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聖人弟子心裏苦
洪荒伏羲:女媧,我要你助我修行 作者:風起長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妖族和巫族的人,因為有種族的束縛,無法加入玄天教,隻能說是無可奈何。
就算讓他們去,他們也做不到背棄自己的種族,畢竟自己的家族和親友都在妖族。
但截教,闡教和西方教的弟子們,在聽到伏羲給出的條件之後,全都心動不已。
雖然說三大教派的創始人都是聖人,都是可以講道的頂尖強者,但奈何他們都太高高在上了。
大多數的天才仙人在加入到了三大教派之後才發現,自己在教派內根本沒有麵見聖人的機會。
他們大多數人雖然在自己的族內或者地盤上是頂尖天才,但在聖人眼中,根本排不上號。
隻有那些天賦在天才之中都能算得上變態的存在,才有機會獲得聖人的青睞,成為聖人弟子,其他人隻能算是聖人教派的門人。
但即使是聖人弟子,也分三六九等。
尋常的聖人弟子在聖人眼裏根本不被重視,即使天賦再出眾,往往也見不到聖人一麵。
他們唯一能夠見到聖人的機會,就是聖人收他們為徒弟的時候。
其他時候,即使他們求見,也未必能夠吸引聖人的注意。
他們或許在洪荒世界是頂尖天才,但在聖人眼中,隻是一個可有可無,完全不需要在意和指點的存在。
這種弟子,雖然享受著聖人弟子的榮譽,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收獲任何好處,平時依舊要自己修煉,自己爭取資源,自己曆練。
聖人對於他們而言,依舊是觸不可及的神聖。
這樣的聖人弟子,絕對不在少數。
他們心中的苦悶,甚至無法與其他人訴說。
因為他們總不能說聖人的不好,也不能明說自己的難處,隻能憋在心裏默默忍受,隻能期待著有朝一日自己修為強大了,獲得了聖人的賞識,然後就有機會成為親傳弟子。
但這種機會很少,或者說基本上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
尋常的弟子就算努力上一輩子,依舊隻是尋常的聖人弟子,聖人從來不會多看他們一眼,不會賞賜他們什麽靈寶和靈根。
當這些普普通通的聖人弟子在得知成為玄天教的門人就有機會聆聽聖人講道之後,心中的鬱悶簡直要爆表了。
連他們這些聖人弟子都不能聆聽聖人講道,為什麽玄天教一個尋常的門人就可以聆聽?
難不成他們這些聖人弟子的待遇還比不上玄天教的門人弟子?
那他們加入截教、闡教或者西方教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呢?
難道是聖人的庇護嗎?
可是論起實力來,伏羲聖人的實力無疑是最為強大的。
伏羲聖人的庇護,自然要比其他聖人更加有震懾力一點。
而且,伏羲聖人的護短是出了名的,門人弟子出了什麽事情,他是真的會上。
就像當初女媧被東皇太一欺負,伏羲直接強勢將東皇太一打到吐血。
後來西王母被欺負,伏羲先是殺了仙庭的仙君,又殺了東王公,最後甚至滅掉了鯤鵬和幾位準聖。
雖然伏羲本來的目的或許並不是單純的護短,但伏羲確實沒讓弟子們受過什麽委屈。
隨著趙公明這個大喇叭在洪荒之中行走,當初西方二聖將他擄去做弟子的故事也逐漸在洪荒世界之中流傳開來。
當洪荒蒼生得知伏羲聖人為了趙公明甚至打傷須彌山的往事之後,對於伏羲的崇敬越發強烈。
而白澤在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選擇了推波助瀾,借以宣揚玄天教的實力之強大,庇護之強悍。
當洪荒蒼生得知了伏羲如此護短之後,一方麵那些對玄天教充滿向往,希望得到玄天教庇護的人不再猶豫,直接向著玄天教投奔過去。
另一方麵,那些與玄天教門人弟子有怨仇的仙人,在得知了伏羲的脾氣之後,全都選擇了放棄曾經的仇恨,不再去招惹伏羲的門人和弟子。
這樣一來,伏羲護短的事情,幾乎成為了一件人盡皆知的趣事。
而那些聖人弟子在比較了玄天教的門人和自己之間的差距之後,心中的落差簡直就像是原始人生火的時候發現現代人在用打火機一樣。
眼下他們雖然貴為聖人弟子,但是無論在哪個方麵似乎都比不過人家。
雖然你是聖人弟子,但是你們能夠聆聽聖人講道嗎?
