們焚了香,摔了碗酒。
一個頭磕在地上,結成族人,從此就如不周山的神仙一般,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崖上的風景很好,看得見整個蓼兒窪水岸的風采,時不時還有水鳥和漁船點綴。
副教主提議,這崖就叫忘憂崖。
今日走到忘憂崖邊,當時的香桌還擺在這裏,貢品已經撤了,貢盤還在,隻是沒有人。
兩三條漁船在江心緩緩地過,日頭照在水麵上亮出鱗光。
第二天,有族人來報,說是蓼兒窪水域外,對岸撐起了許多營地帳篷,還有大車和大船。
山上的人,聽了都很驚恐,說是天庭派兵要來打。
副教主發話鎮住他們,說當年羅睺排下無數以及各種魔獸都無法將這攻破,今日修葺山防,勤加練兵,咱們又是人教,人教必勝。
眾人一聽人教故事,人心立即穩了下來,於是該搬石頭搬石頭,該練刀槍練刀槍。
然後,他私下拉住老子,問老子:“教主,咱問你,山上人這麽少,如何抵擋天庭?”
老子說:“聽鬥姆元君的意思,天庭沒有動兵的念頭。對岸的陣勢雖大,不過是虛張聲勢。”
“咱是說,萬一呢?”
“你剛才不是說了嗎,人教必勝。”
副教主白了人教一眼:“那是為了穩住那些嘍囉,否則早就出去投降了。”
“人教兵馬富足,又多良將,手下嘍囉也練得有模有樣,因此能勝。咱們有什麽?”
“那按你這麽說……”
“萬幸昨日沒有把話說死,還有轉圜的餘地。若是真要動兵,不如早降。歸順天庭嘛,不寒磣。”
“那要是不降呢?”
“你說呢?”
老子低著頭,把腳邊的石子用力踢下山:“至少洪荒上還能落個好名聲。”
隔天早上,老子剛起來,就有人來報,對岸的船開過來了。
幾艘大船已經停下,載著的都是石料,一個神仙吏模樣的人正指揮著侍從卸貨,灘塗上堆得石頭像假山類似,還有新船靠來。
老子心中無名火起,抄起一口樸刀就衝下山去。
見了那人,也不答話,起手就是一刀,可惜教他閃過。
第二刀再起勢,副教主帶人早趕到,七手八腳攔住老子。
老子隻好掙脫他們,用刀指著他的鼻子問他是誰。
那人眉目不凡,正對著刀尖也麵不改色,上下打量了人教一番,道:“你這刀法,也配坐交椅?”
老子一時氣不過,又一刀劈下去。那人躲閃不及,劃傷了胳膊。
杏黃色的衣服撕開一條口子,滲出鮮紅的血。
周圍的侍從都圍過來想找迴場子,被他揮手製止。
然後自顧自扯下整條衣袖,撕成幾條,單手包紮上傷口。
老子看他手法熟練,像是綠林裏滾打過的人,於是收了刀,又問他是誰。
“放肆!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的名頭,也是你配問的?”旁邊的石工喊了一句。
“三島十洲仙翁?”
老子冷笑一聲,“不過又是個當神仙的,不知你死後是不是也要葬在這裏?”
“當然。”
他倒是雲淡風輕,“這是人教為天庭做的最後一件事。”
“然後,人教便死在這裏,與他們合葬。”
“你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