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梅鑄敬酒之後,青山宗的驕傲少年落落大方的還了一個禮。
緊接著,梅鑄將目光徑直移向縹緲宗的席位上,微笑道:“說起來,我有一位老朋友家中千金在縹緲宗內,還小有名氣。”
單昭有些受寵若驚,沒想到梅鑄會這麽快提到縹緲宗,當即起身,迴酒問道:“不知梅城主所言,是宗門內哪位弟子呢?晚輩若能知曉,一定多加照拂。”
“哈哈哈。”梅鑄大笑起來,“照拂?不必了。那小姑娘在整個縹緲宗都算小有名氣吧,她姓蘇,名蘇雪。說起來,今日在場諸位青年豪傑中,還有蘇仙子的弟弟呢。”
一陣詫異的議論聲響起。
整個東滄海洲年輕一屆的女修中,除卻最有名的兩位玄女,蘇仙子的淑名緊隨其後。
有個在東滄海洲私下裏修真界流傳很廣的夢中道侶榜,蘇雪排在第三名,是不少年輕修士努力追趕的目標,何止是在縹緲宗小有名氣。
“蘇仙子的弟弟也在宴席之中?”
“我記得蘇仙子確實出身不凡,但究竟出身在那座城邑……已記不太清了。”
“幾年前有幸見過蘇仙子,當時遠遠的望了一眼,簡直是美若天仙。”
不少人都別有心思,想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結識了蘇仙子的弟弟,方便今後靠近她。
單昭和翟鶴春明顯一驚,開始四下搜尋著。
但不知他們是忘記了蘇雪出身淮涼,亦或是沒想到淮涼會被安置在靠前的位置,因此遲遲沒有找到。
直至梅鑄開口。
他望向蘇錦,開口笑道:“這位公子,我瞧著有些眼熟,似乎小時候還抱過你。當年那個小家夥,現在居然都長這麽大了,真是時光飛逝啊!”
隨著梅鑄的開口,在場所有修士的目光都落在了中席上的蘇錦身上。
在看見酒桌前的淮涼二字後,單昭終於想到什麽,神色有些震驚。
他沒想到不久前失態衝撞的婢女,她家的公子居然便是蘇仙子的弟弟。
漁陽郡主的目光落在蘇錦的身上,看似沒心沒肺的眼神深處劃過幾絲追憶。
她響起來自己很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去遠方那座小城中遇到的那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姐弟。
蘇錦站起身來,朝著梅鑄敬酒道:“晚輩淮涼蘇錦,見過梅城主。”
“不必喊我梅城主,聽起來過於生疏,喊我梅叔便是。”梅鑄目光欣慰:“原以為雪兒已是世間少見的天才,卻沒想到賢侄竟毫不遜色。後生可畏啊!下次同蘇兄見麵,他定會同我炫耀一番。來,我先敬你一杯。”
他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以梅鑄第九境的修為,自然可以輕易看透蘇錦的真實修為。
蘇錦陪了一杯。
這待客的佳釀香氣馥鬱,清香四溢,入喉若山間寒泉,落肚似夏末天火,片刻後靈氣充裕,伴著股醉意漾散在全身各處。
梅鑄朝著蘇錦微笑的點了點頭,隨後和其餘少年攀談起來。
酒至半巡,眾人皆有些醉意。
這時一個酒勁上頭的少年站了起來,對梅鑄抱拳說道:“聽聞梅城主數十年前去遺跡探寶,無意間尋到一方文樞圖與驚泣墨,不知可否給晚輩們看看?”
蘇錦將酒杯放下,心想正事來了。
此夜宴飲,所為乃招婿二試中的文試。
而那少年煙雨中所提到的文樞圖與驚泣墨,並非法寶而或仙器,而是奪天地機緣造化所形成之奇物。
據說有人在其上留詩留文,若是平文庸句,那驚泣墨便會緩緩的在文樞圖上消散。
可若是驚世駭俗的文章或者句子,便會與文樞圖融為一體,總有天雷劫火,皆不可焚燒絲毫。
除此之外,文樞圖還會分出數縷詩書墨氣,不僅能讓寫出奇文者修為增益,還能讓他們文思泉湧,從此不必擔心江郎才盡。
開口提及此物的少年據說在東滄海洲頗有些文名,怕是心中想在文試中拔的頭籌,因此著急來給大家露一手。
梅鑄點了點頭,道:“那便將文樞圖與驚泣墨呈上來吧。”
他拍了拍手,數位仆人畢恭畢敬的端上來五方碩大的錦繡卷紙與數個散發著濃鬱鬆香的金色蛟墨。
旋即便有兩位第六境的管事走上前去,在大廳之上便為眾人研墨。
那墨硯與備好的毛筆皆是地品法寶,讓人不由得感歎漁陽的豪氣。
“紙墨已備好,不知那位少年想先來啊?”梅鑄問道。
那率先開口的少年起身,問道:“不知此次文試,可有題目?”
