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此言一出,郭嘉也是愣了愣。
“你的意思是,劉焉與那賈詡也有關聯?”
“想來便是這樣。”
“若是如此,此刻朝廷發不發軍械,那賈詡都會想出應對之法,與其讓孔明他們苦等軍械,不如加急迴信,令他們自行決斷。”
“其實臣並不在意孔明他們是否能拿下成都。”
“陛下派遣孔明入益州出使的最初目的已經達成了。”
“朝廷已經知道了劉焉的態度,那益州入中原,不過三條路,朝廷本就占據優勢地位,一旦新政完全在司隸、冀州、西涼、徐州、豫州、兗州等地鋪開。”
“皆是朝廷完全有富裕的精力和錢糧妥善地去處理這件事。”
說到此處郭嘉欲要說話,卻被荀彧打斷了。
“奉孝,我知道你要說入益之路千難萬險,此刻是絕佳時機,你說的這點我是認可的。”
“但是如今朝廷捉襟見肘,益州能鬧成什麽樣隻能看孔明他們自己的本事。”
“如果等到新政實施完畢,屆時可借舉國之力,圍剿益州,即便耗費些許時日、錢財。”
“但此法難道不是更為穩妥嗎?”
荀彧說罷看向陛下道,“陛下既然不在意日後所評,此刻遣親軍助威已是極限了。”
劉辯望著荀彧,好在多年的相交並不會讓他對荀彧心生芥蒂。
但此刻劉辯真的很想一舉拿下益州,若是益州歸入自己手中,那麽除了荊州之外,可以說大漢原本的領地基本上做到了朝廷的直轄。
這在劉辯的眼中也是加快新政的一種方法。
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當劉辯仔細想了想荀彧所言之後,又不得不承認荀彧是對的。
對此刻的朝廷而言,益州拿不拿得下,的確不是那麽要緊的事情。
加上此刻在孔明的努力下,朝廷已經和南蠻建立了信任,且幫助南蠻暫時守住了領地,日後便是不走正麵入益州之路,沿著南蠻之地入益州也是可行之計。
屆時如果仰仗國力多麵發兵,益州之地簡直唾手可得。
劉辯思慮許久後,緩緩說道,“文若所言,是有道理的,但朕總覺得,賈詡在益,事情拖久了,容易生變。”
“陛下豈不聞人力不可敵地利,地利不可敵天時唿?”
“以我大漢目前的情況來看,隻需實行新政三年,便能以雄厚的國力,養出三十萬鐵甲軍。”
“他賈詡再怎麽厲害,也不能抵擋三十萬鐵軍吧?”
荀彧說罷,劉辯點了點頭道,“奉孝,文若所言,你應否?”
此刻荀彧算是徹底說服了劉辯,此問主要看看郭嘉的態度。
“臣聽完此言,雖覺得有些為難了皇叔與孔明,但想來此法還是更為穩妥一些。”
“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尚書台去辦了。”
劉辯歎了口氣道。
“臣遵旨。”
兩人聞言立刻拱手告退。
出了勤政殿的荀彧笑臉吟吟,顯得十分高興。
“文若啊,我說就算陛下采納了你的建議,也不用高興成這樣吧?”
“你如此多少是有些不把我放在眼裏了吧?”
郭嘉沒好氣的說道。
“奉孝,我非是為了此事發笑,而是陛下啊。”
“陛下?”
“是啊,天下大定,此刻隻剩揚州與益州為徹底歸順,那荊州雖然還是以劉表為主,卻也聽從朝廷的差遣。”
“陛下自執政到如今,不足十年,便讓天下煥然一新,如此大才,非我等可比。”
“但我今日還發現了另一個陛下的優點。”
荀彧笑道。
“另一個?”
“嗯,如此好的奪取益州的機會,若是我不知國庫實情,定然也會十分欣喜的。”
“這種欣喜不是說壓下去,便能壓下去的。”
“那可是重新定鼎華夏之功啊。”
“陛下今日能被我說服,可見陛下心性堅韌。”
荀彧十分暢快地笑道。
“哎,說的也是啊,換做旁人,巴不得速速拿下益州呢!”
“又不是想不出辦法來,在豫、冀、兗、青隨便挑幾個以往唱反調的世家,那軍資不就有了嗎?”