不能。
這就讓三大教派的弟子們很尷尬,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現在除了聖人弟子這個身份,竟然連玄天教的門人都比不上了。
此時他們想起了伏羲當日創立玄天教的時候,向洪荒蒼生許下的承諾。
無論是什麽種族,無論是什麽勢力的人,無論前塵過往如何,未來都可以加入伏羲的玄天教。
隻要加入了玄天教,就不必擔心自己會被從前的勢力報複。
換做是其他任何一個人說出這種話,這些聖人弟子們都可能會不相信。
但伏羲說的話,他們還真的相信。
畢竟,現在的洪荒世界,即使是聖人都不敢招惹伏羲。
畢竟,他們現在視為神明的教派老祖宗,當年也被伏羲打得不像樣子。
伏羲說的話,確實可以信賴。
然後,這些聖人弟子們就開始幻想自己加入玄天教之後的情景,開始想起玄天教的種種待遇。
每一個元會都可以聆聽一次聖人講道!
單單是這一個條件,便足以讓無數的聖人弟子們心動了。
聖人講道這種事情,雖然說聖人隨便動動嘴皮子就能做到,但真正願意去做的聖人卻很少。
這倒不是元始天尊或者接引、準提吝嗇,對自己的門人弟子漠不關心。
而是他們在成聖之後,進境緩慢,對於大道的領會,並沒有精進多少。
這種情況下,他們講道一次,和講道幾十次,效果實際上是差不多的。
畢竟,他們肚子裏的墨水就那麽多,大道能講的就那麽多,他們做不到每一個元會都講上一千年。
對於他們來說,有這個時間,不如好好領悟聖道,想想怎麽收獲更多的功德,好提升自己的修為。
鑒於這種情況,能夠頻繁講道的聖人,隻有伏羲!
就算讓他們去,他們也做不到背棄自己的種族,畢竟自己的家族和親友都在妖族。
但截教,闡教和西方教的弟子們,在聽到伏羲給出的條件之後,全都心動不已。
雖然說三大教派的創始人都是聖人,都是可以講道的頂尖強者,但奈何他們都太高高在上了。
大多數的天才仙人在加入到了三大教派之後才發現,自己在教派內根本沒有麵見聖人的機會。
他們大多數人雖然在自己的族內或者地盤上是頂尖天才,但在聖人眼中,根本排不上號。
隻有那些天賦在天才之中都能算得上變態的存在,才有機會獲得聖人的青睞,成為聖人弟子,其他人隻能算是聖人教派的門人。
但即使是聖人弟子,也分三六九等。
尋常的聖人弟子在聖人眼裏根本不被重視,即使天賦再出眾,往往也見不到聖人一麵。
他們唯一能夠見到聖人的機會,就是聖人收他們為徒弟的時候。
其他時候,即使他們求見,也未必能夠吸引聖人的注意。
他們或許在洪荒世界是頂尖天才,但在聖人眼中,隻是一個可有可無,完全不需要在意和指點的存在。
這種弟子,雖然享受著聖人弟子的榮譽,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收獲任何好處,平時依舊要自己修煉,自己爭取資源,自己曆練。
聖人對於他們而言,依舊是觸不可及的神聖。
這樣的聖人弟子,絕對不在少數。
他們心中的苦悶,甚至無法與其他人訴說。
因為他們總不能說聖人的不好,也不能明說自己的難處,隻能憋在心裏默默忍受,隻能期待著有朝一日自己修為強大了,獲得了聖人的賞識,然後就有機會成為親傳弟子。
但這種機會很少,或者說基本上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
尋常的弟子就算努力上一輩子,依舊隻是尋常的聖人弟子,聖人從來不會多看他們一眼,不會賞賜他們什麽靈寶和靈根。
當這些普普通通的聖人弟子在得知成為玄天教的門人就有機會聆聽聖人講道之後,心中的鬱悶簡直要爆表了。
連他們這些聖人弟子都不能聆聽聖人講道,為什麽玄天教一個尋常的門人就可以聆聽?