漁陽郡主笑著說道:“不如諸位公子就隨便寫一首詩送給我吧,描景也好抒情也罷,隻要是能在文樞圖上留名的好詩便可。”
“好。”那少年點了點頭,走上殿堂中央,接過管事遞過來的毛筆,沾染驚泣墨後緩緩在文樞圖上落詩。
片刻之後,當他挽袖收筆之時,文樞圖中居然竄出三縷清氣,湧進少年體內。
看樣子寫了一首好詩。
梅鑄當即大笑開口道:“不愧是在珀陽千裏都有名的半醉衣郎,居然這麽快就從文樞圖中獲得了三縷詩書墨氣,也不知是否還有其他公子能夠超越你的成績。”
其他少年親眼見到文樞圖與驚泣墨的效果,紛紛摩拳擦掌,上前試圖作詩,可最終僅僅有三個人的詩句在驚泣圖上留墨。
除卻開口的那位白衣少年,另外兩人留墨者。
一位為書院的弟子,獲得了兩縷詩書墨氣。
另一位則是齊物宗那個眯眯眼少年,獲得了一縷詩書墨氣。
梅鑄見主殿的參席者都寫的差不多了,目光落在蘇錦身上,笑道:“賢侄可願上來試試?即便未能留詩,至少也能算嚐試過。”
蘇錦不慌不忙的放下酒杯,笑道:“既然梅叔這樣說了,那晚輩便來獻醜一番,還望諸位不要在意。”
他緩緩走上前去,神色淡然自若,從容不迫。
蘇錦舉起毛筆,沉吟片刻,遲遲沒有落筆。
有人笑道:“若是寫不出來,隨便寫一首打油詩也罷。”
有人迎合道:“是啊,在場四十餘人,僅有三人能在文樞圖上留墨。”
蘇錦緩緩抬起頭,看著穹頂的夜明珠,自言自語道:“隻是在想寫哪首更好。”
我心有唐詩宋詞千百首。
緊接著,梅鑄將目光徑直移向縹緲宗的席位上,微笑道:“說起來,我有一位老朋友家中千金在縹緲宗內,還小有名氣。”
單昭有些受寵若驚,沒想到梅鑄會這麽快提到縹緲宗,當即起身,迴酒問道:“不知梅城主所言,是宗門內哪位弟子呢?晚輩若能知曉,一定多加照拂。”
“哈哈哈。”梅鑄大笑起來,“照拂?不必了。那小姑娘在整個縹緲宗都算小有名氣吧,她姓蘇,名蘇雪。說起來,今日在場諸位青年豪傑中,還有蘇仙子的弟弟呢。”
一陣詫異的議論聲響起。
整個東滄海洲年輕一屆的女修中,除卻最有名的兩位玄女,蘇仙子的淑名緊隨其後。
有個在東滄海洲私下裏修真界流傳很廣的夢中道侶榜,蘇雪排在第三名,是不少年輕修士努力追趕的目標,何止是在縹緲宗小有名氣。
“蘇仙子的弟弟也在宴席之中?”
“我記得蘇仙子確實出身不凡,但究竟出身在那座城邑……已記不太清了。”
“幾年前有幸見過蘇仙子,當時遠遠的望了一眼,簡直是美若天仙。”
不少人都別有心思,想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結識了蘇仙子的弟弟,方便今後靠近她。
單昭和翟鶴春明顯一驚,開始四下搜尋著。
但不知他們是忘記了蘇雪出身淮涼,亦或是沒想到淮涼會被安置在靠前的位置,因此遲遲沒有找到。
直至梅鑄開口。
他望向蘇錦,開口笑道:“這位公子,我瞧著有些眼熟,似乎小時候還抱過你。當年那個小家夥,現在居然都長這麽大了,真是時光飛逝啊!”