荀彧聞言立刻白了他一眼道,“此法可救一時之急長久看來卻是取亂之道啊。”
“我自然知道,可重鑄河山,是多大的功勞?”
“有此功勞,陛下可在泰山封禪了啊,陛下竟也能忍得住。”
郭嘉擺了擺手道。
“所以我才如此開懷嘛,行了,我要立刻迴尚書台發出急信,便不多說了。”
荀彧說罷,立刻拱手告辭。
五日後,那送信的驛官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馬,終於在日夜兼程下,風塵仆仆地將信件送到了諸葛亮的手中。
諸葛亮立刻召集眾人研讀了這封書信。
“陛下和朝廷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糧草方麵會讓荊南鼎力相助。”
“並且派出京中親軍兩軍為我們盯住張魯。”
“但除此之外,益州的事情能做到什麽程度,就看我們自己了。”
聞聽此言,張遼多少有些泄氣的說道。
“這可如何是好?”
“我軍此刻雖然人數占優,但畢竟是攻城戰啊,沒有軍械,簡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諸葛亮放下信件卻是微微一笑道。
“諸位有所不知,其實在下的內人乃是京中百匠所的大匠師。”
“在下於營建一道,倒也頗有心得,尤其是那霹靂車和元戎弩車,其實在營建之時,在下也是出了力的。”
張遼等人聞言,長大了嘴巴愣了在原地。
反倒是趕迴來的孟方,立刻擺手道,“太好了,大人若是能營造軍械,夫人願意傾力相助。”
“傾力相助倒也不必,我一路行來,但見這林中,皆是堪用的木材,在下前日裏便已經畫下了圖紙。”
“若是夫人族中有做過匠人的前來相助,那邊再好不過了。”
孟方聞言當即一拍胸脯說道,“這有何難,那個寨子裏還沒有幾個能修房子的匠人了?”
“我這就去告知夫人,不出兩日,附近各大小寨子的匠人便會齊聚於此。”
“如此便好,我還需要軍中出些個能賣力氣的,最好是五百來人,我已經畫下了周邊可用木料的所在地,請將軍調撥人手。”
諸葛亮看著張遼說道。
“你的意思是,劉焉與那賈詡也有關聯?”
“想來便是這樣。”
“若是如此,此刻朝廷發不發軍械,那賈詡都會想出應對之法,與其讓孔明他們苦等軍械,不如加急迴信,令他們自行決斷。”
“其實臣並不在意孔明他們是否能拿下成都。”
“陛下派遣孔明入益州出使的最初目的已經達成了。”
“朝廷已經知道了劉焉的態度,那益州入中原,不過三條路,朝廷本就占據優勢地位,一旦新政完全在司隸、冀州、西涼、徐州、豫州、兗州等地鋪開。”
“皆是朝廷完全有富裕的精力和錢糧妥善地去處理這件事。”
說到此處郭嘉欲要說話,卻被荀彧打斷了。
“奉孝,我知道你要說入益之路千難萬險,此刻是絕佳時機,你說的這點我是認可的。”
“但是如今朝廷捉襟見肘,益州能鬧成什麽樣隻能看孔明他們自己的本事。”
“如果等到新政實施完畢,屆時可借舉國之力,圍剿益州,即便耗費些許時日、錢財。”
“但此法難道不是更為穩妥嗎?”
荀彧說罷看向陛下道,“陛下既然不在意日後所評,此刻遣親軍助威已是極限了。”
劉辯望著荀彧,好在多年的相交並不會讓他對荀彧心生芥蒂。
但此刻劉辯真的很想一舉拿下益州,若是益州歸入自己手中,那麽除了荊州之外,可以說大漢原本的領地基本上做到了朝廷的直轄。
這在劉辯的眼中也是加快新政的一種方法。
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當劉辯仔細想了想荀彧所言之後,又不得不承認荀彧是對的。
對此刻的朝廷而言,益州拿不拿得下,的確不是那麽要緊的事情。
加上此刻在孔明的努力下,朝廷已經和南蠻建立了信任,且幫助南蠻暫時守住了領地,日後便是不走正麵入益州之路,沿著南蠻之地入益州也是可行之計。
屆時如果仰仗國力多麵發兵,益州之地簡直唾手可得。
劉辯思慮許久後,緩緩說道,“文若所言,是有道理的,但朕總覺得,賈詡在益,事情拖久了,容易生變。”
“陛下豈不聞人力不可敵地利,地利不可敵天時唿?”