難不成他們這些聖人弟子的待遇還比不上玄天教的門人弟子?
那他們加入截教、闡教或者西方教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呢?
難道是聖人的庇護嗎?
可是論起實力來,伏羲聖人的實力無疑是最為強大的。
伏羲聖人的庇護,自然要比其他聖人更加有震懾力一點。
而且,伏羲聖人的護短是出了名的,門人弟子出了什麽事情,他是真的會上。
就像當初女媧被東皇太一欺負,伏羲直接強勢將東皇太一打到吐血。
後來西王母被欺負,伏羲先是殺了仙庭的仙君,又殺了東王公,最後甚至滅掉了鯤鵬和幾位準聖。
雖然伏羲本來的目的或許並不是單純的護短,但伏羲確實沒讓弟子們受過什麽委屈。
隨著趙公明這個大喇叭在洪荒之中行走,當初西方二聖將他擄去做弟子的故事也逐漸在洪荒世界之中流傳開來。
當洪荒蒼生得知伏羲聖人為了趙公明甚至打傷須彌山的往事之後,對於伏羲的崇敬越發強烈。
而白澤在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選擇了推波助瀾,借以宣揚玄天教的實力之強大,庇護之強悍。
當洪荒蒼生得知了伏羲如此護短之後,一方麵那些對玄天教充滿向往,希望得到玄天教庇護的人不再猶豫,直接向著玄天教投奔過去。
另一方麵,那些與玄天教門人弟子有怨仇的仙人,在得知了伏羲的脾氣之後,全都選擇了放棄曾經的仇恨,不再去招惹伏羲的門人和弟子。
這樣一來,伏羲護短的事情,幾乎成為了一件人盡皆知的趣事。
而那些聖人弟子在比較了玄天教的門人和自己之間的差距之後,心中的落差簡直就像是原始人生火的時候發現現代人在用打火機一樣。
眼下他們雖然貴為聖人弟子,但是無論在哪個方麵似乎都比不過人家。
雖然你是聖人弟子,但是你們能夠聆聽聖人講道嗎?
不能。
這就讓三大教派的弟子們很尷尬,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現在除了聖人弟子這個身份,竟然連玄天教的門人都比不上了。
此時他們想起了伏羲當日創立玄天教的時候,向洪荒蒼生許下的承諾。
無論是什麽種族,無論是什麽勢力的人,無論前塵過往如何,未來都可以加入伏羲的玄天教。
隻要加入了玄天教,就不必擔心自己會被從前的勢力報複。
換做是其他任何一個人說出這種話,這些聖人弟子們都可能會不相信。
但伏羲說的話,他們還真的相信。
畢竟,現在的洪荒世界,即使是聖人都不敢招惹伏羲。
畢竟,他們現在視為神明的教派老祖宗,當年也被伏羲打得不像樣子。
伏羲說的話,確實可以信賴。
然後,這些聖人弟子們就開始幻想自己加入玄天教之後的情景,開始想起玄天教的種種待遇。
每一個元會都可以聆聽一次聖人講道!
單單是這一個條件,便足以讓無數的聖人弟子們心動了。
聖人講道這種事情,雖然說聖人隨便動動嘴皮子就能做到,但真正願意去做的聖人卻很少。
這倒不是元始天尊或者接引、準提吝嗇,對自己的門人弟子漠不關心。
而是他們在成聖之後,進境緩慢,對於大道的領會,並沒有精進多少。
這種情況下,他們講道一次,和講道幾十次,效果實際上是差不多的。
畢竟,他們肚子裏的墨水就那麽多,大道能講的就那麽多,他們做不到每一個元會都講上一千年。
對於他們來說,有這個時間,不如好好領悟聖道,想想怎麽收獲更多的功德,好提升自己的修為。
鑒於這種情況,能夠頻繁講道的聖人,隻有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