隨著梅鑄的開口,在場所有修士的目光都落在了中席上的蘇錦身上。
在看見酒桌前的淮涼二字後,單昭終於想到什麽,神色有些震驚。
他沒想到不久前失態衝撞的婢女,她家的公子居然便是蘇仙子的弟弟。
漁陽郡主的目光落在蘇錦的身上,看似沒心沒肺的眼神深處劃過幾絲追憶。
她響起來自己很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去遠方那座小城中遇到的那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姐弟。
蘇錦站起身來,朝著梅鑄敬酒道:“晚輩淮涼蘇錦,見過梅城主。”
“不必喊我梅城主,聽起來過於生疏,喊我梅叔便是。”梅鑄目光欣慰:“原以為雪兒已是世間少見的天才,卻沒想到賢侄竟毫不遜色。後生可畏啊!下次同蘇兄見麵,他定會同我炫耀一番。來,我先敬你一杯。”
他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以梅鑄第九境的修為,自然可以輕易看透蘇錦的真實修為。
蘇錦陪了一杯。
這待客的佳釀香氣馥鬱,清香四溢,入喉若山間寒泉,落肚似夏末天火,片刻後靈氣充裕,伴著股醉意漾散在全身各處。
梅鑄朝著蘇錦微笑的點了點頭,隨後和其餘少年攀談起來。
酒至半巡,眾人皆有些醉意。
這時一個酒勁上頭的少年站了起來,對梅鑄抱拳說道:“聽聞梅城主數十年前去遺跡探寶,無意間尋到一方文樞圖與驚泣墨,不知可否給晚輩們看看?”
蘇錦將酒杯放下,心想正事來了。
此夜宴飲,所為乃招婿二試中的文試。
而那少年煙雨中所提到的文樞圖與驚泣墨,並非法寶而或仙器,而是奪天地機緣造化所形成之奇物。
據說有人在其上留詩留文,若是平文庸句,那驚泣墨便會緩緩的在文樞圖上消散。
可若是驚世駭俗的文章或者句子,便會與文樞圖融為一體,總有天雷劫火,皆不可焚燒絲毫。
除此之外,文樞圖還會分出數縷詩書墨氣,不僅能讓寫出奇文者修為增益,還能讓他們文思泉湧,從此不必擔心江郎才盡。
開口提及此物的少年據說在東滄海洲頗有些文名,怕是心中想在文試中拔的頭籌,因此著急來給大家露一手。
梅鑄點了點頭,道:“那便將文樞圖與驚泣墨呈上來吧。”
他拍了拍手,數位仆人畢恭畢敬的端上來五方碩大的錦繡卷紙與數個散發著濃鬱鬆香的金色蛟墨。
旋即便有兩位第六境的管事走上前去,在大廳之上便為眾人研墨。
那墨硯與備好的毛筆皆是地品法寶,讓人不由得感歎漁陽的豪氣。
“紙墨已備好,不知那位少年想先來啊?”梅鑄問道。
那率先開口的少年起身,問道:“不知此次文試,可有題目?”
漁陽郡主笑著說道:“不如諸位公子就隨便寫一首詩送給我吧,描景也好抒情也罷,隻要是能在文樞圖上留名的好詩便可。”
“好。”那少年點了點頭,走上殿堂中央,接過管事遞過來的毛筆,沾染驚泣墨後緩緩在文樞圖上落詩。
片刻之後,當他挽袖收筆之時,文樞圖中居然竄出三縷清氣,湧進少年體內。
看樣子寫了一首好詩。
梅鑄當即大笑開口道:“不愧是在珀陽千裏都有名的半醉衣郎,居然這麽快就從文樞圖中獲得了三縷詩書墨氣,也不知是否還有其他公子能夠超越你的成績。”
其他少年親眼見到文樞圖與驚泣墨的效果,紛紛摩拳擦掌,上前試圖作詩,可最終僅僅有三個人的詩句在驚泣圖上留墨。
除卻開口的那位白衣少年,另外兩人留墨者。
一位為書院的弟子,獲得了兩縷詩書墨氣。
另一位則是齊物宗那個眯眯眼少年,獲得了一縷詩書墨氣。
梅鑄見主殿的參席者都寫的差不多了,目光落在蘇錦身上,笑道:“賢侄可願上來試試?即便未能留詩,至少也能算嚐試過。”
蘇錦不慌不忙的放下酒杯,笑道:“既然梅叔這樣說了,那晚輩便來獻醜一番,還望諸位不要在意。”
他緩緩走上前去,神色淡然自若,從容不迫。
蘇錦舉起毛筆,沉吟片刻,遲遲沒有落筆。
有人笑道:“若是寫不出來,隨便寫一首打油詩也罷。”
有人迎合道:“是啊,在場四十餘人,僅有三人能在文樞圖上留墨。”
蘇錦緩緩抬起頭,看著穹頂的夜明珠,自言自語道:“隻是在想寫哪首更好。”
我心有唐詩宋詞千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