“以我大漢目前的情況來看,隻需實行新政三年,便能以雄厚的國力,養出三十萬鐵甲軍。”
“他賈詡再怎麽厲害,也不能抵擋三十萬鐵軍吧?”
荀彧說罷,劉辯點了點頭道,“奉孝,文若所言,你應否?”
此刻荀彧算是徹底說服了劉辯,此問主要看看郭嘉的態度。
“臣聽完此言,雖覺得有些為難了皇叔與孔明,但想來此法還是更為穩妥一些。”
“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尚書台去辦了。”
劉辯歎了口氣道。
“臣遵旨。”
兩人聞言立刻拱手告退。
出了勤政殿的荀彧笑臉吟吟,顯得十分高興。
“文若啊,我說就算陛下采納了你的建議,也不用高興成這樣吧?”
“你如此多少是有些不把我放在眼裏了吧?”
郭嘉沒好氣的說道。
“奉孝,我非是為了此事發笑,而是陛下啊。”
“陛下?”
“是啊,天下大定,此刻隻剩揚州與益州為徹底歸順,那荊州雖然還是以劉表為主,卻也聽從朝廷的差遣。”
“陛下自執政到如今,不足十年,便讓天下煥然一新,如此大才,非我等可比。”
“但我今日還發現了另一個陛下的優點。”
荀彧笑道。
“另一個?”
“嗯,如此好的奪取益州的機會,若是我不知國庫實情,定然也會十分欣喜的。”
“這種欣喜不是說壓下去,便能壓下去的。”
“那可是重新定鼎華夏之功啊。”
“陛下今日能被我說服,可見陛下心性堅韌。”
荀彧十分暢快地笑道。
“哎,說的也是啊,換做旁人,巴不得速速拿下益州呢!”
“又不是想不出辦法來,在豫、冀、兗、青隨便挑幾個以往唱反調的世家,那軍資不就有了嗎?”
荀彧聞言立刻白了他一眼道,“此法可救一時之急長久看來卻是取亂之道啊。”
“我自然知道,可重鑄河山,是多大的功勞?”
“有此功勞,陛下可在泰山封禪了啊,陛下竟也能忍得住。”
郭嘉擺了擺手道。
“所以我才如此開懷嘛,行了,我要立刻迴尚書台發出急信,便不多說了。”
荀彧說罷,立刻拱手告辭。
五日後,那送信的驛官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馬,終於在日夜兼程下,風塵仆仆地將信件送到了諸葛亮的手中。
諸葛亮立刻召集眾人研讀了這封書信。
“陛下和朝廷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糧草方麵會讓荊南鼎力相助。”
“並且派出京中親軍兩軍為我們盯住張魯。”
“但除此之外,益州的事情能做到什麽程度,就看我們自己了。”
聞聽此言,張遼多少有些泄氣的說道。
“這可如何是好?”
“我軍此刻雖然人數占優,但畢竟是攻城戰啊,沒有軍械,簡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諸葛亮放下信件卻是微微一笑道。
“諸位有所不知,其實在下的內人乃是京中百匠所的大匠師。”
“在下於營建一道,倒也頗有心得,尤其是那霹靂車和元戎弩車,其實在營建之時,在下也是出了力的。”
張遼等人聞言,長大了嘴巴愣了在原地。
反倒是趕迴來的孟方,立刻擺手道,“太好了,大人若是能營造軍械,夫人願意傾力相助。”
“傾力相助倒也不必,我一路行來,但見這林中,皆是堪用的木材,在下前日裏便已經畫下了圖紙。”
“若是夫人族中有做過匠人的前來相助,那邊再好不過了。”
孟方聞言當即一拍胸脯說道,“這有何難,那個寨子裏還沒有幾個能修房子的匠人了?”
“我這就去告知夫人,不出兩日,附近各大小寨子的匠人便會齊聚於此。”
“如此便好,我還需要軍中出些個能賣力氣的,最好是五百來人,我已經畫下了周邊可用木料的所在地,請將軍調撥人手。”
諸葛亮看著張遼說道。